象湖隧道工程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方案(3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11090
2022-08-04
35頁
3.03MB
1、南昌市象湖隧道工程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編制: 審核: 批準: 目 錄第1章 編制依據31.1編制依據31.2編制原則31.3編制范圍3第2章 工程概況及特點42.1工程概況4工程簡介4主要技術標準及工程量9水文、地質、氣候、交通情況9施工條件102.2工程特點及重難點分析10工程特點10重難點分析10第3章 施工部署123.1施工目標12質量目標12工期目標12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目標123.2組織機構123.3任務劃分及勞務作業隊安排123.4工期安排143.5臨時工程安排18項目部設置19施工用電19施工便道19棄土場、堆淤場19鋼筋加工廠223.6資金計劃22第4章 主要施工方案234.12、圍堰(含改河)23一工區(魚塘段):234.1.2二工區(湖中段):254.2井點降水254.2.1一工區254.2.2二工區264.2.3三工區264.2.4二、三工區結合處及C、D匝道264.2.5其他排水措施264.3TRD止水帷幕274.4樁基(抗拔樁、圍護樁)284.5二重管高壓旋噴樁264.6土方開挖(含基坑支護、清淤)及防護28一、二工區284.6.1.1開挖284.6.1.2邊坡防護294.6.2三工區294.6.2.1開挖294.6.2.2支撐施工304.7主體結構施工304.7.1主線箱涵暗埋段304.7.2敞開段(U型槽)30第5章 資源配置345.1勞動力345.2主要3、材料355.3機械設備36第6章 附圖表(另行成冊)37第7章 附件(另行成分冊)38第1章 編制依據一、編制依據1.1編制依據南昌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業主”)對建設項目的工期、進度要求和投資安排。南昌市象湖隧道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及相關的協議與合同。與本項目有關現行有效的技術標準、施工規范、規程、驗收標準,詳見附件; 擬上場勞務作業隊的組織、技術水平、專業化程度、機械設備配備、綜合生產能力等。1.1.5本企業所掌握的國內外新技術、新工藝和先進施工經驗,我局的施工能力及城市地鐵、湖底隧道等類似工程的施工經驗。1.2編制原則滿足合同對該項目施工工期要求。貫徹施工技術規范、操作規程、施工質4、量驗收標準,采用合理的技術措施,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執行基本建設程序和施工程序,全面規劃,保證重點,優先安排控制工期的關鍵工程和重、難點工程;安排好工程的平行或交叉作業,確定最優施工方案,保證工期。充分考慮季節、氣候的影響,制定季節性施工措施,盡量做到全年均衡施工。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合理選擇施工隊伍,合理配備機械、勞動力。1.3編制范圍南昌市象湖隧道工程所有隧道、橋梁、路基、路面、交安、機電等工程。第2章 工程概況及特點2.1工程概況工程簡介概況南昌市象湖隧道工程主要包括隧道一座;下穿人行通道2座;泵站4座;天橋1座;管理中心房建4451m2、配電房2處;其中象湖隧道為項目控制性工程。象湖5、隧道位于象湖景區中部,為九洲大街西延下穿象湖的隧道工程,工程西起子羽路,東至迎賓大道,線路全長約2.7Km,工程包括主線部分和匝道部分。其中主線補發隧道暗埋段長度1725m,東西兩端接線分別長約600m、375m。隧道在真君路和子羽路間隧道敞開段的南、北兩側設置輔道A、B匝道;在施堯路南、北兩側設置右進右出C、D匝道,C、D匝道長度分別為406.698m、425m,C、D匝道暗埋段長度均為141m;在施堯路與迎賓大道間隧道敞開段的南、北兩側設置輔道E、F匝道。主線設計車速50Km/h,匝道設計車速30 Km/h。主線隧道暗埋段長度1725m,里程XK3+175XK4+900m,結構沿縱向進行分6、段,共分成44段,最大分段長度40m;C、D匝道隧道暗埋段長141m,里程CK0+64CK0+205m和DK0+64DK0+205m,結構沿縱向進行分段,共分成4段,最大分段長度40m。線路走向圖項目總體平面布置圖隧道結構形式主線暗埋段主線暗埋段主箱涵為雙向六車道暗埋段。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單箱雙孔矩形箱涵結構型式,結構凈高5.55.55m,凈寬13.217.2m,頂板厚1200mm1800mm,側墻厚1200mm1400mm,底板厚1200mm1800mm,中隔墻厚600mm。其中設風機處結構凈高局部抬高至6.0m。主線暗埋段斷面圖匝道C、D暗埋段主箱涵均為單向兩車道暗埋段,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7、單孔矩形箱涵結構型式。結構凈高5.45m,凈寬9.1m,頂板厚600800mm,底板厚600800mm。其中設風機處結構凈高局部抬高至5.950m。匝道暗埋段標準斷面圖主線敞開段西端里程XK3+020XK3+175m段和東端里程XK4+900XK5+120m段為雙向六車道敞開段,采用現澆鋼筋砼U型槽和鋼筋砼懸臂式擋土墻結構型式,內凈寬度25.7m。U型槽側墻厚1200mm,底板厚1200mm;鋼筋砼懸臂式擋土墻側墻厚250400mm,底板厚250400mm。敞開段近洞口30米范圍設輕鋼結構頂棚形成光過渡段,側墻頂部預留連接預埋件。主線敞開段斷面圖匝道C、D敞開段匝道C里程CK0+205CK0+8、350段和匝道D里程DK0+205DK0+360段為單向雙車道敞開段,采用現澆鋼筋砼U型槽及素砼擋土墻結構型式,內凈寬度9.1m,U型槽側墻厚4001200mm,底板厚4001200mm。敞開段近洞口25米范圍頂部設光過渡段。主要工程量挖方110萬方、填方80萬方;新建路面126209m2、人行道21871m2、路緣石18821m;拆除路面41156m2、人行道6742m2、路緣石5706m;隧道1座,長1725m;100抗拔樁76根、100圍護樁430根、100立柱樁47根;旋噴樁100的83根、60的428根;AF共6條匝道;下穿人行通道2座;泵站4座;天橋1座;管理中心房建4451m2、9、配電房2處440m2/處;綠化48000m2、回填種植土33000m3;水文、地質、氣候、交通情況地表水系發育,沿線溝渠與象湖、撫河連通;地下水主要為孔隙性水。地表水受大氣降水和生活用水補給;孔隙潛水隨撫河水位及贛江水位變化而變化。地下水位高程16.4116.65m,具承壓性。匝道C、D敞開段斷面圖地表高程13.5624.0m(其中象湖湖底高程13.014.5m)。K2+800K3+850段為魚塘及溝渠、K3+850K4+755為象湖、K4+755K5+498段為施堯路及江鈴西四路及兩旁房建筑。場地無不良地質現象。 地層為湖積相淤泥(局部人工填土)、淤泥質粘土、粘土、砂(或圓礫層)、粉砂巖夾泥10、巖。地震基本烈度為度。南昌市歷年平均氣溫17.117.8,極端高溫達40以上、極端低溫低于-10。春季溫暖濕潤,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雨。雨水充沛,歷年平均降雨量1567.71654.7毫米,汛期46月雨量約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施工條件交通條件:本項目位于南昌市主城區西湖區、青云譜區境內,路網發達,交通條件良好。材料:混凝土由商混站供應,其余如鋼材、防水卷材均能在南昌市內供銷商處采購。2.2工程特點及重難點分析工程特點本項目的特點可以用“水、緊、大、全”四個字來概括。水:止水、防水是工程的關鍵。隧道從東至西依次穿越魚塘溝渠、象湖、城市居民區,周邊地表地下水系發達,且隧道采用明挖11、法施工,需先將地下、地表水止住方可進行下步工序施工,因此能否將水止住成為工程成敗的關鍵;隧道建成后主體結構位于魚塘溝渠、象湖水面以下,結構防水要求高,防水施工成為工程質量的關鍵點。緊:工期緊。本項目線路長度2499m,其中湖底隧道1725m,工期18個月,按投資額9.6億算,月均需完成5300萬元,日均需完成177萬元,任務緊張艱巨。象湖為風景區,市政府要求2013年底景區接納游客,因此湖中段隧道必須在2013年11月完工,工期壓力極大。搶工期將貫穿本項目始終,成為項目生產常態,施工組織任務異常繁重。大:投入大。在2.5Km的線性環境下日均需完成產值177萬元,設備、人力資源投入巨大,設備周轉12、利用率低,設備攤銷高。高峰期人力資源投入大,很不均衡。施工干擾大。項目位于南昌市主城區,周邊交通流量大且持續時間長,材料運輸受此影響大。全:本項目包含道路、排水、結構、交通標志和標線、消防、通風、電氣、綠化景觀、房建等一系列專業,工程內容繁雜,對項目管理既是機遇更是挑戰。2.2.2重難點分析降水施工:基坑中下部為滲透性較大的中粗砂和卵石,且與撫河和贛江存在水力聯系,在基坑開挖過程中需保證降水同步有效、進行。降水施工成功工程就成功了一大半。主要控制措施:根據不同的水文地質等情況采取不同降水方案。一工區(魚塘溝渠段):在隧道兩側及開挖范圍內設置足夠的降水井降水;二工區(湖中段K3+920K4+7613、0):采用TRD攪拌墻形成止水帷幕,隧道兩側附一降水井降水;三工區:采用圍護樁加高壓旋噴樁的方案止水;確保基坑開挖和箱涵施工階段作業面的干燥,也同時確保施工安全。在合理配備變壓器的同時,準備充足備用發電機。利用既有象湖西堤、塘埂等分割圍堰將一工區再分割成三塊,每塊分別降水,互不影響形成獨立的作業空間。防水層施工:隧道建成后主體結構位于魚塘溝渠、象湖水面以下,結構防水要求高,防水施工也是本項目的關鍵工序。主要控制措施:材料關:嚴把防水材料的質量關,確保進場材料合格;工藝關:結構防水施工調配專業的勞務合作隊伍,嚴格按照施工規范進行施工;嚴控檢驗關:上道工序不合格嚴禁下道工序施工;縱向分節為40m,14、在20m處設1m后澆帶。第3章 施工部署3.1施工目標質量目標分項、分部及單位工程一次檢驗合格率100%,優良率90%以上;工程交工驗收合格,竣工驗收達到優良等級,并爭創魯班獎;杜絕重大質量事故,減少一般質量事故; 避免顧客投訴,發生投訴后處理率達到100%。工期目標項目自2013年3月31日開工,2014年9月30日完工。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施工現場固體廢棄回收、處理率達到100%;鋼材節能降耗2%、水泥降耗2.5%;特殊工種持證上崗率達到100%;施工現場重大人身傷亡事故為零;年重傷率控制在0.6 。3.2組織機構南昌市象湖隧道工程項目經理部”由項目經理在該項目上代表公司行使管理職能及15、履行合同的權力和義務,確保安全、優質、按期、文明地完成本工程項目的施工,項目部組織機構見附圖3.3任務劃分及勞務作業隊安排項目起訖里程K3+000K5+499.237,全長2.499km,其中暗埋段隧道長度為1725m(K3+175K4+900),東端接線長約600m。根據工程特點劃分為3個界面,即3個工區。(1)K3+000至象湖西堤西側K3+880,為第一工區,主要包括路基施工、隧道主體結構施工、泵房等結構施工及后期附屬工程的施工。本工區為魚塘段隧道工程。(2)象湖西堤東側K3+880K4+760,為第二工區,主要包括隧道主體結構施工、C、D匝道、鋼構橋的施工、泵房等結構施工及后期附屬工程16、的施工。本工區為湖中段隧道工程。(3)K4+760至工程終點迎賓大道,為第三工區。主要包括隧道主體結構施工、泵房、過街人行通道等結構施工及后期附屬工程的施工。本工區為建筑物段隧道工程。各工區工程量概要如下表:各工區工程量概要工區樁基旋噴樁TRD主線箱涵匝道箱涵主線U槽匝道U槽地道根mm/節座一76705/1875/3二01800880/22215/8265/11三477511140/475/32序號施工隊伍勞動力里程段落長度施工任務主要工程量1道路與排水施工隊80400主線及匝道道路與排水工程2土方一隊50K3+000K3+880880一工區土方開挖、回填挖方約40萬方3土方二隊50K3+8817、0K4+760880二工區土方開挖、回填挖方約50萬方4土方三隊40K4+760K5+499.237739三工區土方開挖、回填挖方約25萬方5降水施工隊30K3+000K5+499.2372499全標段降水施工降水井327口6TRD施工隊30K3+920K4+7601800二工區止水帷幕周長1800m、深1014m不等7隧道主體一隊220K3+000K3+880860一工區隧道主體暗埋段705m/18節、敞開段155m(U槽75m)8隧道主體二隊300K3+880K4+760880二工區隧道主體箱涵22節段、匝道8節段;匝道敞開段300m(U槽195m)9隧道主體三隊150K4+760K5+418、99.237360三工區隧道主體箱涵4節段、敞開段220m(U槽75m)、地道2座10防水施工隊30K3+020K5+1202100隧道防水施工1725m11樁基施工隊50一、三工區抗拔樁、圍護樁、立柱樁施工100的分別為76、430、47根12旋噴樁施工隊30三工區旋噴樁施工100的83根、60的428根13房建施工隊50管理中心工程、配電房工程建筑面積分別為4451m2、440m22處14隧道內裝修施工隊50隧道內裝修1725m本工程累計投入施工隊伍共14個,各施工隊伍安排及任務劃分及各工區平面布置圖如下:象湖隧道工程施工隊伍安排及任務劃分表一工區場地平面布置圖二工區湖中段場地平面布置圖三19、工區場地平面布置圖3.4工期安排業主要求總體工期為18個月。但因象湖為風景區,市政府要求2013年底景區接納游客,因此湖中段隧道必須在2013年11月完工,工期壓力極大。詳見附圖:施工進度橫道圖。本工程共分為4個階段施工(1)第一階段自2013年2月2013年5月,主要完成排水圍堰、便道、加工場地的施工,并完成降水井及止水帷幕等。(2)第二階段自2013年3月2013年8月,分為有圍護結構基坑和無圍護結構基坑兩種類型。有圍護結構基坑施工:施工基坑圍護結構、抗拔樁施工、降水井施工、基坑支撐結構體系、土方開挖。無圍護結構基坑施工:放坡開挖土方、錨噴網防護、中空注漿錨桿注漿和抗拔樁施工,并完成相應的20、附屬工作。(3)第三階段自2013年5月2014年7月,主要完成隧道工程主體施工、道路工程、交通標志、標線工程及綠化景觀工程施工。 (4)第四階段自2014年8月2014年11月,主要完成隧道結構裝修及相關設備安裝施工。單位節段施工周期表序號工序時間1基坑開挖7天2墊層澆筑1天3底板防水2天4底板鋼筋綁扎、模板安裝10天5底板澆筑2天6側墻及頂板鋼筋綁扎、模板安裝(含腳手架)25天7側墻及頂板混凝土澆筑2天8側墻及頂板防水3天9合計52天3.5臨時工程安排項目部設置項目部設置在管理中心處,建活動板房,項目結束后拆除。占地面積6300m2、建筑面積1840m2。詳見附圖項目部平面布置圖。項目部后21、期要拆除,隧道的管理中心設于此處。施工用電沿線共設置4臺變壓器,由西向東分別為1#4#變壓器,容量分別為400KVA、800KVA、800KVA、800KVA。施工便道.1縱向主便道一、二工區(K3+020至施堯路段)設南北向共2條15m寬縱向主便道,便道離結構外緣10m,便道頂高程=箱涵基底標高+6m,縱坡與線路縱坡一致。結構形式由下而上依次如下:60cm片石+30cm統料+24cmC30砼(局部地段增設鋼筋網片)。三工區(施堯路東段):施堯路至標段終點設2條便道,基坑兩側各設一條,利用既有道路作為施工便道。便道寬度約為10m。主便道與象湖西堤相接處設上下坡道連接對外交通。便道外側設置一條排22、水溝,每60米設置一處集水坑,用于便道排水及施工降水排水,便道橫坡設置為2%。便道靠基坑內側距開挖邊線處設置2米安全距離,并在便道兩側設置安全警示標志,保證施工安全。.2臨時片石便道一工區:為解決降水、清淤、挖運粘土通道問題,在主便道外側設6m寬、1m厚片石便道,每80m加寬3m、15m長作為車輛交會通道。二工區:為解決TRD施工作業面及降水、清淤、挖運粘土通道問題,在主便道外側設13m寬(因TRD設備需站在便道上施工,設備寬9m)、1m厚片石便道。.3管理用房便道桃花路至管理用房處便道寬9米,基層采用清水料填筑15cm,路面層澆筑24cm厚C30混凝土,其中局部100米面層中鋪設1215cm23、雙層鋼筋網片,便道總長435米。棄土場、堆淤場業主指定2處堆淤場,分別位于真君路南側、象湖北側,3處棄土場,位于真君路北側。鋼筋加工廠 為減少倒運次數,加快施工進度,鋼筋加工廠設于主便道外側,共設5處,具體位置見平面布置圖。第4章 主要施工方案 本工程主要包括圍堰施工、井點降水施工、TRD法止水帷幕施工、樁基施工、土方開挖及邊坡防護施工、主體結構施工、防水施工、回填施工、綠化及附屬工程施工,詳細施工方案另行成冊,以下簡要介紹其中部分工程施工方案:4.1圍堰施工(含改河)本工程設置南、北兩道圍堰,根據施工順序及布置劃分:一工區(魚塘段):南側圍堰利用原有塘埂及片石塘埂加寬加高。利用原有塘埂段用粘24、土或磚渣在原位置加寬加高至設計尺寸,利用片石塘埂段用粘土或磚渣靠外側進行填筑。北側利用塘埂用粘土或磚渣進行填筑;其中K3+350+440 、K3+580+740兩段無法利用塘埂則先在圍堰底部用片石填筑一條寬7米、高2米的小圍堰,然后再用粘土加寬加高至設計尺寸。在K3+350及K3+570處利用現有塘埂設兩道橫向圍堰,將整個圍堰分成三塊,以便于分塊抽水。魚塘段斷面圖魚塘段圍堰斷面圖(利用原有塘埂)魚塘段圍堰斷面圖(片石砌筑小圍堰)導流渠改建:因K3+440處圍堰將原有南北方向河流截斷,為保證河流通暢,在圍堰外側設置導流渠,將水流從圍堰外側疏導通暢,便道處埋設圓管通過。改渠方案如下圖所示:二工區(25、湖中段):北側在距隧道主體中心線約100m處設置。先在圍堰底部用片石填筑一條寬7米、高2米的小圍堰,然后再用粘土加寬加高至設計尺寸。南側在距隧道結構南外邊線約120m處設置圍堰。全部用粘土進行填筑。湖中段斷面圖4.2井點降水一工區一工區采用坑外降水作止水帷幕法進行明挖順作施工,降水井布置在主便道外側,降水井橫向間距10m,呈線性布置。坑底采用集水明排措施進行排水。北側布置止水帷幕降水井88口,南側布置止水帷幕降水井90口,根據現場情況,局部有疏密。井深根據魚塘地表埋深不同,深度以進入基巖面為準,深度1011m不等。井點降水平面布置如下圖所示:二工區結合地層、承壓含水層特點及工程主體結構埋深,二26、工區采用TRD工法結合坑內降水進行明挖順作施工,外側采用TRD法進行止水帷幕隔水措施,止水帷幕采用的降水井布置TRD工法內側與施工便道之間,降水井與TRD工法間隔4m以上,止水帷幕降水井橫向間距布置為20m,呈線性布置,北側布置止水帷幕降水井39口,南側布置止水帷幕降水井40口,根據現場情況,局部有疏密。具體井點降水平面布置圖如下:三工區施堯路東側因靠近房屋密集區域,三工區采用鉆孔灌注樁+止水帷幕結合坑內降水進行明挖順作施工,采用坑內疏干形式進行疏干降水。采用面積法進行疏干降水,按300500m2/口進行布井,此區域面積布置36口疏干降水井。在放坡開挖區域K5+10K5+120m,在兩側各布置27、4口降水井,滿足放坡開挖要求,共布置8口止水帷幕井。二、三工區結合處及C、D匝道布井原則同一工區。即采用坑外降水作止水帷幕法進行明挖順作施工,降水井布置在主便道外側,降水井橫向間距10m,呈線性布置。坑底采用集水明排措施進行排水。北側及D匝道布置止水帷幕降水井29口,南側及C匝道布置止水帷幕降水井29口,根據現場情況,局部有疏密。井深根據魚塘地表埋深不同,深度以進入基巖面為準,深度1516m不等。三工區及C、D匝道降水平面布置圖4.2.5其他降排水措施在工程施工時,除止水帷幕降水外,過程中需對坑內明水、降雨等坑內明水進行抽排工作,以及緊急情況下的應急降水。4.3TRD止水帷幕本項目基坑所處土層28、為滲透性較大的中粗砂和卵石,且與撫河和贛江存在水力聯系,在湖中段隧道需用止水帷幕進行封閉,止水帷幕范圍為K3+900K4+700,止水帷幕形式采用800mm厚的TRD攪拌墻,墻深至強風化泥質粉砂巖,墻趾采用雙漿液注漿。TRD工法(水泥加固土地下連續墻澆筑施工法)是以鏈鋸式刀具為主要機具,在插入地基過程中鏈鋸式刀具與主機連接,回旋刀鏈鋸可豎向垂直或橫向水平移動進行對地下土體的切削,同時以水泥作為硬化劑。通過刀具在施工現場按照設計深度和護壁設計寬度將土體切割,在刀具端頭噴出水泥漿硬化劑注入土體的同時注入高壓空氣使水泥漿與原位土體充分混合、攪拌將原位土體固結從而在地下形成一道等厚度的連續墻。4.4樁29、基(抗拔樁、圍護樁)K3+100+175段敞開段U型槽設計有76根100的抗拔樁,K4+780K5+025段設計有430根100圍護樁、47根立柱樁,均為鉆孔灌注樁,采取旋挖鉆機施工。4.5高壓旋噴樁K4+780K5+025段設計有100旋噴樁83根、60旋噴樁428根,均設計為二重管高壓旋噴樁。4.6土方開挖(含基坑支護、清淤)及防護根據工區特點,分為不同的開挖方式和防護方式:4.6.1一、二工區.1開挖首先抽干魚塘(象湖)內水,再采用抽淤泥機抽出魚塘(象湖)內淤泥,然后分三部開挖。部:利用片石便道作為運輸通道,橫向采取挖機接駁兩次、高度方向反駁一次倒運至停在片石便道上的運輸車上然后拉走;部30、:利用主便道作為運輸通道,橫向采取挖機接駁一次然后裝車運走;如地質條件允許采用推土機橫向推土至挖機作業半徑范圍內再用挖機直接裝車運走;部:利用主便道作為運輸通道,橫向挖機接駁三次或推土機橫向推土至挖機作業半徑范圍內,高度方向反駁一次,然后裝車運走;如地質條件允許,修建橫向下基坑便道,運輸車進入基坑直接裝車運走; 基坑開挖步序圖.2邊坡防護上級坡坡率為1:2,邊坡防護采用掛網噴射混凝土,在坡頂處插入一排鋼管用于掛網;下級坡(含一級放坡段)坡率為1:1,邊坡防護采用中空注漿錨桿加掛網噴射混凝土的形式。 坡頂鋼管直徑50mm,壁厚3mm,長2m,間距2m;錨桿采用32自進式中空注漿錨桿,長6m,射入31、角30度,間距1m1m,呈梅花形布置,每孔注漿量為3m3,注漿壓力0.5MPa,交錯注漿;漿液采用水泥漿,水泥漿水灰比1:1,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鋼筋網采用6.5盤條,間距1515cm,網片搭接寬度10cm;噴射C20砼15cm厚,噴射砼摻4%速凝劑,碎石規格510mm,復噴面層前需清洗原噴面;坡面上設置兩排泄水孔,直徑3cm(埋設30mmPVC管),間距3m,呈梅花形布置。三工區.1開挖隧道主線采用圍護樁+支撐的支護體系進行開挖。見下圖:三工區垂直開挖示意圖開挖方法為長臂挖機垂直出土坑內,小挖機倒土喂土。土方開挖一般先挖中間,后挖兩邊的土體,盡量減少圍護結構的位移。豎向分層,32、縱向分塊開挖。豎向分兩層(泵房位置分三層)開挖,分層原則為鋼支撐底下50cm,縱向根據鋼支撐架設進度分塊。.2支撐施工1000mm鉆孔灌注樁圍護體系設置一二道支撐,第一道支撐為鋼筋砼支撐,第二道為鋼支撐,泵房局部增設支撐,支撐下設置立柱樁,立柱由立柱樁內插格構柱組成。構件尺寸:頂圈梁:1000*800mm;砼支撐1:800*700mm;砼支撐2:800*600mm;第二道鋼支撐:609鋼支撐;鋼系桿為32a工字鋼。4.7主體結構施工4.7.1.主線箱涵暗埋段基坑開挖至設計標高后,澆筑15cm C20素混凝土墊層,涵洞分兩次澆筑,第一次澆筑至倒角以上50cm,再進行側墻及頂板澆筑,內模支撐系統采33、用碗扣架,上下設頂托,1.8米厚頂板采用60*30*120cm布置,倒角部分加密至30*30*120cm布置,1.4米及1.2米采用60*60*120cm布置,倒角部分60*30*120cm,掃地桿及斜撐嚴格按照規范執行并根據情況加密,橫向主梁采用15*15cm杉木方,縱向分配梁采用10*10cm衫木方,側模主梁采用15*12cm衫木方,分配梁采用10*10cm衫木方,模板采用18mm厚高強竹膠板,內側模支撐系統應用碗扣架作支撐,加密水平貫通鋼管頂至中隔墻,并在箱涵底部預埋鋼管間距1m做側模斜向支撐以保證內模穩定性,外側模板采用H型鋼外模,下面與底板內預埋的精軋螺紋鋼對應,上面與頂板以上對拉精34、軋螺紋鋼對應連接。匝道暗埋段也采用相同的方案,主線箱涵方案簡圖如下圖所示:主線箱涵澆筑順序頂板厚1200mm箱涵內支架方案頂板厚1400-1800mm箱涵內支架方案內滿堂竹膠板/外側鋼模板方案敞開段(U型槽)一工區基坑開挖至設計標高后,澆筑15cm C20素混凝土墊層,U型槽分兩次澆筑,第一次澆筑至倒角以上50cm,然后澆筑U型槽側墻,內外模板均采用H型鋼模板,外模底腳利用底板預埋鋼筋拉住,內模利用涵底預埋鋼筋陪木方抵住內模底腳,頂腳采用天拉桿。一工區U型槽施工方案三工區基坑開挖至設計標高后,澆筑15cm C20素混凝土墊層,U型槽分兩次澆筑,第一次澆筑至倒角以上50cm,然后澆筑U型槽側墻,35、內模板采用H型鋼模板,利用涵底預埋鋼筋陪木方抵住內模底腳,頂部采用I18工字鋼做斜撐,外模利用圍護樁作為外模。三工區U型槽施工方案第5章 資源配置5.1勞動力施工隊伍及任務安排表序號施工隊伍勞動力(人)長度(m)施工任務1道路與排水施工隊80607主線及匝道道路與排水工程2土方一隊50830隧道起點至象湖西堤結構工程3土方二隊50900象湖西堤至施堯路段及C、D匝道結構4土方三隊40370施堯路至隧道終點5降水施工隊202100隧道段的降水施工6隧道主體一隊220740隧道起點至象湖西堤結構工程7隧道主體二隊220600象湖西堤至施堯路段及C、D匝道結構8隧道主體三隊150760施堯路至隧道終36、點(K4+360-K5+120)9防水施工隊152100隧道段的防水施工10樁基施工隊50245隧道圍護起點至隧道圍護終點11房建施工隊301棟管理中心工程12綜合施工隊25全線臨時工程勞動力分布圖5.2主要材料主要材料投入表序號材料單位數量1混凝土m32255362鋼筋t373453碎石m3216794水泥穩定碎(礫)石m3372215瀝青砼m3157406高效低摻量砼膨脹劑UEAt7265.767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t261.298中埋式止水帶m4746.129多次性注漿管m10231.8210遇水膨脹止水膠m16340.7611內裝整環不銹鋼止水帶m3572.8012外貼式止水帶m337、459.7813縱向水平施工縫止水鋼板m5486.80143mm厚高分子復合自粘防水卷材m2180694.50153cm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m231446.20162cm發泡PE墊板m25134.62鋼筋混凝土投入柱狀圖5.3機械設備大型機械設備清單工區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設備到場時間備注一工區1鉆機32013年4月20日2吊車30T42013年5月1日3裝載機ZLC50C32013年4月1日4挖掘機CAT320C82013年3月10日5自卸汽車20T152013年3月10日6壓路機YZ20G12013年7月31日二工區1TRD設備12013年2月20日2吊車30T42013年5月1日3裝載38、機ZLC50C32013年4月1日4挖掘機CAT320C82013年3月10日5自卸汽車20T152013年3月10日6壓路機YZ20G12013年7月31日三工區1鉆機62013年7月31日2吊車30T42013年8月1日3裝載機ZLC50C12013年8月1日4長臂挖掘機42013年8月1日5自卸汽車20T82013年8月1日6旋噴樁機42013年8月1日5.4資金計劃本項目資金計劃見下圖:資金計劃柱狀圖第6章 附件(另行成分冊)一、規范目錄 1、基坑工程設計規程(DBJ08-61-97); 2、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 3、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39、02-2002); 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 5、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 6、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DBJ79-2002); 7、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 8、鋼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755-2012); 9、供水管井技術規范(GB50296-99); 10、工程測量規范(GB50206-2007); 11、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規范(YB925897); 1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 13、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37-2012); 14、建筑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40、范(JGJ/T111-98); 15、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GB50220-95); 16、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 17、補償收縮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JGJ/T178-2009); 18、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 19、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 20、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497-2009); 21、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02); 22、城市橋梁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2-2008); 23、國家和南昌市頒布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文件等;二、圖表1、組織機構圖2、項目部平41、面圖3、進度橫道圖三、作業指導書目錄 1、二重管高壓旋噴樁施工作業指導書; 2、鉆孔灌注樁施工作業指導書; 3、降水井施工作業指導書; 4、TRD止水帷幕施工作業指導書; 5、中空注漿錨桿施工作業指導書;6、便道、圍堰施工作業指導書;7、土方開挖施工作業指導書;8、主體結構施工作業指導書;9、旋噴樁施工作業指導書;10、鉆孔樁施工作業指導書;11、泵房施工作業指導書;12、隧道消防、通風施工作業指導書;13、電氣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書;14、綠化景觀施工作業指導書;15、房建施工作業指導書;16、道路、排水施工作業指導書;17、交通標志、標線施工作業指導書;四、各項保證措施1、工期、質量保證措施2、安全目標、安全保證體系及措施3、施工環保、水土保持保證措施4、職業健康安全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