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組織設計】XX地鐵南京站-東井亭區間渡線段隧道施工技術(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18646
2022-08-05
5頁
72KB
1、天馬行空官方博客: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目錄第一章 工程概況2第二章 施工方案2第三章 方案的實施3第四章 體會9工程概況南京地鐵一號線南京站東井亭區間隧道渡線段位于南京站北區向東井亭站方向的起始處,起訖里程為K14 + 376. 67K14 + 483. 434 ,全長106. 764 m。地表建筑物密集,最高層為紅山飯店(6 層) 。該段線路從南京站向東井亭方向施工,渡線段結構復雜,斷面形式較多,斷面之間的工法轉換頻繁,各洞之間土體多次受到擾動,并且結構受力十分復雜,因此施工難度極大。該段隧道拱頂距地面7. 5 m ,從地質鉆探資料和施工中揭露的地質情況2、來看,自地面向下依次為人工素填土、粉質粘性土、強風化閃長玢巖。隧道穿越圍巖比較破碎,裂隙發育,多呈巖夾土狀,自穩性差。此處地下水貧乏,偶見裂隙水滲出。施工方案在保證隧道安全與地面建筑物安全的前提下,由大斷面向小斷面施工,其總體方案如下:(1) 隧道施工前,在紅山飯店墻腳外側采用單重管高壓旋噴樁進行土體加固。(2) 超前支護:左線K14 + 376. 6714 + 387. 92段全斷面施作108、長13 m 的管棚支護,右線全斷面施作159、長30 m 的管棚支護。渡線管棚長8 m ,搭接長度4 m ,形成雙層管棚注漿效果,其余地段在拱部設置短管棚支護。收稿日期:2003 - 01 - 27作3、者簡介:馬天文,男,工程師,副總工程師.(3) 左線大斷面采用雙側壁導洞法,小斷面采用超短臺階法;右線小斷面采用超短臺階法,大斷面采用雙側壁導洞法和CRD 法,由南向北掘進。施工順序:首先由右線小斷面施工到大斷面分界點,封閉掌子面后, 進入大斷面右側壁導洞至里程K14 +433. 434 停止;同時左線大斷面施工到小斷面分界點后,先進行左線正洞施工(2030 m) ,再進行單渡線施工,最后進入右線大斷面左側壁導洞施工至里程K14 + 433. 434 ,連通左右導洞反向挑頂施工大斷面中間剩余部分,同時向前進入渡線段CRD 工法施工,施工步驟見圖1 。方案的實施3. 1 左線K14 + 376.4、 67 + 391. 07 段施工該段采用雙側壁導洞法施工,見圖2 。(1) 首先在拱部打入13 m 管棚,打到K14 +386. 82 處并注漿,將松散土體固結起來。(2) 采用人工分部開挖,各分部之間拉開35 m的距離。(3) 初期支護采用錨桿、掛網、格柵鋼架、噴混凝土聯合支護,并進行背后注漿填充。(4) 初期支護封閉成環后臨時支護暫不拆除,待二次襯砌施工時再逐段拆除中壁臨時支護,每次拆除距離不超過6 m。(5) 當施工到K14 + 382. 82 處時,再打一排短管棚;施工到K14 +391. 07 處時,掌子面掛網并噴射35 cm 5 2 圖1 渡線段施工步驟示意1、超前短管棚施工二部5、開挖3、初期支護四部開挖八部開挖7、初期支護六部開挖5、初期支護9、初期支護十部開挖11、初期支護十二部開挖15、拱部襯砌14、仰拱及邊墻襯砌13、初期支護圖2 雙側壁導洞法施工工序流程厚混凝土進行封閉。然后,破除左線斷面范圍內的混凝土,先開挖左線。3. 2 左線小斷面施工左線端面混凝土破除后,在端頭位置,連設三榀格柵鋼架,間距40 cm ,以保證端頭的穩定。開挖采用超短臺階法,在前8 m 范圍內兩洞間預設對拉錨桿,對拉錨桿間距按1 m 1 m 布置,豎向共設5 排。3. 3 渡線施工左線開挖2030 m 后,打設超前短管棚及小導管支護,破除渡線斷面混凝土,前三榀鋼架與左線前三榀鋼架連接為一體6、,保證洞口穩定后,進行渡線施工。采用超短臺階法施工,隨開挖及時將預設的對拉錨桿連接好。3. 4 右線K14 + 376. 67 + 408. 87 段施工(1) 為保證紅山飯店的安全,開挖前沿隧道周邊打設159 長(30 m) 管棚進行超前加固。(2) 開挖采用超短臺階法施工, 在距K14 +408. 87 前8 m 范圍內預設對拉錨桿。(3) 開挖到K14 + 408. 87 處后,進行掌子面掛網,噴射C20 混凝土(厚35 cm) 封端。3. 5 右線K14 + 408. 87 + 433. 434 段施工該段采用雙側壁導洞法施工。(1) 右線右側按導洞輪廓破除封端混凝土先進,按圖3 所示7、斷面進行開挖,施工時依照雙側壁導洞開挖法進行,一直進到K14 + 433. 434 處,進行掛網封端。(2) 由渡線向大斷面按右導洞的方法進行施工,左側導洞施工到K14 + 433. 434 處時封端。然后由兩側橫向打設小導管注漿,加固中間土體,由臨時支撐間的空隙破除中間土體,每次破除寬度為0.5 m ,高度1 m。將拱部格柵鋼架連接成環,并掛網噴混凝土封閉,封閉1. 8 m 后,將橫通道打通。(3) 反向挑頂,將剩余的雙側壁法開挖的中間部分完成。圖3 右線小斷面進大斷面示意3. 6 K14 + 433. 434K14 + 483. 434 段施工橫通道施工完成后,在該段采用CRD 法施工。開8、挖按圖4 所示順序進行,每一部開挖后立即進行錨、網、噴初期支護,并打入鎖腳錨桿,以保證洞室的穩定。二次襯砌時首先拆除下部中壁臨時支撐,施作仰拱混凝土。仰拱施工完后再拆除上部臨時支護,施作側墻及拱頂混凝土。3. 7 右線K14 + 408. 87 + 483. 434 突變段施工所有突變斷面破口處均于環向增設一榀格柵并打設錨桿、掛網,噴C20 混凝土(35 cm 厚) ,以保證端面穩定。3. 8 監控量測在施工中實行信息化管理,分別對地表下沉、隧道拱頂下沉及周邊收斂進行嚴密的監控量測,并根據監控量測結果對施工參數進行動態調整,以達到確保安全、經濟施工的目的。量測結果顯示:地表最大下沉量為21 m9、m ,周邊收斂值為2 mm ,拱頂下沉10 mm ,均在允許范圍內。圖4 CRD 法施工工序及流程1、超前短管棚施工二部開挖3、初期支護四部開挖八部開挖7、初期支護六部開挖5、初期支護9、初期支護14、仰拱及邊墻襯砌15、拱部襯砌體會(1) 城市地鐵淺埋暗挖渡線段隧道斷面變化頻繁,結構跨度大,地層多次受到擾動,受力轉換十分復雜,因此必須根據不同斷面變化,采取相應的工法及加固處理措施進行靈活巧妙的過渡施工。(2) 通過紅山飯店段時,在房屋墻腳外側采用單重管高壓旋噴樁加固土體,右線隧道施作長30 m的159 管棚,左線隧道采用長8 m 的管棚,成功地穿越了既有房屋,解決了施工難題。經過現場實際量測,地表最大沉降只有21 mm ,說明這種方法是成功的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0
1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