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155-K12-240(變更前K12-185-K12-240)路堤墻程施工技術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18336
2022-08-05
13頁
81.50KB
1、K12+155-K12+240(變更前為K12+185-K12+240)左側路堤墻施工技術方案一、工程慨況1、該段路堤墻位于K12+030K12+240高填路堤左側填方路段,長55m。本段防護形式為:衡重式路堤擋土墻。主要工程數量表如下:路堤擋土墻基礎與墻身均采用C15片石砼,基礎、墻身共1512m3,墻身高8m。2、變更情況:在K12+155-K12+185段左側增設擋土墻連接K12+185-K12+240,變更后仍采用C15片石砼施工。原設計K12+185-K12+240段高填路堤左側設置擋墻收坡,并分別在K12+185和K12+240左側擋墻端設置側墻,經現場施工、測量放樣發現,擋墻設計2、長度不夠,需在K12+155-K12+185左側增設路堤墻。依據巴中至達州高速公路項目施工招標文件技術規范P6頁101.08第1款工程變更第3條之規定:施工中發現地質條件與設計圖紙不符,工程不變更就不能保證其質量者。經設計代表、業主、監理、承包人,四方現場討論后決定在K12+155-K12+185段左側增設路堤墻連接K12+185-K12+240,增加工程量以現場收方為準。二、編制依據1、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 D30-2004)2、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 D60-2004)3、公路圬工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 D601-2005)4、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063-20073、)5、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JTJ 004-89)6、公路橋涵抗震設計細則(JTG/T B02-01-2008)7、巴達高速公路兩階段施工設計圖紙8、四川省巴達高速土建工程施工招標文件技術規范、合同文件等相關資料三、施工準備1、施工機械、人員配置 設備投入依據“少污染、高效率、合理配套”的原則,選用先進設備,滿足質量、工期要求。本標段該路堤擋土墻主要施工機械設備和人員配置見下表。(一)施工機械設備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1挖掘機250臺12平蛙夯機臺13自卸汽車東風牌輛24發電機臺25拌和機JS1000型臺16模板 組合鋼模套2(二)施工的主要人員分工表序號工種姓名/人數(人)1項目經理4、燕軍奇2技術負責人譚健3施工隊負責人張華震4路基工程師周國民5現場技術員周國民6測量工程師傅 雷7試驗工程師朱爾林8專職安全員周黃華9機械操作人員3人10模板工4人11砼澆筑工人4人2、材料配置(1)所用的砂、碎石、混凝土、砂漿配合比、C15配合比等各種材料都經過試驗室自檢合格,并報中心試驗室及監理審批合格后方投入使用。砼在2#拌和站拌制而成,嚴格計量制度,嚴禁人工拌和,且隨拌隨用,使之保持良好的和易性和適宜的稠度。(2)片石:厚度15-20cm(卵形和薄片者不得使用),石料應強韌、密實堅固,無風化剝落或裂紋,片石強度不小于砼強度等級;埋放前需清除片石表面泥垢、水銹等雜質,必要時用水清洗干凈。5、(3)碎石:本路堤墻所用的碎石來源于通江水洗壩,粒徑在4.7531.5mm之間。(4)砂:本路堤墻所用的砂來源于通江水洗壩砂,最大粒徑,不宜大于5mm;當用于砌筑塊石、粗石料時,最大粒徑不宜超過2.5mm。3、施工前對現場進行“四通一平” 。施工便道已修通;施工用電采取當地電網供電和自備電源相結合,并設一臺小型發電機隨時準備供電;生活用水采用自來水,施工用水采用水庫水,經檢測各指標符合施工用水要求;通訊使用移動電話和固定電話相結合的方式;場地已平整。4、施工前,進行了地質取樣試驗,并根據地質情況確定了施工工藝,并細化有關施工措施。 5、施工隊進場后,項目部已組織施工技術交底會,組織學習了設計圖6、紙和設計技術資料,學習招標文件、監理程序,熟悉合同文件和技術規范。四、施工技術方案1、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準備測量放線基礎開挖地基承載力報監理工程師檢測合格基礎施工墻身施工成品驗收墻背回填2、施工工藝(1)測量放樣植被清理:把在擋土墻用地范圍內的樹木、樹樁、雜草、垃圾、廢碴等所有障礙物及時的清除。由項目經理部測量組按樁號放出擋土墻線及土方開挖線,并確定開挖深度。(2)基坑土方開挖 路基施工隊挖機根據土方開挖線采用1.2m3斗容量的日立250型挖掘機一臺開始基礎土方的開挖工作。 基坑土方開挖時根據土質情況及開挖深度,確定土方開挖線,開挖坡度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放坡。當為巖層時坡度應適當放小,基坑工作面7、為30cm。 挖出的土方如能作為填料應及時運至填方區回填,如不能用作填料,則運至指定的棄土場。 開挖至設計基底上200mm時,應停止機械開挖,由測量人員重新放出擋墻線及測出標高,當符合要求后,由人工進行清底。基底清成10:1的反坡,并對機械不能挖到的死角進行人工開挖。如基坑內有水時應在基坑四周明挖排水溝,在適當部位開挖集水井。集水井底深度比基坑底部深0.50.8m,并及時的用水泵將水排出,以免基坑由于水的侵泡而降低承載力。 墻址處地面較陡時,擋土墻下部應開挖成臺階式,臺階高度比應不大于1:2,且最外側臺階寬度不應小于2m,臺階底部應人工挖成0.1:1的逆坡。基坑開挖后若發現基礎與設計有出入,應8、通知有關人員確定方案。基坑開挖完成后,應及時的對地基承載力進行檢驗,當符合設計地基承載力500kpa時,進行基礎M7.5漿砌塊石的施工工作,同時做好有關的資料;當地基承載力不足時應及時通知設計單位進行適當的調整,以滿足擋土墻設計承載力的要求。地基承載力及基礎埋置要求:地基承載力為500kpa,埋置深度=1.2m,襟邊寬度為22.5m。(數據參照表一、表二) 表 1代表性地基土名稱容許承載力(Kpa)基底摩擦系數地基土摩擦系數容重(KN/m3)強風化泥巖4000.400.4522強風化粉砂巖、弱風化泥巖5000.400.7025 表 2土層類別埋置深度S(m)襟邊寬度L(m)備注較完整的硬質巖石9、0.25一般硬質巖石0.60軟質巖石1.00土質1.00(3)基礎C15片石砼施工1)基礎模板安裝:在基底檢驗合格后立即立模,基礎模板采用組合鋼模板,模板先均勻涂刷脫模劑,后用鋼架管牢固支撐,立模完成后,使用全站儀或水準儀對澆筑頂面進行抄平,以控制澆筑砼相對于模板的高度。經專業監理工程師檢查尺寸、標高及軸線合格后即可進行基礎砼澆筑。基礎模板安裝寬度要保證比兩側墻身各寬出50cm,以保證墻身施工能整齊、美觀。2)基礎澆筑C15片石砼砼按C15配合比配料,砼在2#拌和站拌制而成,通過砼罐車運輸砼倒料,當傾倒高度超過2m時,設置溜槽。基礎砼澆筑每層厚度不超過30cm,砼振搗采用50型插入式振搗器進行10、振搗,振搗至砼面不再下沉,表面無氣泡為止,以保證砼的密實度。基礎C15片石砼澆筑完工,即終凝前,在基礎與墻身連接處用人工拉粗毛,粗毛深度達碎石粒徑的1/2。施工時預留凸榫,凸榫插入砼中和外漏各15cm,其石材質量為硬質豎石,保證基礎與墻身連接,加強整體穩定性。基礎施工完畢及時覆蓋養生7天。基礎驗收需經質檢工程師自檢合格后,報專業監理師檢測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4)墻身C15片石砼施工1)在基礎完工之后,由測量人員放出擋墻頂面線及邊線,根據擋墻基礎線立好坡度尺,面坡坡度為1:0.3,并嚴格按照坡度尺進行施工作業,坡度尺的間距為1015m,以確保坡度順暢,自然坡比符合設計要求。2)墻身模板11、安裝:墻身模板采用組合鋼模,模板先均勻涂刷脫模劑,后用鋼架管牢固支撐,同時設置斜撐和剪刀撐,并按一定的上下和水平間隔設置拉桿,以保證鋼模和支架在砼振搗時不發生位移和變形,確保臺身的幾何尺寸,模板間的縫隙用高標號砂漿進行抹平、抹實,以防止澆筑砼時漏漿。墻身模板安裝完成后經質檢工程師自檢合格后報專業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片石砼施工。3)墻身C15片石砼澆筑:砼按C15配合比配料,砼在2#拌和站拌制而成,通過砼罐車運輸砼倒料,當傾倒高度超過2m時,設置溜槽。基礎砼澆筑每層厚度不超過30cm,砼振搗采用50型插入式振搗器進行振搗,振搗至砼面不再下沉,表面無氣泡為止,以保證砼的密實度。 (5)片12、石埋放:基礎澆筑C15片石砼,埋放片石時按以下要求執行。填充片石的數量不超過砼體積的25%;片石在使用前需清洗干凈,埋置前用水浸透;手擺片石時其凈距大于10cm,片石表面離模板的距離大于15cm,片石均勻地放置在剛澆筑的砼上面。擋土墻檢查項目 項次檢查項目(MPa)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1砂漿或混凝土強度不小于設計強度按JTG F80/1-2004附錄F或D檢查,每1工作臺班2組試件2平面位置(mm)漿砌擋土墻50每20m用經緯儀檢查5點混凝土擋土墻303頂面高程(mm)漿砌擋土墻20每20m用水準儀檢查2點混凝土擋土墻104坡度或垂直度()0.5吊垂線:每20m檢查4點5斷面尺寸(mm)不13、小于設計規定每20m用尺量4個斷面6底面高程(mm)50每20m用水準儀檢查2點7表面平整度()塊石202m直尺:每20m用2m直尺檢查5處,每處檢查豎直和墻長兩個方向片石30混凝土、料石10(6)墻背回填:當路堤墻成品經專業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方可進入臺背回填。待砼強度達到75%以上時方可進行基礎及墻背的回填工作。在最底一排泄水孔以下用石灰穩定土進行回填,每層填土厚度為15cm,用小型機械分層夯實,當回填至最底排泄水孔時,現澆筑30cm厚C20小石子砼,并于其上加設50mm軟式透水管形成縱向排水滲溝,縱向排水溝可按單向坡或人字坡縱向引水,受地形條件限制時,也可形成凹形坡,在凹形坡最低處設置14、泄水孔將水引至路基以外,軟式透水管縱向拉伸強度為1.46KN/5cm,CBR頂坡強度為4.07KN,滲透系數:2.7510cm1cm/S。墻背回填采用砂礫,砂礫應符合設計要求。回填時按水平分層對稱進行,逐層填筑、逐層夯實,勿使墻身受較大沖擊影響。每層填料壓實松鋪厚度15cm,嚴格按“三專”(即專人、專用機具、專用檢驗表格)的要求精心施工、檢驗。夯實一層后,進行實心密實檢測,壓實度需達到96%,達到要求后方可進行上一層的回填。墻背回填每層厚度15cm,至少檢測左、中、右三點壓實度,對填料面積較大部分,增加檢測點數。在墻身劃填厚標尺,并設有填筑層數。墻背回填每層填壓實度標準自下而上均為96%。每層15、壓實度評定用點合格進行評定,并進行寬度、長度的測量,層層驗收。五、施工注意事項1、施工前做好地面排水工作,以保持基坑在開挖及填筑期間保持干燥狀態,避免基坑長期浸泡在水中。2、在松軟地層或坡積層地段,基坑不得全段開挖,以免在擋土墻完工以前發生土體坍滑,必須采用跳槽開挖、及時分段砌筑的辦法施工。3、基坑開挖后若發現地基條件與設計有出入,應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設計。4、擋土墻基礎如置于基巖時,應清楚表層風化部分,如置于土層時,不應放在軟土、松土和未經特殊處理的回填土上,應置于密實的土層中。5、若發現基巖有裂縫,應以水泥砂漿填塞;若基底巖層有外露的軟弱夾層,宜在墻址前對該層做封面防護,以防風化剝落;如基巖16、為遇水易風化的軟質巖應在基坑驗收合格后及時砌筑擋土墻基礎。6、墻址處的基坑在基礎完工后應及時回填夯實,并做成外傾斜坡,以免積水下滲,影響墻身的穩定。7、漿砌擋土墻應錯縫砌筑,不得做成水平通縫;墻址臺階轉折處,不得做成豎直通縫;擋土墻的底部、頂部和墻面外層,宜選用較整齊的片石砌筑。8、墻背回填需待砂漿強度達75%以上方可進行,墻背填料應符合設計要求,回填應逐層填筑、逐層夯實。夯實時應注意勿使墻身受較大沖擊影響。9、擋墻后地面橫坡陡于1:5時,應先挖臺階,然后再回填。10、石料、水泥砼或水泥砂漿標號應符合設計要求。六、工程測量質量保證措施(1)所有的樣點圖均經過100%的檢校,嚴禁使用未經檢校的樣17、點圖。(2)所有放樣的儀器設備及放樣工具除定期檢校外,還安排專職人員定期進行檢驗校正,維護保養,確保儀器設備的良好狀態.(3)所有的測量控制點不定期的進行復測,確保控制點的準確有效。(4)整個放樣過程均采用直接或間接的檢查方式,避免放樣錯誤。(5)重要的結構部位,結構竣工面均采用同等級的幾何水準實施測量。(6)測量人員均定期進行安全質量教育,提高群體的安全質量意識。七、現場試驗質量保證措施根據本工程的特點,我公司將配備足夠數量的質量檢測儀器和具有豐富經驗的試驗人員。(1)建立,健全檢測設備管理制度,建立臺帳并專人管理.用于項目檢測試驗設備的數量和精度均要滿足項目要求。國家規定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18、定期送檢.計量過程中,必須使用檢定合格的計量器具.超過檢定周期及經檢定不合格的計量器具均不得使用。(2)設備定期檢驗,校正和保養,使計量設備干凈,無塵,無銹,始終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3)對有合格證的原材料進行復檢,復檢合格的材料,報送監理工程師批準后使用。復檢不合格的材料書面通知物資部門做出標記,停止使用并限期退出施工現場。(4)現場試驗選定的工藝流程,施工方法,施工參數和質量控制標準等,均編制現場試驗報告,報送監理工程師審批,并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用于施工。八、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安全施工措施嚴格執行國家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法的規定,在施工中認真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結合本工19、程具體情況制定嚴密的安全管理制度,以保證施工安全。施工班組要服從施工隊的安全生產管理,各班組的負責人應對本班組的作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以增強法制觀念和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能力。各班組按規定認真開展班組安全活動,施工隊負責人定期參加工地、班組的安全活動,并做好有關記錄。在施工期間班組接受施工工隊的檢查、督促和領導,同時施工隊協助班組搞好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管理對于檢查出的隱患應限期整改。班組在使用臨時用電時,在使用前先進行檢查;如有不能符合安全規定的及時整改,做到一機一閘嚴禁亂拉亂接現象。施工隊配備現場專職安全員,對班組每周開一次安全例會,班組開展班前交底和班后檢查。基坑開挖時設專人觀20、察土方邊坡,如有裂縫及時發現盡早處理,以免造成土方邊坡坍塌,重物(汽車)距邊坡的安全距離不小于3m,土方堆方不小于1.8 m,堆土高度不超過1.5m,材料堆放不小于1 m。基坑作業時,嚴禁向坑內拋物體。進入施工現場的作業人員必須戴安全帽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系安全帶。2、文明施工措施根據本工程特點,科學組織施工,把文明施工放在與工程進度、質量安全同等重要的位置,貫穿施工生產的全過程在力開展預測、預防、預控活動。將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影響文明施工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在施工前得到預防和糾正。所有施工現場的作業人員及管理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均要求著裝整齊,自己戴好安全帽。施工隊每月,班組每周一次文明施工大檢查。21、發現隱患及時整改,建立文明施工檔案,將現場文明施工的各項制度的執行情況,各階段的檢查情況及整改落實情況進行詳細記錄。施工現場便道應暢通,無大面積積水。各種材料應分開堆放,并懸掛標識牌,嚴禁亂堆亂放現象,不占用施工便道。九、環境保護措施我部將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和水工保護法的要求。積極維護當地自然環境的勞動環境,最大限度地減少施工對自然生態的破壞,防止水土流失,爭創文明施工標準施工地。措施:、項目經理部由安全、環保科負責環保工作,進場后與地方政府環保部門聯系,了解當地環保法規和對土建施工的要求。簽訂有關協議;環保具體辦法,任何時候接受監理工程師,及地方政府環保機構工作人員的檢查。、保護原有植被,對合同段規定的施工界限內、外的植被。樹木要盡量維持原狀,確因施工需要砍伐樹木或其它經濟植物時,應事先征得林業部門,環保部門,所有者和業主同意,嚴禁亂砍亂伐。、臨時用地,工程完了后要及時清理還耕,生活和施工垃圾、分類、堆放處理。如廢棄的零碎配合料,水泥袋,包裝箱等及時清理并搞好現場衛生。、及早施作防護工程,排水工程和裸露地表的植被覆蓋,防止水土流失。在河道,河溝中施工的臨時設施得工程完成后徹底清理,恢復原狀。、營地和施工現場的生活垃圾定點堆放,統一深埋。、為了保護施工沿線生態環境,棄土場按分段、集中棄土原則設置,并視實際情況采取必要的攔擋、排水措施,將土棄于表層,以利還耕。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1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