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土地平整施工方案土地平整、田間道路、農田水利、施工組織設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18933
2022-08-05
7頁
18.50KB
1、農田土地平整施工方案 土地平整、田間道路、農田水利、施工組織設計作為施工中水準測量的依據。水準點的觀測工作應埋設兩周后進行。每隔一定時間進行復測,以查明水準點,高程是否變動,如果變動,應及時校正。 ?高程控制測量成果上報監理工程師,待批準后使用。 2.施工測量 在各施工部位開工前,按監理人要求,對施工范圍內的原始地形進行實地測量。并按現場施工的精度要求,繪制相應比例的原始地形圖。待原始地形圖經監理人認可后,及時繪制原始的縱、橫斷面圖,斷面圖的布置依據設計圖的布置方式在設計斷面間加密布置。斷面中心樁間距按工程結構特征和1 地形變化情況在5m,20m之間選擇。實測原始地形測繪完成后,再依據發包人提2、供的原始地形線進行認真的分析對比,并將比對計算出的結果在工程開工前28天內,報送監理人復核、審批。 3.竣工測量和竣工總平面圖的編制 在施工測量過程中,應準確無誤的收集各方面原始資料,結合竣工測量繪制竣工圖。 ?設計總平面圖,單位工程平面圖,縱、橫斷面圖和設計變更資料。 ?定位測量資料:施工測量資料,沉降觀測資料及竣工資料。 為了全面反映竣工成果,把與竣工資料總平面圖有關的資料分類裝訂成冊,作為竣工總平面圖的附件保存,內容包括: 施工現場及附近的坐標控制點、位置及高程一覽表; 建筑物或構筑物沉降及變形觀測資料; 工程定位,檢查及竣工測量資料; 2 設計變更文件; ?建設場地原始地形圖。 (三)3、土地平整施工 根據施工圖進行施工測量放線確定平整標準(準備階段)?利用推土機、裝載機、平地機等機械設備清理樹根?利用推土機、鏟運機、裝載機、挖掘機、自卸車等機械設備進行挖高填低(粗平)?利用平地機等機械設備進行土地平整(精平)?土地翻耕?垃圾外運。 1、施工測量及土方平衡計算 按照技術條款的要求,結合實際地貌,利用已建好的平面高程控制網,對所有田塊進行測量放線,要求相鄰田塊尺寸誤差不偏離?30cm,高程允許誤差?20cm。 放線時要求測量技術人員測算出每個田塊的工程量,進行土方平衡分析,明確土方 調配計劃。 3 2、植被清理 首先清除開挖工程區域的全部樹木、樹樁、樹根、雜草、垃圾、廢渣以及發4、包人認為的其他有礙物。主體工程的施工場地清理,必須根據發包人的要求進行清理,盡最大可能保護清理區范圍外的天然植被。 3、田塊平整 ?、粗平 利用機械設備進行挖高填低,對近距離的采用75kw推土機推土,遠距離采用1立方米挖掘機或裝載機挖裝,8噸自卸車運至填土區,若填土區較深將采用推土機分層碾壓(30厘米一層),以避免不均勻沉降。 此外,進行田塊整理時,要考慮到田地的排水地勢,使田塊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雨季排水。 推土量較大的地方,采用以下方法提高施工效率及效果:安排三臺推土機并排施工,減少土的流失,提高施工效率。 4 下坡推土:在斜坡上,推土機沿下坡方向竊土與堆運,借機械重力作用切土,增大切土深5、度和運土數量,可提高生產率30%-40%,但坡度不宜超過15o,避免后退時爬坡困難。適應于半挖半填地區推土、回填溝、渠時使用。 槽型推土:推土機重復多次在一條作業線上切土和推土,使地面逐漸形成一條淺槽。再反復在溝槽中進行推土,以減少在兩側漏散,可增加10%-30%的推土量。槽的深度以1m為宜,槽與槽之間的土坑寬約50m,當推出多條槽后,再從后面將土推入槽內,然后運出。適應于運距較遠,土層較厚時采用。 并列推土:用2-3臺推土機并排作業,以減少土體流失量。鏟運刀相距15-30cm,一般采用兩機并列推土,可增大推土量15%-30%,三機并列可增大推土量30%-40%,但平均運距不宜超過50-70m6、,也不宜小于20m。適應于大面積場地平整及松土用。 分堆集中,一次推法:適應于堅硬土質、運距較遠或長距離分段松土。 5 ?、精平 田塊粗平結束后,利用鏟運機(采用循環線路)進行平整作業,人工修整田塊邊角。 ?、修整 對于局部機械無法平整的田塊邊角和田坎,人工進行修整。 ?、測量控制 施工過程中,由測量人員利用測量設備監測平整高程,防止超平和欠平。 4、平整后的質量要求 在平整時應注意表土的收集,做到分塊合理、方便耕作、表面平整無起伏,方格田竣工后的外觀質量應符合下表標準: 5、土地翻耕 對于平整完成后的田地,在人工筑好田梗后即可進行耕作層的鋪設,鋪設耕作層前,對平整完成后的田地進行一次人工6 7、平整,對局部超高或超低的部位進行操作,鋪設之后進行土地翻耕,擬使用旋耕機進行作業面土地翻耕,靠近田埂邊機械操作不到的地方,用人工進行翻耕。 6、垃圾外運 施工鏟運機配合挖掘機裝至自卸車,運至指定區域。 (三)農田水利工程 一、土方工程 人工挖溝渠 1、施工準備 ?、主要機具:尖、平頭鐵鍬、手錘、手推車、梯子、鐵鎬、撬棍、鋼尺、坡度尺、小線或20號鉛絲等。 ?、土方開挖前,應摸清地下管線等障礙物,并應根據施工方案的要求,將施工區域內的地上、地下障礙物清除和處理完畢。 7 ?、建筑物或構筑物的位置或場地的定位控制線(樁),標準水平樁及基槽的灰線尺寸,必須經過檢驗合格,并辦完預檢手續。 ?、場地表面8、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區域內,要挖臨時性排水溝。 ?、夜間施工時,應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錯挖或超挖。施工場地應根據需要安裝照明設施,在危險地段應設置明顯標志。 2、工藝流程 確定開挖的順序和坡度?沿灰線切出槽邊輪廓線?分層開挖?修整槽邊?清底。 3、施工方法 對于本項目土方可自上而下分層開挖,每層深度以30cm為宜,從開挖端都逆向倒 退按踏步型挖掘。碎石類土先用鎬翻松,正向挖掘,每層深8 度,視翻土厚度而定,每層應清底和出土,然后逐步挖掘;挖出的土方裝入手推車或翻斗車,由未開挖的一面運至棄土地點;在場地有條件堆放時,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應一次運至棄土處,避免二次搬運。 49、施工期臨時排水 施工期臨時排水,盡可能結合永久性排水設施布置。 應在每項開挖工程開始前,盡可能結合永久性排水設施的布置,規劃好開挖區域內外的臨時性排水措施,并在向監理人報送的施工措施計劃中詳細說明臨時性排水措施的內容,提交相應的圖紙和資料。 為保護其開挖邊坡免受雨水沖刷,應在邊坡開挖前,按施工圖紙要求開挖并 完成邊坡上部永久性山坡截水溝的施工。對其上部末設置永久性截水溝的邊坡面,加設臨時性截水溝,并經監理人批準后,在邊坡開挖前予以實施。 在場地開挖過程中,做好臨時性地面排水設施,按監理人要求保持必要的地面排水坡度、設置臨時坑槽、使用機械排除積水以及開挖排水溝排走雨水和地面積水等。 9 采取的10、臨時排水措施,應注意保護已開挖的永久邊坡面及附近建筑物及其基礎免受沖刷和侵蝕破壞。 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按照以下工藝流程進行回填: ? 測量施工放樣 10 基面清理完成后根據回填設計圖測放出回填區結構控制點和基面高程,放出結構邊線,并均做好明顯標志,標志標記應明確清晰,且不易移動,同時做好各項記錄。 ? 基面驗收 土方回填碾壓施工前應對已清理的基面及時組織驗收,同時做好各方面的驗收資料,驗收合格后方能進行碾壓回填,否則重新進行清理及放樣。基面驗收后應抓緊施工,若不能立即施工時,應做好基面保護,復工前應再檢驗,必要時須重新清理。 ? 填筑要求 ?、土方填筑前,必須清理地基,清除草皮表土,并將影響建筑物安全的樹根,竹根及砂礫料,等雜物全部清除挖除,清基厚度按清除實際深度控制,平均按0.2m計。 ?、基底及每層填土未經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不得進行填土及上一層的填土施工。 11 百度搜索“就愛閱讀”,專業資料、生活學習,盡在就愛閱讀網,您的在線圖書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