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拱形骨架護坡整體鋼模施工的方案優化及推(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18902
2022-08-05
13頁
1.06MB
1、“五小成果”申報表單位名稱海南西環項目部申 報 項 目名稱關于拱形骨架護坡整體鋼模施工的方案優化及推廣簡要說明為了保證海南西環鐵路拱形骨架防護工程項目的質量和進度要求,我部對骨架護坡施工方案進行多次優化,經現場實施證明方案可行并且已經在現場推廣實施。經濟效益 提高了施工效率,節約了施工成本,加快了施工進度,為項目創造了效益。科技部門 鑒定意見完成項目時間主要 參加者情況姓名性別年齡職稱董仕奎男27助工申報單位意見 (蓋章)局評審 小組意見 (蓋章)關于拱形骨架護坡整體鋼模施工的方案優化與推廣一、工程概況我部承擔的海南西環鐵路DK217+000DK270+000段路基拱形骨架邊坡防護工程,其中全2、線以DK249+120.68為分界點小里程方向骨架采用C30砼澆筑,大里程方向骨架采用C35砼澆筑。共計C30混凝土11萬方,C35混凝土5.6萬方。路基邊坡坡率1:1.5,采用拱型骨架內噴播植草間植灌木護坡。拱形骨架由支骨架和主骨架組成。主骨架和邊坡水平線垂直,主骨架凈間距4m,厚0.6m、寬0.6m、頂面溝槽兩側設置0.1m厚擋水緣。支骨架按拱型鋪設,支骨架凈間距為3m,厚0.6m,寬0.5m,頂面溝槽下側設置0.1m厚擋水緣。 二、編制依據1、鐵路路基邊坡綠色防護技術暫行規定(建技20037號)、2、鐵路綠色通道建設實施指導意見(鐵建設函2007472號)3、鐵路邊坡防護及防排水工程設計3、補充規定4、鐵路邊坡防護及防排水工程管理補充規定5、鐵路邊坡防護及防排水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規定(鐵建設2009172號)6、新建時速200公里客貨共線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07159號, 2007年局部修訂)7、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42003,局部修訂:鐵建設2007159號,鐵建設2008147號,鐵建設200962號)8、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2010)9、海南西環線(海口至鳳凰機場段)路基工程設計圖(全一冊)10、海南西環線(海口至鳳凰機場段)區間路基設計圖(東方板橋)11、海南西環線(海口至鳳凰機場段)區間路基設計圖(板4、橋尖峰)三、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藝拱形骨架邊坡防護基本施工工藝流程為:施工準備測量放樣路基刷坡確定拱形骨架位置、尺寸拱形骨架基礎開挖立模混凝土拱形骨架、擋水緣施工養護伸縮縫設置踏步施工養護邊坡培土、種植灌木及種草養護。1、測量放樣由測量隊用全站儀或GPS放出路基設計邊線及路基護坡基礎邊線。釘好樁位,在施工場地附近布置控制樁。2、路基刷坡路基按設計邊坡坡度(1:1.5)進行刷坡,路基邊坡主要采用挖掘機進行刷坡,刷坡時預留20cm采用人工進行。刷坡坡度、刷坡深度嚴格按照規范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42003)中坡度偏差0.5%、表面平整度20mm要求進行,避免二次刷坡的發生。刷坡5、時采用坡度尺控制現場刷坡坡度,做到隨時刷坡隨時矯正。拱架正面布置示意圖 -剖面圖 I-I剖面圖3、拱形骨架基礎開挖、立模的方案優化3.1骨架設計參數拱形骨架以C30現澆混凝土,凈距為4m(寬)*3m(高),拱部骨架截面為L型,寬0.5m,主骨架截面為U型,寬0.6m,骨架嵌入路堤邊坡深0.4m,外露擋水緣深0.1m,種植土厚度0.2m(擋水緣部分采用C30現澆混凝土,與骨架同時澆筑)。3.2測量放樣測量放線前,工程部測量人員要根據橋臺位置、涵洞位置并考慮混凝土踏步位置整體布拱,在所有拱圈位置確定后才能根據里程位置精確放線。根據測放的里程樁現場排出骨架位置,撒白灰線標示,排出骨架位置后,要對相鄰6、的里程樁再次進行閉合測量。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基槽開挖。優化點:為更好的保證骨架斷面尺寸滿足設計要求,加快施工進度,在骨架開槽時建議全部采用小挖機開槽,人工配合修整、裝模,另外為了方便立模板,拆模板,方便挖機開挖,基槽尺寸統一加寬20-30cm。經過實踐證明采用小挖機挖基槽的速度一天相當于三十個工人的人工開挖速度,大大提升了基槽的開挖速度,為施工班組節省了不少的開挖成本。3.3基槽開挖3.3.1拱形骨架基槽開挖基槽采用機械開挖人工修整配合方式施工,開挖時從上往下開挖,并修筑方便施工人員上下的臺階。基槽開挖沿線路方向長度不能太長,能保證1-2天混凝土澆筑量循環即可,在基槽開挖完成后應立即進行模板支7、設、混凝土施工,以防止基槽暴露時間過長造成邊坡坍塌,或者下雨雨水沖刷,從而破壞路基實體質量。基槽人工掛線修整,以確保基槽尺寸符合設計要求。護腳基礎開挖護腳基礎底寬0.4m,深0.5m,首先由測量班放出基礎開挖線,每20 m一個控制點,基坑開挖采用小型挖掘機開挖,然后人工修整,保證基礎的結構尺寸滿足設計要求。為減少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對基坑的擾動,挖基土要清到基坑外邊緣外1 m以上。護腳基礎斷面圖 地面以上1.08m范圍護腳開挖加密施工控制點,按10m一個控制樁測設出護腳起坡點和混凝土護坡頂點的控制點,然后技術人員根據起坡點和坡腳點拉起控制線。同一斷面通過坡腳頂點和護腳起坡點兩點掛線確定護坡的坡度,8、并用1:1.5的坡度尺復核。3.4模板安裝3.4.1拱形骨架整體鋼模板安裝主骨架模板采用70cm(高)0.5cm(厚)鋼板加3.0 cm3.0cm方管背肋加固,沿主骨架槽底邊緣安裝加固。支骨架垂直坡面開槽后,沿拱骨架底邊緣分兩節安裝加固70cm(寬)0.5cm(厚)拱形鋼模板。模板加固采用直徑30mm鍍鋅鋼管加工成“門型”支架,按照間距1.0米橫跨固定主骨架側模。支骨架每節按照三組“門型”支架進行加固,并沿拱形骨架徑向設置拉桿防止骨架模板位移。擋水緣與骨架砼一起澆筑,模板采用10cm(高)0.5cm(厚)鋼板,沿骨架側模采用直徑16mm“U”型定位筋固定于“門型”支架上。進行混凝土澆筑前,人工9、清除基槽表面松散顆粒,灑水濕潤。模板詳細結構型式如下圖所示。優化點:為了工人裝卸和轉運模板方便,建議模板厚度采用2mm即可,每個拱圈分左右兩個半圈,半圈對接采用直接安裝對接即可,無需采用連接措施;另外此種鋼管門式支架加固方案是實踐過程中發現拆模時難度較大,由于支架套管的空隙太小,支架拆除時搖晃幅度不大,工人只能采用撬棍兩邊同時往上撬,對模板破壞較為嚴重,且拆模速度較慢,改進方法為采用直徑為18mm的鋼筋,截成1.2米長度,不用打入套管內,直接按0.5米間距打入鋼膜外側土中20cm,上口露出部分采用鐵絲捆綁即可,鋼模內才采用2cm土用腳踩實,防止漏漿,減少砼從底部流出,減少模板拆除難度。模板上口10、采用方木加工成60cm的卡槽卡住即可,方便拆裝。經實踐:改良后的加固方法,可以滿足2個工人一天加固8套模板,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3.4.2護腳模板安裝模板采用0.4 m4.0 m的竹膠板,采用外撐內拉的支模方法進行模板支設,模板支設好后要經技術員復核無誤后才能進行下道工序施工。4.混凝土拱形骨架、擋水緣施工4.1混凝土澆筑前報檢混凝土澆筑前按照工序報請監理工程師按照設計圖紙核對,各項指標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砼澆筑。4.2混凝土供應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運輸車運送至現場,滑槽入模,插入式振動棒振搗。4.3混凝土施工組織安排2個工作班組,每組15名施工員,其中砼振搗工8人,另外每個工作組配備11、一名組長,負責指揮現場。由于路基邊坡坡度為1:1.5,骨架混凝土澆筑應從護腳開始,由下而上分段分層逐級澆筑。首先,骨架混凝土自護腳開始每米分段加隔板,澆筑時第一層30cm采用小型插入式振動棒振搗,澆筑第二層時,為防止砼流動可采取第一層砼澆筑30分鐘后進行第二層砼澆筑的措施。澆筑過程中現場技術人員全程盯控,確保砼澆筑質量。 優化點:每個班組人數配置為1人指揮小挖機,負責配合技術人員放線,開挖基槽,回填骨架開挖土;2人配合修整基槽,清理浮土,回填骨架護坡,1人振搗砼和放料,6人拆裝模板和澆筑砼和養護,每10人一個班組。經實踐,按照改良后的基礎開挖,模板加固方法,和人工機械資源配置,每個班組砼平均完12、成澆筑量可以達到30m,是原來采用土模完成速度的3倍。拱形骨架護坡施工方案采用整體鋼模的推廣效果:經過試點和推廣,采用整體模板加固、澆筑拱形骨架砼,相對于以前用土模和地上20cm小模板有以下幾點優勢:1. 模板采用標準尺寸加工而成,方便了現場技術人員和監理工程檢查,方便了施工班組控制基槽的開挖和模板安裝,有效的避免了由于尺寸不夠造成的偷工減料。2. 完全采用小挖機開挖基礎和基槽,大大提升了基槽開挖速度,為施工班組即節省了人工開支又提高了工作效率。3. 基槽開挖兩側加寬20-30cm,即方便了拆裝模板,又方便了挖機開挖,施工整體鋼模無需擔憂砼超方問題,為施工班組免除了煩惱和后顧之憂。4. 整體模板重量減輕了,一個工人可以搬運半個拱圈,方便了材料轉運,改良后的模板加固方案即安全有效,又方便快捷,兩個工人一天可以拆裝8個拱圈,大大提升了模板的拆裝效率,為施工班組節省了成本。5. 通過整個方案的優化與實踐證明,本方案可行,并且已經在施工班組中得到了證明,為施工班組帶來了較高的經濟效益,施工質量得到可控狀態,大大提升了施工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