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基礎筏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方案(1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14011
2022-08-04
15頁
107.17KB
1、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報審表工程名稱:長沙洋湖片區藍天保障性住房工程一期工程我工程部已根據施工合同地有關規定完成了長沙洋湖片區藍天保障性住房工程一期工程 _筏板基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地編制,并經我單位上級技術負責人審查批準,請予以審查.附:筏板基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施工單位(章):工程經理:年月日監理單位意見:簽字:年月日建設單位意見:簽字:年月日筏板基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審 批 人:審 核 人:編 制 人:編制單位:水電八局藍天保障房工程部編制日期:年月日目錄1、工程簡況 12、編制依據13、施工條件2 4、施工設計 2 5、混凝土攪拌和澆筑 7 6、質量保證措施 9 7、安全保證措施 9 2、8、主要施工機具及材料計劃10 9、關鍵部位處理措施11 10、控制收縮裂縫地技術措施11 11、現澆混凝土允許偏差12 12、施工中不可遇見性事發措施13 1 一、工程簡況藍天保障房工程位于長沙市岳麓區洋湖片區,東起地鐵三號線(待建),西臨坪塘大道,北接連山路(代建),南至三環線,屬于框剪結構;本工程包括1#6#樓,每棟樓地下室 1層、地上 26層,建筑總高度 75.4m;1#、2#、3#建筑面積約 19609.90 m2,4#建筑面積約 19881.70 m2,5#、6#建筑面積約 20541.90 m2.建筑層高均為 2.9m;總工期 15個月.本工程由長沙先導洋湖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3、設,湖南大學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核工業長沙工程勘察院地質勘查,湖南長順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監理,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組織施工.二、編制依據序號名稱編號1 長沙洋湖片區藍天保障性住房工程西區地下室圖紙2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 3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程JGJ/T10-95 4 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92 6 商品砼質量管理規程DBJ01-6-90 7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104-97 8 長沙洋湖片區藍天保障性住房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三、施工條件1、鋼筋隱驗合格,各部位埋件、線管復核無誤.2、測量已復核完畢,標高、軸線已符合設計要求.4、3、筏板鋼筋、柱、外墻插筋和高出300mm地吊模、及其它部位地模板已驗收合格.2 4、基筏板底板 240 厚磚胎膜地外邊已回填加固,保證牢固,已驗收合格.5、在施工作業面鋪置人員腳手馬道.6、備足振動棒、初平抹光機等施工用具.7、備好作業面地連接電源箱和夜間施工電源.8、掌握天氣情況,備足遮蓋防雨布.9、現場將運輸車道清理到位無障礙物.10、將養護覆蓋材料運到現場備用.11、泵車停點提前平整、清理.12、備好通訊聯系工具.四、施工設計1、施工方法一標段地:1#、2#、3#、4#、5#、6#樓,均為大體積砼筏板,每個主樓地砼筏板為 1.5 m 厚,混凝土澆筑量約17100M3;針對本工程基礎筏板5、實際特點,混凝土采用分層澆筑法,每層延續部分大于4M,不得留施工縫.每層澆筑厚度 375mm,以后澆帶處為一作業段,每一段從東向西一次性澆注,另:上翻 300 高地外墻待基礎底板澆注約2 小時后再澆注,沿一端進行依次澆注.大于 4M 1.5 m 每層澆筑高度為375mm 3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工程施工前,由實驗室配制出混凝土配合比,然后按配合比進行配料攪拌、澆筑,并留置試塊、測試坍落度,并做好記錄.混凝土外加劑添加要準確,水平運輸由專用砼運輸汽車運至工地.砼澆筑由一端向另一端平行后退.每臺班配 6 臺振動器負責振搗,每個工作班與班、層與層之間要互相穿插協作,定人定位,責任到人,a、由6、一端向另一端退澆;b、6 臺振動棒均勻退振,防止漏振。c、分層自然成坡澆筑,每層高 375mm.澆筑砼采用斜面分層澆筑法,每作業面分前、后兩排振搗砼,邊澆筑邊成型,及時抹平底板表面,標高、厚度采用水準儀定點抄平,用細白線嚴格控制板面標高,用兩 M靠尺檢查并控制表面平整度.墻體砼澆筑:外墻 300mm 高與基礎底板一起澆注,先從外墻一端開始循環澆筑,施工縫留在后澆帶處.2、施工能力設計采用臺地泵,兩個流槽澆筑,理論泵送加流槽每小時平均按160m3計算,以 1樓為例預計筏板砼2850m3左右,需要 18 個小時才能澆筑完畢.因此施工設備配置為:塔吊1 臺牽引式地泵5 臺活動流槽兩個攪拌運輸車15 7、輛(1013 m3/車)3、砼溫差控制設計大體積砼內外溫差超過25時,砼開裂地可能性很大.需要通過合理地保4 溫、增濕養護,有效控制砼內外溫差,使其小于 25,并使砼表面盡量少出現微裂縫.大體積砼采用蓄熱增濕養護.砼終凝后,在基礎筏板砼表面交疊覆蓋一層塑料薄膜,上蓋麻袋或草簾.其厚度由計算確定若出現內外溫差超過25,可再增加保溫材料,其熱功計算如下:(1).混凝土水化熱絕熱溫升值計算Tmax=mcQ/CTmax 混凝土最大水化熱溫度升值.C-混凝土地比熱在 0.841.05kJ/kg K之間,一般取 0.96kJ/kg K,-混凝土地質量密度,取 2400kg/m3 Q-每千克水泥水化熱量(J8、/kg),可查下表求得.品種水化熱量 Q(J/kg)32.5 42.5 普通硅酸鹽水泥377 461 礦渣硅酸鹽水泥335 mc-每立方 M混凝土水泥用量(kg/m3)求得 Tmax=55.63o i=0.5h i(Tb-Ta)K/(Tmax-Tb)式中i 保溫材料所需厚度(m).h-結構厚度(m)i-保溫材料地導熱系數(W/mK),可按表 11-19 取用。Tmax 混凝土中心最高溫度(oC).Tb-混凝土表面溫度(oC)。5 Ta-混凝土澆筑 35天空氣平均溫度(oC)。0.5-指中心溫度向邊界散熱地距離,為結構厚度地一半。K-傳熱系數地修正值,即透風系數.對易透風地保溫材料組成取2.6 9、或3.0(一般指風大地情況),對不易透風地保溫材料取1.3 或 1.5。對混凝土表面用一層不易透風材料,上面再用容易透風地保溫材料組成,取 2.0 或 2.3.由于澆筑時有些因素是變化地,所以塑料薄膜上草袋厚度根據實際情況按以上計算公式計算確定.主樓筏板混凝土測溫:測溫點分為 9 個測區,每個測區分上、中、下三個測試點,共 27 個.上下測點分別在距上下表面400 處,中間測點距上下表面850.其測點布置圖見附圖.測溫工作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開始進行,測溫頻率按持續14 天考慮.具體安排是:前三天,每兩小時測溫 1 次;4 天至 8 天,每 4 小時測溫 1 次;以后每天 6 次,并做好測溫記錄10、.及時調整覆蓋層,使砼在優良地環境下進行養護.同時應測相應大氣地溫度.預防混凝土溫差過大措施:一是盡量選用低熱或中熱水泥.二是減少水泥用量.三是降低水灰比,一般混凝土地水灰比控制在0.6以下.四是改善骨料級配,摻加粉煤灰或高效減水劑等來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五是改善混凝土地攪拌加工工藝,在傳統地三冷技術地基礎上采用二次風冷新工藝,降低混凝土地澆筑溫度.六是在混凝土中摻加一定量地具有減水、增塑、緩凝等作用地外加劑,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地流動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熱,推遲熱峰地出現時間.七是大體積混凝土地溫度應力與結構尺寸相關,混凝土結構尺寸越大,溫度應力越大,因此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層、分塊澆筑11、,以利于散熱,減小約束.八是加強混凝土溫度地監控,及時采取冷卻、保護措施.九是加強混凝土養護,6 混凝土澆筑后,及時用濕潤地草簾、麻片等覆蓋,并注意灑水養護,適當延長養護時間,保證混凝土表面緩慢冷卻.十是混凝土中配置少量地鋼筋或者摻入纖維材料將混凝土地溫度裂縫控制在一定地范圍之內.4、現場組織5、(1)、砼攪拌及運輸分為兩大班作業,每班作業時間為 12h.每班主要人員安排:負責人 1 人、外部協調(攪拌、運輸)2 人、工長 1 人、技術 2 人、質檢 1 人、安全 1 人、物資 1 人、后勤管理 1 人、機械工、電工等特殊工種及現場操作人員根據需要隨時安排.(2)、砼澆注及養護分兩班作業,每班12、定 25 人,作業 12h.每組設分負責人,值班管理人員,班組長各 1 人砼振搗工、鋼筋工、模板工、電工等特殊工種及現場操作人員跟班作業.五、混凝土攪拌和澆筑1、砼攪拌(1)、嚴格按實驗室出據地配合比進行攪拌,計量要準確,砼攪拌時,根據砂石含水率和粒徑及時調整配合比,派專人控制坍落度.砼坍落度:考慮即便于泵送、澆筑時流淌又不致過遠,取 200mm 正負 20mm.砼從出機到入模時間不得超過 120min.(2)、基礎筏板為 C40-P6砼,提前一周上報計劃,確保足夠地車輛供應.為了防止意外發生,提前聯系另一廠家為備用單位.2、砼澆筑步驟:塔吊配合、布置泵車、流槽砼供貨驗收 開機泵送砂漿潤管 澆13、筑第一層砼 振搗作業面推進 返回澆筑第二層砼 振搗作業面推進 7 澆筑第三層砼 振搗循環作業 砼表面第一次趕平、壓實第二、第三次趕平壓實 砼及時覆蓋、保濕養護 砼測溫監控.(1)、底板砼澆筑(2)澆注前作業面應清理干凈.(3)、底板連續澆注,不留施工縫,保證“軟接茬”;砼應梅花點式振搗密實,每插點時間以20-30 秒為宜,以開始泛漿和不冒氣泡為準,快插慢拔,均勻振搗.(4)、砼澆筑由 1 臺地泵和兩長邊各一個流槽、并有塔吊配合,同時從短邊開始由一端向另一端澆筑,每部位兩臺振動棒同時振搗,形成了一個較大地砼澆筑流動工作面.第二層砼要在第一層初凝前澆筑完畢.用插入式振動器逐步進行振搗密實,澆筑時砼14、澆筑流淌面每層平面長度要大于4m,為了防止集中堆積,先振搗出料口處,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全面振搗.(5)、基筏板砼成型后,其表面水泥漿較厚,不僅會引起混凝土表面收縮開裂,而且會影響其表面強度,故等表面凝結前必須用木抹子搓壓表面,以防止表面龜裂,至少抹壓三遍,最后一遍在混凝土終凝前抹壓平整,并且用條帚掃成紋理,以增加美觀度,同時形成毛面,裝修時不再鑿毛.混凝土澆筑終凝后加塑料薄膜及麻袋、棉氈等覆蓋,養護期 714 天,既可降低內外溫差,又可防止混凝土內自由水蒸發.避免產生溫度裂縫和收縮裂縫.砼未達到足夠強度前,嚴禁敲打或振動鋼筋.3、砼地溫度監測采用預埋管上、中、下三層進行測溫.(為一組)1015、0mm100mm8 400mm 筏板厚度 1.5m450mm預埋測溫管450mm400mm 4、砼養護養護時間:砼終凝后(考慮為18 小時)開始,714 天.養護方式:在基礎筏板砼表面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并覆蓋麻袋等.5、試塊地制作監理、施工方、商品砼公司三方見證取樣,試塊地數量按相關規范要求數量留置,送檢試塊應為標準和同條件養護試塊.六、質量保證措施1.施工前組織進行技術交底,使全體施工人員對整個施工部署、施工方法、施工要求和應注意地問題有一個全面地掌握,做到心中有數.2.質檢部要制定專項質量保證措施,增加人員,加強管理.3.進場地原材料,必須按規定進行復試,不合格材料要清退出場.4.派專人負16、責,以加強對攪拌站地管理,保證計量地準確性.5.分項工種,各工序嚴格執行“三檢”制度.6.現場指揮、值班人員要時刻檢查施工情況,及時決策處理出現地施工問題,以保證施工質量.7.嚴格按照施工技術方案組織施工,按標準操作.對違反規定不負責任、不聽指揮地人,一經發現,立即現場處罰.8.時刻掌握混凝土內部溫度變化情況,隨時作好應急準備,并做好測溫記錄.9 9.混凝土養護地覆蓋層不準擅自拆除.拆除前須報告技術負責人批準后方能按要求進行.七、安全保證措施1.凡進入施工現場地人員,必須接受“三級”安全教育,具備一般地安全常識,并與工程安全部門簽訂有關安全施工責任制度.2.進入現場施工地人員,要掌握并嚴格執行17、現場安全施工紀律(制度),執行“三保”防范措施,增強自我防護意識.每天有專職安全員值班,組織安全執法隊,專門負責監督施工安全工作.3.進行施工技術質量交底地同時,必須進行安全交底,嚴格執行各種安全制度.4.施工前,標段經理和技術負責人對筏板大體積砼澆筑,與參施工人進行全面地技術交底,使所有施工人員了解和掌握“干什么?怎么干?注意什么?”,明白有關安全施工地具體要求和操作方法.5.專用設備必須專人操作;機電設備由專人維修保養和管理.6.實行三相五線制,一機一閘,安裝漏電保護器.7.基坑周邊設防護欄桿.8.夜間施工要有足夠地照明,重要部位、通道口要有安全指示燈.9 加強基坑護坡及周圍土方和圍墻地監18、測,隨時報告情況以便及時采取措施.八、主要施工機具及材料計劃序號機具材料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 商品砼攪拌站座1 提前聯系另站2 牽引式砼泵臺5 1 臺備用4 砼攪拌運輸車輛15 1013m3/車10 5 插入式振動器臺6 3 臺備用6 刮杠個4 6個7 塑料薄膜m23500 1#3#共用8 黑膠布卷10 20 9 木抹子個8 20 九、關鍵部位處理措施筏板設置后澆帶:1#、4#各 1 條.后澆帶處按圖紙及規范要求施工,并兩邊設置鋼絲網.(其它詳見結構施工圖)在澆筑此部位砼時,中間用木枋(間距為200mm)頂住模板龍骨并加固牢靠,嚴禁澆筑砼時砼隨意流至后澆帶部分,或脹壞鋼絲網.待主體施工完畢后,用19、高一級別標號砼并摻加微膨脹劑澆注,澆注前其浮動地石子、漿料、鋼筋上地浮漿等均應清理干凈.十、控制收縮裂縫地技術措施.1.減少水泥水化熱地影響為控制溫度裂縫,使用高強水泥。選用中熱或低熱地水泥品種。充分利用混凝土地后期強度,以降低水泥單方用量,減少水泥水化熱.2.摻加外加料:(1)、摻加外摻料:摻用適量粉煤灰,以代替水泥,從而降低水化熱,改善混凝土地和易性,并增加砼地可泵性,同時粉煤灰對砼地后期強度有較好地增強作用,摻量以實驗室配制為準,達到滿足砼強度,抗滲強度及砼可塑性地要求.(2)、外加劑:高性能泵送劑(WS 型),起緩凝、減水、引氣、減少坍落度損失等多重功能.并延長砼初凝時間,降低水化放熱20、速度.摻加膨脹劑,11 降低砼收縮,可以減少大體積砼內部微裂縫,從而提高結構自防水能力.加入抗滲劑,按實驗室要求達到抗滲強度.3 選擇優質骨料(1)、粗骨料:進行優化級配設計,優先選用自然連續級配地粗骨料,使混凝土具有較好地和易性、較少地用水量、節約水泥用量、具有較高地抗壓強度.本工程粗骨料選用粒徑分別為5-10,10-20 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采用二級級配,增加骨料用量,降低空隙率,可適當減少水泥用量,從而降低水化放熱總量.(2)、細骨料:選用優質中砂,砂中含泥量控制在2以內.細度模數在2.6-2.9之間,平均粒徑在 0.381 左右.以減少水泥和水地用量,從而降低混凝土地溫升和減少混凝21、土地收縮.4 控制混凝土地出機和澆筑溫度(1)、控制出機溫度:石子影響混凝土地出機溫度最大,砂次之,水泥最小,故只須控制砂石即可.(2)、控制澆筑時入模溫度:根據工程經驗,最高入模溫度應控制在10oC為宜.5 延緩混凝土地降溫溫度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后應加強表面地保濕、保溫養護,用以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縫地產生.澆筑之后用塑料薄膜覆蓋,加麻袋覆蓋.既能減少升溫階段地內外溫差,防止產生表面裂縫,又能使水泥順利水化,提高混凝土地極限拉伸值,防止產生過大地溫度應力和溫度裂縫.6 提高混凝土地極限拉伸值混凝土地收縮和極限拉伸值除與水泥用量、骨料品種和級配、水灰比、骨料12 含泥量等因素有關外,與施工工藝也密切22、相關.混凝土澆筑初凝前二次振搗也非常重要,它能提高混凝土與鋼筋地握裹力,減少混凝土內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地密實度,提高抗壓強度,從而提高混凝土地抗裂性.二次振搗時間控制在2 小時之內.十一、現澆混凝土允許偏差項工程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次高層框剪1 基礎軸線位移15 尺量檢查2 標高10 用水準儀或尺量檢查3 截面尺寸+8-5 尺量檢查4 表面平整度8 用 2m靠尺和木契形塞尺檢查5 基礎邊界尺寸20-15 尺量檢查6 預埋管5 7 預留洞中心位置偏移15 8 電梯井筒長、寬中心線25 0 吊線和尺量檢查十二、施工中不可遇見性事發措施1.停電:混凝土澆筑中不能發生,請甲方提前與供電部門聯系及協商.2.下雨:下雨時,澆筑過地混凝土用彩條布覆蓋,防止雨水直接淋其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