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孔灌注樁專項施工方案2(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13093
2022-08-04
10頁
32KB
1、目錄一、工程概況2二、施工測量2三、鉆孔灌注樁23-1 施工前準備23-2 護筒設置和埋設33-3 泥漿的調制33-4 鉆孔43-5 清孔43-6 插放鋼筋籠43-7 水下砼澆筑53-8 成樁檢查7四、雨季施工技術措施74-1 雨季施工部署7五、環境保護保證體系9一、工程概況:1、江濱南路(1)起點位于西溪西側(南安市柳城街道霞東村),接規劃學府路,往東設大橋跨過西溪,沿山體進行布線,經張坑村設大橋跨過泉三高速,后下穿在建南惠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終點接石礱大橋。工程范圍K0+289.8K5+317.127,全長5027.327m,含路基路面工程、橋涵工程、交叉工程、市政管線工程、交通工程、綠化景2、觀工程、照明工程等。道路沿線設晉平大橋,泉三高速分離立交橋、仙河中橋各1座;設有涵洞7道,為鋼筋砼蓋板涵、圓管涵、箱涵,長度40100m不等。起點位于江北大道東安大橋橋頭已建的預應力砼小箱梁處,與江北大道平交,往北沿西溪布線,終點交于江濱南路。工程范圍LK0+000LK1+200,全長1.2km,含路基路面工程、橋涵工程、交叉工程、市政管線工程、交通工程、綠化景觀工程、照明工程等。設有涵洞7道,為鋼筋砼蓋板涵,長度40100m不等。道路沿線修建2條橋梁及上跨泉三高速分離立交橋。 晉平大橋采用340+440M兩聯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T梁,基礎采用1800鉆孔灌注樁,樁基共54;仙河中橋布置為1203、m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簡支梁橋,橋梁上跨既有灌溉渠,橋梁與渠道正交。基礎采用1200鉆孔灌注樁,樁基共36根;上跨泉三高速采用350+340M先簡支后連續的等截面預應力混凝土T梁橋,基礎采用18002200鉆孔灌注樁,樁基共28根。樁尖全截面進入微風化凝灰熔巖(中風化凝灰熔巖)厚度不小于2.5倍樁徑,尤其應注意控制失水率,保證泥皮厚度控制在規范允許范圍內鉆孔樁的護壁泥漿性能指標應符合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以確保樁基承載力的發揮,樁底沉渣厚度不大于5cm。二、 施工測量:開工前對業主和設計單位移交的導線點和水準點進行閉合復測,復測合格并經業主和監理工程師簽認后方能施工。測量工作程序:測點交接測4、點復測建立施工導線網,布水準控制點測定管線樁局部放樣。根據提供的控制點,結合道路中心樁和水準點,進行復核和栓樁。通過計算放出橋梁控制線,控制樁,并加以復核和保護。三、鉆孔灌注樁 3-1:施工前準備3-1-1:將工程所需的各型號鋼筋送實驗室檢驗,達到規范和設計要求后,報監理工程師批準后方能進場使用,并在正式開工前有一定數量的儲備,以保證正常施工的需要。現場所需各標號混凝土全部由泉州大唐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提供,使用前,廠家資質報送總監理工程師批準后方能進場澆筑。3-1-2:平整好施工場地,清除場內垃圾、雜草和障礙物,并繪制施工平面布置圖,將施工機械和施工方案,配合比設計等以書面形式匯報給監理工程師5、。3-1-3:搭設鉆孔施工平臺,并將樁架拼裝好移至平臺上,用水準儀測定平臺高程,將施工用電線路接至樁架上,做好施工前的一切準備工作。3-2:護筒設置和埋設根據定線測量所測設的各固定控制點,對所要施工的樁位精確放樣,檢查無誤后,方能埋設護筒。鉆孔灌注樁護筒采用10mm厚鋼板卷制而成,每節長為2m,內徑比樁徑大2040cm,各節護筒相接時,要對接焊縫嚴密,不漏水,護筒中心豎直線傾斜不大于1%,且高度應高出水面1.0m2.0m。3-3:泥漿的調制3-3-1:選用粘性較高的土(塑性指數大于25,粒徑小于0.005的粘粒含量大于50%,膠體率大于96%,含砂率不大于3%,造漿能力不小于2.5L/KG),6、加上水和添加劑按適當配合比配制,運用專門泥漿機攪拌制作,使其成分固壁能力高,鉆孔回轉阻力小,鉆進率高,造漿能力大的高質量的穩定液。3-3-2:泥漿的循環,凈化系統,可設置制漿池、貯漿池、沉淀池,并同泥漿槽連接,制漿池的尺寸為381m,半邊制漿,半邊浸泡粘土。3-3-3:沉淀池的大小按泥漿泵的泵量和要求沉淀的時間決定,用兩個沉淀池輪換使用,一個池進漿沉淀,另一個池關閘清渣。泥漿槽的長度根據實際需要決定,但底坡不宜大于1%。3-4:鉆孔鉆機在工作平面搭就后,移運鉆機,認真調平鉆,將轉盤中心同鉆架上的起吊滑輪調整在同一鉛垂線上,對準護筒中心,起吊鉆頭,微移鉆機,使鉆頭中心與樁中心在同一條直線上,并保7、持鉆機底板水平,即可施鉆。在鉆孔過程中,應根據不同土質情況,采取不同的鉆進速度,并詳細記載土質情況和泥漿比重,經常檢查鉆孔平面位置、樁架垂直度,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使成孔后的垂直度經檢能滿足技術要求。在鉆孔的同時應保持孔內水頭高度,以保持孔壁的穩定。3-5:清孔當鉆孔達到設計標高終孔后,檢查合格后,應迅速清孔,不得停歇過久,清除鉆渣和沉渣層,盡量減少沉渣厚度,防止坑底存留過厚沉渣,而降低樁的承載力。在清孔過程中仍要保證孔內水頭,保持靜水壓力不變,保護孔壁穩固,適當調整泥漿比重,使其比重達到規范要求為止。在清孔過程中,檢測孔深和沉淀厚度及孔徑,若達不到要求應采取措施進行處理。清孔結束后應在最短時間8、內灌注砼。3-6:插放鋼筋籠鋼筋籠的鋼筋在工場集中取樣制作,然后運到現場綁扎成籠。當清孔完畢,經檢驗孔徑和豎直度符合要求后,即進行插放鋼筋籠。鋼筋籠的尺寸、制作,接頭電焊按設計圖紙和技術規范辦理。同時鋼筋籠要牢實,保持在運輸,安放過程中不變形,安放鋼筋時要認真對中,并綁扎砼墊塊,以保證樁壁砼的保護層厚度。當一根樁的鋼筋籠較長時,采用分節插放,接頭斷面錯開并采用電弧焊連接,嚴格按要求進行焊接,保證焊接質量,避免燒損鋼筋和確保焊縫長度,其標準按有關規定。插放鋼筋籠要注意定位,并要準確對中。當鋼筋骨架全部成型入孔后,將骨架上的鋼筋掛環穿在支架橫木上,當灌完的混凝土開始初凝時,即割斷掛環,使鋼筋骨架不9、影響混凝土的收縮,避免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力受損失。3-7:水下砼澆注3-7-1:灌注機具的準備3-7-1-1:導管導管是灌注水下砼的重要工具,其直徑采用250管壁厚5mm,管長2m,其最下端一段采用4m長導管,導管在使用前要對其規格、質量、水密試驗的壓力(不應小于孔內水深1.5倍的壓力)進行檢查。導管在入孔前可在孔旁預先拼裝,在吊放時再逐段拼裝,分段拼裝時,應仔細檢查,對變形和磨損嚴重的不得使用。導管內壁和法蘭表面如粘附有灰漿和泥砂應擦拭干凈,導管吊放時,用兩根鋼絲繩分別系吊在最下端一節導管的兩個吊耳上,并沿導管每隔5m左右用鉛絲將導管和鋼絲繩捆扎在一起。同時應使管位置居孔中,軸線順直穩步沉放10、,防止卡掛鋼骨架和碰撞孔壁,導管下放后,其底口距離孔底約40cm。3-7-1-2:漏斗、儲料斗、溜槽導管頂部應設置漏斗,其上方設儲料斗、溜槽和工作平臺,儲料斗和漏斗的高度除應滿足導管拆卸等操作需要外,并應在灌注到最后階段時,能滿足對導管內混凝土樁高度的需要。漏斗采用10001000800mm的棱椎形漏斗,其插入導管的長度為15cm,儲料斗采用2cm厚鋼板制作,底部做成斜坡,出口設閘門,活動槽設在儲料斗下方,溜槽下接漏斗,漏斗和儲料斗的容量應使首批灌注下去的混凝土能滿足導管初次埋置深度的需要。3-7-2:混凝土的配制配制混凝土的材料應符合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和設計要求,同時還應滿足:水泥初凝時間11、不早于2.53.5h,水泥標號不低于42.5號,每立方米砼的水泥用量不低于350kg,粗骨料最大粒徑不可大于導管內徑的1/61/8和鋼筋最凈距的1/4,同時不大于40mm,最小粒徑不小于5mm;細集料的含砂率宜在4050%,水灰比宜采用通過正規實驗室的配合比設計值,坍落度控制在1622cm,每根導管的砼灌注工作,應在該根導管首批砼初凝時間以前完成,導管埋入砼內深度控制在24m。(配制混凝土的配料嚴格按照實驗室的配合比進行配料,砂、石采用磅稱進行計量)3-7-3:水下砼的灌注灌注水下砼之前,應經成孔質量檢驗合格后方可開始灌注工作,如發現孔底沉渣物超過規定,需再次清孔達標后,方可進行首批砼的灌注。12、灌注水下砼采用提升導管法,隔水采用拔球法。導管在使用前和使用一段時間后,除對其規格、質量及拼接構造進行認真檢查外,還須做拼接和水壓試驗,水壓試驗時的壓力不小于灌注砼時導管可能承受的最大壓力的1.3倍。經試驗15分鐘,管壁無變形,接頭不漏水,認為合格,然后在導管外壁用明顯標記逐節編號,并標明尺度。導管放入鉆孔內,下口離孔底約40cm,上口通過提升機鉤掛在專設的型鋼橫梁上并與貯存槽,其大小能滿足第一次灌注砼時在孔底將導管埋入砼大于1m的容量。灌注入孔底后,應立即測探孔內混凝土面高度,計算出導管內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進行正常灌注。如發現導管內大量進水,表明出現灌注事故,應及時處理后重新施工。砼13、灌注時,在漏斗頸部設置一個隔水木球栓,下面墊一層塑料布,球栓同細鋼絲繩栓住掛在橫梁上,當砼貯滿時,即把木球栓往上拔出,同時開啟貯料斗門,這樣砼壓著塑料布墊層與水隔絕,并擠走導管內的水,使砼順利通過導管灌入樁底,并把導管下口埋在砼里面,以保證水下砼質量。灌注水下砼必須連續進行,不得中途停工,在灌注過程中,要防止砼料從漏斗頂溢出或從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漿內含有水泥而變稠凝結,(而使測探不準確),灌注中,應注意觀察管內砼下降和孔內水位升降情況,及時測量孔內砼面高度,正確指揮導管的提升和拆除。灌注時保證導管下口埋入砼24m,而且提升時應保持軸線豎直和位置居中,并逐步提升,如導管法蘭卡鋼筋骨架,可轉動導14、管,使其脫開并將導管移至中心。在灌注過程中,當導管內混凝土不滿,含有空氣時,后續混凝土要徐徐灌入,不可整斗地灌入漏斗和導管,以免在導管內形成高壓氣囊,擠出管節間橡皮墊,而使導管漏水。當混凝土面升到鋼筋骨架下端時,為防止鋼筋骨架被混凝土頂托上升,可采取以下措施:(1)盡量縮短混凝土總灌注時間,防止頂層混凝土進入鋼筋骨架時,混凝土的流動性過小。(2)當砼面接近和初進入鋼筋骨架時,應保持較深埋管,并徐徐灌入混凝土以減小砼從導管底口出來后向上的沖擊力。(3)當孔內砼面進入鋼筋骨架12米以后,適當提升導管,減少導管埋置深度(不小于1米),以增加骨架在導管底口以下的埋深,從而增加砼對鋼筋骨架的握裹力。在灌15、注將近結束時,由于導管內砼柱高度減小,超壓力降低,而導管外的混漿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比重增大。如出現砼頂升困難時,可在孔內加水稀釋泥漿,并掏出部分沉淀土,使灌注工作順利進行。灌注完后樁頂比設計高度至少高出50cm,以便鑿除樁頭軟弱層砼后保證樁的質量。施工中砼的灌注時間,砼面的深度,導管埋深,導管拆除以及發生的現象等,應由專人進行記錄。3-8:成樁檢查3-8-1:根據水下砼澆注記錄表,檢查灌注情況;3-8-2:檢查灌注過程中預留試塊的抗壓強度,每根樁兩組6塊;3-8-3:鉆孔灌注結束后,按各項原始記錄填寫施工記錄匯總表,并對鉆孔樁進行無損檢測。四、雨季施工技術措施4-1 雨季施工部署針對本工程雨16、季施工的實際情況,本工程應做好場地排水方案、防雨措施,現場施工安全用電,高空作業防雨、防滑、防雷措施等方面的安排和準備,提前做好安全交底和安全防護工作,并做好經常性的巡視檢查。4-1-1雨季施工技術措施(1)、運輸道路以及施工場地要輾壓堅實,作好排水系統。(2)、及時收聽天氣預報。(3)、各種機械、電氣設備雨季施工前必須搭好防雨操作棚,施工現場所有動力及供電線路要普查檢修,現場所有機械、電氣設備和臨時設施必須進行“三防”(防漏雨、防漏電、防倒塌)檢查。(4)、遇雨時應停止橋梁施工和焊接等電氣操作,施工時應掌握近期天氣預報。(5)、認真組織學習公司以及業主下發的雨季施工規范、規定、技術措施和技術17、要點,做好對班組的交底。4-1-2 雨季施工作業安全用電防護措施(1)、做好臨時用電施工組織,做好施工用電線路的架設,用電設備的安裝,導線敷設嚴格采用三相五線制,嚴格區分工作接零和保護接零,不同零線應分色。(2)、施工用電嚴格執行“一機一閘一保護”制度,投入使用前必須做好保護電流的測試,嚴格控制在允許范圍內。(3)、加強用電安全巡視,檢查每臺機器的接地接零是否正常,檢查線路是否完好,若不符合要求,及時整改。(4)、施工現場的移動配電箱及施工機具全部使用絕緣防水線。(5)、做好各種機具的安裝驗收,認真做好接地電阻測試,施工現場的低壓配電室應將進出線絕緣子鐵腳與配電室的接地裝置相連接,作防雷接地,18、以防雷電波侵入。(6)、雨天作業,機械操作人員應戴絕緣手套、穿雨靴操作。五、環境保護保證體系在施工過程中,環境保護也是一項重點工作,施工前根據現場地形、地貌,合理地做好施工組織方案,同時為實現工程環保目標,確保施工環保目標的實現,項目經理親自掛帥,組織領導班子及安全、施工、勞資、保衛等有關部門成立環境保護施工組織機構,制定環境保護的保證體系,從組織機構、思想、經濟、施工上保證工程的環保目標的實現。(1)施工進場后,在標段分界處設立門架及工程簡介鋁合金標志牌,同時,施工人員、管理人員以及施工作業人員和勞務人員掛牌上崗。同時,臨時設施地面硬化,材料堆放整體、標識明顯。(2)在工程施工中,保護生態環19、境和水土保持,防止地質災害,防止污染農田,防止破壞農田灌溉。工程完工后,對臨時用地作好復耕、綠化、地質災害防護或恢復至使用前狀態(3)從進入施工現場的時候起,即開始進行環保宣傳教育與動員工作,并將這一工作貫穿于施工全過程,使全體員工自始至終保持高度的環保責任感。做好防水排水,防止水土流失。施工期間始終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狀態,防止水土流失、江河污染、大氣污染、掩埋農田及溝渠和水利設施。(4)做好廢料、棄方及施工垃圾的處理,棄置場按圖紙或監理工程師的指示設置,不得影響排灌系統及水利設施,少占農田和耕地。(5)施工廢水、生活污水不能隨處排放,采取過濾、沉淀等凈化措施以防污染農田、耕地、江、河、溪、渠20、湖泊、池塘等水源,保持水質。(6)對容易產生灰塵的作業現場、施工便道和機車經常通過的道路及時灑水,控制揚塵,防止對居民及農作物造成污染。對于容易飛揚、滲漏、揮發、易燃、易爆、有毒性并造成環境污染的材料,采用密封或增加覆蓋的方式專門運輸、儲存并嚴格保管。(7)控制噪聲、廢氣污染。各種臨時設施如堆料場、加工廠、軋石場、瀝青(水泥)混凝土拌合場等均安排設在居民區主要風向的下風處,距居民區一公里以外的地方。各種施工機具設備經常清洗、檢修,以保證完好率和正常地運轉,盡量減少噪聲、廢氣的排放。(8)工程施工臨時用地盡量利用廢、荒地、河灘及利用建安工程永久占地范圍,少占農田和耕地。使用期間做好用地的防護、排水,避免水土流失等環境污染的產生;使用完畢及時進行平整、防護處理,并設置可靠的排水設施。(9)遵守地方民俗與習慣,正確處理工程施工與地方群眾的利益關系,維護當地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10)完善駐地建設,設置較為全面的生活、文體與衛生等設施,配置齊全的勞動保護用品,保證全體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環境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