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第二十七節現場超高支模架的施工和深化方案(1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18279
2022-08-05
12頁
2.10MB
1、 第二十七節 現場超高支模架的施工和深化方案1.編制說明編制說明根據關于印發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的通知(建安辦函【2012】8 號)附錄二中明確:模板工程及支撐體系中規定,混凝土模板支撐工程:搭設高度 8m 及以上,搭設跨度 18m 及以上,施工總荷載 15KN/及以上,集中線荷載 20KN/m 及以上模板支撐系統,屬于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范圍。2.超高大支模架概況超高大支模架概況2.1.存在高大支模施工部位存在高大支模施工部位經過查看業主所提供招標圖,未發現跨度大于 18m 混凝土梁,所以僅對搭設高度8m 或者線荷載20KN/m 的結構層進行統計。序號棟號樓2、層部位(每棟所述相同梁編號均不表示同一做法的梁)層高(m)本層頂板板厚(mm)1T6 塔樓(所述梁、板均為本層頂梁板)地下三層頂板梁、板8.625150、200、3002一層梁(LL24、LL20、LL26)3.705120,130、250、3003二層梁(L27、LL23、LL21)5.2254三層至九層梁(LL21、LL23)3.65十層梁(LL21、LL23)3.66十一層梁(LL21、LL22、LL23)3.67三十七層LL113.68T5 塔樓(所述梁、板均為本層頂梁板)吊一層梁、板10.512120、1309一層梁(LL24、LL26)3.83810二層梁(LL21、LL23、LL3、25)4.711三層至九層梁(LL21、LL23)3.612十層梁(LL21、LL23)3.613十一層梁(LL21、LL22、LL23)3.614四十八層梁(L15、L26、L27)5.06860015T4N塔 樓(所述梁、板均為本層頂梁板)吊一層梁、板9.1130,15016一層梁(LL29)4.417二層至五層梁(LL30)4.318十一層梁(LL27)4.519二十六層梁(LL22)5.320二十七層夾層梁(LL27)5.221二十七層梁(LL15)4.822二十八層梁、板8.62523四十六層梁、板8.82524T4S 塔樓十二層梁、板8.1120、13025十三層梁、板826四十四4、層梁、板9.6(最大梁)130、200、60027裙房 WA 軸至 EK 軸吊二層至吊裙房屋面(9.3m 至7.212m梁、板16.512200、150、3002.2.存在高大支模部位梁、板概況存在高大支模部位梁、板概況序號棟號樓層主要梁尺寸(mm)層高(mm)板厚(mm)1T6 塔樓(所述梁、板均為本層頂梁板)地下三層頂板L1(200400)、L5(300500、L7(300650)、L24(500700)、L27(500800)、L31(600600)、L60(7501000)、L92(1100900)、LL1(4001500)、LL2(4003000)、LL3(4003500)、LL4(5、5001500)、LL5(5003000)、LL6(5003500)、LL7(6001500)、LL8(6003000)、LL9(6003500)、LL10(7001500)、LL11(7003000)、LL12(7003500)、LL13(8001500)、LL14(8003000)、LL15(8003500)、LL16(9001500)、LL17(9003000)、LL18(9003500)、LL19(11001500)、LL20(11003000)、LL21(11003500)、LL22(12001500)、LL23(12003000)、LL24(12003500)、LL25(130016、500)、LL26(13003000)、LL27(13003500)、LL28(14001500)、LL29(14003000)、LL30(14003500)8.625150、200、3002一層LL24(1100800)、LL26(1300900)3.705120,130,250、3003二層L27(7001200)、LL23(1000900)、LL21(900900)5.2254三層至九層LL23(1000900)、LL21(900900)3.65十層LL23(1000900)、LL21(900900)3.66十一層LL23(1000900)、LL22(9004200)、LL21(90097、00)3.67三十七層LL11(5004200)3.68T5 塔樓(所述梁、板 均為 本層頂梁板)吊一層L14(400600)、L18(4001000)、L19(4001200)、L26(500800)、L35(600800)、L38(6001000)、L39(6001200)、L56(7001100)、L57(7001200)、L58(7001400)、L62(9001500)、L64(800800)、L69(8001200)、L72(8001500)、L80(9001400)、L82(9002000)、L88(10001400)、L89(10001500)、L90(10001700)、L98、1(10002500)、L96(12001500)、L98(12002000)、L99(12002300)、L101(6001500)、L104(9002200)、L113(12002500)、L115(12002000)、SL5(9001000/2000)、LL1(4001500)、LL2(4003000)、LL3(4003500)、LL4(5001500)、LL5(5003000)、LL6(5003500)、LL7(6001500)、LL8(6003000)、LL9(6003500)、LL10(7001500)、LL11(7003000)、LL12(7003500)、LL13(8001509、0)、LL14(8003000)、LL15(8003500)、LL16(9001500)、LL17(9003000)、LL18(9003500)、LL19(11001500)、LL20(11003000)、LL21(11003500)、LL22(12001500)、LL23(12003000)、LL24(12003500)、LL25(13001500)、LL26(13003000)、LL27(13003500)、LL28(14001500)、LL29(14003000)、LL30(14003500)10.512120、1309一層LL24(1100800)、LL26(1300900)3.83810、10二層LL21(900900)、LL23(1000900)、LL25(1100900)4.711三層至九層LL21(900900)、LL23(1000900)3.612十層LL21(900900)、LL23(1000900)3.6 序號棟號樓層主要梁尺寸(mm)層高(mm)板厚(mm)13十一層LL21(900900)、LL22(9004200)、LL23(1000900)3.614四十八層L15(4005000)、L26(15003000)、L27(30005000)5.06860015T4N塔 樓(所述梁、板 均為 本層 頂梁板)吊一層L14(400600)、L18(4001000)、L11、19(4001200)、L26(500800)、L35(600800)、L38(6001000)、L39(6001200)、L56(7001100)、L57(7001200)、L58(7001400)、L62(9001500)、L64(800800)、L69(8001200)、L72(8001500)、L80(9001400)、L82(9002000)、L88(10001400)、L89(10001500)、L90(10001700)、L91(10002500)、L96(12001500)、L98(12002000)、L99(12002300)、L101(6001500)、L104(9002212、00)、L113(12002500)、L115(12002000)、SL5(9001000/2000)、LL1(4001500)、LL2(4003000)、LL3(4003500)、LL4(5001500)、LL5(5003000)、LL6(5003500)、LL7(6001500)、LL8(6003000)、LL9(6003500)、LL10(7001500)、LL11(7003000)、LL12(7003500)、LL13(8001500)、LL14(8003000)、LL15(8003500)、LL16(9001500)、LL17(9003000)、LL18(9003500)、LL19(13、11001500)、LL20(11003000)、LL21(11003500)、LL22(12001500)、LL23(12003000)、LL24(12003500)、LL25(13001500)、LL26(13003000)、LL27(13003500)、LL28(14001500)、LL29(14003000)、LL30(14003500)13.4m130,15016一層LL29(10002000)4.417二層至五層LL30(10002250)4.318十一層LL27(1000800)4.519二十六層LL22(8001700)5.320二十七層夾層LL27(1000800)5.22114、二十七層LL15(6001700)4.822二十八層L1(200400)、L2(200600)、L4(300600)、LL2(300800)、LL7(400850)、LL14(600850)、LL15(6001700)8.62523四十六層L1(200400)、L2(200600)、L4(300600)、L6(20002500)8.82524T4S 塔樓吊一層L14(400600)、L18(4001000)、L19(4001200)、L26(500800)、L35(600800)、L38(6001000)、L39(6001200)、L56(7001100)、L57(7001200)、L58(715、001400)、L62(9001500)、L64(800800)、L69(8001200)、L72(8001500)、L80(9001400)、L82(9002000)、L88(10001400)、L89(10001500)、L90(10001700)、L91(10002500)、L96(12001500)、L98(12002000)、L99(12002300)、L101(6001500)、L104(9002200)、L113(12002500)、L115(12002000)、SL5(9001000/2000)、LL1(4001500)、LL2(4003000)、LL3(4003500)、LL16、4(5001500)、LL5(5003000)、LL6(5003500)、LL7(6001500)、LL8(6003000)、LL9(6003500)、LL10(7001500)、LL11(7003000)、LL12(7003500)、LL13(8001500)、LL14(8003000)、LL15(8003500)、LL16(9001500)、LL17(9003000)、LL18(9003500)、LL19(11001500)、LL20(11003000)、LL21(11003500)、LL22(12001500)、LL23(12003000)、LL24(12003500)、LL25(13017、01500)、LL26(13003000)、LL27(13003500)、LL28(14001500)、LL29(14003000)、LL30(14003500)9.5120、13025四十四層L17(6001500)、XGL4(30005000)、XGL4、XGL5(16002000)、XGL7(5006000)8130、200、60026裙房WA軸至EK 軸吊二層至吊裙房屋面(9.3m至 7.212mL26(500800)、L35(600800)、L38(6001000)、L56(7001100)、L57(7001200)、L69(8001200)16.512200、150、3003.材料18、的選擇材料的選擇序號材料要求(材料除要求全新且滿足相應受力性能復測外,尚應滿足以下要求)1鋼管a)本工程模板滿堂支撐架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進行搭設,鋼管規格為 48.33.6。b)鋼管鋼材牌號宜選用 Q235A 鋼,其屈服強度不得小于 215N/mm2。c)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不得使用嚴重銹蝕、彎曲、壓扁、裂紋的鋼管。鋼管尺寸允許偏差表序號項目允許偏(mm)檢查工具1外徑0.5游標卡尺2壁厚0.5游標卡尺3立桿鋼管彎曲立桿彎曲3mL4m12鋼板尺4mL6m204水平桿、斜桿彎曲L6m30鋼板尺2扣件a)采用可鍛造鑄鐵或鑄鋼制造扣件,其主19、要部位不得有夾渣、氣孔等鑄造缺陷。b)扣件外表不應有裂紋,表面積大于 10mm2 的砂眼不得超過 3 處,旋轉部位應靈活旋轉。3模板、木方a)模板采用 1830mm915mm18mm 的塑料板。b)模板表面應光滑,具有出廠合格證之外,還應保證外觀尺寸合格。c)木枋規格 50mm100mm,不得使用有腐朽、蟲蛀、折裂或非標準的異形木方。4頂托頂托采用鋼板厚度 5mm、寬度 120mm、長度 100mm、高度 60mm 的 U 形頂托,頂托可調螺桿外徑不得小于 36mm,螺盤應采用可鍛鑄鐵制作,并帶碗扣。5對拉螺栓本工程采用 M12、M16 的對拉螺桿。4.施工工藝施工工藝4.1.支撐體系的地基處20、理措施支撐體系的地基處理措施(1)、當施工樓層內高支模板時,從施工樓層開始,以下三層支模架均不能拆除,如下圖“模板不拆除示意圖”,強度達到 80%及以上時方可從下至上逐層拆除。(2)、每根立柱底部加設木墊塊,墊板厚度不得小于 50mm,長寬不得小于 200mm,立桿應立在木墊塊的中心,且當施工梁截面積0.8 時的高大支模部位,支架立桿下部需設置底座后再設置木墊塊。(3)在施工 T4S 屋面景觀支座層梁 L5006000、L16002000、L30005000 時,支撐高支模層梁投影線下無梁,立桿下需設置 20#工字鋼進行回頂、工字鋼兩端需處于最近框架梁位置且超過梁截面,具體回頂位置見“梁下無梁21、支撐大樣圖”所示。模板不拆除示意圖梁下無梁支撐大樣圖4.2.模板支撐系統的設計模板支撐系統的設計4.2.1.各種梁截面梁底支撐體系的設計各種梁截面梁底支撐體系的設計本方案主要將梁的支撐形式按照梁跨度方向的立桿間距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沿梁跨方向的間距為 1000mm,與板底的立桿間距相同,另一類是沿梁跨方向的間距為 500mm,為板底立桿間距的一半。各梁截面梁底的具體支撐形式如下表所示:各梁截面梁底的支撐形式 沿梁跨方向立桿間距 1000mm;梁底采用 50100mm 的木方,平行梁截面,間距 150mm;托梁采用 48.33.6mm 的雙鋼管。水平桿步距 1500mm,最頂部一道水平桿局板底或梁22、底不大于 400mm,支撐大樣如圖所示。各梁截面梁底的支撐形式適用范圍:梁寬200m、梁高600mm 及梁截面面積 S0.12。適用范圍為:300mm梁寬400mm、梁高1500mm。支撐圖(以梁寬 200mm,梁高 500mm 為例):10006001000 1000 1000 1000200支撐圖(以梁寬 400mm,梁高 1500mm 為例):10008001000 1000 1000 1000400 各梁截面梁底的支撐形式適用范圍:400mm梁寬500mm,梁高1200mm適 用 范 圍:500mm 梁 寬 600mm,梁高1900mm。支撐圖(以梁寬 500mm,梁高 1200mm 23、為例):10009001000 1000 1000 1000500支撐圖(以梁寬 600mm,梁高 1900mm 為例):100010001000100010001000600適用范圍:600mm梁寬700mm,梁高1800mm。適用范圍:700mm梁寬800mm,梁高1500mm支撐圖(以梁寬 700mm,梁高 1800mm 為例):支撐圖(以梁寬 800mm,梁高 1500mm 為例):100010001000100010001200800各梁截面梁底的支撐形式適用范圍:800mm梁寬900mm,梁高1400mm。適用范圍:900mm梁寬1000mm,梁高1500mm。支撐圖(以梁寬 9024、0mm,梁高 1400mm 為例):100010001000100010001300900支撐圖(以梁寬 1000mm,梁高 1500mm 為例):1000100010001000100014001000 沿梁跨方向立桿間距 500mm;梁底采用 50100mm 的木方,木方垂直梁截面,間距 150mm;托梁采用48.33.6mm 的雙鋼管;水平桿步距 1500mm,最頂部一道水平桿局板底或梁底不大于 400mm,支撐布置間距如圖所示。適用范圍:300mm梁寬400mm,梁高3000mm適用范圍:梁寬=400mm、梁高=3500mm,或400mm梁寬500mm,梁高3000mm。支撐圖(以梁寬25、 400mm,梁高 300mm 為例):500800500500500500400支撐圖(以梁寬 400mm,梁高 300mm 為例):各梁截面梁底的支撐形式適用范圍:梁寬=500mm、梁高=3500mm,500mm梁寬600mm、梁高3000mm,梁為 500mm6000mm(時,此時沿梁高每 h/2 澆筑一次混凝土)。適用范圍:梁寬=600mm、梁高=3500mm,600mm梁寬700mm、梁高3000mm。支撐圖(以梁寬 600mm,梁高 3000mm 為例):5005005005005001000600支撐圖(以梁寬 700mm,梁高 3000mm 為例):5001100500500526、00500700適用范圍:700mm梁寬800mm、梁高3000mm適用范圍:梁寬=700mm、梁高=3500mm 時,800mm梁寬900mm、梁高3000mm。支撐圖(以梁寬 800mm,梁高 3000mm 為例):5005005005005001200800支撐圖(以梁寬 900mm,梁高 3000mm 為例):5005005005005001300900各梁截面梁底的支撐形式適用范圍:梁寬=750mm、梁高=3800mm,梁寬=800mm、梁高=3500mm,900mm梁寬1000mm、梁高3000mm。適用范圍:1000mm梁寬1100mm、梁高3000mm支撐圖(以梁寬 1000m27、m,梁高 3000mm 為例):支撐圖(以梁寬 1100mm,梁高 3000mm 為例):適用范圍:梁寬=900mm、梁高=3500mm,梁寬=1000mm、梁高=3500mm,1100mm梁寬1200mm、梁高3000mm適用范圍:梁寬=1100mm、梁高=3500mm,1200mm梁寬1300mm、梁高3000mm。支撐圖(以梁寬 1200mm,梁高 3000mm 為例):支撐圖(以梁寬 1300mm,梁高 3000mm 為例):各梁截面梁底的支撐形式適用范圍:梁寬=12 00mm、梁高=3500mm,1300mm梁寬1400mm、梁高3000mm。適用范圍:1400mm梁寬1500mm、28、梁高3000mm。支撐圖(以梁寬 1400mm,梁高 3000mm 為例):支撐圖(以梁寬 1500mm,梁高 3000mm 為例):適用范圍:梁寬=13 00mm、梁高=3500mm,1500mm梁寬1600mm、梁高3000mm。適用范圍:梁寬=1400mm、梁高=3500mm。支撐圖(以梁寬 1600mm,梁高 3000mm 為例):支撐圖:各梁截面梁底的支撐形式適用范圍:400mm梁寬3000mm、梁高3.5m(此時沿梁高每 h/2 澆筑一次混凝土)。支撐圖(以梁寬 300mm,梁高 5000mm 為例):4.2.2.梁側模加固的設計梁側模加固的設計序號梁截面高度(mm)加固設計11029、00梁高度 1000mm,模板面板采用普通塑料模板。內龍骨間距 150mm,內龍骨采用 50100mm 木方,外龍骨采用雙鋼管 48mm3.5mm。對拉螺栓布置 2 道,在斷面內豎向間距 200+500mm,斷面跨度方向間距 500mm,直徑 12mm,22000梁高度 2000mm,模板面板采用普通塑料模板。內龍骨間距 150mm,內龍骨采用 50100mm 木方,外龍骨采用雙鋼管 48.33.6mm。對拉螺栓布置 4 道,在斷面內豎向間距200+500+500+500mm,斷面跨度方向間距 500mm,直徑 12mm,33000梁高度 3000mm,模板面板采用普通塑料模板。內龍骨間距 130、50mm,內龍骨采用 50100mm 木方,外龍骨采用雙鋼管 48.33.6mm。對拉螺栓布置 6 道,在斷面內豎向間距200+500+500+500+500+500mm,斷面跨度方向間距 00mm,直徑 12mm,序號梁截面高度(mm)加固設計44000梁高度 3800mm,模板面板采用普通塑料模板。內龍骨間距 150mm,內龍骨采用 50100mm 木方,外龍骨采用雙鋼管 48.33.6mm。對拉螺栓布置 7 道,在斷面內豎向間距200+500+500+500+500+500+400mm,斷面跨度方向間距 500mm,直徑 12mm,55000梁高度 5000mm,模板面板采用普通塑料模板31、。內龍骨間距 150mm,內龍骨采用 50100mm 木方,外龍骨采用軋制槽鋼 80435.0。對拉螺栓布置 9 道,在斷面內豎向間距 2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mm,斷面跨度方向間距 500mm,直徑 16mm,66000模板面板采用普通塑料模板。內龍骨間距 150mm,內龍骨采用 50100mm 木方,外龍 骨 采 用 雙 鋼 管 48.33.6mm。對 拉 螺 栓 布 置 12 道,在 斷 面 內 豎 向 間 距2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mm,斷面跨度方向間距 500mm,4.32、2.3.。板模板支撐體系的設計。板模板支撐體系的設計(1)、板厚=600mm 時:板底第一層龍骨 50100mm 單木枋200mm,第二層龍骨采用48.33.6mm 雙鋼管,立桿縱橫向間距 1000900mm,水平桿間距 1500mm,距支撐面向上 200mm 設置縱橫向掃地桿,支撐體系平面圖示例、立面圖示例如下圖所示:支撐體系立面圖示例(2)、板厚300mm 時:板底第一層龍骨 50100mm 單木枋200mm,第二層龍骨采用 48.33.6mm 雙鋼管,立桿間距 10001000mm,水平桿間距 1500mm,距支撐面向上200mm 設置縱橫向掃地桿,支撐體系平立面圖如上圖所示(立桿間距調33、整為 10001000mm):4.2.4.墻柱模板支撐體系的設計墻柱模板支撐體系的設計墻、柱模板支撐體系的設計詳見第四章第六節。5.模板的制作與安裝模板的制作與安裝序號項目內容1模 板制作a、木枋選材應統一規格尺寸,木枋寬、窄面均應刨平直,且寬面與窄面成直角。b、梁板模、墻模、柱模按圖紙尺寸、并結合現場實際情況下料。2頂 板施工a、頂板施工中應嚴格按前述施工數據進行滿堂架、小楞、模板的施工。b、施工中應注意樓板厚度及板面標高,特別是衛生間和陽臺應注意板面降板高度。3梁 模板 施工a、梁模安裝先安裝底模,底模安裝時中心線準確,拉通線校正,底模應水平,然后安裝側模,側模與底模成直角。b、按規定跨度34、4m 時,模板應起拱,起拱高度應為全跨長度的 1/10003/1000,且不超過 3cm。c、梁的支撐架應與板、柱、墻的支承架相連接,形成一個整體穩定、剛性良好的支承系統。6.支撐體系搭設的構造要求支撐體系搭設的構造要求序號項目內容1掃地桿在立柱底距地面 200mm 高處,沿縱橫水平方向應按縱下橫上的程序設掃地桿。2剪刀撐a、豎向剪刀撐:架體外側四周設置豎向剪刀撐;框架梁底順梁方向一側設置豎向剪刀撐,當梁寬度1.5m 時、應在順梁方向兩側設置豎向剪刀撐;按設置后,如剪刀撐間距大于 6m,再在板底加設豎向剪刀撐,使剪刀撐的間距不大于 6m;豎向剪刀撐由底至頂的連續設置;5 剪刀撐與樓層之間的斜角35、為 4560。b、水平剪刀撐:當架體搭設高度在 8m 以下時,應在架頂部設置連續水平剪刀撐;當架體搭設高度在 8m 及以上時,應在架體底部、頂部及豎向間隔不超過 8m 分別設置連續水平剪刀撐;水平剪刀撐寬度應為 4.5m6m,且首尾應于豎向剪刀撐相交。說明:豎向剪刀撐按45-60 設置,45-60 豎向剪刀撐且底端應與地面頂緊.豎向剪刀撐設置大樣圖 3連墻件和抱柱的設置a、先澆墻柱后澆梁板,以便滿堂支撐架與墻柱抱箍在一起形成整體,增加架體剛度;b、應在架體周圍外側和中間有有剪力墻或框架柱的部位,按水平間距每 6m(46 跨)、豎向間距每 3m(兩步)與建筑結構設置一個固結點。當架體左右兩側均有36、墻柱時,固結點可采用水平桿將一端與架體主節點扣接,一端與墻柱頂緊即可;當架體只有一側有柱時,固結應采用抱箍的形式連接,如右圖所示。連墻件抱柱設置立面圖 連墻件保證設置平面投影圖5可調頂托頂部應設可調支托,U 型支托與楞梁兩側間如有間隙,必須楔緊,其螺桿伸出鋼管頂部不得大于 200mm,螺桿外徑與立柱鋼管內徑的間隙不得大于 3mm,安裝時應保證上下同心。7.混凝土的澆筑工藝混凝土的澆筑工藝7.1.混凝土澆筑的安全控制混凝土澆筑的安全控制(1)、混凝土澆筑前,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項目總監確認模板支架符合安全和質量要求,鋼筋安裝工程達到隱蔽的條件,安裝預留完畢,天氣條件許可,能具備混凝土澆筑的安37、全生產條件后,簽署混凝土澆筑令,方可澆筑混凝土;(2)、澆筑過程確保支撐系統受力均勻,避免引起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失穩傾斜;(3)、澆筑時,在控制施工荷載,混凝土不能集中澆筑在一處,堆高不得超過 400mm,面積不得大于 1m2,隨澆隨鋪。混凝土梁一次性澆筑高度不得大于 400mm;(4)、要求先澆筑墻柱混凝土,再將支撐系統與柱連接、抱緊或頂緊,然后澆梁板混凝土;(5)、采用布料機澆筑時,布料機底部要有加強支撐。布料機應用不少于 3 根鋼絲繩斜拉住布料機頂端,防止傾倒傷人。7.2.混凝土澆筑的施工措施混凝土澆筑的施工措施(1)、框架結構中,柱和梁板的混凝土澆筑順序,按先澆筑柱混凝土,后澆筑梁板混38、凝土的順序進行。使梁板下的立桿與柱有剛性連結,兩者間隔 72 小時或柱強度達到 70%以上,施工縫留在梁底一下 50100mm。澆筑過程應符合專項施工方案要求,并確保支撐系統受力均勻,避免引起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失穩傾斜;(2)、梁板按框架順序澆筑,每框架內先將梁根據高度水平分層澆筑,每次澆筑高度不大于 400mm,澆筑時對稱澆筑。懸挑板部位應先澆筑室內后澆筑向室外,樓面砼澆筑時混凝土的堆放高度不得大于 400mm,推進方向應從中間部分開始向兩邊推進。若采用砼泵輸送,水平方向推進速度為每小時約 68m。大型梁砼應從跨中向兩端對稱分層進行澆筑,澆筑速度每小時35m。(3)、主體混凝土采用平板振動器39、和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振搗時不得觸動鋼筋和預埋件。梁柱節點鋼筋較密時要加強振搗;(4)、澆筑過程中要有木工、鋼筋工值班,隨時觀察模板、鋼筋、預埋件和插筋等有松動、變形等情況,必須立即停止澆筑,撤離作業人員,并采取相應的加固措施;(5)、泵送混凝土時必須連續進行,如果發生故障,停歇時間超過 45 分鐘或混凝土出現離析現場,應立即用壓力水或其他方法沖洗管內殘留的混凝土;(6)、混凝土養護以濕保為主,可覆蓋塑料薄膜。(7)、根據對梁混凝土水化熱的計算(如水化熱計算一、水化熱計算二、水化熱計算三、水化熱計算四所示),對于梁截面高度3.5m 時,采用分層澆筑,即沿梁高方向均分兩層對混凝土進行澆筑,上一層混40、凝土的澆筑時間為代下層混凝土澆筑后強度等級達到 80%后方可澆筑,在兩層混凝土相交出插直徑14mm 短鋼筋頭、縱橫向間距10cm10cm 且與縱筋間距2.5cm。示意圖如下圖:水化熱計算一水化熱計算二水化熱計算三水化熱計算四 梁高/2 處以下梁混凝土先施工做法大樣圖梁高/2 處以上梁混凝土后施工做法大樣圖8.模板的拆除模板的拆除序號項目內容1強度要求1、底模:混凝土設計強度標準值的 100%;2、側模:按混凝土強度表面及棱角能達到不受損壞。2拆模申請拆除模板前,應經施工技術人員按試塊強度檢查,確認砼已達到拆模強度時,填寫拆模申請,經項目總工程師確認并簽字后方可拆模。3拆模時的安全防護1、高處、41、復雜結構模板的拆除,應有專人指揮和切實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標出作業區,嚴禁非操作人員進入作業區。2、操作人員應配掛好安全帶,禁止站在模板上的橫拉桿上操作,拆下的模板應集中吊運,并多點捆牢,不準向下亂扔。4技術要求1、工作前,應檢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須用繩鏈掛在身上,工作時思想要集中,防止釘子扎腳和從空中滑落。拆除模板一般應采用長撬杠,嚴禁操作人員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下;2、拆模應遵循先安裝后拆除,后安裝先拆除的原則;3、模間歇時,應將已活動的模板、拉桿、支撐等固定牢固,嚴防突然掉落、倒塌傷人。已拆除的模板、拉桿、支撐等及時運走或妥善堆放,嚴防操作人員因扶空、踏空墜落;4、在混凝42、土墻體、平板上留洞時,應在模板拆除后,隨即在墻洞上做好安全護欄,或將洞蓋嚴;5、拆除時不可用力過猛,模板及支撐拆除后要及時運走,保持施工現場的整潔、文明;6、模板拆除后,要派專人負責除去板上的鐵釘、板面粘結的剩余砼及涂刷脫模劑,以延長模板使用壽命。9.施工監測措施施工監測措施9.1.監測目的監測目的高大模板支撐系統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和澆筑后一段時間內,由于受壓可能發生一定的沉降和位移,如變化過大可能發生垮塌事故。為及時反映高支模支撐系統的變化情況,預防事故的發生,需要對支撐系統進行沉降和位移監測。9.2.監測內容監測內容班組日常進行安全檢查,項目部每周進行安全檢查,分公司每月進行安全檢查,所有43、安全檢查記錄必須形成書面材料。支架在承受六級大風、大暴雨后以及停工超過 14 天必須進行全面檢查,高支模日常檢查,巡查重點部位:(1)桿件的設置和連接、支撐、剪刀撐等構件是否符合要求;(2)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3)連接扣件是否松動;(4)架體是否有不均勻的沉降、垂直度;(5)施工過程中是否有超載現象;(6)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規范要求;(7)支架與桿件是否有變形的現象。9.3.監測預警值監測預警值監測預警值如表所示:序號項目變形監測預警值檢查工具1立桿鋼管彎曲10mm 且鋼管直徑/4經緯儀5支架沉降7mm水準儀6支架水平位移5mm經緯儀9.4.監測儀器及精度監測儀器及精44、度工作儀器設備的精度、穩定性直接關系到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可靠性,是測量項目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本高支模監測使用儀器設備如表所示:序號監測項目儀器名稱儀器型號監測精度1高度、標高觀測全站儀蘇光 OTS612C1.0mm2水平位移、垂直度觀測水準儀蘇光 DSZ31.0mm9.5.監測頻率監測頻率澆筑前觀測二次;澆筑時,由專職測量員、模板工和混凝土工各一名進行連續監測;澆筑完成后前三天每天觀測一次,第四天開始每 3 天觀測一次,混凝土澆筑四天后連續三次觀測累計偏差1.0mm 方可停止觀測。9.6.監測方法監測方法序號方法內容1監測點的布置1、支架垂直度監測點的布設:垂直度的監測利用架體立桿自身設45、置,一般設置在主次梁交界處以及大梁中部位置。2、支架沉降監測點的布設:支架沉降監測點一般選在截面積較大的大梁中部,且為匯 序號方法內容交梁受力較大的位置。在排架搭設過程中將坐標紙(1mm1mm 見方)裁成長條狀黏貼在鋼管上,黏貼高度宜為 1.2m1.5m。2支架垂直度監測首先水平安置經緯儀,使經緯儀十字絲對準立桿最左側,將該位置利用豎向十字絲傳遞至地面并做好標記,調整經緯儀使十字絲對準立桿最右側,按照上述方法在地面上做好標記,然后利用鋼卷尺測量兩點之間的直線距離即為該立桿的垂直度偏差。3支架沉降監測支架沉降監測:坐標紙固定好之后在視線開闊位置架設水準儀(待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方可移走水準儀),在十46、字絲中點做好基準點標記,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觀測基準點沉降值經過換算即為架體的沉降位移。換算后架體沉降=HL(其中 H 為架體搭設高度,L 為觀測基準點距地面距離)。4輔助監測方法1、將高支模是工程的標高控制線 H+1.000m 引測至高支模搭設區域周圍豎向構件(框架柱、剪力墻)上,用于觀測支撐體系基礎的沉降的控制高程。2、砼澆筑前先在梁跨中距支撐立桿一定距離(約 200mm)處設置一個線墜,從梁底一直吊到立桿基礎上部,吊錘尖離基礎面的高度控制在 20mm 以內,并記錄好線墜與立桿及地面之間的相對距離,在線墜附近用紅藍筆做好十字標記,在砼澆筑過程中派專人跟蹤監測線墜與地面及立桿的相對距離的變化情47、況,每次監測均分別讀出 10 組數據,并記錄求其平均值,與原始數據比較求出差值,即可得出架體的水平位移及豎向變形,測量示意圖下圖所示。3、澆筑混凝土前,采用水準儀及標高控制線測出線墜附近十字標記點標高,并記錄數據作為基礎高程對比數據,澆筑過程中測量十字標記點的高程,與原始數據對比求出差值,即為支撐體系基礎沉降值,觀測示意圖如下圖所示。變形觀測及沉降觀測示意圖5數據處理與信息反饋1、當次完成的測量內容,及時對數據進行處理,正常情況下第二個工作日提交上一工作日的觀測結果(監測簡報)。2、觀測結果異常時,立即口頭向甲方單位匯報,隨后提交書面報告,書面報告加蓋公章,做好交接手續。監測簡報提交業主共四份48、。3、全部監測工作完成后,提交監測工作報告,一式六份。4、在提交的資料中,文字部分一般使用 Word 軟件,表格數據和曲線圖使用 Excel 軟件編制。6監測計劃及措施1、監測要貫穿在模板支撐系統搭設、鋼筋安裝、混凝土澆搗過程中及混凝土終凝前后。混凝土澆筑前,監測人員在架外設置觀測點,架內在相應縱橫立桿中部用鋼筋焊上被觀測點,涂上反光且有刻度的標志以利觀測。2、在澆筑混凝土時,用兩臺經緯儀,分別對縱橫立桿和支撐體系的水平桿進行變形觀測,發現實測撓度值接近,立即向監測組同時向現場施工人員示警。接警后,監測小組立即調動相關人員和設備進行加固處理。3、在澆筑混凝土時,安全員要跟班作業,加強對支撐體系49、變形的巡視,支撐系統內不得有人施工作業。9.7.數據處理與信息反饋數據處理與信息反饋9.8.其他安全監控內容其他安全監控內容序號時期檢測方法1搭設過程監測1、滿堂腳手架頂部施工操作層應滿鋪腳手板,并采取可靠連接方式與支撐架橫梁固定。2、搭設用的鋼管規格、間距、扣件應符合設計要求,每根立桿底部應設置墊板或者墊木,立桿底部的墊板應有足夠的強度和支承面積,且應中心承載。3、模板支架安裝過程中,設置連墻件、抱柱等有效的防傾覆臨時固定設施。2使用時的監控1、現場操作人員不得赤腳、穿硬底鞋、拖鞋或高跟鞋,必須戴安全帽。2、澆筑同時應控制混凝土出料時不成堆,泵管設置嚴禁與支撐架連接且不得與外架連接,泵管設置50、應另外進行加固以防碰到架體使架體變形失穩。3、支撐架上堆料限制:支撐架的操作層應保持暢通,不得堆放超載的材料。工作前應檢查腳手架的牢固性和穩定性。4、模板和支撐承載安全:模板在支撐系統未釘穩牢前不得上人;在未安裝好的梁底板或平臺上不得放重物或行走。在安裝好的模板上,不得堆放超載的材料和設備等。5、惡劣天氣限制:凡遇到惡劣天氣,如大雨、大霧及 6 級以上的大風時,應停止露天高空作業。風力達到 5 級時,不得進行高支模板的露天吊裝和支撐作業。3拆除時的監控1、在模板上架設的電線和使用的電動工具,應采用 36v 的低壓電源,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措施。在架空的高壓輸電線路下作業時,應停電作業或采取隔離51、防護措施。2、拆除的木模板,應將板上的朝天釘子向下,并及時運至堆放地點。然后應拔除釘子再分類堆放整齊。3、裝拆組合模板時,上下應有人接應,模板及配件應隨裝拆隨轉運;嚴禁從高向下拋擲,已松動件必須拆卸完畢方可吊運。10.高大模板的檢查驗收高大模板的檢查驗收序號項目內容1驗收總要求1、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應在搭設完成后,由公司技術負責人、項目安全負責人、項目技術負責人、主管高支模施工員組織驗收,驗收人員應包括施工單位和項目兩級技術人員、項目安全、質量、施工人員,監理單位的總監和專業監理工程師。2、驗收合格,經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及項目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后,方可進入后續工序的施工。2驗收程序1、高大模板52、支撐系統搭設前后,應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對需要處理或加固的地基、基礎進行驗收,并留存記錄。2、項目負責人組織自檢,項目部質檢員、安全員驗收。公司工程部、安全部、技術部復檢后整改。3、整改完成后項目部會同監理公司共同驗收,驗收通過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4、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d、(JGJ1302011)、高大模板專項方案為依據進行檢查與驗收。5、立桿驗收:檢查是否按規定每根立桿底部設置了底座,梁底立桿是否按規定設置,相鄰立桿的接頭是否按要求錯開,立桿垂直度允許偏差。6、縱橫水平拉結桿檢查與驗收。扣件擰緊檢查與驗收:進行扣件擰緊扭力矩抽樣檢查。7、剪刀撐檢查與驗收:檢查剪刀撐是否按支撐系統平面布置圖設置。8、采用扣件鋼管支架立桿的搭設垂直度絕對偏差不宜大于 20mm。3支架檢查過程的要點模板高支撐架搭設完畢后應進行安全可靠性檢查驗收,合格后方準使用。對高模板支架的驗收表格詳見附表一“高大模板支架安全要點檢查表”、附表二“扣件擰緊抽樣檢查表”。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20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09-06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