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坂三號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1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19414
2022-08-08
13頁
203.21KB
1、海峽西岸經濟區高速公路網漳州至永安聯絡線-龍巖漳平段 A7 合同段(K104+970.000 K110+993.487)錢坂三號隧道仰拱施工方案中鐵二十三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龍巖漳永高速公路A7 合同段項目經理部二一二年十月二日目錄一、編制依據 .3二、編制原則 .3三、工程概況 .3(1)地 形地貌.4(2)工 程地質.4(3)水 位地質.4(4)設 計概況.4四、人員、機械進場情況.6五、施工工藝 .91、防水板 隔離 層及環 向透 水盲溝 施工 .92、施工縫 及沉降縫處的防水處理.12錢坂三號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海峽西岸經濟區高速公路網漳州至永安聯絡線相關施工圖紙。2、2、現場實際地形、地貌調查資料。3、我公司的質量手冊及程序文件及集團公司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管理水平、現有技術裝備力量和多年來積累的公路隧道施工經驗。4、國家、交通部現行的有關施工驗收規范、強制性標準,福建省標準化施工指南。二、編制原則1、貫徹“早 進洞,晚出洞”的 原則,避免洞口大挖大刷,保證隧道洞口邊坡及仰坡的穩定,確保原有自然生態景觀不被破壞。2、隧道貫徹國家有關經濟政策,積極慎重的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3、認真執行國家有關土地管理、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等法規的要求。注意節約土地,保護農田及水利設施,盡量保護原有植被,妥善處理棄渣和污水。三、工程概況(1)地形地貌隧道區屬構造剝3、丘陵地貌。該隧道穿越于錢坂村和車碑村交界的山體中,進口處地面高程 240-250 米,出口處地面高程 310 米-320 米,隧道軸線最高點高程 876 米,相對高差 540 米-570 米,地形陡峭,山脊較渾圓,進口側山坡自然坡度 3545 度,出口側山坡自然坡度 3540 度,植被較發育。(2)工程地質隧址位于戴云山山地區,地殼整體相對穩定。受地區地質構造的影響,隧址區根據現場地質測繪,隧址區斷裂結構發育。區內有 F41、F41A 斷裂帶通過。隧址區上覆殘破積粘性土,下伏基巖為三疊系溪口組泥質粉砂巖、粉砂巖、隧道走向與巖層走向小角度相交,影響圍巖級別。(3)水位地質隧址區洞身地下水主要為下4、伏風化基巖中的裂隙-空隙水,其巖性泥質粉砂巖、粉砂巖為主,未見有透水較好的斷裂發育,一般富水性差。隧道位于當地侵蝕基準面之上,地表水較貧乏。地下水蘊藏較深,水量貧乏,受降雨影響明顯,對隧道影響較小。(4)設計概況錢坂三號隧道位于福建省漳平市境內,進口里程 ZK109+178,YK109+194;出口里程 ZK109+612,YK109+624;隧道全長左洞 434m,右洞 430 米。人行橫洞 ZK109+430,YK109+433.776。隧道路面設計時速 80 公里每小時,洞內縱坡為單面上坡,最大縱坡 3.0%,最小縱坡 0.03%。設計荷載:公路-I 級。路面設計標準軸載 BZZ-1005、。隧道建筑限界項目凈寬(m)凈高(m)行車道(m)側向寬度(m)檢修道(m)主洞10.25 5.0 3.75 0.5+0.75 0.75 2 人行橫道2.0 2.5/四、人員、機械進場情況人員配備情況主要機械設備情況機 械 名 稱型 號數 量狀 態挖 掘 機PC200 2 臺良 好裝 載 機ZLC50C 2 臺良 好自 卸 汽 車EQ3408m32 輛良 好空 壓 機20m35 臺良 好壓 風 機SD-100 2 臺良 好鑿 巖 臺 車自 制2 臺良 好氣 腿 式 鑿 巖 機YT-28 18 臺良 好抽 水 機3DA8 9 4 臺良 好注 漿 泵GZJB 型4 臺良 好濕 式 砼 噴 射 機H6、SP-7型2 臺良 好砼 攪 拌 站HZS75型1 座良 好崗 位人 員 數 量備 注施 工 負 責 人1 吳 志 華質 檢 負 責 人1 嚴 如 國安 全 負 責 人1 張 運 發開 挖 工 班5 支 護 工 班25 鋼 筋 工 班10 砼 工 班10 發 電 機60KW 1 良 好電 焊 機BXI-350 10 臺良 好鋼 筋 切 斷 機QJ-40 1 臺良 好主要試驗、測量檢測儀器設備儀 器 名 稱規 格 型 號進 場 日 期數 量萬 能 機(數 顯 一 級 精 度)WE-600B 2012.8.1 1 壓 力 機(數 顯 一 級 精 度)TSY-2000 2012.8.1 1 電 動 7、抗 折 機DKZ-5000 2012.8.1 1 觸 探 儀2012.8.1 1 錨 環 拉 力 計ML-20 2012.8.1 1 拉 拔 儀2012.8.1 1 恒 加 載 水 泥 壓 力 機TSY-300 2012.8.1 1 回 彈 儀2012.8.1 1 切 石 機SCQ-A 2012.8.1 1 全 站 儀尼 康2012.8.1 1 斷 面 儀南 方2012.8.1 1 水 準 儀拓 普 康2012.8.1 1 五、施工工藝1、防水板隔離層及環向透水盲溝施工塑料盲溝的施工環向塑料盲溝在錨噴支護與防水層之間環向設置,縱向間距根據地下水情況調整,一般為 515m,其下端與縱向排水管相接8、,將水引排至襯砌邊墻腳縱向排水管,然后通過橫向管排入路側縱向排水管,引流至洞外。塑料盲溝使用 5cm長圓釘環向固定在初期支護噴層表面上,釘距 1m。塑料盲溝要與支護面緊貼,不得有下墜現象。塑料盲溝與縱向排水管接頭采用三通相接,用無紡布包裹。洞內路面調平層施工前按要求安裝塑料盲溝,以便地下滲水排入側溝,防止路面滲水。塑料盲溝應配合襯砌進行施工,施工時既要防止因漏水而造成漿液流失,還要注意灌筑混凝土或壓漿時,漿液不得浸入溝管內,確保預埋的透水盲溝不被堵塞,并注意排水通道的連接,以形成一個有機、通暢的排水系統。防水板鋪設本隧道防水層采用 1.2mm 厚 EVA防水板+無紡土工布,防水板的拼焊及鋪掛采9、用熱合焊接吊環鋪掛工藝,我部使用自制 5m長作業臺車進行一次全幅鋪設防水板,鋪設采用無釘孔鋪設工藝。防水板鋪掛施工工藝流程圖基面處理:防水板普掛前,用電焊或氧焊將初支表面外露的錨復 噴 混 凝 土基 面 處 理基 面 檢 查分 別 打 卷防 水 板 下 料防 水 板 拼 焊大 塊 防 水 板 卷 就 位檢 查 鋪 設 質 量焊 接 各 大 幅 面 防 水 板 接 頭用 木 螺 釘 將 吊 環 固 定 在 管上 翻 該 部 分 防 水 板在 孔 中 楔 入 膨 脹 管在 標 記 處 用 電 鉆 打 眼下 翻 該 部 分 防 水 板在 吊 環 貼 靠 位 置 做 標上 翻 部 分 防 水 板結 束10、鋪 掛 土 工 布桿頭、鋼筋網頭齊根切除,并用 1:2 水泥砂漿抹平,以防頂破排水板,對局部凹凸部分,應修鑿、噴補,使其表面平順;噴層表面漏水時,應及時引排。材質檢驗:防水板使用前先檢查每卷是否有合格證,然后再進行直觀上的檢查,檢查內容有:厚度、吊帶、表面有無砂眼等。其材質須現場取樣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防水板的掛前拼接:在洞外據擬鋪掛面積的大小將 23 幅幅面較窄的成卷防水板下料,然后將其平鋪在地面上拼焊成便于運輸、鋪掛的大幅面防水板,減少洞內作業的焊縫數量;防水板拼接采用熱合機雙焊縫焊接,要求搭接寬度不小于 10cm,控制好熱合機的溫度和速度,避免漏焊或過焊,保證焊逢質量。鋪掛土工布:土工布11、沿環向進行鋪設,一次鋪設長度宜為襯砌臺車長度的 2 倍。首先在噴射混凝土隧道拱頂標出隧道縱向中心線,把土工布用射釘、塑料墊片固定在混凝土基面上。土工布環向搭接寬度 15 0 mm,豎向搭接寬度100 mm。塑料墊片用射釘固定在無紡布上,每隔 100-150 cm 呈梅花形布設。鋪掛防水板:a 為保證防水板鋪掛質量,應先進行試鋪定位,固定點間距的控制:拱部 0.5 0.7m,側墻部位 1.0 1.2m,布置均勻。松弛率:防水板吊環間距需根據其鋪掛松弛率要求來確定,環向松弛率一般取 10%,縱向松弛率一般取 6%,根據初期支護表面平整度適當調整。b 防水板洞內鋪掛宜由下至上、環向鋪設,將 EVA防12、水板從臺車頂左右對稱沿隧道輪廓展開,并用齊頭木棒沿隧道輪廓撐開,使防水板緊貼土工布,并且保持松緊適度,幅與幅之間的搭接長度不小于 10cm,將預先焊接在防水板上的吊環用木螺釘固定在膨脹管上固定。防水板鋪掛應松緊適度,以保證灌筑砼時板面與噴混凝土面能密貼。c 防水層縱向一次鋪設長度與土工布一致,形成鋪掛段檢驗段二襯施工段,流水作業。鋪后續接:防水板的“鋪后續接”指前后兩幅大幅面防水板之間的連接,應先用熱合焊機焊接環向接縫。施工前應將待焊的兩塊板面接頭擦凈、對齊,保證搭接長度,嚴格控制焊接溫度、焊機行走速度,保持焊機與焊縫良好接觸,做到行走平穩。熱合焊機焊完,應加強檢查,對個別漏焊處用電烙鐵補焊,13、對丁字焊縫因焊接困難易漏焊或強度不足,采取用焊膠打補丁的方法補強處理。焊縫檢查:焊縫寬度用尺量檢查。焊縫強度應不低于母材,通過抽樣試驗檢測。防水板焊縫采用“氣密性檢驗法”檢查,充氣壓力為 0.15Mpa 并保持恒壓時間不小于 2min。防護:當襯砌緊跟開挖時,襯砌前端的防水板要采取保護措施,防止爆破飛石砸破防水板;開挖、掛防水板、襯砌三者平行作業時,鋪設防水層地段距離開挖面不應小于爆破安全距離,并在施工中做好防水板鋪掛成形地段的保護。2、施工縫及沉降縫處的防水處理隧道二次襯砌背面的混凝土施工縫與伸縮縫、沉降縫一樣,對隧道漏水有重要影響,所以必須注意處理。本合同段隧道沉降縫與施工縫采用中埋式橡膠14、止水帶進行處理,如設置止水帶后仍有滲漏水時,則需進行堵漏或設置排水暗槽進行處理。施工縫止水帶施工安設工藝如下:沿設計襯砌軸線,每隔不大于 0.5m 鉆一直徑為 12mm 的鋼筋孔。將制成的鋼筋卡,由待灌混凝土側向另側穿入,內側卡緊止水帶之半,另一半止水帶平靠在擋頭板上(見圖 1-4 所示)。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擋頭板,將止水帶靠鋼筋拉直、拉平,然后彎鋼筋卡套上止水帶(見圖 1-5 所示)。待灌混凝土空間鋼筋卡擋頭板止水帶模板1/2 設計襯砌厚度圖 1-4 下環止水帶定位圖鋼筋卡已凝固的混凝土止水帶下一環擋頭板拆除前位置圖 1-5 止水帶安裝位置圖沉降縫橡膠止水帶施工在襯砌結構發生變化處,設置沉降縫。在沉降縫的中間埋置橡膠止水帶。施工作業要點:為防止止水帶在混凝土澆筑時下沉,變形,將止水帶外露的一半彎起貼在松木板的外側;安裝并固定擋頭板,將外露的橡膠止水帶夾在松木板與擋頭板之間,同時也起到支撐加固松木板的作用。施工完二次模筑混凝土,拆除擋頭板,將外露的一半止水帶校正就位。用鋼筋卡固定住已校正好的止水帶,澆筑下一個斷面的混凝土。最后取出松木板,填塞瀝青麻絲。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0
1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