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找平層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14905
2022-08-04
10頁
130KB
1、目錄一、依據標準 2二、工程概況 22.1 概況 22.2 項目周邊情況 22.3 建筑設計概況 32.4 結構設計概況 4三、施工部署 53.1 技術準備 53.2 材料準備 53.3 作業(yè)條件 5四、施工工序: 64.1工藝流程: 64.2操作工藝: 6五、質量標準 75.1主控項目 75.2 一般項目 8六、注意事項: 8七、成品保護 9八、安全保護措施 9一、 依據標準(1)施工組織總設計(2)施工圖: H4組團平面布置圖(3)主要規(guī)范、規(guī)程、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GB50300-2001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10-2001二、工程概況2.1 概況工程名稱2、漁安安井溫泉旅游城“未來方舟”項目H4組團地理位置貴陽市云巖區(qū)漁安片區(qū)建設單位中天城投集團城市建設有限公司設計單位香港華藝設計顧問(深圳)有限公司勘察單位貴州省建筑工程勘察院監(jiān)理單位貴州三維工程建設監(jiān)理咨詢有限公司監(jiān)督單位貴陽市云巖區(qū)質量監(jiān)督站、貴陽市云巖區(qū)安全監(jiān)督站施工總承包單位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質量目標“黃果樹”杯安全目標安全文明樣板工地合同工期總工期:600日歷天2.2 項目周邊情況“貴陽中天未來方舟”位于貴陽市東面,西起貴陽市水口寺中天世紀新城,東接保利溫泉新城,場地經過挖填方平場后,地形開闊,交通方便。H4組團由小區(qū)內的規(guī)劃二號路、規(guī)劃三號路、規(guī)劃十五號路圍合而成,場地基本3、 ,進工地道路通暢,場內道路未形成,業(yè)主提供的水電接駁點已接至工地附件,市政排水點距離生活區(qū)域較遠,生活區(qū)指定在F6與H1之間的空地上。其中H4-03棟H4-07棟為一標段,H4地下層、H4-S1、H4-S2、H4-S3、H4-S4、H4-S5、H4-01棟、H4-02棟為二標段。2.3 建筑設計概況總建筑面積187305.51 m2地下面積50826 m2地上面積136479.5 m2高 程0.000相對絕對標高為1135.45m防水等級二級建筑高度99.85m建筑耐火等級一級抗震設防裂度6度層數及層高棟號地下室(層數/層高)群樓(層數/層高)標準層(層數/層高)1#2/4m,4.7m1/64、.7m31/3m2#2/4m,6.6m1/5.4m31/3m3#3/4m, 4m,5.6m1/5.4m31/3m4#3/4m, 4m,5.6m1/5.4m31/3m5#2/4m,8.9m2/5m29/3m6#3/4m, 4m,7.1m1/5.4m31/3m7#2/4m, 6.6m1/5.4m31/3m土方回填基坑回填基坑回填選用粘土或粉質粘土,基坑回填位于設備基礎、地面散水、踏步等部位回填壓實系數為0.94頂厚回填頂板回填厚度不得超過1.5米,超過1.5米采用地壟墻架空,上部為為種植綠化外裝修以外墻面磚為主,外墻涂料為輔,空周機位等位置輔以鋁合金格柵。外墻的主要色調為灰色、白色、暗紅色、淡黃色5、。整個建筑造型新藝,裝飾線條較多。內裝修按毛坯交房標準:地下室地坪環(huán)氧樹脂地坪;室內房間為水泥砂漿地坪;內墻為水泥砂漿抹灰;頂棚為膩子找平;其它公共部分為二次精裝修。屋 面上人屋面為地磚面層,不上人屋面為細石混凝土保護層防水工程防水采用結構自防水與防水材料相結合,結構自防水為P8和P6抗?jié)B混凝土,防水材料為911防水涂膜和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節(jié)能工程墻體為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外墻保溫材料為中空微珠無機保溫砂漿,屋面為擠塑聚苯板,門窗為LOW-E中空玻璃普通鋁合金窗。2.4 結構設計概況結構形式鋼筋混凝土結構基礎形式人工挖孔灌注樁和機械旋挖成孔灌注樁建筑結構安全等級二級設計使用年限50年基礎設6、計等級甲級抗震等級轉換部位為二級,其它三級地層土質情況本場地土層主要分為三層,第一層為回填土厚度為030m,第二層為強風化泥巖,厚度為1.214.4m,第三層為中風化泥巖。基礎持力層均在中風化泥巖。地下水概況地下水較低,位于建筑基礎以下。混凝土情況地下室(非塔樓部分)柱:C40;墻、梁、板、承臺:C30;其中外墻及頂板為P8抗?jié)B混凝土。商鋪柱:C40;梁、板、梯為C30主樓墻柱:六層以下為C50,六至九層為C45,十至十三層為C40,十四至十七層為C35,十七層以上為C30;轉換層梁板為C50,其余均為C30;屋面混凝土為P6抗?jié)B混凝土。其它構件墊層:C15;設備基礎、構造柱、圈梁、過梁:C27、0鋼筋情況本工程使用的鋼筋有:HPR300,HRB335,HRB400。主要以HRB400為主,鋼筋使用規(guī)格為632。二次結構砌筑位置地面以下隔墻塔樓外墻樓梯間墻體、分戶墻衛(wèi)生間、廚房其它內隔墻砌塊材料蒸壓灰砂磚加氣砼砌塊加氣砼砌塊加氣砼砌塊加氣砼砌塊砌塊強度等級MU10MU15.0MU15.0MU15.0MU15.0砂漿材料水泥砂漿混合砂漿混合砂漿水泥砂漿混合砂漿砂漿強度等級MU7.5Mb5Mb5Mb5Mb5砌塊允許容重18KN/m37.5KN/m37.5KN/m37.5KN/m37.5KN/m3三、施工部署3.1 技術準備1、找平層下的基土層或結構工程應已按設計要求施工完成并驗收合格。2、8、鋪設前應根據設計要求或通過實驗確定配合比。3.2 材料準備1、水泥:復合硅酸鹽水泥;2、砂:平均粒徑0.350.5mm的中砂過5mm孔徑篩子,砂顆粒堅硬潔凈,不含粘土、草根、樹葉、堿質及其它有機物等有害物質;3 、石子:卵石或碎石,最大粒徑不大于墊層厚度的2/3,含泥量不大于2%。4、主要機具:手推車、木刮社、木抹子、鐵抹子、劈縫溜子、噴壺、鐵鍬、小水桶、長把刷子、掃帚。3.3 作業(yè)條件1、地面(或樓面)的墊層以及預埋在地面內各種管線已做完;穿過樓面的豎管已安完,管洞已堵塞密實;有地漏房間應找好泛水。2、墻面的+50cm水平標高線已彈在四周墻上。3、墻面抹灰已做完。四、施工工序:4.1工藝流程9、:4.2操作工藝: 1、基層處理:先將基層上的灰塵掃掉,用鋼絲刷和鏨子刷凈、剔掉灰漿皮和灰渣層,用10%的火堿水溶液刷掉基層上的油污(無油污的可不做處理),并用清水及時將減液沖凈。2、找標高彈線:根據墻上水平線,往下量測出面層標高,并彈在墻上。3、灑水濕潤:用噴壺將地面基層均勻灑水一遍。4、抹灰餅和標筋(或稱沖筋):根據房間內四周墻上彈的面層標高水平線,確定面層抹灰厚度不小于20mm,然后拉水平線開始抹灰餅(5cm5cm),橫豎間距為1.52.00m,灰餅上平面即為地面面層標高。5、房間較大的,為保證整體面層平整度,須抹標筋(或稱沖筋),將水泥砂漿鋪在灰餅之間,寬度與灰餅寬相同,用木抹子拍抹成10、與灰餅上表面相平一致。6、鋪抹灰餅和標筋的砂漿材料配合比均與抹地面的砂漿相同。7、攪拌砂漿:水泥砂漿的體積比宜為13(水泥砂),其調度不大于35mm,強度等級不小于M15。8、刷水泥漿結合層:在鋪設水泥砂漿之前;應涂刷水泥漿一層,其水淡比為0.40.5(涂刷之前將抹灰餅的余灰清掃干凈;再灑水濕潤),隨刷隨鋪面層砂漿。9、鋪水泥砂漿面層:涂刷水泥漿之后緊跟著鋪水泥砂漿,在灰餅之間(或標筋之間)將砂漿鋪均勻,然后用木刮杠按灰餅(或標筋)高度刮平。鋪砂漿時如果灰餅(或標筋)已硬化,木刮杠刮平后,同時將利用過的灰餅(或標筋)敲掉,并用砂漿填平。10、木抹子搓平:木刮杠刮平后,立即用木抹子搓平,從內向外11、退著操作,并隨時用2m靠尺檢查其平整度。11、鐵抹子壓第一遍:木抹子抹平后,立即用鐵抹子壓第一遍,直到出漿為止,如果砂漿過稀表面有泌水現象時,均勻撒一遍干水泥和砂(11)的拌合料(砂子過3mm篩),再用木抹子用力抹壓,使干拌料與砂漿緊密結合為一體,吸水后用鐵抹子壓平。12、第二遍壓光:面層砂漿初凝后,人踩上去,有腳印但不下陷時,用鐵抹子壓第二遍,邊抹壓邊把坑凹處填平,要求不漏壓,表面壓平、壓光。有分格的地面壓過后,應用溜子溜壓,做到縫邊光直、縫隙清晰、縫內光滑順直。13、第三遍壓光:在水泥砂漿終凝前進行第三遍壓光(人踩上去稍有腳印),鐵抹子抹上去不再有抹紋時,用鐵抹子把第二遍抹壓時留下的全部抹12、紋壓平、壓實、壓光(必須在終凝前完成)。14、養(yǎng)護:地面壓光完工后24h,鋪鋸末或其它材料覆蓋灑水養(yǎng)護,保持濕潤,養(yǎng)護時間不少于7d當抗壓強度達5Mpa允許上人。五、質量標準5.1主控項目(1)水泥、砂的材質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的規(guī)定。(2)混凝土強度等級符合設計要求,且不應小于C15。(3)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的立管,套管,地漏周圈嚴禁滲漏,坡向正確,無積水。(4)檢測方法:參考GB50209-2002。(5)找平層與與其下一層結合牢固,不得有空鼓。(6)找平層表面應密實,不得有起砂、蜂窩和裂縫等缺陷。5.2 一般項目(1)找平層表面的允許偏差應符合GB50209-2002中13、的規(guī)定。(2)檢測方法:與GB50209-2002中相關的規(guī)定六、注意事項:6.1作業(yè)環(huán)境應連續(xù)進行,盡快完成。在雨季應有防雨措施,防止造成水灰比控制不準;冬季應有保溫防凍措施,防止受凍,在雨,雪低溫,強風條件下,在室外或露天不宜進行水泥混凝土墊層作業(yè)。6.2 混凝土不密實(1)基層未清理干凈,未能灑水濕潤透,影響基層與墊層的粘結力;(2)振搗時缺震或振搗不足;(3)配合比掌握不準。6.3 混凝土或砂漿表面不平面主要是混凝土鋪設后未按線找平,待水泥初凝后在進行抹平,已經比較困難了。因此要嚴格按照工藝標準操作,鋪設過程中隨時拉線找平。6.4 不規(guī)則裂縫(1)墊層面積過大,未分層分段澆筑:(2)首層回填土不均勻下沉:(3)厚度不足60mm或墊層內管線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