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基鋼護筒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12329
2022-08-04
11頁
47KB
1、方案預案:_樁基鋼護筒施工方案姓名:_單位:_日期:_年_月_日樁基鋼護筒施工方案一、工程簡介獅嶺高架橋三358-1樁基處于山前大道上,設計樁徑2.5m,樁基類別為嵌巖樁,設計樁長48.81m,設計孔底標高-22.5m。附近地貌:路線前進方向右邊商鋪林立,過往車輛較多,人流較大。二、工程地質情況本樁位地質鉆孔資料分別由廣東省公路勘察規劃設計院和廣東省航運設計院提供(鉆孔柱狀圖SS358-1和2SS358-1)。其中柱狀圖2SS358-1揭示此樁有分層厚度0.6米的溶洞,柱狀圖SS358-1揭示此樁有分層厚度2.2米的土洞。2SS348-1地質情況:表層厚為3m素填土,下為6.2m粉質粘土,其下2、為5.4m礫砂,再下為31.5m粉質粘土,鉆孔資料揭露在標高-17.4m到-18m間有溶洞。SS348-1地質情況:表層為1.8m素填土,下為1.1m粉質粗砂,其下為1.2m粉質粘土,再下為1.8m中砂,再下為40.5m粉質粘土。軟弱覆蓋層12.5m,鉆孔資料揭露在標高-17.72m到-19.92m間有土洞。三、樁基施工情況灰巖區溶洞是本場地主要不良地質作用和地質災害,在近期樁基施工過程中,多次處出現漏漿、塌孔現象,嚴重處引起地面塌陷,極大影響了兩側車行道的行車安全。在358-1樁基沖孔過程中,未出現異常情況,下放鋼筋籠之后樁底出現少量塌孔現象,到年前放假之前都未能將孔底清理干凈。考慮到保證樁3、基質量是最基本的要求,項目部未同意其進行混凝土灌注。春節期間,施工隊伍沒有派專人管理樁基,孔內泥漿沒有循環,也沒有及時加水導致孔內水位下降。春節過后樁頂5米范圍內出現部分坍塌,護筒掉入孔內。現研究決定將鋼筋籠吊出重新加工下放,樁基回填重新沖孔,采用鋼護筒施工方案。四、施工技術方案本樁基施工擬采用鋼護筒跟進施工方法。考慮到該樁基地質條件良好,只有樁頂5米范圍內有少部分坍塌,鋼護筒長度按最不利地質條件控制,參照地質圖,護筒總長8m,鋼護筒壁厚=8的鋼板,在廠家用機械集中卷制加工制作,焊縫全部為雙面坡口,每節制作長度為2米,制作內鋼護筒的內徑D=270cm。下置鋼護筒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沖孔過程中出現4、地表層的大面積塌孔,采用汽車吊輔助振動錘等打入設備,將鋼護筒分節打入土層中。(1)樁基內護筒跟進的施工工藝:場地平整、定位埋設外鋼護筒沖孔至孔深6m下放內鋼護筒正常成孔至樁底標高(終孔)。(2)鋼護筒制作:外鋼護筒的內直徑為D=280cm(d為設計樁徑),壁厚=12,長度為2.3米;采用機械卷制加工制作;內鋼護筒:采用壁厚=8的鋼板,在廠家用機械集中卷制加工制作,焊縫全部為雙面坡口,每節制作長度為2米,制作內鋼護筒的內徑D=270cm(d為設計樁徑)。制作好后運至施工現場。(3)全程鋼護筒跟進施工本工程下置內鋼護筒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沖孔和灌注過程中出現塌孔,通過下置內護筒的作用,即可順利穿越軟5、弱覆蓋層,達到順利終孔的要求;同時避免砼超灌甚至無法灌注至設計樁頂標高等情況。正常鉆進至孔深6m位置處,采用50T汽車吊輔助90Kw振動錘,先將內鋼護筒分節打入土層中,再進行沖擊成孔。在下沉鋼護筒的施工過程中,振動錘必須平穩,牢固的焊在內鋼護筒頂部,并在護筒頂面的平面位置一定要居中,盡可能避免因偏心造成護筒產生偏斜。同時采用水平尺嚴格控制好各節護筒連接的垂直度,不得超過施工規范要求的1/200,力求鋼護筒垂直入土。若一旦發現有偏斜的趨勢,馬上進行糾正,將可能發生偏斜的不利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中。各節內剛護筒的連接焊縫全部采用雙面開坡口進行滿焊,兩節護筒的接縫除施焊外,還需在接縫處焊接50mm寬、6、=10的加強鋼帶。以保證其尺寸準確,使護筒體順直度達到要求,整個內護筒的豎向壁成一直線。對其控制好質量的環節上起到關鍵的作用。(4)鋼護筒吊裝方案起重機械的選擇根據施工組織要求本工程鉆孔樁分項工程的內鋼護筒吊裝工作應安全、及時和準確,結合現場場地的具體情況以及機械使用等綜合考慮選用汽車起重機,初步按照規格型號為QY50、最大額定起重量為50T的吊車。吊裝施工1)吊裝前準備起重司機和起重指揮人員必須做好吊裝作業前的準備。包括作業前的技術準備,明確和掌握作業內容及作業安全技術要求、聽取技術與安全交底、掌握吊裝鋼護筒的吊點位置和捆綁方法;認真檢查并落實作業所需工具、索具的規格、件數及完好程度。對作業7、現場進行觀察,熟悉作業場地、排除作業的障礙物,檢查地面平整及耐壓程度,實地檢查有無影響鋼護筒吊升的因素。掌握鋼護筒的重量、重心。吊裝設備及鋼護筒的到位準備。作業現場地面平整程度及耐壓程度在滿足起重作業要求后,確定吊裝設備作業的具體位置。鋼護筒從加工場平移到安裝下放位置的作業準備。在夜晚作業時,應準備足夠的照明條件。2)吊裝鋼護筒的捆綁根據鋼護筒的長度,確定鋼護筒的吊點個數(兩個或三個)。在確定吊點后鋼護筒的捆綁采用卡繩捆綁法,即將吊索(鋼絲繩)從鋼護筒的掛鉤孔穿過,一頭繩頭用卸扣鎖在鋼絲吊索上,另一頭繩頭掛在吊鉤上的捆綁法。鋼護筒在吊離地面采用兩個或三個吊點時,利用兩根或三根鋼絲繩使用卡繩法捆8、綁鋼筋籠,用吊車的主鉤進行提升。鋼護筒的豎直作業采用一根鋼絲繩同樣使用卡繩捆綁法,用吊車副鉤在鋼護筒完全提升一定高度后進行豎直作業。3)具體起吊作業在起重指揮人員的指揮下,完成鋼護筒的捆綁和掛鉤作業后,起重指揮應組織司機進行起重機的檢查、注油、空轉和必要時的試吊。在確定吊裝作業區內沒有其它人員停留后,指揮人員正確運用包括手勢、音響、旗語等指揮信號,組織起重機司機吊升鋼護筒,到達一定高度時,豎直鋼護筒。整個豎直過程應在鋼護筒脫離地面的情況下進行。當鋼護筒完全豎直后,應校正就位并下放基樁內。吊裝過程注意事項:A、指揮人員及起重司機應嚴格執行鋼護筒的起重吊運方案及技術、安全措施;B、嚴禁超負荷使用起9、重機與工具和鋼絲繩;C、在吊裝過程中,任何人不得停留在已吊起的鋼護筒下方;D、因故停止作業,須采取安全可靠的防護措施,保護鋼護筒與吊車安全及不受損傷,嚴禁鋼護筒長時間懸掛空中;E、吊升過程應平穩,避免振動和擺動,鋼護筒必須加設溜繩;F、在作業過程中,如發生異常,起重司機應及時報告起重指揮;G、在露天作業時,遇有六級及以上大風、大霧、雨雪等不良天氣應停止作業。4)鋼護筒下放基樁后,采用汽車吊輔助振動錘等打入設備,將鋼護筒分節打入土層中。(7)質量保證措施:鋼護筒的加工尺寸必須嚴格控制,護筒上下節的連接縫除焊接外,還需在接縫處焊50mm寬的加強鋼帶,護筒水平接縫所成平面與護筒豎向垂直,使整個鋼護筒10、的垂直度符合要求,振動錘與護筒頂面焊接牢固,無松動;并要求振動錘位置居護筒頂面中,各節下沉的護筒必須嚴格控制垂直度。(8)具體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詳見已批復的樁基施工技術方案。五、鋼護筒參數計算鋼護筒總重:M=Vx=(S-S?)x8x=x(1.35x1.35-1.31x1.31)x8x7.85=20.98t六、安全保證措施5.1安全保障制度(1)制定安全施工用電制度。(2)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實施責任管理。接受當地政府、業主和工程師對安全工作的管理與指導。建立、完善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安全生產領導組織,有組織、有領導的開展管理活動,項目經理是施工項目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建立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明11、確各級人員的安全責任,抓制度落實,抓責任落實,定期檢查安全責任落實情況,嚴格獎懲制度。(3)各職能部門、人員,在各自業務范圍內,對實施安全生產的要求負責。實施全員承擔安全生產責任,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一環不漏,各職能部門,人員的安全責任做到橫向到邊,人人負責。(4)一切從事生產管理與操作人員,依照其從事的生產內容分別通過企業及施工項目經理部的安全檢查,取得安全操作認可證,持證上崗。(5)特種作業人員,除經企業安全審查,還需按規定參加安全操作考核,取得監察部門核發的安全操作合格證,堅持持證上崗。(6)一切管理、操作人員均需與施工項目部簽訂安全協議,向施工項目做出安全保證。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情況12、的檢查,應認真、詳細的記錄。開展安全教育與培訓,增強人的安全生產意識,提高安全知識,有效防止人的安全行為,減少人的失誤。(7)適時開展普遍安全檢查、專業安全檢查和季節性安全檢查。安全檢查以自檢形成為主,上級監督檢查為輔的原則,檢查的重點以勞動條件,生產設備,現場管理,安全衛生設施及生產人員的行為為主,發現危及人的安全因素時,必須果斷的消除。(8)安全生產管理要堅持“五同時”。做到工程技術與安全技術結合為統一體,作業按標準化實施,安全控制要有力,控制要到位,存在差距要及時消除。(9)在施工路段設置明顯的交通安全標志或安全牌,在轉彎處、陡坡等地段設置警戒標志,確保現場的施工交通安全。施工現場的危險13、區域設立危險警示標志。(10)施工現場的用電線路、用電設施的安裝和使用要符合安裝規范和安全操作規程,并按照施工布置進行架設,禁止任意拉線接電。施工現場設置有保證施工安全要求的夜間照明,危險潮濕場所照明以及手持照明燈具,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電壓。(11)嚴禁酒后作業,嚴禁非司機人員開車,每天施工前要對機械設備進行安全檢查,交接班要填寫安全記錄,如出現安全事故,應及時履行報告手續。選用的機械設備要有足夠的安全保障,起重機械要有足夠的安全系數,嚴禁在禁煙、禁火區域抽煙動火。5.2吊裝過程安全控制措施(1)起重司機、指揮和起重人員必須經過培訓,經有關部門考核合格后,持有效操作證方能上崗作業。(2)吊裝前14、檢查:起吊用具和防護設施,輔助用具,吊物回轉半徑的范圍,吊物的落點等。對吊裝作業區域內的不安全環境,也要進行檢查、清除或采取保護措施,如:輸電線路的妨礙,高壓線路的距離,主要通道,場地的平整等。起重機與架空輸電導線間的安全距離應符合施工現場外電線路的安全距離要求。起重機行走的路面應保證承載能力達20KN/m2。(3)啟動發動機前,應對起重機進行各項規定的檢查,安全裝置要完好,靈敏。啟動發動機后,注意各種儀表指示是否正常,正常才可開始工作。(4)操作人員對起吊的構件重量不明時要進行核對,不能盲目起吊。(5)操作人員應注意起重機作業時的臂桿的仰角最大不得超過規定,一般為780。臂桿的仰角過大,易造15、成起重機后傾或發生構件拉斜現象。(6)操作人員對于無指揮或指揮信號不清時不準起吊。而且操作人員要對指揮發的信號、吊物的捆綁情況,運行通道、起降的空間,準確無誤后才能進行起吊。嚴格做到“十不吊”的規定。(7)操作人員在六級或以上強風時不準起吊。(8)起重機在滿負荷作業時,不得行車。(9)在起吊接近滿載時應先將吊物吊起離地2050cm處停機檢查,檢查起重設備的穩定性、制動器的可靠性、吊物的平穩性、綁扎的牢固性,確認無誤后方可再行起吊。(10)起重機吊運過程中操作人員應做起降平穩,不得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動。(11)起重機吊裝作業時,起重機的支腿距臨界邊緣的距離不小于1.5米,地面的承載能力必須符合要求。(12)起重指揮人員必須堅守崗位,準確、及時傳遞信號。嚴格做到“十不吊”的規定。(13)起重作業人員高空作業時必須按高空作業的要求掛好安全帶,并做好必要的防護工作。(14)起重作業人員在吊裝過程中要選擇安全位置,防止吊物的沖擊、晃動、墜落傷人發生事故。(15)吊裝物件多人捆扎時,只能由一位起重作業人員負責指揮捆扎。(16)起重人員對于構件的堆放應做到整齊。方案預案本文至此結束,感謝您的瀏覽!(資料僅供參考)下載修改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