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桐高速公路跨驛陽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施工保通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18600
2022-08-05
10頁
44.50KB
1、焦桐高速公路跨驛陽高速公路CK0+915匝道橋施工保通方案(搭設臨時墩支架的門式支架法)按照焦桐高速公路泌陽段土建NO.9合同段的施工計劃,2009年10月05日至12月10日,驛陽高速公路CK0+915匝道橋處將進行焦桐高速公路上跨驛陽高速公路跨線橋施工,為保證驛陽高速的安全暢通及C匝道橋跨線施工的順利進行,制定了搭設臨時墩支架的門式支架法保通分流方案。同時,我單位考慮到了修建臨時輔道法的保通方案,因現場的實際地形情況較為復雜跨越河流較多、當地的外部施工環境較差、施工工期要求比較緊以及施工的經濟技術分析結果較利用搭設臨時墩支架的門式支架法浪費過多,排除了利用修建臨時輔道法的保通方案。一、跨越2、立交施工概況1、CK0+915匝道橋在CK1+004.731處上跨驛陽高速,與驛陽高速交角1420000,全橋四聯十八跨(620)+(620)+(40+65+40) +(320),全長451m,在第三聯的第二跨上跨驛陽高速,橋面寬度9.5m,上部結構為現澆預應力連續箱梁,交角90度;下部結構采用柱式橋墩,肋板式橋臺,鉆孔灌注樁基礎。2、跨線立交施工時,為了防止跨線現澆箱梁的施工作業會影響到既有驛陽高速的交通安全,我項目部計劃在進入上部施工階段前,在驛陽高速路面上搭建臨時墩支架的門式支架。二、防護方案1、根據計算和現場測量資料,現澆箱梁施工將采用在驛陽高速公路的中央分隔帶和行車道上臨時支墩,上鋪3、工字鋼跨越超車道,凈孔為4.04.7m(凈寬凈高)。 2、為了盡快施工,減少對驛陽高速行車的影響, CK0+915匝道橋跨驛陽高速的現澆箱梁我項目部擬采用一套支架模板進行。精心組織、細心防護。3、根據施工安排,跨線匝道橋現澆箱梁施工由一個施工隊施工,采用碗扣滿堂支架與工字鋼搭配進行作業。在施工現場來車方向500m處,設置行車安全警示通道,根據現場測量跨線橋下驛陽高速路面高程,結合縱斷面設計路面高程和跨線橋箱梁的梁高計算出實際凈空。詳見后附+匝道橋上跨驛陽高速部分的凈空復核一覽表。綜合以上數據及后附跨線橋門式支架結構尺寸示意圖數據,門架凈孔設計為4.0m4.7m(凈寬凈高)。三、施工期間的車輛通4、行1、在進行臨時墩支架的門式支架搭設時,需對左右兩幅通行車輛進行臨時間隔性交通管制,高度不超過4.6m,寬度不超過3.6m的車輛由預留車道通過施工現場,預留車道高4.7 m,寬4.0m。2、向泌陽、桐柏方向行駛的車輛中,超過限高4.6m、限寬3.6m的所有的車輛一律自竹溝收費站下路,經S334省道繞行至銅山湖旅游公路至馬谷田站上路行駛。3、向駐馬店行駛的車輛中,超過限高4.6m、限寬3.6m的所有車輛,一律自馬谷田站下路,經銅山湖旅游公路繞行至S334省道至竹溝站上路行駛。四、交通標志的設置(一)施工現場安全區設置1、實行雙幅單向行駛,高速公路左右兩幅自距施工現場2公里依次設置限速100、禁止5、超車、限速80、禁止掉頭、限速60、限速40、車道變窄單道通行、前方施工、減速慢行、防撞桶和錐形標,在管制路段終點(駛出施工現場2公里)設置解除限速40、解除禁止超車交通標志。2、實行限寬、限高通行時,距離施工現場1公里設置隔離防撞設施,并設置臨時交通標志限制車輛行駛速度。(二)分流點安全區設置1、自驛陽高速公路右半幅 (距竹溝站下道口1.5公里)處開始設置前方施工限速100、禁止超車、限速80、車道變窄單道通行、限速60、限速40、禁止高度超過4.6m、寬度超過3.6m車輛通行等標志一套。在驛陽高速右半幅 (距竹溝站下道口1公里)處利用錐形標對車道進行渠化,逐漸封閉行車道、只保留超車道,同時6、設置:“前方施工,限高4.6m、限寬3.6m”標志,在渠化裝置內設置:前方施工、減速慢行、道路施工、車輛慢行等施工標志。在竹溝站下道口,驛陽高速公路主線上預留一車道,同時設置一高4.7m、寬4.0m的金屬橫障,凡超過限高、限寬車輛均由竹溝站下路,其它車輛利用預留車道正常通行。在車輛分流處提示標志:“前方25km(竹溝站與施工現場距離)跨線施工,限高4.6m、限寬3.6m”,“超高超寬車輛繞行省道S334線,由馬谷田站上路行駛。”2、自驛陽高速公路左半幅 (距馬谷田站下道口1.5公里)處開始設置前方施工限速100、禁止超車、限速80、車道變窄、限速60、限速40、禁止高度超過4.6m、寬度超過37、.6m車輛通行等標志一套。在驛陽高速公路左半幅 (距馬谷田站下道口1公里)處利用錐形標對車道進行渠化,逐漸封閉行車道、只保留超車道,同時設置:“前方施工,限高4.6m、限寬3.6m”標志,在渠化裝置內設置:前方施工、減速慢行、車道變窄、道路施工、車輛慢行等施工標志。在馬谷田站下道口,驛陽高速公路主線上預留一車道,同時設置一高4.7m、寬4.0m的金屬橫障,凡超過限高、限寬車輛均由馬谷田站下路,其它車輛利用預留車道正常通行。在車輛分流處設提示標志:“前方5Km (馬谷田站與施工現場距離)跨線施工,限高4.6m、限寬3.6m”,“超高超寬車輛繞行省道S334線,由竹溝站上路行駛。”(三)在驛陽高速8、公路右半幅 (分流點東200米),左半幅 (分流點南200米)處安裝激光超高預警裝置,發現超高車輛,預警裝置報警,保通人員指揮車輛從竹溝、馬谷田站下路繞行省道S334線。(四)金屬橫障上安裝警燈光及夜間反光標志,保證夜間警示效果,防止因夜間提示不明顯誘發事故。(五)在左右半幅距超寬超高車輛分流處前方設置“前方減速裝置,請減速慢行”標志。(六)竹溝站和馬谷田站(泌陽站)站外上道口各設置一高4.7m、寬4.0m的金屬橫障,利用錐形標設置區域,引導大車檢測。同時設置超過限高、限寬車輛的繞行路線提示牌及繞行標志。需要從竹溝站上驛陽高速的超高超寬車輛請經S334線繞行至銅山湖旅游公路至馬谷田站(泌陽站)9、上驛陽高速;需要從馬谷田站上驛陽高速的超高超寬車輛請經銅山湖旅游公路繞行至S334線至竹溝站上驛陽高速;(七)驛陽高速左右半幅跨線施工門式支架上設立限高、限寬標志及相應的警示燈設施?,F場采取全封閉施工,并制作橫幅等標語對司乘人員進行提示。在門式支架前設立6m長、1m高的防撞桶,并涂刷反光漆,以防止個別司機因疲勞或惡劣氣候條件下視線不清等原因硬闖施工區域,造成人員、車輛的損失,影響施工和行車的安全。五、保通崗位設置1、我項目部組織28名兩班保通人員(詳見后附保通小組名單),24小時負責施工現場及驛陽高速竹溝站、馬谷田站的車輛通行秩序,并邀請驛陽高速交警以及路政管理部門派相應數量的人員共同監管。210、我項目部在安全區內設立巡視員,保證標志設置齊全完好。3、邀請驛陽高速路政大隊組織路政人員,負責施工現場的巡邏及竹溝收費站、馬谷田站對超高、超寬車輛的分流工作,保證24小時不間斷檢測,確保安全。4、邀請驛陽高速駐馬店高速交警大隊組織警力,加大對超高、超寬車輛分流點、施工路段的巡邏糾章工作,負責以上地段的交通秩序管理,及時處置交通事故及各類突發事件。六、路政保通人員組織1、駐馬店路政支隊組織保通人員,分兩班,每天24小時監督。2、每班分四個崗位,為竹溝站、泌陽站、施工現場左右兩幅交通管制。3、保通崗配備專職保通車輛3輛。七、特殊情況下的處置預案1、在雨霧等惡劣氣候條件下,請高速公路路政駐馬店支隊11、駐馬店高速交警大隊保通人員加大施工及分流路段的巡查力度。霧天能見度不足時,可以采取帶行的方法組織車輛通過施工路段,同時我項目部將在施工現場及安全區內設置交通路障警示燈,以保證施工現場的安全暢通。2、在有特殊警衛任務時,我項目部將根據高速交警大隊指令,暫停或分段組織施工,保證警衛任務的完成。3、邀請駐馬店路政支隊、駐馬店高速交警大隊共同成立緊急清障小組,保證及時處置突發事件,維護車輛的正常通行。必要時利用竹溝站和馬谷田站進行分流。八、施工現場安全防護1、施工現場實施全封閉施工,除安全區維護人員外,任何施工車及人員未經允許均不能進入高速公路路面進行作業。經允許進入高速公路路面作業人員必須按規定穿12、著反光背心,并只能在安全區域內作業,不得橫穿高速公路。2、為防止雜物掉落危及車輛安全,跨線施工作業設置安全防護網及防護板,防止施工器具、材料、雜物掉落造成人員、車輛傷害。所有施工器具、材料等不得伸出施工安全區域。3、跨線施工搭設門式支架時,應對高速公路路面采取保護措施,防止因負重擠壓造成路面損壞。4、所有施工安全防護設施,包括:標志、標牌、錐形標、金屬橫障、警示燈具、橡膠減速帶、防撞筒、保通人員休息亭等準備充分,以保證設施受損后能夠及時恢復。九、施工保通組織1、我單位將成立了安全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任組長,加強保通組織和領導。2、屆時我項目部將和項目公司協調處共同與有關部門聯系保通事宜,確保行13、車安全。 河南路橋建設發展總公司焦桐高速公路 土建九標項目經理部2009年10月05日附表: 河南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JTTJNO.9合同段項目經理部銅山互通立交跨線施工保通小組名單保通小組組長:金山 保通小組副組長:劉金波、胡坤、寧長虹下設如下班組:1、驛陽高速竹溝站收費站范圍保通班組(8人);2、驛陽高速泌陽站收費站范圍保通班組(8人);3、緊急救護班組(4人);由 劉金波、胡坤負責以上三個保通班組的管理;4、施工現場范圍保通班組:(共8人)由 胡坤 負責管理;5、安全及交通事故由 寧長虹 負責,并協助驛陽高速交警管理安全通行和安全施工以及處理緊急情況;6、現場日常檢查由 劉金波 負責,并結合驛陽高速路政管理部門共同定期巡邏,發現問題或隱患及時放映和處理。保通小組日常辦公室設在經理部調度室,晝夜24小時值班。電話: 、河南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焦桐高速公路 土建九標項目經理部2009年10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