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崇高速B6標路基試驗段施工方案(基床底層以下路堤)(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18321
2022-08-05
12頁
120.50KB
1、目 錄1 編制依據22 工程概況23 試驗段試驗的目的和范圍34 施工人員、機械設備及測量、檢測儀器、設備投入情況35 試驗段的施工準備56 試驗段主要施工技術指標57 試驗段施工方法88 試驗段總結109 質量保證措施1110 安全保證措施1111 環保措施11路基路床以下路堤試驗段施工方案 1 編制依據1.1 交通部頒布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03);1.2 交通部頒布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1.3 交通部頒布公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JTG E40-2007) 1.4 交通部頒布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1.5 新建公路相關2、工程施工圖;1.6 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的相關文件通知。2 工程概況2.1 路基總體情況概述我部所轄贛崇高速公路B6標正線施工起迄里程K518+150K522+400,管段內有高架橋1座,立交橋1座,隧道2座,涵12道,通道2道,線路總長4.25km。全線采用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80km/h。K518+150K519+300段為整體式路基,路幅寬度24.5m。ZK519+300ZK520+378、YK519+300YK520+400為分離式路基,路基單幅路寬12.25m。2.2試驗段的設置根據本標段路基施工圖到位情況以及征地拆遷、料源、現場交通、水電情況等綜合分析比較,將路基填筑試驗段3、擬定設置在K518+760K518+920段,填方段全長160m。區間只有一道鋼筋混凝土圓管涵,但其高程大于路基試驗段,具有整體填筑的優勢。該試驗段原為種植土耕地,填筑前須將原地面清表夯實,其間包含特殊路基處理、高填方處理、填挖交接處理、強振碾壓等,體現了我標段路基處理的復雜性,極具代表性。2.3 試驗段時間試驗段施工(包括準備階段):計劃于2011年01月15日2011年02月15日進行。3 試驗段試驗的目的和范圍3.1 試驗段試驗的目的路基填筑均應進行工藝性試驗,通過試驗獲取施工數據以便指導大面積施工。1、確定本段路基經濟合理的填料,選定滿足施工要求的最佳配套機械。2、通過試驗段確定不同填4、料及壓實條件下合理的松鋪厚度,相應合理的碾壓方法、壓實遍數和施工最佳控制含水量的控制范圍等工藝參數。3、通過試驗段確定檢測過程及檢測手段的合理性。4、確定合理的機械、人員配置方案。5、通過試驗對比設計確定填料的合理性。3.2 試驗范圍及內容路床以下部分路堤本體填筑的施工工藝及試驗檢測數據的相關性。4 施工人員、機械設備及測量、檢測儀器、設備投入情況4.1 參加施工人員進場情況管理、技術、質檢、檢測人員已全部到位,人員名單及相關資料見表一。生產工人參加試驗段施工的生產人員有我部路基施工隊隊長1名、領工員2名以及8 名機械、汽車司機、10名普通工人均已經到位。4.2 投入試驗段施工的機械設備試驗段5、填筑主要包括填料的加工、裝運、填筑、攤鋪、整平、碾壓工序。為滿足施工需求配備了足夠的裝載機、自卸車、推土機、振動式壓路機等施工機械,所需機械設備見表二。4.3 測量、檢測儀器設備的配備表1 主要施工人員表序號姓名組織結構工作職責1李國偉總指導負責試驗段的全面統籌安排和管理工作2王禹技術負責負責試驗段的全面技術指導3楊小飛現場技術負責負責試驗段現場的組織協調工作4何昌現場技術負責試驗段過程各項施工記錄和技術資料積累5朱澤質量負責試驗段的質量控制和質量檢驗6潘紅良安全負責現場施工安全防護,確保機械人員安全生產7王建物資負責所有材料及時送樣和正常供應8王建機械設備負責機械設備及時到位和正常使用9巫華6、群試驗負責試驗段的各類試驗和檢測工作10孫彥偉測量負責試驗段測量放線、高程、沉降控制工作表2 主要施工設備一覽表序號設備名稱單位數量狀態備注1挖掘機臺2良好2振動壓路機臺1良好3推土機臺1良好4自卸車輛10良好5平地機輛1良好表3 主要測量檢測儀器設備表序號儀器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檢定狀態備注1全站儀徠卡TS-06套1合格2水準儀徠卡720臺1合格3水準尺5m尺把1合格4水準尺5m鋁合金尺把1合格5灌砂筒150mm個1合格6電子天平套2合格5 試驗段的施工準備5.1料源確定根據設計及規范要求,土方填料盡量取自路塹挖方。因該路段半填半挖地形居多,路線內填土多取自線路左側挖方。項目部中心實驗室7、對 k518+800(中心里程)半填半挖路段進行取樣、檢測,鑒定為B組填料,可以作為路基路床以下路基本體和路床底層的填料。5.2測量工作恢復線路中、邊樁,測量路基橫斷面,按照設計要求放出線路的開挖線,并采用木樁準確定位用石灰線標識邊線。5.3 現場施工準備根據設計要求,清除表層松軟土。6施工工藝概述、試驗方案6.1工藝試驗的方案選擇設計圖紙的要求:路床底層填筑采用A、B組填料;路床以下路堤本體填料應采用A、B組填料或C組填料。本次試驗段填方采用k518+800(中心里程)路塹挖方的合格B組填料填筑,對B組填料進行3個不同松鋪厚度填筑、碾壓遍數試驗。表4路床以下路基本體松鋪厚度、碾壓遍數、技術標8、準層數松鋪厚度碾壓遍數壓實標準備注1304符合設計及公路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分別按天然、最佳調整含水量562354分別按天然、最佳調整含水量563404分別按天然、最佳調整含水量56按以往施工經驗,一般碾壓四遍后開始檢測地基系數及孔隙率,之后每增加碾壓一遍即檢測一次,直至達到設計要求及驗標(JTG F80/1-2004)要求后停止碾壓。,路床以下路基本體填料粒徑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及相關規范要求進行施工。填筑前填料進行取樣檢驗;填筑時對運至現場的填料進行抽樣檢驗。當填料土質發生變化或更換取土場時應重新進行檢驗,檢驗方法按公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JTG E40-209、07)規定進行試驗。表5 路床以下填料壓實標準填料部位填料類別壓實標準改良細粒土砂類土及細礫土砂石類及粗礫石路基本體(不浸水部分)地基系數K30(MPa/m)90110130壓實系數K0.90-孔隙率n(%)-31316.2施工工藝要求6.2.1 路堤填筑過程:施工準備(測量、試驗)基底處理檢測分層填筑攤鋪平整碾壓夯實檢驗簽證路面整修邊坡夯實。6.2.2 路床底層以下填筑時,不同性質的填料分別填筑,不得混填,每一攤鋪層填料中的粗細填料應攤鋪均勻,不應有粗集料或細集料窩。較大徑粒石塊不應集中,應均勻的分布于填筑層中,石塊間的空隙應用較小碎石、石屑等材料填充密實,并使層厚均勻層面平整。6.2.3 10、填筑時應橫斷面全寬、縱向分層填筑壓實。當原地面高低不平時,應先從最低處分層填筑,并由兩邊向中心填筑。6.3 路堤邊坡6.3.1 路堤邊坡采用加寬填筑,路床底層以下超填寬度3050cm,路床底層超填寬度2030cm,。6.3.2 路堤刷坡采用人工配合機械刷坡。機械刷坡時應根據路肩線用坡度尺控制坡度。人工刷坡時應采取掛方格網控制邊坡平整度和坡度,方格網樁距不宜大于10m。6.3.3 刷坡完畢后路堤邊坡平順、密實、穩固;邊坡的坡率應符合設計要求,偏陡不得大于設計值的3%。6.4 路堤填筑檢測方法6.4.1 路床以下部分路堤本體路堤填筑壓實質量控制標準及頻率見表7。表7、路床以下路堤填筑壓實質量控制標11、準填料壓實標準改良細粒土砂類土及細礫土檢測頻次和取樣部位B組填料地基系數K30(Mpa/m)8080每填高約0.9m,100m范圍內檢測4點,距路基邊2m處左右各1點,中間2點。壓實系數K0.90每層沿縱向每100m檢測6點,距路基邊1m處左右各2點,中間2點。7試驗段施工方法7.1工藝概述試驗段施工工藝流程見圖1機械選用檢測維修自檢、監理檢查原料檢驗、運輸材料試驗路堤本體施工原料合格合 格不合格不合格壓 實自檢、監理檢查分析數據測定各項指標記錄數據下一層填筑合格不合格布料、整平施工放樣施工前的準備圖1 路基路床以下路堤本體填筑施工工藝流程圖基底處理 (1) 依照設計要求,對該段路基進行30c12、m清表處理。因該路段填方部分均屬原種植土耕地,需對其進行強振碾壓處理。(2) k518+750790特殊路段進行清淤換填,清除路基范圍內淤泥,用開山碴換填。 (3) 路堤應沿橫斷面全寬、縱向分層填筑。當原地面高低不平時,應先從最低處開始分層填筑,由兩邊向中間填筑。當基巖面上的覆蓋層較薄時,宜先清除覆蓋層挖臺階。當覆蓋層較厚且穩定時,可予保留,即在原地面挖臺階后填筑路堤。(4) 對半填半挖路段應依照半填半挖路基路基設計圖進行挖臺階處理,并按要求分層鋪設土工格柵。(5) 對基底土進行晾曬,待含水量達到試驗確定的最佳含水量時,再進行填前碾壓達到規定的壓實度。 路堤填筑 挖掘機挖裝,自卸車運輸,按放樣13、寬度及松鋪厚度控制卸土量,檢查含水量,含水量適宜時推土機攤鋪整平,松鋪厚度及平整度符合要求后用壓路機按規定碾壓。7.2卸土控制 填筑前首先放出線路中樁和填筑邊線,每10m釘出邊線木樁,插上竹竿,并掛線標示出松鋪厚度。為保證路基邊緣的壓實度,邊線比設計線每邊寬出3050cm。按自卸汽車每車的方量和松鋪厚度計算每車填筑面積,按面積用白灰撒成方格網,以達到控制松鋪厚度的目的。7.3攤鋪整平本次試驗段路床底層以下本體路堤按松鋪厚度30cm、35cm、40cm進行試驗。填料攤鋪平整,先用推土機進行初平,再進行終平,路堤頂面做成由中心向兩側2%的橫向排水坡,為有效控制每層虛攤厚度,在路基兩邊坡外,每隔1014、m豎一竹竿,并根據既定的松鋪厚度在桿上劃上線,推土機攤平時按竹竿劃線控制厚度。7.4碾壓攤鋪整平后,松鋪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即開始碾壓本實驗段采用振動壓路機一臺,壓路機以中線為界,進行碾壓,記錄碾壓遍數及碾壓速度。碾壓時采取從兩側向中心的順序,縱向進退式碾壓,行與行輪跡重疊0.51.0m,以保證無漏壓、無死角,確保碾壓的均勻性。碾壓方法為:靜壓一遍,弱振碾壓一遍,強振碾壓13遍,最后再靜壓一遍消除輪跡。即:靜壓-弱振-強振-靜壓。碾壓行駛速度開始時用慢速(宜為2-3km/h),最大速度不超過4km/h。75壓實檢測在每一填層碾壓四遍后即用K30平板載荷儀、灌砂法檢測地基系數K30、孔隙15、率n。檢測頻率為每層每遍(自碾壓四遍后開始)8個點,直至滿足設計要求。試驗過程中安排技術人員、檢測人員記錄壓路機的碾壓速度、碾壓順序、碾壓遍數及壓實度檢測等情況,以便整理出指導大面積路基填筑施工的總結報告。7.6預留降落7.6.1填筑路堤應考慮施工時和竣工后路堤本體的壓縮和固結,根據堤高、填料種類及壓實條件,并結合施工季節及延續時間,適當保留沉落量。7.6.2 路堤預留沉落量的取值:對于路體本體壓縮量,可按平均堤高的0.2%0.4%預留沉落。地基土的沉落量按有關設計計算考慮。7.7路基路床表層以下外形尺寸檢驗標準、頻次見表11表11、路堤本體外形尺寸檢驗標準、頻次表序號檢查項目允許偏差范圍頻次16、1中線至邊緣50mm每100m用尺量檢查5處2寬度設計值每100m用尺量檢查5處3橫坡0.5%每100m用坡度檢查5個斷面4平整度15mm每100m用2.5m檢查10處7.8 試驗段數據的分析根據試驗段所獲得的數據,確定對不同級配的角礫土(C組以上)填料壓實機械、分層厚度、壓實遍數、碾壓答接度等基本數據。并推算出不同級配的角礫土路堤工后沉降量8試驗段總結試驗段施工結束后及時對試驗結果及各項檢測資料進行總結,將試驗段總結報告上報監理。9質量保證措施1、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思想,貫徹執行ISO9000 系列標準,加強對施工過程的控制和記錄。2、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健全崗位責任制,由17、技術熟練、經驗豐富的職工從事技術復雜、難度大、精度高的工序或操作。3、根據不同工藝特點和技術要求,選用滿足施工要求的機械設備,健全各項機械管理制度,確保機械設備處于最佳使用狀態。4、各級技術人員應經常深入現場,對施工操作質量進行巡視檢查,現場技術人員對施工全過程跟蹤檢查。10安全保證措施1、本著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這一原則,提高安全意識,健全施工現場意外傷害應急預案,認真學習崗位安全職責和安全操作規程,提高業務水平和勞動技能,樹立安全生產、規范操作的思想,以防患于未然。2、確保機械設備安全使用,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必須遵循設備的操作規程,機械操作人員和機動車駕駛人員必須有相應的特殊工種上崗證書18、,嚴禁無證上崗,嚴禁機械、設備帶病和違章作業。11環保措施1.在干燥季節,土石方運輸及填筑施工時,要配備灑水車對施工便道、路基作業區進行灑水固塵。在土石方運輸過程中,要跨越地方路面時的,對運輸車輛的車斗加設擋土板,并用彩條布等遮蓋,以防落土揚塵; 2.工程材料存放場地、施工便道和生產、生活區道路采取硬化處理,施工過程中經常灑水,防止揚塵對施工人員造成危害和對周邊農作物的影響。3.在運輸易飛揚的散料時,裝料適中并用蓬布覆蓋。儲料場松散易飛揚的材料用彩條布遮蓋。避免運輸、裝卸過程中和刮風時揚塵。4.經常清洗工程車輛車輪和車廂。5.對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加強維修保養,降低噪音。鋼筋加工場地選擇盡量遠離居住區。車輛途經居住場所時減速慢行,不鳴喇叭。適當控制機械布置密度,避免機械過于集中形成噪音疊加。6.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盡量降低夜間車輛出入頻率,夜間施工盡量不安排噪音很大的機械施工。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