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大學宜賓研究院(一期)測量施工方案20180228(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15205
2022-08-04
10頁
51.50KB
1、宜賓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學城職業教育基地西華大學宜賓研究院項目(一期)測量施工方案編制:審核:批準:西安市建筑工程總公司2018年 1月測量施工方案審批表工程名稱宜賓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學城職業教育基地-西華大學宜賓研究院項目(一期)設計單位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建設單位宜賓市科教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施工單位西安市建筑工程總公司審核意見審批意見監理審核意見業主意見編制人編制日期年月日備注目錄1、工程概況.12、編制依據 .1三、施工測量的準備工作.2四、建筑定位放線.2五、基礎開挖放線.3六、結構施工測量.3七、裝修工程施工測量.5八、沉降觀測.6九、測量中需要注意的事項.7一2、工程概況宜賓臨港開發區大學城職業教育基地-西華大學宜賓研究院(一期),本項目由十個子項組成,包括:教學培訓樓(建筑面積27760m2)、實驗樓(建筑面積14870m2)、研發中心(建筑面積15146m2)、實訓廠房A(建筑面積2850m2)、實訓廠房B(建筑面積10055m2)、研究生樓(建筑面積11880m2)、食堂(建筑面積6760m2)、宿舍樓1(建筑面積26600m2)、宿舍樓2(建筑面積22555m2)、垃圾房及公廁(建筑面積130m2)。主體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垃圾房及公廁為三級),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垃圾房及公廁為丁類)。因本工程地形復雜,建設單3、位提供三個原始坐標點相距較遠,采用GPS轉點。2、編制依據1、同濟大學設計院提供的施工圖、與建設單位簽訂的施工合同及施工組織設計文件2、建筑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3、建筑施工測量標準JGJ/T408-20174、建筑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6、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2)7、建筑變形測量規范JGJ8-20078、規劃局提供的測量控制點三、施工測量的準備工作:()了解工程的總體布局、定位及標高情況。()對圖紙進行校核。()確定放線精度。()測量設備、儀器確保在4、有效期內并確保完好且能滿足所確定的精度要求。()儀器配備:GPS一臺、全站儀一臺、激光垂準儀一臺、水準儀四臺、50m鋼卷尺1把、3m盒尺2把。四、建筑定位放線:()建筑物平面定位:根據甲方及設計給定的坐標控制點和水準點,閉合后進行建筑物平面定位,確定主控制軸向及外輪廓線,并選定縱橫向控制軸線,每道控制軸線兩端3米遠處埋設混凝土軸線控制樁,埋深為1.0m,樁位四周砌筑頁巖磚保護。)定位測量精度要求:根據建筑的結構和使用特點,測量精度為二級,測角中誤差為 12,邊長相對誤差為 1/15000。)距離丈量方法:距離丈量采用I級鋼尺,丈量時必須使用彈簧秤,并進行往返測量。并考慮尺長、溫度、傾斜、拉力等5、各項改正數。具體公式為:(考慮拉力值,則拉力改正數不計)式中:L-丈量時鋼尺讀數 t0-鑒定時標準溫度L0-實際距離a-鋼尺線膨脹系數L實-鋼尺實際長度t-測量時實際溫度L明-鋼尺名義長度 h-兩端高差()建筑物高程測設:高程引入采用原場區內已知水準點進行測設,本工程布設6個臨時水準點,組成建筑物的高程控制點,控制點的測量采用附和測法。閉合差的要求:L:為附和線路長度。五、基礎開挖放線:由于建筑平面控制樁及軸線控制樁距基礎外邊線較遠。在基礎開挖時,不易被破壞,故在開挖基礎時不需引樁。基礎開挖撒線寬度不應超過15 cm。()根據建筑物平面控制樁、設計邊坡及地面高程,分別測設出基槽下口(坡角)及基6、槽上口(坡頂位置樁,并沿上口樁撒出開挖邊線,上口樁位允許誤差+50 mm、20 mm。基槽下口樁允許誤差為+10 mm;開挖至接近槽底400 mm時,應及時測設坡角與3 m3m的方格網點標高,允許誤差為:10mm。()墊層上基礎放線:用經緯儀正倒鏡法以軸線控制樁為準將各軸線直接投測在墊層上。六、結構施工測量:()結構豎向投測:本工程采用激光經緯儀內控法進行豎向投測。在每個樓棟設五個內控點,樓棟內每流水段各設兩個控制點(見附圖2),控制點設在首層樓面上,采用20020010預埋鐵板做控制點(加活動蓋板保護)。二層以上結構施工時,均在控制點上方預留200200方孔,設有機玻璃十字絲接收靶。激光經緯7、儀設在首層控制點上對準接收靶,照準部進行水平向360回轉,當回轉圓心同接收靶某圓心軌道重合時即確定了軸線投測點位置,并采用正倒鏡法校核。()施工層放線:放線前應在平面上校核控制軸線,閉合后測設細部軸線,后以此為準測量墻、柱、梁、洞口的邊線,各部位放線的允許誤差為:項 目精 度主軸線10 mm細部放線2 mm墻、柱邊線+3 mm門窗洞口線+ 3 mm()高程的豎向傳遞:工程結構施工時劃分根據每棟樓的施工后澆帶或施工區段,每棟樓設三個標高傳遞點分別向上進行傳遞,以保證在各段施工層上附近至少有兩個標高點,進行互相校核。:)標高傳遞的允許誤差:項 目精 度層 間3 mm總 高10mm)各傳遞點的起始標8、高線為+0.50 m,應由附近的二個臨時水準點確定。標高傳遞時采用鋼尺沿鉛直方向(經緯儀配合)向上量至施工層。鋼尺丈量時應考慮各項改正數。在傳遞過程中應根據每層的誤差進行上一層的調整,以防止層間誤差的積累而引起總誤差超限。)施工層抄平前,應校核下層傳遞上的三個標高點,校差小于3 mm時,取平均點引測水平線;抄平時將水準儀放在測點范圍的中心位置,進行一次精確抄平,水平線的標高允許誤差為3 mm。()鋼筋混凝土墻體、暗柱施工測量:)墻、柱鋼筋綁扎完畢后,在豎向主筋上測設標高點,用膠布標注,作為支模和澆筑混凝土的依據。測法和誤差應符合上述施工層抄平的規定。)柱支模后,用經緯儀校核模板垂直度,校核時用9、經緯儀在相互垂直的兩軸線上同時測量。七、裝修工程施工測量:()地面工程的施工測量:)測設100 cm水平控制線:100 cm水平控制線的測設依據為結構施工期間每層的標高控制點,其允許誤差應符合測表1的要求。室內的100 cm水平線是控制地面標高、門窗安裝等項目的重要依據,在彈墨線時應注意墨線的寬度不得大于 1 mm。防止誤差擴大。測表1:項 目精 度 要 求水平線(室內、室外)1 每3 m兩端高差小于1 mm。2 同一條水平線的標高允許誤差為3 mm。鉛垂線室內經緯儀兩次投測校差小于2 mm室外高于1/3000)用水準儀檢測地面面層的平整度和標高時,水準儀的間距應符合以下要求:大廳應小于5 m10、房間應小于2 m。()門窗安裝施工測量:)從建筑最頂層找出外窗口的邊線,用線墜將邊線向下引測,并采用經緯儀進行校核以保證精度。其精度應符合測表1的要求。)門窗口的水平位置由室內100 cm水平控制線確定,向上反到窗下皮標高,并彈線找直。各門口應從水平控制線測設門口上皮標高并拉通線,保證所有的門在同一水平線上。其精度應符合測表1的要求。八、沉降觀測:(1)塔吊、腳手架沉降觀測:)在雨季來臨前觀測一次。)雨季后觀測一次。)雨季中及雨后觀測一次。(2)沉降觀測的精度要求:項目變形點的高程中誤差(mm)變形點的高程中誤差(mm)往返較差、附和或閉合差(mm)檢測已測高差較差(mm)三等2.00.7011、1.42.0注:n 為測站數(3)樓棟沉降觀測點的位置和數量,根據建筑變形測量規范JGJ8-2007進行布置。a、觀測點本身應牢固穩定,確保點位安全,能長期保存。b、觀測點的上部必須為突出的半球形狀或有明顯的突出之處,與柱身或墻身保持一定的距離。c、要保證在電商能垂直置尺和良好的同時條件。九、測量中需要注意的事項1、點位應選在質地堅硬、穩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事業應相對開闊,便于加密、擴展和尋找。2、相鄰點之間應通視良好,其視線距障礙物的距離不宜小于1.5m。3、相鄰兩點之間的實現傾角不宜太大。4、水平角觀測所用的全站儀、電子經緯儀應符合下列相關規定:1)、照準部旋轉軸正確性指標:管水準器氣泡或電子水準器長氣泡在各位置的讀數較差,1儀器不應超過2格,2”儀器不應超過1格,6級儀器不應超過1.5格;2)光學經緯儀的測微器行差及隙動差指標:1級儀器不應大于1,2級儀器不應大于2。3)水平軸不垂直于垂直軸之差指標:1級儀器不應超過10,2級儀器不應超過15。4)補償器的補償要求,在儀器補償器的補償區間,對觀測成果應能進行有效補償。5)垂直微動旋轉使用時,視準軸在水平方向上部產生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