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鐵路客運專線格梁式預應力錨索加固邊坡專項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18442
2022-08-05
10頁
137.50KB
1、格梁式預應力錨索加固邊坡專項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1、工程簡述蘭新線改建工程ZK18+390-ZK18+470段左側預應力錨索樁板 式擋土墻頂,山體采用格梁式預應力錨索路塹擋土墻,全長80m。格梁式預應力錨索,路塹邊坡坡度為1: 0. 75,格梁肋柱間距3. 0m,橫梁間距3. 2m,橫梁間距6m設置伸縮縫,縫寬0. 02m,縫內 采用瀝青麻筋全斷面填塞。肋柱和橫梁均采用C30鋼筋混凝土, 幾何尺寸為60cm*80cmo錨索孔徑150mm,每孔錨索采用4根15. 2 鋼絞線,錨具采用0VM15-4型;鋼絞線與水平面向下夾角為22度, 采用015.2鋼絞線高強鋼絞線,其標準強度1860MPao錨索2、孔注 漿材料采用M35水泥砂漿。2、地質情況地質情況:地表為砂質黃土,厚320m,淺黃色、灰黃色, 土質較純,具空隙,手搓沙感較強;黃土以下為卵石土,厚23m, 青灰色,渾圓狀,成分石英巖石、砂巖為主;下伏基巖局部夾有 泥巖薄層,褐紅色,褐黃色,夾有灰白色,礦物成分以石英、長 石為主,中細粒結構,層狀構造,泥質膠結,成巖作用較好。二、主要工程量號名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622鋼筋HRB335T14.2214鋼筋HPB235T18.53鋼絞線 15. 2mmT7. 85高強4錨具OVM15-4套995混凝土(含封頂)C30m3278.26水泥砂漿M353 m30.27注漿管 35nimm1683、38波紋管150mmm6939擴展環 90mm個118810定位片60mm個712811鋼瑕板92mm*40mm*195mm個99三、項目管理組織機構及安全監管單位1、項目管理組織機構項目經理(項目總負責人):里佐文現場副經理(項目負責人):李志明、胡福光項目總工程師(施工技術、安全質量總負責人):逍遙技術負責人:羅曉剛質量負責人:黃剛安全負責人:李傳勇防護負責人:張煥海2、施工安全監管單位:蘭州鐵路局安全監察室;蘭州鐵路局蘭州樞紐工程建設指揮部;蘭州鐵路局工務、電務處和蘭西工務段、蘭州電務段。四、臨近既有線施工準備既有線施工我單位將嚴格執行蘭州鐵路局下發的“十不準原則”, 確保既有線施工,質4、量可靠,安全有保證,行車事故為零的目標。1、施工前,首先會同電務、工務等部門設備監管人員全部到場 后方可開挖探溝。2、既有線路基左右段橫向開挖多條探溝,明確光電纜準確位置 后并豎立醒目的警示牌,寫明數量和埋設深度等,并不得在光電纜埋 設位置,放置任何材料和機具等。3、設置警示牌或警戎線必須在電務段技術人員指導下埋設并標 出影響范圍和施工范圍,撒白灰標示處光電纜路徑后方可進行施工, 施工結束前,當光電纜外漏或埋設深度不足1.2m時,必須在電務段 技術人員指導下采用鋼槽、管防護后恢復原裝,其埋設深度必須滿足 要求。4、臨近既有線路基附近,必須全部利用隔離柵連接起來,形成 防護網,并要求人料機堅決不5、得侵入隔離柵內,確保既有線行車安全。五、工期安排總工期:2010年7月1日-2010年8月15日(46天)1、既有噴錨防護拆除及刷坡:2010年7月1 a-2010年7月5日2、錨索施工:2010年7月5 EI-2010年7月20日3、框架梁施工:2010年7月21 3-2010年7月31日4、錨索張拉鎖定:2010年8月1 3-2010年8月15日六、施工工藝及流程七、施工方法(一)既有噴錨防護拆除刷坡既有坡面采用噴射混凝土和鋼筋網片進行防護,為了確保坡體穩 定,對坡體拆除一級刷坡一級,不得一次拆除和一次刷坡到底,既有 噴錨防護拆除采用人工利用大錘、手鉗、鐵鍬和耙子等小型工具分段 分片拆除并6、刷坡。(-)測量定位項目經理部組織專業測量隊,根據設計圖紙位置,采用GPS定位 儀放樣孔位,將錨孔位置準確測放在坡面上。(三)鉆孔鉆孔前首先的搭設臨時腳手架,提供作業平臺,然后采用 QZJ-100B潛孔鉆機鉆孔:將鉆機固定在腳手架上并用調整好傾角, 保證鉆孔向下傾斜,傾角在222范圍內,高程誤差不得超過土 100mm,鉆孔傾角和方向符合設計要求,傾角允許誤差位1.0。,方 位允許誤差2.0。o如遇既有刷方坡面不平順或特殊困難場地時, 需經設計監理單位認可,在確保坡體穩定和結構安全的前提下,適當 放寬定位精度或調整錨孔定位。考慮沉渣的影響,實際鉆孔深度比設計孔深增加Im以確保錨索安 裝的長度,孔7、徑150mm,鉆孔深度15. 3+1233+伽。鉆進過程中對 每個孔的地層變化,鉆進狀態(鉆壓、鉆速)、地下水及一些特殊情 況作好現場施工記錄。如遇塌孔縮孔等不良鉆進現象時,須立即停鉆, 及時進行固壁灌漿處理(灌漿壓力0. 2MPa),待水泥砂漿初凝后, 重新掃孔鉆進。鉆進達到設計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鉆,要求穩鉆1 2分鐘,防止孔底尖滅、達不到設計孔徑。鉆孔孔壁不得有沉確及水 體粘滯,必須清理干凈,在鉆孔完成后,使用高壓空氣(風壓0. 2 0.4MPa)將孔內巖粉及水體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漿與孔 壁巖土體的粘結強度。用編織袋對孔口進行暫時封堵,防止碎屑、雜 物掉入孔內。(四)錨孔驗收錨8、孔鉆造結束后,須經現場監理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孔徑、孔深檢查一般采用設計孔徑、鉆頭和標準鉆桿在現場監理旁站 的條件下驗孔,要求驗孔過程中鉆頭平順推進,不產生沖擊或抖動, 鉆具驗送長度滿足設計錨孔深度,退鉆要求順暢,用高壓風吹驗不存 明顯飛濺塵越及水體現象。同時要求復查錨孔孔位、傾角和方位,全 部錨孔施工分項工作合格后,即可認為錨孔檢驗合格。(五)錨索制作與安裝在鉆孔的同時于現場制作錨索,選用蘭州鐵路局甲控物資合格名 錄里面的企業生產的鋼絞線,并經試驗室二次復檢合格后,組織材料 進場不下料,錨索下料長度二錨固段長度+自由段長度+張拉預留長度 (2m)進行下料,鋼絞線調直后用無齒據據斷9、,然后將其平順的放在作 業架上。首先對錨固段(長度為10m)除銹、除油污,每隔2m安放一 個對中隔離支架,并在兩對中支架間扎緊固環一道,以提高錨索表面 與水泥砂漿的粘結力;然后對自由段(長度有5m、6m、8 m、10m)除 銹涂防腐劑后,涂抹黃油后立即外套波紋管,兩端用鐵絲扎緊并纏封 電工膠布以防錨索安裝時波紋管前后滑動,自由段每隔3m穿一對中 支架,使4根鋼絞線不相互交叉;最后在錨索端頭套上加工好的導向 帽,并將其與錨索焊接,插上注漿管后進行編號,使其與孔位相對應。 鉆孔完成并清孔后將對應的錨索緩緩送入孔內,應避免波紋管磨損漏 漿。(六)錨固段注漿注漿是錨索施工中最為關鍵的工序之一,其效果的10、好壞直接影 響到錨索的錨固性能和永久性。注漿采用孔底注漿法,錨索安裝就位 后開始注漿,采用UBJT. 8灰漿泵向孔內灌注M35水泥砂漿。實際 注漿量一般要大于理論的注漿量,或以錨具排氣孔不再排氣且孔口漿 液溢出濃漿作為注漿結束的標準。如一次注不滿或注漿后產生沉降, 要補充注漿,直至注滿為止。注漿結束后,將注漿管、注漿槍和注漿 套管清洗干凈,同時做好注漿記錄。從孔底到孔口返漿式注漿方法, 注漿壓力不小于0.3MPa, 邊注漿一邊向外拔注漿管,注漿管應始 終有一段埋于砂漿中,注漿管拔出后及時清洗準備下次再用,注意等 孔內水泥砂漿沉淀后及時補注漿液。注漿材料固化前不得移動錨索。(七)澆注碗框架梁首先11、沿坡面開鑿出深60cm,寬80 cm的槽子,接著在槽內支設鋼 模板,然后加工綁扎鋼筋,最后澆注於。格梁采用C30混凝土整體澆 注。基礎先鋪墊2cm砂漿調平層,再進行鋼筋制作安裝,鋼筋接頭需 錯開,同一截面鋼筋接頭數不得超過鋼筋總根數的1/2,且有焊接接 頭的截面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1m.如錨索與豎梁箍筋相干擾,可局部 調整箍筋的間距。於澆注,尤其在錨孔周圍,鋼筋較密集,一定要仔 細振搗,保證質量。澆注前對每一束錨索要預埋QM錨墊板和孔口 PVC 管,澆注時橫梁與豎肋的交叉處要多加振搗,確保密實。框架梁澆注 分片進行,橫梁系連續梁,間隔6m橫梁設置2cm的伸縫,內填瀝青 麻筋。混凝土澆注成型后,及12、時養生,由于施工季節處于夏季,天氣 較熱,混凝土表面覆蓋草蓮,并灑水養護,白天不間斷養護,夜間氣 溫降低試行間斷養護,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即可。(八) 張拉鎖定框架梁施工完成并養護好以后可以開始張拉,首先將張拉設備送 到蘭州市計量測試所中心試驗室進行標定,得到一份標定結果。據此 繪出反映千斤頂出力F(1 (N)和壓力表指示的壓強P (MPa)之間關系的 Fp曲線,作為張拉時的依據。當孔內砂漿強度達到其設計強度的80%以上,即可張拉。張拉前 必須檢查錨頭等設備,確認合格后淸污除銹。,錨張拉力控制為12噸、 8噸、6.4噸和4.0噸,張拉分兩次完成,第一次張拉達設計張拉值 的70%,兩次張拉時間間隔13、不小于5天。逐級記錄預應力錨索伸長值。 張拉中應對錨索伸長量及受力作記錄,核實伸長與受力是否相符。每 級張拉補償張拉穩定時間為分鐘,最后一級補償張拉時間為10分鐘。 補償張拉后,從錨具量起,留出長510cm鋼絞線,其余部分截去, 須用無齒據割斷,嚴禁電弧燒割。(九) 自由段注漿及封錨補償張拉的第二天內進行自由段的注漿,保證錨固裝置及鋼絞線 不銹蝕,以防滑絲,注漿管從預留管道插入,管口插到距錨固段外端 50cm為止,然后注漿,當預留孔道有砂漿溢流出時,開始邊注漿邊 拉管。注漿后,錨具外預留3-5cm鋼絞線,其余割掉,然后在外立模, 灌注厚度不小于5cm混凝土的封頭保護層。然后對錨頭采用C30混凝14、 土進行封錨,防止銹蝕和兼顧美觀。八、安全保證措施為確保施工中的人身、行車和機械設備安全,確保各項施工生產 任務的順利完成,按照鐵路施工技術規則中的各項有關規定,結合本 工程施工的具體情況,特制定如下施工安全措施,并認真貫徹執行。(一)、組織機構:1、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組織,認真貫徹以崗位責任制為中心的 各項安全制度,充分發揮各級組織的作用,做好施工安全工作。安全領導小組如下:組長:里佐文副組長:胡福光李傳勇組員:羅曉剛 張啟忠 張煥海 全大雁李同義(二)安全施工措施1、臨近既有線施工,我單位將嚴格執行蘭州鐵路局下發的“十 不準原則”,即:沒有簽訂安全協議不準施工;沒有制定安全防護措施 不準施15、工;隱蔽設備沒有查清不準施工;準備工作不到位不準施工; 無設備監管人員不準施工;沒有在車站登記不準施工;防護人員沒有 資質不準施工;無相應職級的人員帶工不準施工;安全措施不不落實 不準施工;無突發事項處理預案不準施工。確保既有線安全施工,行 車事故為零的目標。2、現場用電必須嚴格遵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 JGJ-2005 (J405-2005) o現場電線架設必須做到統一規劃,嚴格執行 三相五線制,按規范設置漏電保護開關,用電設備做到良好的接零和 接地。建立用電安全檢查制度,定期對工地的用電情況進行檢查,發 現隱患及時整改。3、現場所用機械設備的裝設必須牢固穩定,攪拌樁機不能晃動 或傾16、倒,所有機械設備嚴禁帶故障作業,設專人定期進行檢查、檢 修和保養。所有設備必須由專業人員進行操作,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 崗,機械操作實行掛牌制度,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4、現場臨時設施的搭設必須遵守有關防火規定,選用不易燃燒 的材料,現場配備足夠數量的消防器材。建立消防工作臺帳,落實安 全生產責任人,建立工地消防隊,經常對工地的防火工作進行檢查, 對工人進行消防的交底和教育。(三)安全防護措施1、施工防護現場對隔離施工區間采取取層防護,采取兩級安全防護,于 ZK18+350ZK18+500段便道右側路肩和格梁式錨索坡腳兩處均設置 鋼軌樁進行防護。每根鋼軌樁間距為1米布設,鋼軌樁施工中采用挖 17、掘機配合打樁。具體過程為:先定好樁位,人工挖孔1m,孔徑稍大 于鋼軌樁,將鋼軌樁立在孔內、支護,保證打進過程中保持豎直。挖 掘機打進作業,使鋼軌樁出露長為5mo在出露樁之間橫向焊接20 鋼筋,豎向間距為0.5m。橫向鋼筋面向山體一側綁扎竹排,綁扎布 滿樁出露段,高度為5米,與鋼軌樁頂端相齊,用竹排進行封閉(詳 見鋼軌樁防護圖),整個施工現場采取兩級防護,確保營業線不受施工干擾和影響。2、人員防護1)施工期間我單位將安排職工李亞東在西固城車駐站聯絡,安排 職工董建軍在坡底下車站駐站聯絡,在施工地點將安排職工張煥海、 李敬、簡成貴、崔景生、李沛林、付國強、劉萬仁和任義忠,在現場 進行防護。每位防護員均佩帶對講機,隨時進行信息溝通。2)防護員接到駐站員發出信號后,均應立即以規定的方式向中間 聯絡員和施工負責人重復鳴號,直到對方以相同信號回答為止。3)蘭新線ZK18+065道口設置兩名中間聯絡員,中間聯絡員必須 以最快的方式將信息準確無誤的傳遞到另一方。施工人員聽到防護員 發生的預報信號后,應做撤離準備,當施工負責人發出停工命令時, 應立即撤除妨礙行車的一切障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