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638千米瀝青混凝土道路升級工程涵洞總體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18550
2022-08-05
10頁
37.50KB
1、 公路(63.8 千米)瀝青混凝土道路升級工程坦桑63.8KM項目臨時工程施工方案 編 制: 復 核: 批 準: 坦桑63.8KM項目涵洞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 坦桑63.8KM公路瀝青混凝土升級道路。該項目共有涵洞251座,其中主線管涵190座,箱涵10座,交叉口管涵51座。管涵分4個類型,即600、900、1200,每個類型又分單孔、雙孔和三孔。箱涵分3個類型,即32m、32.5m、22m,涵洞結構形式又分單孔、雙孔。項目標段全長137.9km,本項目為2標段,起點里程74+100,終點里程137+901,線路長度63.8KM,涵洞布置較密集,而涵洞施工為整體項目施工的第一道工序,所以涵洞施2、工壓力較大。2、總體工期計劃及隊伍安排根據整個工程的施工工期要求,涵洞施工工期為15個月,每1.8天必須完成一座涵洞。根據本項目涵洞施工工期緊、難度大的特點,涵洞施工必須形成流水線作業。分3個作業隊,即基礎施工作業隊、鋼筋、模板施工作業隊、混凝土施工作業隊、涵洞回填作業隊。每個隊伍配備勞務人員及機械設備如下表:序號作業隊名稱人數所需機械設備1基礎、涵洞回填施工作業隊6挖掘機1臺;手扶振動碾1臺;汽車1輛,打夯機2臺;運輸車2臺2鋼筋、模板施工作業隊15電焊機2臺;手鋸1臺;割槍1套3砼施工作業隊8振動器4臺;吊車1臺;罐車2-3臺3、施工方法3.1、管涵施工、管涵施工工藝施工準備基礎開挖澆筑混3、凝土安裝涵身芯模、端墻及八字墻模板基礎處理安裝底板、八字墻、端墻鋼筋澆筑墊層墻背回填混凝土養護鋼筋加工軟地基、基礎施工測量人員測出涵洞所在的位置、開挖范圍及開挖深度,然后機械開挖基坑到指定深度預留10-20cm采用人工清理。如果基礎開挖到指定深度后基礎底部還是淤泥或其他不能滿足承載要求的基礎材料,則將其清除干凈后采用經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材料進行回填壓實。基坑檢查合格后,澆筑混凝土墊層。、鋼筋綁扎測量人員在墊層上精確測出涵洞的位置,按照設計及規范要求,綁扎涵身、八字墻及端墻鋼筋,注意鋼筋之間的搭接長度不小于40d,鋼筋綁扎質量保證橫平豎直,間距適當。3.1.4、模板安裝模板采用組合鋼模板,鋼管支撐4、,內側采用鋼管或者方木橫向支撐,模板上部采用鋼管和扣件固定對拉。模板支撐應牢固,接縫嚴密、不漏漿、不跑模。 3.1.5、混凝土底板及涵身混凝土澆搗底板澆筑完畢,放置氣囊,充氣氣壓控制在1.2MPa,綁扎固定牢固,澆筑前澆水潤滑。澆筑混凝土時,沿排水方向由低處向高處澆筑混凝土。分層下料,振動棒要快插慢拔,防止出現空洞。混凝土工應熟練掌握混凝土振搗技巧,保證各部位振搗密實。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采用養護膜進行養護,根據當時的天氣情況定時澆水,以防混凝土燒壞。3.1.6、涵洞回填涵洞各部位混凝土強度達到70%后,按照設計及規范要求,使用精選粒料G45和水泥土對涵洞進行分層回填,每層厚度不得超過15cm,5、采用手扶振動碾碾壓,手持式打夯機配合進行壓實,壓實度度至少為BS-重密度的90%。嚴格控制分層厚度和密實度,設專人負責監督檢查,檢查頻率每50m2檢驗1點,不足50m2時至少檢驗1點,每點都要合格。3.2、箱涵施工、箱涵施工工藝施工準備綁扎頂板鋼筋安裝底板模板、澆筑底板砼綁扎底板及側墻鋼筋需要時鋪碎石碾壓基礎處理基礎開挖鋼筋加工安裝八字墻模板綁扎八字墻鋼筋澆筑側墻及頂板砼安裝側墻及端頭模板澆筑八字墻砼八字墻砼養護鋼筋加工鋼筋加工軟地基安裝內模砼養護砼養護、箱涵施工方法、基礎開挖測量人員測出涵洞所在的位置、開挖范圍及開挖深度,然后利用機械開挖基礎到指定深度,預留10-20cm采用人工清理。如果基6、坑開挖到指定深度后基礎底部還是淤泥或其他不能滿足承載要求的基礎材料,則將其清除干凈后采用經過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材料進行回填壓實。基坑檢查合格后,澆筑砼墊層。、底板及側墻鋼筋綁扎在墊層上測量放線并畫出鋼筋布置大樣及立模邊線,然后綁扎底板及側墻鋼筋,綁扎側墻鋼筋時在外側用鋼管搭設臨時支架以防鋼筋籠變形。鋼筋主筋保護層為3(墻身鋼筋靠內模側綁雙峰式墊塊),底板下層筋保護層為4,搭接長度為40d,鋼筋搭接接頭百分率不大于25%。、安裝底板側模及澆筑底板混凝土底板側模采用組合定型鋼模,周圍利用圓木或鋼管適當加固支撐。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注意各部位振搗密實。砼澆筑完畢后及時灑水養護。、內支撐及內模施工內支撐采7、用輪扣式腳手架搭設,腳手架間距0.91.2m(橫向縱向),頂部用可調頂托支撐縱梁(方木),縱梁上布置定型鋼模,腳手架底部采用仿木支撐在混凝土底板上。腳手架縱向每個2.7m設置一道剪刀撐,用鋼管卡與輪扣式腳手架連接。內支撐的橫向鋼管應與內側模在橫豎帶節點處用鋼管卡子連接(內外模的橫豎帶均采用雙根鋼管),起到橫向內支撐作用。內模均采用定型鋼模拼裝而成,表面要求光潔無錯臺,模板接縫加貼密封膠條。、綁扎頂板鋼筋、立外模頂板鋼筋底面墊雙峰式墊塊,嚴格按規范及設計要求綁扎,支撐箍筋應適當予以點焊,保證上層鋼筋網片不變形。外模采用定型鋼模板組拼,外模的固定采用12拉桿內外對拉,并以圓木或鋼管輔助支撐。、混凝8、土澆注混凝土采用罐車從攪拌站運輸至工地,吊車配合料斗下料,首先澆筑兩側墻混凝土,然后澆筑頂板及臺帽。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注意各側墻的對稱澆注,同時檢查各部位模板是否變形,若有變形應及時加固。混凝土工應熟練掌握混凝土振搗技巧,保證各部位振搗密實。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采用養護膜進行養護,根據當時的天氣情況定時澆水,以防混凝土燒壞。待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拆除端頭模板,對其表面進行鑿毛處理,以便與八字墻混凝土的連接。、變形縫處理箱涵涵身每隔1018米設變形縫一圈(包括基礎),凡地基土質發生變化以及地基填挖交界處,均設置變形縫,縫寬2。在變形縫設置處內側鑲嵌2厚瀝青木板,外側填塞瀝青麻絲。為了保證整個變形逢9、豎直且在一個截面上,安裝模板時必須采用鋼筋頭將瀝青木板固定結實。、綁扎八字墻鋼筋按照設計及規范要求,綁扎八字墻鋼筋,注意鋼筋之間的搭接長度不小于40d,鋼筋綁扎質量保證橫平豎直,間距適當。、安裝八字墻模板及澆筑砼八字墻及端墻模板采用鋼模,第一道分配梁采用鋼管,鋼管間距60cm,第二道分配梁也采用鋼管,間距90cm,采用對拉筋加固,兩側適當采用鋼管進行支撐。模板安裝完畢后進行混凝土澆筑,注意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灌注速度,同時觀察模板是否有變形情況,若有變形情況應及時采取措施加固。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加強其養護工作。、涵洞回填涵洞各部位混凝土強度達到70%后,按照設計及規范要求,使用精選粒料G45對10、涵洞進行分層回填,每層厚度不得超過15cm,采用手持式打夯機進行壓實,壓實度度至少為BS-重密度的90%。嚴格控制分層厚度和密實度,設專人負責監督檢查,檢查頻率每50m2檢驗1點,不足50m2時至少檢驗1點,每點都要合格。4、質量保證措施4.1、涵洞機械挖基時預留10-20cm人工開挖清理,達到設計標高后,檢測其斷面尺寸、承載力是否滿足設計要求,經監理檢查合格并簽字后才可進入下道工序。4.2、對鋼筋要檢查其出廠證明,并進行抽檢,合格后方可使用,鋼筋在使用前進行調直、除銹、去氧化皮。4.3、鋼筋在安裝時必須采用鋼筋限位,鋼筋先劃線后綁扎,豎向主筋和橫向水平分布鋼筋按照設計位置要求綁扎牢固,形成規11、范施工,嚴格保證鋼筋的保護層厚度。4.4、混凝土施工腳手架及支撐要搭設牢固,模板做到橫平豎直,杜絕跑模現象發生;搗固設專人進行作業,嚴格分層厚度、布點振搗,防止出現蜂窩、麻面。4.5、沉降縫、防水層嚴格按照設計以及施工規范要求施工,達到無滲漏。若發現滲水應及早返修。4.6、涵背填土嚴格按規范要求施工,兩側對稱夯填。涵頂填土厚度大于1m時,方可允許施工機械通過,防止混凝土出現開裂等人為破壞。5、安全保證措施5.1、施工現場必須設置配電箱,且進出電纜線要有套管,電線進出不混亂。嚴禁使用花線或塑料膠質線,導線不得隨地拖拉或綁在腳手架上。5.2、現場機械設備嚴格按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作業,杜絕違章作業,嚴12、禁酒后操作機械設備。5.3、開挖基坑時,應根據設計的邊坡開挖,做好臨時支護工作防止塌方。配備抽水設備,防止因水浸泡引起邊坡坍塌事故發生。5.4、模板安裝時,內外要支撐牢固;拆除模板時,應按規定的程序進行,模板、材料、工具不得直接往下扔。5.5、加強現場治安防護工作,施工現場的布置符合防火、防汛、防爆、防雷電等安全規定的要求。6、文明施工及降低噪音措施6.1、積極開展文明施工窗口達標活動,對所有施工人員開展以創建文明工地為主要內容的思想教育工作,確保做到施工中無重大工傷事故發生。6.2、合理布置施工場地并設置醒目標牌,做到現場施工材料、機具設備堆放整齊、標識清晰,施工便道、管路、電力線、通訊線等13、各種管、線、路布置整齊美觀,現場周圍道路平整無積水。6.3、工地整潔有序,施工組織嚴密,現場管理有序,場地布置合理,材料堆放整齊,道路平整,排水通暢,環境簡樸實用,機械、照明、通風良好,施工安全,緊張有序。對需保護的建筑物采取措施加強防護,保證其安全。6.4、對易產生揚塵、粉塵的作業面和裝卸運輸過程以及其它施工便道和施工場地,采取灑水降塵,減少由運輸車輛帶入站內的粉塵。6.5、噪聲污染防治:施工區域進入有村落或居住比較密集的地方,盡量將產生噪音的工程安排在白天進行,夜間盡量減少施工或將低噪音施工工序安排到夜間。將噪音污染應降到最低,夜間施工區域不超過分貝(:)。若在人群聚居區域附近進行工程爆破活動,需制定嚴密的計劃,及時通知附近群眾,并提供爆破時間表。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