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澆樓板裂縫處理施工方案(1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14969
2022-08-04
11頁
515.11KB
1、目目錄錄第一章 工程概況1第二章 編制依據1第三章 施工部署21、工作計劃22、工藝流程23、工期計劃24、勞動力計劃35、設備配置計劃3第四章 施工工藝41、施工準備42、混凝土裂縫修補53、碳纖維復合材料補強加固7第五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91、安全管理及措施92、安全生產管理體制93、安全生產責任制94、高空作業105、安全領導小組10第六章 協調、配合措施10第一章第一章工程概況工程概況本工程為 x 商貿、辦公為一體的綜合樓改擴建工程,位于 x 號。主體建筑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地上 x 層。該主體混凝土結構工程早已施工完畢多年,且未施工圍護結構,混凝土結構多年暴露在大自然中,經檢查結構樓板從2、地下-4 層至 16 層出現較多的不規則貫通裂縫。第二章第二章 編制依據編制依據序號12349101112標準名稱建筑抗震加固技術規章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建筑施工腳手架實用手冊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范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明亨大廈改擴建工程施工圖紙明亨大廈改擴建工程設計變更通知單標準編號JGJ116-98GB50367-2006CECS25-90JGJ80-91GB50210-2001現澆樓板裂縫處理施工方案第三章第三章施工部署施工部署3 31 1 工作計劃安排工作計劃安排1.1流水施工段的劃分:總的是從16層向下施工,總的劃分三個工序內容:一、施工準備工作,3、二、裂縫灌漿修補,三、碳纖維復合材料加固。1.2流水施工:按兩層為一個流水段。1.3活動式腳手架:需要搭設6層。每層預計搭設5個可移動式腳手架。14做好每層樓的臨時給排水工作,采用人工收集并運至消防電梯基坑,沉淀后,采用水泵抽到臨時排污井。完工后,人工清理電梯基坑。3 32 2 工藝流程工藝流程施工準備 樓層基層清理、高壓沖洗干凈蓄水樓層搭設活動式腳手架在板底對滲水裂縫進行標記 清理裂縫埋設注膠嘴封縫膠密封檢查壓力注漿檢查補注膠液固化養護清理注漿嘴和工作面涂抹找平膠涂抹浸漬膠粘接碳纖維布涂抹面膠養護固化碳纖維布防火涂料保護層兩遍。3 33 3 工期計劃工期計劃31 建設單位審計核價32 預計工4、期計劃2-45-7施工準備裂縫注漿8-1011-1310月份14-1617-1920-2223-2511月份26-2829-30備注粘接碳纖維現澆樓板裂縫處理施工方案3 34 4勞動力安排勞動力安排序號12345名稱現場工長技工普工水電工合計人數12535263備注負責施工、安全管理說明:據工程施工情況在落實具體施工人員3 35 5、工程施工設備配置計劃、工程施工設備配置計劃序號12345678設備名稱電錘角 磨 機空壓機電線高壓注膠機高壓水槍三級配電箱電纜線規格型號26型(4m2)100AYJV5x25單位臺臺臺M臺臺臺M數 量10104100056121200備注說明:其它設備由公司根據施5、工進度及現場情況調配。附:加固機具,介紹。產品特點:1、灌注壓力可達70MPa,可進入0.02mm 以上發絲裂縫。2、流量大,可快速止水,抽吸式進料。現澆樓板裂縫處理施工方案3、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操作簡單。4、結合止漏劑及高壓灌注工法,可確實達到混凝土止漏效果(又稱追水止漏工法)。5、取代傳統敲打或表面封堵止漏方式,不會損害原結構膠體。6、止漏效果快速,可立即施作后續裝修工作。7、與孔壁的附著力佳,干縮量小,可將細微的空隙充分堵塞。8、可應用于飲水及適用于海水、廢水及稀釋的酸鹼化學品。9、使用材料、范圍廣泛、聚氨酯,環氧樹脂,丙烯酸樹脂,等漿液材料。10、一機多用、堵漏注漿、固結注漿、6、填充注漿、備壓注漿。高壓注膠機。第四章第四章施工工藝施工工藝4.14.1 施工準備施工準備1.1用石匠對結構基層進行清理,打掃干凈。再用高壓水槍沖洗干凈,并進行適當的蓄水。1.2 樓層搭設活動式腳手架,從 x 層為一施工段,x 層為一施工段,x 層-y層為一施工段,即2層為一段。需要同時打設6層的活動式腳手架。1.3用記號筆對裂縫平行200進行標記。并對樓層積水進行清理干凈。1.4 碳纖維:采用300g/m2纖維復合材采用高強度級單向織布。選用AB 灌漿樹脂型號。本工程粘接碳纖維的粘接劑采用免底涂、且浸漬、粘接與修補兼用的單一粘接劑。現澆樓板裂縫處理施工方案15對于現澆板出現明顯彎曲、等變形的7、裂縫處,封的兩側搭設雙排腳手架,立桿間距小于1200mm,立桿頂部采用頂托支撐,以防止板加大變形。4 42 2混凝土裂縫修補混凝土裂縫修補2.1裂縫灌漿施工程序裂縫檢查裂縫處理埋設灌漿嘴封縫膠密封檢查(試壓)配制灌漿膠裝入壓力容器壓力灌注封口結束 2.2操作方法 2.2.1裂縫檢查、分類對裂縫進行一次全面檢查,記錄裂縫發生的位置、寬度與長度做好標記。對于裂縫進行灌漿處理。2.2.2裂縫處理灌漿前應對裂縫所在位置的混凝土表面進行處理。對裂縫進行打磨,用鋼刷及壓縮空氣將混凝土屑清除干凈,并用丙酮等有機溶液將裂縫兩側23cm 處擦洗干凈并保持干燥。裂縫采采用化學灌漿修補裂縫,是靠粘結劑的粘結力將結構8、內部組織重新結合為整體,恢復應有的強度,同時阻斷空氣和水分進入混凝土內部,避免腐蝕鋼筋和混凝土,提高結構的耐久性和抗滲性。2.2.3埋設灌漿嘴在裂縫較寬處、端部及裂縫貫穿處埋設灌漿嘴(盒),灌漿嘴(盒)間距300400mm,原則上縫寬應密,但在一條裂縫上必須有進漿嘴、排氣嘴、出漿嘴。電錘打孔,埋設鋁制注膠嘴:沿著縫隙處鉆12的孔,清除孔內灰塵安置注膠嘴。埋設時,先在灌漿嘴的底盤上抹一層厚約1mm 的環氧膠泥,將灌漿嘴的進漿孔騎縫粘貼在預定的位置上。注意注漿口必須對中,保證導流暢通,注漿口應粘貼牢靠。2.2.4封縫1)對于裂縫可用環氧膠泥或結構膠直接封縫,即先在裂縫兩側(寬2030mm)涂一層環9、氧基液,然后抹一層厚1mm,寬度2030mm 的環氧膠泥或結構膠。對裂縫較寬時,可粘貼玻璃纖維布密封,可粘貼12層。2)對鑿“V”形槽的裂縫,可用水泥砂漿封縫。先在“V”型槽面上用毛刷涂刷一層1mm 厚的環氧基液,涂刷要平整、均勻,防止出現氣孔,然后用水泥砂漿封閉。2.2.5密封檢查為保證密閉空腔的密閉性及承受灌漿壓力,灌漿前應對裂縫的密封效果進行現澆樓板裂縫處理施工方案檢驗。檢驗前沿裂縫涂刷一層肥皂水,從灌漿嘴通入壓縮空氣,氣壓控制在0.20.4MPa,若裂縫處無冒泡現象,表示裂縫密封效果好,否則應予以修補。試氣時對于豎向裂縫從下向上,斜向裂縫由低端向高端進行。2.2.6配制漿液根據設計采用10、灌漿材料,按灌漿材料使用說明書要求的比例、方法配制漿液,每次配制不宜過多。灌漿材料一般選用環氧樹脂類材料,施工前應進行試配,以使可灌性和固化時間滿足設計,施工的要求。2.2.7裂縫灌漿灌漿是施工的關鍵工序之一,應確保質量:1)灌漿前,打開灌漿嘴上的閥門,用空氣壓縮機將孔道及裂縫吹干凈。2)在一條裂縫上灌漿可由一端到另一端。從一端開始壓漿后,另一端的出漿嘴在排出裂縫內的氣體后噴出漿液,其噴出漿液與壓入的漿液濃度相同時,可停止壓漿。對于豎向縫及斜向縫宜從下向上進行灌注,以保證灌縫的密實度。化學灌漿的壓力一般控制在0.2MPa,達到規定的壓力后,在保持壓力下封堵灌漿嘴。3)檢查補注膠液,在膠液沒固化11、時,及時檢查漏注的地方,及時補注。固化養護,一般注完結構膠后要養護24小時。2.2.8封口結束灌漿后,待縫內漿液初凝而不外流時,可拆下灌漿嘴(盒),用環氧膠液或結構膠對灌漿孔進行封口并抹平。清理注膠嘴和工作面,待養護時間到后,清理露出界面的注膠嘴,和滲出膠液做到工完場清。2.3注意事項 2.3.1配制粘接劑的原料應密封貯存,遠離火源,避免陽光直接照射。2.3.2配制和使用灌注劑場所,必須保持通風良好。2.3.3現場施工人員應采取一定的勞動保護措施。(穿工作服,戴口罩和手套等)。2.3.4工作場所應配備必要的滅火器。2.3.5施工機具,照明用電必須安全可靠 2.4質量檢驗裂縫灌漿處理后應檢查灌漿12、密實情況,一般可采用壓水(氣)檢驗法和取芯檢驗法。如發現缺陷應及時補救。2.4.1壓水(氣)檢驗法:通過灌漿嘴向裂縫通入壓縮空氣或壓力水(壓力P=0.2MPa),檢查裂縫是否漏水或漏氣來判斷裂縫灌漿質量是否滿足要求。2.4.2鉆芯取樣檢查法:騎縫鉆芯取樣,檢查裂縫內是否滿充灌漿材料,從現澆樓板裂縫處理施工方案外觀上可以判斷灌漿效果,還可通過對所取芯的混凝土進行力學試驗、檢驗裂縫處理的好壞。2.5原材料 2.5.1灌注膠建筑結構膠為混凝土裂縫灌注專用膠,適用于混凝土結構各種原因產生的裂縫的灌注。該產品粘結力強、可灌性好、有彈性,灌注后可使裂縫構件連接成整體,恢復構件的強度及剛度,對擋水構件還可起13、到止水堵漏作用。4 43 3 維復合材料補強加固維復合材料補強加固 3.1碳纖維布加固補強施工程序混凝土表面處理涂抹找平膠涂抹浸漬膠粘貼碳纖維布涂抹面膠養護固化 3.2操作方法 3.2.1混凝土表面處理(1)在混凝土表面劃線,確定粘貼碳纖維布位置。(2)在該范圍除去粉刷層,清除結構表面剝落、疏松、蜂窩等劣質混凝土,露出混凝土結構層,混凝土表面凸出部分應鑿掉,使其盡可能平整,必要時可用修補材料(如環氧砂漿等)將表面修復平整。并保證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小于15mm。(3)橋墩轉角粘貼處要進行倒角處理,并打磨成圓弧狀,圓弧半徑不應小于20mm。(4)取掉注漿嘴,被粘貼混凝土面打磨平整,除去表層浮漿、松14、散物及油污等雜質,直至露出混凝土新面,且平整度應達到5mm/m。(5)混凝土表面打磨后,應用強力吹風器將表面粉塵徹底清除。3.2.2找平處理(1)配制找平樹脂膠,按比例將A、B 兩組分膠均勻地攪拌,用電動攪拌機攪拌5分鐘,用膠量少時也可用人工攪拌,攪拌要充分均勻。(2)底層樹脂膠手觸干燥后對混凝土表面凹陷部分用找平膠修補填平,應使混凝土面達到光滑、平整。(3)轉角處應用找平膠修復為光滑的園弧形,半徑不小于20mm。(4)找平膠手觸干燥后進行下一步工序。3.2.3粘貼碳纖維布(1)裁剪碳纖維布根據設計圖紙和構件實際尺寸編制各構件碳纖維布裁剪尺寸及數量計劃表。對于裂縫較多部位,采用滿粘碳纖維布加固15、。現澆樓板裂縫處理施工方案按計劃表裁剪碳纖維布,為便于粘貼和保管,裁好的碳纖維布應卷在小圓棍(筒)上(圓棍或圓筒直徑應大于20mm),并編號以備使用。在裁剪、剪布存放過程中應保持碳纖維布表面無灰塵、雜物。(2)配制浸漬膠根據需粘貼的碳纖維布數量(面積)確定所需浸漬膠的數量。按配合比例將 A、B 兩組份膠裝入容器中,用電動攪拌機充分攪拌,攪拌時間不少于5分鐘。用膠量少時可用人工攪拌,必須攪拌充分、均勻。每次攪拌的膠當次使用,超過時間不可使用。(3)涂抹底層浸漬膠將配制好的浸漬膠用橡皮刮刀或滾筒均勻地涂刷在構件表面。(4)粘貼碳纖維布涂刷底層浸漬膠后立即將預先裁剪好的碳纖維布均勻地敷設在底層浸漬膠16、上。用專用的橡皮刮刀或橡膠圓筒沿纖維方向滾壓或刮平,應注意不要來回滾壓,應沿一個方向滾壓刮平,排除氣泡和多余的膠液,使浸漬膠充分滲透碳纖維布并與混凝土表面牢固粘接,滾壓刮平時不得損傷碳纖維。多層粘貼時重復上述(2)(4)步驟。待纖維布表面指觸干燥時即可進行下一層粘貼。(5)涂抹上層浸漬膠待碳纖維布指觸干燥后,再在碳纖維布面上涂刷浸漬膠,若需粘貼多層碳纖維布時,重復上述步驟。3.2.4養護、固化(1)碳纖維布粘貼后需在一定條件下進行養護達到所需要的硬度。當環境溫度保持在20以上時,一般需24小時固化,有一定硬度后35天后方可承受荷載。若低于15時,需48小時固化,有一定硬度后712天方可承受外力17、作用。(2)碳纖維布粘貼后應防止雨淋或受潮,并防止風沙、污染物弄臟及保護施工面不受硬物損傷。(3)待固化后,在碳纖維表面均勻涂抹一層耐候涂料,涂料的色彩與全橋混凝土結構物表面涂裝一致,并按涂裝要求涂裝防護。3.3施工安全及注意事項 3.3.1碳纖維復合材料為導電材料,使用時應盡量遠離電氣設備及電源。3.3.2使用中應避免碳纖維布的彎折。3.3.3碳纖維布配套樹脂膠的原料應密封儲存,遠離火源,避免陽光直接照射。3.3.4樹脂膠的配制和使用場所,應保持通風良好。現澆樓板裂縫處理施工方案 3.3.5現場施工人員應采取一定的勞動保護措施。3.3.6工作場所應配備必要的滅火器。3.3.7現場施工電器、照18、明用電必須安全、可靠。3.3.8碳纖維片材沿纖維受力方向的搭接長度應不小于100mm,當采用多條或多層碳纖維片材加固時,各條或各層碳纖維片材之間的搭接位置宜相互錯開。3.3.9碳纖維布的保護層按照設計要求,做高性能的防火涂料兩遍。3.4質量檢驗與驗收 3.4.1在開工之前,應確認碳纖維布及配套樹脂類粘結材料的產品合格證。3.4.2采用碳纖維布及配套樹脂類粘結材料對混凝土結構進行加固修復時,應嚴格進行各工序隱蔽工程檢驗與驗收。如施工質量不能滿足要求時,應立即采取補救措施或返工。3.4.3碳纖維片材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質量可用小錘輕輕敲擊或手壓碳纖維布表面方法來判斷,總有效粘結面積不應低于90%。當19、碳纖維布的空鼓面積小于100cm2時,可采用針管注膠的方式進行補救。空鼓面積大于100cm2時,宜將空鼓處的碳纖維布切除,重新搭接貼上等厚的碳纖維布。第五章第五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 1安全管理和保證安全的措施安全管理和保證安全的措施職業健康安全即為影響工作場所內員工、臨時工作人員、合同方人員、訪問者和其他人員健康和安全的條件和因素。2 2安全生產管理方針和體制安全生產管理方針和體制作為質量管理體系(GB/T19001-2000)、環境管理體系(GB/T24001-1996)、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GB/T 28001-2001)三位一體整合性管理體系認證的裝飾公司,建立健全安全20、管理網絡,落實安全責任制,認真貫徹執行“企業負責、國家監察、群眾監督”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制。嚴格按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標準組織施工生產,使本工程安全生產達到標準化、規范化。全體人員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國家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針,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積極開展安全生產科技開發和推廣活動,實現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的科學化,提高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水平。3 3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責任制現澆樓板裂縫處理施工方案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建立健全以項目經理為責任第一人的安全責任制,制定各級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責任明確,落實到21、人。建立安全生產組織保證體系,制定本工程建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制度,組織落實各級分工負責的建筑安全生產責任制。項目經理部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安全值班輪流制度,并做好安全記錄。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消防、保衛、搶險突擊隊,以確保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后使損失降到最小程度。4 4高空作業高空作業 1、做好三級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2、注漿與粘貼碳纖維均得上高架作業,必須栓好安全帶,戴好安全帽,戴好防護眼睛。3、配備專業電工,嚴禁私拉亂接,各個機械設備必須配備專用的三級箱。4、對工人進行健康檢查5、活動架體推行時,應緩慢,兩個人平衡推行,架體上不得有任何物品。第六章第六章協調、配合措施協調、配合措施1 1與業主、監理等相關方的協調管理與業主、監理等相關方的協調管理2.1 積極配合業主、監理進行的現場檢查驗收工作,為現場驗收提供必要的條件。2.2 在每道工序完成后及時通知監理單位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并做好相關記錄。2.3 根據業主的變更指令及時做出施工、進度的調整,若出現重大延誤或無法施工的情況應及時向業主、監理單位報告。2.4 業主方指定的材料品牌應提前給予確認,待確認無誤后保存小樣于業主辦公區域的樣品間。按施工現場進度要求及時進場,驗收合格后方可用于大面積施工。2 2工程例會協調措施工程例會協調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