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組織設計(4生物池及回流剩余污泥泵站)-(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19137
2022-08-05
7頁
39KB
1、即墨市西部污水處理廠安裝工程生物池及回流剩余污泥泵站施 工 組 織 設 計 編制:審批:編制單位:青島安裝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編制時間:第一章:工程概況1.工程概況1.1單位工程名稱:生物池及回流剩余污泥泵站1.2主要工程內容:手動鑄鐵鑲銅圓閘門2臺、不銹鋼方閘門12臺、墻洞泵(混合液回流泵)4臺、潛水離心泵(污泥回流泵)3臺、潛水離心泵(剩余污泥泵)2臺、水下攪拌器10臺;電氣安裝1600m 電氣配電箱(柜)52臺 配管1000m第二章:工程特點施工難點:1.該工程工程量較大,技術要求比較高,工期緊,施工難度較大。第三章:施工組織及施工前技術準備1、施工前技術準備1.1認真學習設計圖紙及相關規范2、規程、標準,并對圖紙中的問題進行整理記錄,請設計單位進行設計交底,圖紙會審。1.2結合本工程的特點,總結以往類似工程施工中的經驗,編制切實可行分部工程、分項工程技術交底,特殊部位、重點工藝設備施工技術數據計算及施工方法確定。第四章: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法第一節 設備安裝1.1施工中采用的規范、標準及其它技術文件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范 GB50231-2009起重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278-98城市污水處理廠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GB50334-2002設計施工圖紙及進口設備安裝使用維護指導手冊1.2設備安裝通用技術要求1.2.1開箱檢查與保管.1設備開箱應由業主、監理3、供貨商及施工諸方共同參加。.2開箱前核實箱號、箱數及檢查包裝情況。.3核實設備的名稱、型號及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基礎驗收.1基礎驗收應在土建基礎合格交付后進行,驗收應由業主、監理及施工單位共同參加。.2設備基礎表面和地腳螺栓的預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積水等均應清除干凈,預埋地腳螺栓的螺紋和螺母應保護完好,放置墊鐵部位的表面應鑿平。設備就位、找正和找平.1設備就位前,應按施工圖并依據有關建筑物的軸線、邊緣線或標高放出安裝基準線。1.3鑄鐵鑲銅閘門安裝1.3.1安裝程序:基礎校核開箱檢查基礎放線鑄鐵鑲銅閘門框安裝導桿安裝找正啟閉機安裝二次找正閘門灌漿檢驗與調試1.3.2安裝前的準備工作檢查4、設備的規格性能是否符合圖紙要求,檢查設備說明書、合格證和設備試驗報告是否齊全。1.4攪拌器安裝安裝程序:熟悉圖紙及相關技術文件基礎放線支架安裝找正卷繞裝置就位緊固攪拌器驅動裝置安裝找正調平攪拌槳和控制系統組裝試運行。安裝前的準備工作.1檢查設備的規格、性能是否符合圖紙要求,檢查設備說明書、合格證和設備試驗報告是否齊全。.2檢查設備外表如潛水電機、攪拌漿葉、導桿、起吊支架等是否受損變形,零部件是否齊全完好。.3復測土建工程的標高是否滿足設計圖要求,以及檢查所有的埋件留孔要求是否符合安裝條件。設備安裝.1攪拌器采用主機、導桿、起吊支架分部安裝的形式進行。.2攪拌器提升導軌上部固定方式可根據實際條件5、現場確定。.3用于潛水電機升降的導桿安裝時應保證其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1000mm,與池壁的位置偏差小于2mm,檢查無偏差后將導桿底部與池底、上部與池壁采用基礎螺栓連接固定。.4安裝后的攪拌漿葉角度偏差應小于10。.5起吊支架安裝時應保證立柱垂直度偏差小于1/1000,定位準確后用地腳螺栓與基礎平臺連接固定,安裝后的起吊支架應能順利地將主機吊上或放下。檢驗與調試.1攪拌器在無水狀況下應短時起動運轉,檢驗攪拌漿葉的轉向是否符合要求,運轉時攪拌漿葉有無抖動、卡阻現象發生。.2攪拌器在有水工況下帶負荷連續運行2小時,檢查傳動裝置運轉應平穩,攪拌軸及漿葉等無異常抖動現象。.3測量電機電流不超過額定值,6、三相電流平衡,電機與軸承溫升正常。.1潛水泵安裝.1.1依據施工圖紙,畫各臺泵的泵座、縱橫兩個方向中心線。.1.2依據泵座圖紙給定的尺寸做地腳螺栓安裝模具,保證精確就位。.1.3泵基座以下留30mm的二次混凝土澆筑高度,待泵座安裝調平后灌無收縮混凝土。.1.4將泵座上的地腳螺栓裝在30mm厚鋼板模具上,平墊鐵固定在模具的下平面,保證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10mm,標高偏差不大于20mm。.1.5經檢測后用大于基礎標號的細石混凝土進行灌漿,混凝土灌注到模具下平面處。.1.6當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5%后,拆除模具,將泵座安裝就位,用不銹鋼板精確調整到驗收標準的水平度(不得超過三塊)。.1.7泵座的平面7、位置、水平度驗收,工序驗收,合格后,開始澆筑二次混凝土并安裝出水管。出水管必須按設計要求設立牢固的管道支架,泵座不得直接承受外力。.2整體出廠的離心泵、污泥泵在防銹保證期內,其內部零件不宜拆卸,清洗和檢查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規定。管道與泵連接時應符合以下規定:.1管子內部和管端應清洗潔凈,清除雜物,密封面和螺紋不應損傷。.2吸入和輸出管道應有各自的支架,泵不得直接承受管道的重量。.3相互連接的法蘭端面應平行,螺紋管接頭軸線應對中,不應借法蘭螺栓或管接頭強行連接。試運轉前檢查內容及要求.1試運轉前驅動機應空載運行h,并無異常現象,其轉向與泵的轉向相符;各指示儀表、安全保護裝置及電控裝置均應靈敏、準8、確、可靠。.2各固定聯接部位無松動;各潤滑部位已按設備技術文件規定加注潤滑劑,有預潤滑要求的部位應按規定進行預潤滑。試運轉.1設備試運轉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進口設備試運轉應有廠家技術代表指導。.2試運轉過程中各固定部位不應有松動,轉子以及各運動部件運轉正常,不得有異常聲響及摩擦現象,附屬系統運轉應正常,管道連接牢固,無滲漏現象。.3溫度及潤滑符合設備技術文件規定。.4安全保護,電控裝置以及各部分儀表均應靈敏,正確可靠。.5機械密封的泄漏量不應大于5ml/h。特殊泵,密封的泄漏量不應大于設計的規定值。.6泵在額定工況下連續試運行時間不應少于2h;特殊泵的試運轉時間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9、第二節 管道安裝工程1施工中采用的規范、標準及其它技術文件城市污水處理廠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GB50334-2002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238-20082管道安裝技術要求2.1管道安裝程序放線標高測量管子及其附件復驗管子及附件預加工管道支架預制支架刷底漆支架安裝刷底漆管道焊接管道安裝管道試壓、消毒、沖洗管道補底漆管道、支架刷面漆2.2管道安裝規定:管道安裝應與土建專業及其它專業密切配合,對有關的建筑結構、支架、預埋預留孔、溝槽墊層及土方等質量,應按設計和相應的施工規范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管道安裝。2.3管子及其附件檢驗。管道的組成件及管道必須具有制造廠的質量證明書。另10、外對運抵現場的管子管件應進行外觀檢查和必要的化驗、試驗,外觀檢查主要檢查外防腐涂層是否有傷,管子的橢圓度是否合要求,是否有砂孔、重皮現象。2.4鑄鐵管安裝2.4.1鑄鐵管的連接形式采用膠圈柔性連接及壓蘭連接。2.4.2球墨鑄鐵管及管件的外觀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2.5碳鋼管安裝2.5.1根據施工過程及現場具體條件,采取以下對口方法2.5.1.1在預制平臺上利用平臺的有利條件,固定管件和管子,用一米長的不銹鋼板尺檢查兩直管的平直度,用塞尺掌握對口間隙。2.5.1.2對大口徑碳素鋼管,在固定管端下部點焊200mm長的角鐵23根,活動段依據對口情況適當用楔子找正對口對口找正后,立即點焊定位,點焊長度及11、數量根據管徑大小定,但不少于四處。第三節 電氣安裝工程1施工中采用的規范、標準及其它技術文件城市污水處理廠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GB50334-200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 GB50150-200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168-20062成套盤、柜安裝2.1安裝程序熟悉圖紙定位放線外觀檢查基礎支架制安就位找正質量檢查電氣整定調試壓線質量檢查2.2現場條件要求屋頂、樓板施工完畢;預埋件符合設計;門窗完畢;影響設備安全的其它施工全部結束。2.3外觀檢查設備規格、型號符合設計要求,零部件齊全;技術文件齊全;外觀應良好,無機械損傷。2.4安裝要求基礎型鋼安裝允許垂12、直度偏差不大于1mm/m,全長5mm;水平度偏差不大于1mm/m,全長5mm;位置誤差及不平行度小于5mm;基礎型鋼應可靠接地;基礎型鋼宜高出地面10mm;但高壓開關柜基礎型鋼與地平便于手車移動;盤、柜及其內部設備與各構件間連接應牢固;3.1安裝程序熟悉圖紙定位放線電纜支架、橋架安裝、保護管敷設支架接地質量檢查電纜敷設絕緣測試電纜頭制安質量檢查3. 2外觀檢查產品技術文件應齊全;電纜型號、規格符合要求;電纜外觀不應受損傷;電纜封端應嚴密;電纜絕緣良好。3.3電纜橋架、托架安裝電纜托架和橋架應采用規范厚度的鍍鋅鋼材,彎頭連接件等采用廠制品;橋架安裝應橫平、豎直,無扭曲變形,內壁應光滑無毛刺,線槽13、連接應連續不斷,每節線槽固定點不少于2個;在轉角和分支處和端部均應有固定點。3.4電纜管加工敷設電纜管采用熱浸鍍鋅鋼管或阻燃型ABS 管,管口和內壁光滑,端口需做成倒喇叭口;穿線管彎曲半徑不小于管外徑的10倍,且不小于所穿電纜的最小允許彎曲半徑;穿線管、較長時采用過渡接線盒便于抽線;3.5電纜敷設電纜安裝采用滾筒及支撐架;電纜敷設前,必須進行絕緣測量;電纜應從盤的上端引出,不應使電纜在支架上及地面磨擦拖拉,電纜上不得有鎧裝壓扁、電纜絞擰、護層折裂等未消除的機械損傷;第五章:保證安全、質量、文明施工的技術措施1、工期保證措施1.1考慮到施工技術要求高,工程量大,施工機具、設備的合理有效投入,施工14、中各專業間產生相互影響,對工期目標實現造成很大困難,如果我方中標,將充分發揮專業隊伍,配套齊全,機械化施工水平高的優勢,工作準備充分,在保證重點、兼顧一般、統籌安排、全面展開的原則指導下,科學合理地組織施工,保證在計劃的工期內完成該項目的施工任務.2、質量保證措施2.1本工程質量目標為確保優良,爭創“泰山杯”。2.2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技術負責人為副組長、各部門和施工隊負責人為組員的質量管理小組,進行明確的分工,質量工作人人有責。3、安全保證措施3.1施工中采用的安全規范、標準及安全規定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 GB50194-93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15、 JGJ46-88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 JGJ33-20013.2安全生產管理目標按照建設部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標準(JGJ59-99),在安全施工檢查中,評分達到90分以上,杜絕重大傷亡事故,輕傷頻率控制在1.2以內。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監督檢查制和責任追究制(“三制”)管理,做到目標明確,責任清楚,措施有力,監督到位。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對本工程施工安全負全責,本項目安全生產除按公司安全機構的日常管理與監督外,同時接受業主、監理的監督與管理。3.3保證安全措施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施工指導方針,認真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切實保證安全保證體系的運行。 該項目嚴格實行建筑工程安全報監制度,做好該項目開工前的安全審驗和施工過程中的跟蹤檢查及竣工驗收評定,實行全過程的安全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