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樓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8月8號可報監理(12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18546
2022-08-05
12頁
49.21KB
1、和諧雅居小區(保障房)8#樓筏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編制:審核:批準:河北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HEBEI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年月日目錄1、編制依據12、工程概況13、施工準備13.1 施工機械準備13.2 技術準備13.3 材料進場13.4 養護材料準備24、對商品混凝土的技術要求25、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35.1 機械設備的計算35.2 勞動力組織45.3 澆筑前的準備45.4 混凝土的澆筑55.5 混凝土試塊和養護55.6 成品保護65.7 溫度控制66、防止大體積混凝土產生裂縫的措施66.1 優選混凝土的施工方法66.2 嚴控混凝土的坍落度76.3 泌水處2、理76.4 混凝土表面處理76.5 混凝土內外溫差控制76.6 加強混凝土的養護77、質量保證措施77.1 設置質量管理機構77.2 保證人員素質77.3 明確責任,實行獎罰制87.4 確保工程質量的技術管理措施88、緊急情況處理89、安全生產管理措施91、編制依據序號名稱編 號備注1本工程施工圖紙2011047-8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 50300-20013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范GB 50496-20094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20112、工程概況1 、 工程項目名稱:邢臺市和諧雅居小區(保障房)2. 、本工程設計要求:8#樓與周圈車庫后澆帶以內的車庫整體施工,8#3、樓住宅樓(剪力墻結構及伐板基礎。筏板混凝土厚度為1000mm/600mm,地上分別為 21 層(1000mm厚筏板)/13 層/11 層(600mm厚筏板),地下2 層;主樓建筑面積 17455.43。周圈后澆帶以內車庫柱基800mm厚,柱基上為300厚構造筏板.3、施工準備3.1 施工機械準備機械設備一覽表序號設備名稱型 號單數性能備注位量1汽車泵60m輛1100m3/h2砼輸送泵HBT80-B-90S輛13100m /h3混凝土振動棒A50只101.1kw3.2 技術準備做好施工技術及安全技術的交底準備工作,與混凝土攪拌站聯系, 提前一周與攪拌站溝通,保證混凝土的技術參數應符合設計和施工的4、要求。3.3 材料進場由于混凝土澆筑工程量較大,考慮混凝土的澆筑難度, 故在組織好現場布置的同時,要求混凝土攪拌站的混凝土罐車數量、到場時間及車輛密度能保證現場澆筑要求。保障混凝土能均勻、連續的到場。3.4 養護材料準備序號材料名稱型號單 位數 量用 途備注1塑料薄膜/5000混凝土面層覆蓋2電子測溫儀/支5大體積砼測溫3水銀溫度計/支20大體積砼測溫4PVC 套管A15根45測溫預埋套管4、對商品混凝土的技術要求因為底板混凝土較厚,且須一次澆筑,混凝土由于水化熱反應溫度不易散發,為使堿集料反應在規定限值內, 在選用材料時必須選用低堿低水化熱的材料。本工程大積砼澆筑正是夏季,施工過程中采取散熱5、保溫及溫度檢測等措施, 以控制混凝土溫升溫降速度,避免地板出現溫度裂縫和較大的溫度應力。4.1 水泥: 優先選用水化熱低和安定性好的水泥(),盡量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強度,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其3d 的水化熱不宜大于218kJ/kg,7d的水化熱不宜大于254kJ/kg。因本工程基礎混凝土為抗滲砼,則所用水泥的鋁酸三鈣含量不宜大于8%。4.2 砂子:采用中砂,其細度模數宜大于2.5,含泥量應控制在3%以內,并應經堿活性試驗。4.3 石子:宜優先采用以連續級配的粗骨料5-31.5mm 配制混凝土,石子的含泥量應控制在1%以內,并應經堿活性試驗。4.4 外加劑: 選用低堿含量的外加劑,選定為U6、EA 。4.5 水:混凝土拌制用水量不宜大于175kg/m3。4.6 摻和料: 粉煤灰和礦渣粉摻合料的總量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55% 。4.7 坍落度: 混凝土配合比由攪拌站試配確定,確保其入模坍落度控制在160-180mm。4.8 初凝時間: 3 5 小時。4.9 抗滲等級: P6。4.10 入模溫度: 1030。5、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應確保商品混凝土供應的連續性。5.1 機械設備的計算5.1.1 混凝土泵的平均泵送量Q1 的計算根據 Q1Qmax1Q1:每臺混凝土泵的實際平均輸出量(m3/h)Qmax:每臺混凝土泵的最大輸出量(m3/h)1:配管條件系數,取0.80.9:7、作業效率:根據混凝土運輸車向砼泵供料的間斷時間,可取0.50.7。本工程采用的混凝土泵的最大輸送能力為100m3/h; 1=0.8 =05.Q11000.80.540( m3 / h)5.1.2 混凝土泵的設置基礎底板砼澆筑施工時,現場內設地泵一臺,放置于8#樓西南側,汽車泵一臺放置于 8#樓南側,混凝土罐車由坡道駛入,一次性停靠到位。5.1.3 混凝土運輸車輛配置混凝土泵所需配備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輛Q1L1T1N1S0V1N1:混凝土攪拌運輸車臺數Q1:混凝土泵實際輸出量(m3/h)V 1:每臺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容量(m3),取 9m3S0: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平均的車速度(km/h ),取 308、 km/hL 1:混凝土車攪拌車往返距離(km),取定 30kmT1:每臺混凝土攪拌車總計停歇時間(h)N1=(409)30 300.5) =7(輛)地泵澆筑基礎混凝土共需7 輛混凝土運輸車, 另外考慮意外情況 (如交通堵塞、車輛損壞、上下班高峰期的停運等) ,實際配備的混凝土運輸車需10 輛,以保證基礎混凝土澆筑的連續性。5.2 勞動力組織序號工種每組人數共計人數備注1混凝土工1020包括下料、振搗、找平、薄膜覆蓋4木工12看模5鋼筋工12看筋7養護12養護8指揮12混凝土澆筑及車輛總協調9下灰12混凝土泵處下灰10試驗員12做混凝土試塊、坍落度測試11其它24配合施工合計365.3 澆筑前9、的準備5.3.1 為保證鋼筋質量并防止施工工人墜入鋼筋網眼內,在基礎鋼筋上鋪設腳手板作為施工人員操作時的平臺。5.3.2 施工現場有統一的指揮和調度,泵送混凝土時,規定聯絡信號和配備通訊工具。5.3.3 混凝土澆筑人員應熟悉圖紙、 察看現場,掌握結構布置,鋼筋疏密情況,以便掌握混凝土澆筑方法,澆筑重點。5.3.4 對模板內的雜物和鋼筋上的油污等應清理干凈。5.3.5 混凝土澆筑實行“澆筑令”制度,澆筑前對模板及其支架,鋼筋和預埋件、預留洞進行檢查,并作好記錄,符合設計要求及規范、規定,且經過監理的隱蔽驗收簽證。5.3.6 控制標高: 在墻、柱鋼筋上預先抄好標高控制線,控制標高的正確性。為防止混10、凝土進行澆筑時對鋼筋的擾動,施工測量人員要隨時對鋼筋上的標高點進行校測,隨時進行糾正。5.3.7 商品混凝土的現場管理5.3.7.1 商品混凝土進場時,檢查運貨單上的技術要素、灌裝時間,出罐時混凝土是否有離析現象, 坍落度是否符合要求, 發現問題及時與供應商聯系處理。5.3.7.2 對每車混凝土坍落度進行測試,以泵送前實測值為準,并做好記錄。5.3.7.3 對混凝土小票進行收集、整理,并進行評估。5.4 混凝土的澆筑5.4.1 本工程底板結構屬大體積混凝土,厚度為600、1000、1100mm,采用一個坡度、薄層澆筑、一次到頂的澆筑方法。根據混凝土泵送時自然坡度,在每個澆筑點的前后布置三道振動11、器, 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的坡腳處, 解決上部混凝土的搗實,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的卸料點, 第三道設置在中間, 確保混凝土的密實。5.4.2 在澆筑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間歇時間,上層混凝土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之前澆筑完畢,一般不大于 2h。5.4.3 在澆筑過程中,振搗是一個重要環節,一定要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做到快插慢撥,快插是為了防止上層混凝土振實后而下層混凝土內氣泡無法排出,慢撥是為了能使混凝土能填滿棒所造成的空洞。在振搗過程中,振搗棒略上下抽動,使混凝土振搗密實,插點要均勻,插點之間距離一般控制在 550mm 之內,采用單一的行列形式, 不要與交錯式混用, 以免漏振,振搗點時間要掌握好,不要12、過長,也不要過短,一般控制在 2030s 之間,在振搗上層混凝土時,振搗棒下插如下層 5cm,消除上下層之間冷縫,確保混凝土質量。在振搗過程中,不得觸及鋼筋,模板,以免發生移位,跑模現象。5.5 混凝土試塊和養護5.5.1 混凝土試塊制作:(1)混凝土取樣必須在混凝土澆筑地點隨機取樣。(2)連續澆筑同配合比的混凝土, 對于抗壓試塊, 按每 200m3 取樣一組(共 12 組)作為同條件和 28 天強度使用。(3)該基礎底板為防水混凝土結構,抗滲等級為P6,抗滲試塊每 500m3 取樣 1 組。(4)見證取樣:混凝土取樣中的30必須是現場監理工程師的見證取樣。5.6 成品保護混凝土強度達到 1.13、2Mpa 以后,方可允許操作人員在上行走,安裝模板及支架,但不得有沖擊性操作。5.7 溫度控制5.7.1 布點: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使溫差控制在25以內,防止溫差過大而產生裂縫,施工過程中實行信息化管理,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按每20m-25m 左右布置一個測溫點,車庫每3 個柱基對角設置1 個測溫點。測溫點布置及編號見附圖。5.7.2 埋管: 利用 PVC15 塑料管作測溫套管使用,下端封閉,埋深距板底150mm,測溫管下端封閉,上端開口,管口高于基礎頂面200mm。在澆筑混凝土時,將測溫管埋進混凝土中,上口用棉花塞緊,并對測溫管要嚴加注意,不得踩踏。測溫孔在測溫結束后,用高標號膨脹砂漿14、填實,以避免底板滲漏。5.7.3 測溫5.7.3.1 現場專職測溫人員 2 人,由于混凝土澆筑后 3 天內混凝土水化熱最大,在混凝土強度達到 4MPa 前,每 2 小時測一次,第 47 天為每 4 小時測一次。5.7.3.2 測溫時,應將測溫儀與外界氣溫相隔離,測溫時將管口打開,讀數結束馬上再用棉花將測溫管上口塞住。讀數后做好測溫記錄, 并把測溫記錄及時反饋給技術人員以便及時發現問題,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6、防止大體積混凝土產生裂縫的措施本工程底板為筏板基礎, 為防止大體積混凝土產生裂縫, 控制混凝土內部溫度與外界溫度之差不大于 25,所以針對本工程采取如下施工措施:6.1 優選混凝土的施工方15、法混凝土采用分層澆筑, 混凝土采用自然流淌分層澆筑, 在上層混凝土澆筑前,使其盡可能多的熱量散發, 降低混凝土的溫升值, 縮小混凝土內外溫差及溫度應力。6.2 嚴控混凝土的坍落度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進行混凝土的二次振搗,減少混凝土的收縮值,增加混凝土的密實度, 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對于每車混凝土的坍落度都要檢測且存有記錄。6.3 泌水處理及時排除混凝土在振搗過程中產生的泌水,消除泌水對混凝土粘結力的影響,提高混凝土密實度、抗裂性能。6.4 混凝土表面處理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漿較厚, 在混凝土澆筑到頂面后, 及時把水泥漿趕跑,初步按標高刮平, 用木抹子反復搓平壓實, 使混凝土硬化過程16、初期產生的收縮裂縫在塑性階段就予以封閉填補,以控制混凝土表面龜裂。6.5 混凝土內外溫差控制本工程采取蓄水養護的措施,有效地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使混凝土內外溫差不大于 25,防止混凝土裂縫的產生。6.6 加強混凝土的養護大體積混凝土的養護至關重要, 必須要有專人負責。 混凝土收面完成后隨即覆蓋薄膜。 覆蓋時間以在混凝土終凝時開始為宜。對于電梯井、 筏板厚度變化處等混凝土厚度變化部位,在原有覆蓋基礎上再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和兩層棉氈。7、質量保證措施7.1 設置質量管理機構為確保工程質量, 從組織上予保證,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有專職質檢人員等參加的質量管理網絡。7.2 保證人員素質人員素質的保證是工17、程質量最根本的保證。所以,必須選派從事過類似規模工程的優秀技術人員和熟練的作業工人。7.3 明確責任,實行獎罰制質量管理方法采用分級管理, 責任到人。為促進對工程質量的管理,實行公司內部規定的獎罰制,與工資直接掛鉤。7.4 確保工程質量的技術管理措施7.4.1 各級技術、工程管理人員必須熟悉圖紙,掌握混凝土標號變化情況,了解有關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及驗收規范。7.4.2 編制施工方案要經審批后實施。7.4.3 技術交底關:認真做好底板施工方案的技術交底。7.4.4 責任關:質量分級管理,責任明確。7.4.5 自檢關:嚴格執行 “三檢制 ”,確保道道工序受控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方法。7.4.6 材18、料關:嚴格控制好進場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坍落度及有無離析現象。7.4.7 成品保護關:抓好成品的保護,重點是抓好職工教育和成品的防護設施。7.4.8 資料關:保證技術資料及時、真實、正確。8、應急情況處理對于施工過程中因下雨或供應混凝土中斷機械故障時的具體措施8.1 因雨暫停施工時, 及時通知混凝土攪拌站停止供應, 滿鋪彩條布于混凝土上層鋼筋上防止雨水落入混凝土表面, 槽內及時抽水。 在混凝土初凝之前繼續澆筑。8.2 混凝土供應中斷或混凝土輸送泵機械故障時, 及時與攪拌站溝通。 因夏季中午氣溫過高, 泵管過長,為防止堵管應調配混凝土坍落度至允許范圍內的最大值,按有關要求合理添加緩凝劑, 混凝土上19、表面覆蓋彩條布, 延緩混凝土初凝時間,現有混凝土澆筑時呈階梯狀留置,確保初凝前繼續澆筑。9、安全生產管理措施9.1 混凝土輸送泵操作工必須是經培訓合格的有證人員,嚴禁無證操作。9.2 泵管的質量應符合要求,對已經磨損嚴重及局部穿孔現象的泵管不準使用,以防爆管傷人。9.3 混凝土輸送泵料斗內的混凝土保持一定的高度,防止吸入空氣造成堵管或管中氣錘聲和造成管尾甩傷人的現象。9.4 混凝土輸送泵安全閥必須完好,泵送時先試送,注意觀察泵的液壓表和各部位工作正常后加大行程。 在混凝土坍落度較小和開始起動時使用短行程。檢修時必須卸壓后進行。9.5 當發生堵管現象時,立即將泵機反轉把混凝土退回料斗,然后正轉小行程泵送,如仍然堵管,則必須經拆管排堵處理后開車,不得強行加壓泵送,以防發生炸管等事故。9.6 混凝土澆筑結束前用壓力水壓泵時,泵管口前面嚴禁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