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大廈附著式整體升降腳手架施工組織設計(較全)(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19270
2022-08-05
7頁
20.50KB
1、第一部分 施工組織方案一.架體布置說明:1、根據提供的平面結構圖紙分析,該工程外形結構較簡單,呈長方形。2、根據本工程的結構平面圖及立面特點進行架體布置,本工程核心筒和外圍分別設計安裝20臺機位和40臺機位(參見附圖),相應分別安裝 “FZJ-60型夾鉗式防墜裝置”,作為整體升降作業的二次保護和架體防墜落設施。另外,為確保架體的平穩升降,在腳手架上使用新型的由鋼梁和導輪組成的鋼性防傾裝置。 3、本提升腳手架體搭設高度為四層標準層高計9.5步,高17.35m,寬度為0.8m,最大機位跨度為6.2m,采用48*3.5鋼管和普通扣件、竹腳手板,搭設步距1.8m,立桿縱距0.8m。4、本工程的二至五層2、為架體搭設層,搭設進度與施工進度同步。5、整體提升電動升降腳手架隨各主樓結構施工同步提升,提升時間約1小時(升降后各硬拉接點安裝時間約2小時),提升前施工下一層混凝土強度要求需達到C10。6、腳手架的搭、拆階段,塔吊、施工電梯等垂直運輸設備應積極配合吊運材料, 確保施工進度。腳手架設計施工荷載為kN/M2,準許三步同時施工,禁止使用集中荷載和偏心荷載。7、 在施工過程中, 施工用的塔吊、人貨電梯等設備, 要求離標準層外墻邊線至少2m的凈空,以確保腳手架的整圈連通,提高其整體性和安全性,若施工設備靠墻太近,確需斷口時,最好能保持腳手架的頂層連通,以盡可能保持腳手架的整體性和確保施工安全。8、架體3、搭設完畢提升前,總包方應對有關工種進行技術交底,要求各種材料、設備等不得超出外墻邊線250mm,以免影響架體升、降作業。同時,架體升、降過程中及架體未固定好之前,除了外架班工人外,任何人不得在架體上滯留,更不得上架施工。9、由于電梯、鋼平臺位置未確定,平面布置圖以后將作調整。二、升降腳手架的搭設要求A、材料要求:升降腳手架的搭設材料必須采用483.5mm腳手管和標準扣件搭設,鋼管應無裂痕、彎曲、壓扁和嚴重銹蝕現象,扣件無裂縫,變形、螺絲無滑絲、機械性能好(符合部標JGT22-85)。B、技術要求:腳手架的搭設必須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中的腳手架機位布置平面圖的要求施工,搭設過程中如有修改和變動,4、應由原方案設計人進行補充和修改。C、腳手架搭設單元跨度6200mm,步高為1800mm,架體寬度800mm,垂直度控制在1/300范圍內。每面豎向框架高低差30mm,架體的大剪刀撐角度為45。60。之間。1、 桁架的搭設標準:水平桁架用M1245螺栓與豎向框架相聯接,兩單片水平桁架用短聯結管連接,形成一個桁架體系。兩單片水平桁架要求作對連接,水平桁架上沖天短管要求高低錯開。2、標準雙排架的搭設方法:桁架的立桿即為沖天管(機位處為豎向框架),每步腳手高為1800mm,共搭設9.5步架,4層樓高,牽管用十字扣裝于兩沖天管內側,橫擔管用十字管扣裝于牽管下方并扣在立桿上,其搭設步驟為:首先安裝好腳手架5、承力架,調平后,用鋼管進行固定,安裝水平桁架形成一個桁架體系,再裝豎向主框架。在水平桁架的基礎上,將一端焊接好法蘭盤的腳手管用螺栓與水平桁架聯接,然后按普通腳手架的要求搭設,扣件必須鎖緊牢固,要求其緊固力矩保證在4050Nm范圍內。3、 升降腳手架的安全圍護:腳手架的安全圍護必須穩固有效,安全網圍在腳手架外側和兜底,底部靠內墻距離為40mm,全部為安全網所封閉,全封閉采用密目安全網(2000目/100cm2),安全網應平直扎牢,踩笆應按要求鋪設,并用18鐵絲扎牢。底部腳手板與主體外墻須全封閉,架體的第三步與第五步采用白色安全網加以隔離。架體第五、六、七步操作層按踢腳管高度安放木板防護。 4、 6、臨時拉結:整體腳手架交付施工使用時,必須安裝臨時拉結點,拉結點應事先設置在土建施工的樓面上,預埋短鋼管,要求每單元架體上、下、左、右、中不得少于6處拉結。5、 電控升降系統:整體腳手架要求每棟架體必須搭設一個電氣總控室,控制室搭設必須規范,有防雨、防曬功能,控制室有門,須加鎖。電控柜接線規范,外殼必須接地。控制臺性能良好,調試復檢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嚴禁帶電移動電控柜,總電源進線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6、 分片(斷口)下降措施:本腳手架如因施工需要(如施工電梯阻礙等原因),要求做到單片(斷口)下降時,必須采取特殊措施,防止在下降時因重心偏移而傾倒,視情在斷口處兩邊各增加一套防傾裝置,保持腳手架下降7、時的穩定性,確保施工安全; 提升腳手架正常活荷載200Kg/步.m2,共三步,投影面積600kg/m2,且為均布荷載,不得使用集中荷載和偏心荷載。三、電動升降整體腳手架施工操作規程:電動升降整體腳手架是一項全新的施工工藝,適合高層建筑外墻使用,它 是由鋼管和扣件組成的外墻腳手架,其中包括提升機、承重托架、豎向主框架、 水平桁架、防傾斜組件、提升梁、防墜梁、附墻拉桿、固定螺栓及與之配電氣控制系統組成。本腳手架施工系高空作業,使用操作必須嚴格按照本規程的要求及現行的施工規范進行。1、 預留孔和預埋件的安裝: 、施工前,必須認真閱讀施工組織設計,根據施工方案中機位布置平面圖進行實地考察,確定和選擇預8、留孔具體位置,如有出入,應及時與原設計人聯系即時修改方案。 、每臺機位處,須埋設3根401.5PVC硬塑料管,3個預留孔須保持在一水平面上,上下之間誤差不得大于15mm,水平方向誤差50mm,預留孔之間的距離均200mm,上、下樓層的機位預埋點必須垂直對準,相差不得大于100mm。、 預留孔位置.一般要求安裝在樓板下250mm處的結構梁上,預埋管固定在未澆混凝土的主鋼梁上,用鐵絲扎牢,并且塑料管兩頭分別用塑膠封閉,防止混凝土流入。同時應在該處用油漆做好記號,澆灌混凝土時應派專人跟班監護。2、 承重托架的安裝: 、準備工作:技術員必須熟悉施工工程對象,確定整體升降腳手架機位布置的具體位置,落實所9、依附的鋼筋混凝土剪力墻或框架柱的位置、軸號,按照實際需要決定采用一般或特殊加工的承重托架和承重支架規格;設計預留孔位置。按照設計備齊所需配件,并檢查是否符合質量標準后方可投入使用。 、安裝步驟:利用基礎架安裝承重托架,承重托架須等到外腳手架搭設到施工組織設計高度后才安裝,安裝時承重托架必須用水平尺調平,然后用鋼管進行固定。 3、腳手架的搭設:、 準備工作:操作人員應熟悉本腳手架設計圖,包括其下方的桁架設計圖,掌握技術要領,料、配件是否符合設計質量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搭設步驟: 1、整體腳手在二層面以下0.38m處開始安裝,安裝順序為豎向主框架水平桁架普通腳手架。腳手架首次安裝4.75m高10、,以后隨建筑物升高向上安裝4個層高,然后開始提升。2、按照架體平面布置圖,將每榀腳手的豎向主框架加強節及水平桁架拼裝后用塔吊放在落地腳手架平臺上,水平與垂直度校正后,用48鋼管扣件臨時固定。3、底部桁架搭設完畢后,除機位位置外,掛好兜底網,鋪好底部隔離板,底部與主體間須用木板全封閉。第二步以上為普通腳手架,具體搭設施工程序為:豎向框架內立桿外立桿大橫桿-小橫桿擱柵防護欄桿斜拉桿連墻桿鋪踩笆安全網。4、將豎向主框架接至4.75m高,在水平桁架上按立管縱距搭設普通腳手架,先搭設二步,與結構作硬拉結。第一步內外大橫桿在相鄰主框架間連通,第二步外側大橫桿連通。5、當二層結構完成后,且砼強度達到C10時11、,用穿墻螺栓固定斜拉桿,斜根斜拉桿受力均勻。6、將主框架接至8.3m高,同時搭設第三、四、五步腳手,步距為1800mm,第三步在相鄰主框架間外側大橫桿連通,腳手與結構按規定作硬拉結。7、待三層、四層結構完成后,將主框架接至17.35m全高,同時搭設第六、七、八、九步腳手,步距為1800mm,腳手內外大橫桿均連通。8、待五層結構砼強度達到C10后,安裝防傾防墜懸臂梁、防傾滑輪和上斜拉桿。9、上、下兩道導軌的安裝垂直度誤差不大于5mm。10、搭設每一步腳手后,應及時按規范要求鋪設竹笆和安全維護及安全網,設兜底的小眼網加密目網。11、當四層高的腳手搭設完成后,在每一榀腳手外側設置一道大的剪刀撐,并使12、剪刀撐與水平線的夾角為4560。12、土建結構五層完成后,在腳手主框架第五步小橫桿上安裝一只5KN的手動小葫蘆,抽動小葫蘆將提升鋼梁提到第十層結構的預留孔處,先用穿墻螺栓固定提升鋼梁,再用斜拉桿的一端與鋼梁的耳板固定,另一端與第十層結構的墻(或梁)作連接固定,調節斜拉桿的花蘭螺母,使鋼梁處于水平位置的受力狀態,拆除手動小葫蘆。13、開動電動葫蘆,拉緊架體,使防墜器處于非鎖定狀態,然后在防墜器上插入防墜吊桿,吊桿上端與防傾防墜懸臂梁下端吊耳相連。14、安裝電動葫蘆的電動控制柜,接通電源進行調試,確保每路電源所控制的電動葫蘆能正常轉動,相位一致。15、每只電動葫蘆均要編號,且與電控柜上編號一致,電動葫蘆須是同一生產廠,同一型號,同一規格,具有出廠合格證。、 技術質量要求:A、腳手架立桿垂直度應控制在1/300內,豎向框架間水平高低相差小于50mm。B、扣件節點必須鎖緊牢固有效,安全維護措施必須穩固可靠。C、在腳手架搭設過程中,隨搭設高度的增加,應采取臨時加固措施,將腳手架與建筑物穩固連接。D、腳手架的斜撐和十字剪刀撐的設置,應符合規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