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水帶施工工藝試驗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14276
2022-08-04
12頁
83KB
1、駐馬店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止水帶連接工藝試驗方案批 準: 審 核: 編 制: 河南水建集團有限公司駐馬店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項目經理部 年 月 日目 錄止水帶連接工藝試驗方案1一、概述11.1工程概況11.2施工部位1二、編制依據1三、試驗目的1四、試驗項目1五、止水材質要求2六、橡膠止水帶接頭硫化連接工藝試驗26.1試驗準備26.2操作方法2七、試驗檢測方法及試驗結果檢驗3八、試驗資料的整理3九、主要資源配置39.1試驗設備配置39.2勞動力安排3十、質量保證措施3十一、安全保證措施4十二、成品保護6十三、環保措施6止水帶連接工藝試驗方案一、概述1.1工程概況本標段為駐馬店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合2、同編號: ZMDZZSW2019-04),主管線總長62.14Km,其中汝南段長29.18Km:起止樁號為K37+278.26K66+456.94,汝南水廠支線0.656Km;管徑為DN1600、DN1400,DN600,DN500,管材為TPEP;平輿段長34.26Km,平輿水廠支線0.18Km;起止樁號為K66+456.94K99+415.6,管徑為DN1200、DN1000,管材為TPEP。主要工作內容包括:蓄水池工程,穿越河道、干渠、道路頂管工程,穿越河道倒虹吸工程,管道工程及管道附屬工程等。本工程共包含2座蓄水池,分別位于汝南、平輿境內,651型橡膠止水帶主要使用于蓄水池。1.2施工3、部位本工程橡膠止水帶主要用于汝南蓄水池和平輿蓄水池底板和斜板施工縫處,對蓄水池防滲起至關重要作用,本工程采用651型橡膠止水帶厚10mm。止水帶連接主要采用硫化熱連接方式。二、編制依據1、駐馬店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合同文件(合同編號:ZMDZZSW2019-04)2、駐馬店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施工組織設計3、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SL677-20144、設計單位下發的設計圖紙及技術要求三、試驗目的3.1檢驗配備機具、材料是否滿足施工要求。3.2對橡膠止水帶之間進行連接工藝試驗,確定焊接工藝過程中預熱溫度,硫化時間等技術參數,已達到指導現場施工的目的四、試驗項目本次止水帶連接工藝試驗主要進行橡膠止水帶接4、頭的硫化熱連接試驗。五、止水材質要求1)止水帶進場時應有工廠質量保證書(或檢驗合格證)。否則不得使用于本工程中。2)橡膠止水帶為兩道以上遇水膨脹線的中心變形止水帶,膨脹線有保護且具有緩漲性,止水帶一側的止水帶肋不少于兩個。橡膠止水帶的性能要求強力區厚度不下于10mm,寬350mm,拉伸強度大于15Mpa,遇水膨脹線的性能要求拉伸強度大于3Mpa,體積膨脹率不小于400%。六、橡膠止水帶接頭硫化連接工藝試驗6.1試驗準備1)主要機具設備:平板硫化機1臺(橡膠止水帶生產廠家提供),(0 - 200C溫度計)。美工刀、生膠片、刷子、30cm鋼尺。2)材料:遇水膨脹橡膠止水帶。生產廠家:衡水眾人工程橡5、塑有限公司規 格:350mm10mm 試驗用量:六段(500mm350mm)待接材料3)作業條件: 硫化機兩熱板加壓面相互平行。 熱板采用電加熱(220V電源)。6.2操作方法1)材料準備:將預先準備好的用于熱接的生膠片裁成寬度1cm,長度與待接材料長度相等待用。將待接止水帶截面修平直,用美工刀將接頭兩側切割成齊邊,接頭預拼一下,目測接縫是否嚴密。然后把截面用刷子清洗干凈,保持待接面的清潔。2)將模具放在閉合平板上預熱至規定的硫化溫度(初擬橡膠止水硫化溫度為150,試驗中將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通過試驗確定橡膠止水的最宜硫化溫度)1范圍之內,并在該溫度下保持10min,連續硫化時可以不再預熱。硫化時6、每層熱板僅允許放一個模具。3)將具備硫化條件的橡膠止水帶以盡快的速度放入預熱好的模具內,立即合模,置于平板中央,上下各層硫化模型對正于同一方位后施加壓力,使平板上升,當壓力表指示到所需工作壓力時,適當卸壓排氣約34次,然后使壓力達到最大,開始計算硫化時間,在硫化到達預定時間立即泄壓啟模,取出試樣。4)硫化后的橡膠止水帶接頭表觀檢查合格,則應剪去試樣膠邊,在室溫下停放10小時后進行性能測試,否則重新焊接。七、試驗檢測方法及試驗結果檢驗橡膠止水帶接頭應逐個進行檢查,不得有氣泡、夾渣或假焊。必要時按GB/T528的規定進行強度檢查,抗拉強度不應低于母材強度的75%。八、試驗資料的整理試驗項目完成后,7、及時編制試驗成果并上報監理工程師,試驗成果包括試驗檢測報告、止水焊接相關施工參數等成果內容。監理工程師認可后作為止水連接施工的技術參數。九、主要資源配置9.1試驗設備配置表6-1 主要試驗設備配置表序號機 械 名 稱規格、型號單 位數 量備 注1電氣設備/套12平板硫化機/臺19.2勞動力安排本次止水焊接工藝試驗人員配置如下:技術員2人,施工人員3人。十、質量保證措施1)進場材料須有產品合格證(或材質檢驗報告)。2)材料在運輸時,應避免陽光直射,勿與熱源、油類及有害溶劑接觸,成品勿重壓。3)施工人員應嚴格檢驗材料規格、外觀有無缺陷。4)由具經驗的施工人員操作,操作人員持證上崗。5)止水帶粘貼必8、須位置準確、牢固,兩條并行的止水帶接頭應錯開3m以上。6)橡膠止水帶規格尺寸用量具測量,厚度精確到0.05mm,寬度精確到1mm;其中厚度測量取制品上的任意1m作為樣品(但必須包括一個接頭),然后自其兩端起在制品的設計工作面的對稱部位取四點進行測量,取其平均值。其外觀質量用目測及量具檢查。橡膠止水帶物理性能的測定:從經規格尺寸檢驗合格的制品上裁取試驗所需的足夠長度試樣,按GB/T9865.1的規定制備試樣,并在標準狀態下靜置24h后按下表要求進行試驗。表 橡膠止水帶的物理性能序號項 目橡膠止水帶遇水膨脹線1硬度(邵爾A),度6054552拉伸強度,Mpa 1533扯斷伸長率% 3803504壓9、縮永久變形70C24h,% 3523C168h,% 205撕裂強度,KN/m 306脆性溫度, -45-407熱空氣老化70168h硬度變化(邵爾A)度 +8-拉伸強度,Mpa 12扯斷伸長率,% 3008臭氧老化50pphm:20%,48h2級0級9低溫彎折(-20度2h)無裂紋10體積膨脹率,%40011緩膨膜遇水溶解時間,h16812反復浸水試驗拉伸強度,Mpa2拉斷伸長率,%300體積膨脹率,%300十一、安全保證措施1)焊接施工場所不能使用易燃材料搭設,焊工操作要配戴防護用品。2)焊接半成品不能澆水冷卻,待冷卻后方能移動,并不能隨意拋擲。3)機械必須設置防護裝置,注意每臺機械必須一機10、一閘并設漏電保護開關。4)工作場所保持道路暢通,危險部位必須設置明顯標志。5)氣焊作業前,必須按以下要求進行詳細檢查: 乙炔發生器及其連接部分不得漏氣; 橡膠軟管不應有鼓包、裂縫或漏氣,如有漏氣現象,應將其損壞部分切掉,用雙面接頭管,并用夾子或金屬綁線扎緊; 焊槍連接處必須嚴密,嘴子如有堵塞,應用黃銅絲剔通,不得用鐵絲; 氧氣瓶口附近和皮墊,及減壓器上不得有油污或泥污,否則必須擦拭干凈。6)氧氣瓶、乙炔瓶在裝卸、運輸時不得同油脂、易燃、易爆物品同車,必須輕裝輕放、綁扎牢固,防止滾動,氧氣瓶、乙炔瓶不許碰撞;氧氣瓶上應裝設防震膠卷,搬運前檢查安全帽是否擰緊;并嚴禁放在靠近熱源的地方。7)工作時的11、氧氣瓶、乙炔瓶要垂直放置,并妥善固定,以防倒下。8)氧氣、乙炔在施工中,瓶間距要保持5m以上的距離,嚴禁將氧氣、乙炔瓶放在一起使用。9)氣焊焊接前,必須清理工作地點20m范圍之內的雜物。必須準備滅火器或沙堆,作為應急備用物品。焊工在工作的地點要有冷卻水,以便冷卻焊嘴。10)由于焊嘴過熱堵塞而發生鳴爆時,應快速先將乙炔氣門關閉,再關閉氧氣,然后放在冷卻水中冷卻。11)焊槍點火時,應先開氧氣門,再開乙炔氣門,立即點火,然后調整火焰,熄火時與此相反,先關乙炔門,后關氧氣門,以免回火。12)當發生回火時,立即關閉乙炔氣門,然后再關氧氣門,嚴禁氧氣和乙炔閥門同時開啟,嚴禁用手或其他物體堵塞焊嘴,以防止氧12、氣倒流進入乙炔瓶內,不能將點燃的焊具隨意放在工作面或地面上。13)點燃焊嘴時,不準用熱金屬,也不得將其放在熱的工件上。14)施焊工作結束后,擰上氣門螺帽,收拾好工具、材料,將其妥善保管,并處理工作中發現的不正常現象。15)氣焊完畢后,清理場地,灑水熄滅帶火星的雜物,施工負責人及專職安全人員必須繼續觀察,至少確認60min內被焊物冷卻,氣焊地點附近10m范圍內無熱渣、火點,確認安全無問題方可離開。16)現場作業人員必須具備一定消防安全知識,能熟練使用消防滅火器材。十二、成品保護1)施工機械、鋼筋及管道等重物不能壓在止水帶上,施工人員不能任意踩踏止水帶,以防止止水帶變形。2)加工成型后的止水在搬運13、和安裝時,應避免扭曲變形或其他損壞。3)等待安裝的止水帶應卷好,并用包裝布進行包裝,以防損壞。十三、環保措施1)材料堆放應整齊合理。既保證使用的方便,又保證現場的整潔美觀;既保證使用的安全,又保證材料在使用過程中的質量和“先進先用”。2)對于敲去的渣殼應及時清理干凈;對于未用盡的焊劑應盡量回收,以免造成浪費。3)施工垃圾應及時清運,并適量灑水,減少污染。施工現場做到清潔、衛生、整齊。4)施工現場統一規劃布置排水溝,控制生產污水流向,設置沉淀池,將污水經沉淀池沉淀后再排入排水溝內。5)施工現場禁止吸煙。嚴禁在易燃易爆氣體或液體擴散區域進行焊接作業。6)焊接操作人員應佩戴防護手套。7)加強環保意識的宣傳。采取有力措施控制人為的施工噪聲,嚴格管理,最大限度地減少噪音擾民。8)施工現場設立專門的廢棄物臨時儲存場地,廢棄物分類存放,對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廢棄物必須單獨儲存、設置安全防范措施并設置醒目標識。廢棄物的運輸確保不散撒、不混放,送到指定地點進行處理;對可回收的廢棄物做到再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