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間地暖專項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15626
2022-08-04
10頁
26.50KB
1、衛生間采暖專項施工方案發 包 方:監理單位:承 包 方:編制日期:一、 編制依據1、 衛生間采暖工程施工圖紙;2、 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736-2012;3、 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3-2002;4、 建筑給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002;5、 供熱計量技術規程JGJ173-2009;6、 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程JGJ142-2012;7、 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26-2010;二、 工程概況衛生間工程,工程場地位于$,交通便利。本項目:地上1層,主要功能為:公園公共衛生間。采暖系統采用低溫熱水地板輻射采暖,地暖2、的施工范圍為衛生間。三、 工程準備1、技術準備:設計施工圖紙和有關技術文件齊全,并已經圖紙會審和設計交底。2、材料準備:所有材料進場前必須有質量合格證明文件,規格、型號及性能技術指標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1、加熱管采用PERT地暖管,為S4級,使用條件級別為4級。2.2、連接管:連接分水器與表箱之間的連接部分,采用PEX管材。2.3、保溫層:30厚復合鋁箔擠塑聚苯乙烯保溫板。2.4、填充層:采用C15豆石混凝土,厚度為60mm。2.5、其他輔助材料。3、機具準備:3.1、機具:細石混凝土攪拌機、泵送設備、專用扳手、電動試壓泵等。3.2、工具:鋸條、手錘、活扳手、手動試壓泵、刮刀等。3、3.3、量具:水平尺、鋼卷尺、壓力表、彎尺、線墜等。四、 施工方法及措施1、作業條件1.1、施工現場具有供水或供電條件,有儲放材料的臨時設施。1.2、土建專業已完成墻面抹灰,地面清理干凈;衛生間防水施工完畢并且做完閉水試驗并經過驗收。1.3、相關電氣預埋等工程已完成。1.4、施工人員應經過培訓,特別是機械接口施工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操作培訓,持合格證上崗。1.5、安裝時環境溫度宜不低于5;在低于0的環境下施工時,現場應采取升溫措施。1.6、施工時不宜與其他工種交叉作業,所有地面留洞應在填充層施工前完成。2、施工工藝:安裝準備清理基面絕熱層鋪設加熱管安裝分水器、集水器的安裝沖洗、試壓填充層施工檢驗、4、調試3、施工要點:3.1、清理基面及找平:在進行保溫層施工之前,將地面清掃干凈,不得有砂石碎塊,鋼筋頭等,衛生間的防水保護層施工完畢。3.2、絕熱層施工:絕熱保溫層采用復合鋁箔擠塑聚苯乙烯保溫板30mm厚。3.3、加熱管安裝3.3.1、每1525m2的鋪設面積為一回路,加熱管每回路長度不得大于100m。回路中加熱管的長度超過100m的房間增設回路。3.3.2、加熱管的布置間距為100mm。采用旋轉形布管方式。3.3.3、按設計圖紙的要求,進行放線并配管。同一通路的加熱管應保持水平。3.3.4、埋設于填充層內的加熱管不應有接頭。如不可避免,應設置在便于揭蓋或補漏操作的地方。3.3.5、加熱管安裝5、時應防止管道扭曲;彎曲管道時,圓弧的頂部應加以限制,并用管卡進行固定,不得出現“死折”;塑料管的彎曲半徑不宜小于6倍管外徑。3.3.6、在分水器、集水器附近以及其他局部加熱管排列比較密集的部位,當管間距小于100mm時,加熱管外部應采取設置柔性套管等措施。3.3.7、加熱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連接處,彎管部分不宜露出地面裝飾層。加熱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下部球閥接口之間的明裝管段,外部應加裝塑料套管。套管應高出裝飾樓面150200mm。3.3.8、加熱管與分水器、集水器連接,采用U型卡帶和U型卡釘將加熱管固定在保溫隔熱層上。3.3.9、加熱管彎頭兩端宜設固定卡;加熱管固定點的間距,直管段固6、定點間距宜為0.50.7m,彎曲管段固定點間距宜為0.20.3m。4、分水器、集水器的安裝4.1、分水器、集水器宜在開始鋪設加熱管之前進行安裝。水平安裝時,宜將分水器安裝在上,集水器安裝在下,中心距宜為200mm,允許偏差為10mm;集水器中心距地面應大于300mm。4.2、閥門、分水器、集水器組件安裝前,應做強度和嚴密性試驗。試驗應在每批數量中抽查10%,且不得少于一個。對安裝在分水器進口、集水器出口及旁通管上的閥門,應逐個做強度和嚴密性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4.3、閥門的強度試驗壓力應為工作壓力的1.5倍;嚴密性試驗壓力應為工作壓力的1.1倍,公稱直徑不大于50mm的閥門強度和嚴密性試驗持7、續時間應為15s,其間壓力應保持不變,且殼體、填料及密封面應無滲漏。5、沖洗、試壓5.1、水壓試驗應在系統沖洗之后進行。沖洗應在分水器、集水器以外主供、回水管道沖洗合格后,再進行室內供暖系統的沖洗。5.2、水壓試驗應分別在澆搗混凝土填充層前和填充層養護期滿后進行兩次;水壓試驗應以每組分水器、集水器為單位,逐回路進行。5.3、試驗壓力應為工作壓力的1.5倍,但不小于0.6MPa。在試驗壓力下,穩壓1h,其壓力降不應大于0.05MPa。5.4、水壓試驗宜采用手動泵緩慢升壓,升壓過程中隨時觀察與監察,不得有滲漏;不宜以氣壓試驗代替水壓試驗。5.5、水壓試驗之前,應對試壓管道和構件采取安全有效的固定和8、保護措施。5.6、水壓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5.6.1、經分水器緩慢注水,同時將管道內空氣排出。5.6.2、充滿水后,進行水密性檢查。5.6.3、采用試壓泵緩慢升壓,升壓時間不得少于15min。增壓過程中觀察接口,發現滲漏立即停止,將壓力降至零,把接口處理后再增壓。5.6.4、升壓至規定試驗壓力后,停止加壓,穩壓1h,觀察有無漏水現象。6、填充層施工:6.1、填充層采用C15豆石混凝土,厚度為60mm。6.2、豆石混凝土填充層施工中,加熱管內的水壓不應低于0.6MPa;填充層養護過程中,系統水壓不應低于0.6MPa。6.3、細石混凝土填充層施工中,嚴禁使用機械振搗設備;施工人員應穿軟底鞋,采用9、平頭鐵鍬。6.4、系統初始加熱前,細石混凝土填充層的養護期不應少于21d。施工中,應對地面采取保護措施,不得在地面上加以重載、高溫烘烤、直接放置高溫物體和高溫加熱設備。6.5、細石混凝土填充層澆搗和養護過程中試壓臨時管路暫不拆除,并將系統內壓力保持在0.6MPa。6.6、與墻、柱的交接處及填充層長度大于6m是,應填充厚度10mm的軟質閉孔泡沫塑料做為細石混凝土填充層的熱膨脹補償構造措施。7、衛生間地暖施工7.1、衛生間應做兩層隔離層。7.2、衛生間過門處應設置止水墻,在止水墻內側應配合土建專業做防水。加熱管穿止水墻處應采取防水措施:在加熱管穿入衛生間部位套入防水塑料環。8、檢驗、調試8.1、地10、面輻射供暖系統未經調試,嚴禁運行使用。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的運行調試,應在具備正常供暖和供電的條件下進行。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的調試工作應由施工單位在建設單位配合下進行。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的調試與試運行,應在施工完畢且混凝土填充層養護期滿后,正式采暖運行前進行。8.2、初次加熱時,熱水升溫應平緩,供水溫度應控制在2025;并應連續運行48h;以后每隔24h水溫升高3,直至達到55。在此溫度下應對每組分水器、集水器連接的加熱管逐路進行調節,直至達到設計要求。8.3、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的供暖效果,應以房間中央離地1.5m處黑球溫度計指示的溫度,作為評價和檢測的依據。9、 成品保護9.1、 施工過程中,應防止油11、漆、瀝青或其它化學溶劑接觸污染加熱管。9.2、地面輻射供暖工程施工過程中,嚴禁人員踩踏加熱管。9.3、管道系統安裝間斷或完畢的敞口處,應隨時封堵。9.4、填充層施工前應做盤管的外觀檢查,安裝時防止磕碰、撞擊或踩踏。9.5、加熱管嚴禁攀踏、用作支撐或借作他用。9.6、混凝土填充層的澆搗和養護過程中,嚴禁進入踩踏。9.7、在混凝土填充層養護期滿后,敷設加熱管的地面,應設置明顯標志,加以妥善保護,嚴禁在地面上運行重荷載或放置高溫物體。五、 安全環保措施1 室內用電設備應有專人看管、專人使用,防止觸電。2 搬運打壓泵、交聯塑料管盤管和鋼筋網卷較重的物件時,注意腳下不打滑、不踩空,抬運重物時,前后照應。12、3 混凝土攪拌和運輸中要注意地面整潔、干燥,防止交叉作業時滑倒。六、 質量標準1、主控項目1.1、地面下敷設的盤管埋地部分不應有接頭。1.2、盤管隱蔽前必須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5倍,但不小于0.6MPa。1.3、加熱盤管彎曲部分不得出現硬折彎現象,曲率半徑應符合下列規定:1 塑料管:不應小于管道外徑的8倍。2 復合管:不應小于管道外徑的5倍。2、一般項目2.1、分、集水器型號、規格、公稱壓力及安裝位置、高度等應符合設計要求。2.2、加熱盤管管徑、間距和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間距偏差不大于10mm。2.3、防潮層、防水層、隔熱層及伸縮縫應符合設計要求。2.4、填充層強度標號應符合設計要求。3、檢驗批質量驗收、分項工程質量驗收應參照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42-2002執行。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1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