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人行道開口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19481
2022-08-08
11頁
33.50KB
1、XXXXXXXX工程公路平面交叉口專項施工方案XXXXXXXXXX公司目 錄1.0工程概況2.0編制依據3.0施工順序4.0施工措施5.0質量保障措施6.0安全保障措施7.0施工期限1.0工程概況XXXXXXXX2.0編制依據1、工程設計圖紙。2、施工標準規范及施工組織設計。3、工程總體施工計劃及現場實際踏勘情況。3.0施工順序1、施工前準備2、現場踏看和調查3、施工放線定位4、道路基礎開挖及碾壓5、道路分層鋪設6、道路養護4.0施工措施1、施工前準備: 1)施工前做好現場交接工作,做好用電線路、用水管線及其它相關的施工準備。2)施工前,做好技術交底工作,交底必須細致齊全,并結合具體操作部位,2、關鍵部位和施工難點的質量要求,操作要點,安全要求等進行詳細的交底,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3)認真做好材料的計劃采購準備,編制各項材料計劃,對多種材料的采購,入庫、保管和出庫,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法,同時加強防盜和防火管理。2、現場踏看和調查: 施工前根據設計圖紙和相關資料進行沿線踏勘和調查 A、核實工程范圍,明確對工程范圍內有影響的各種建筑物或構筑物的確切位置、結構和數量,以及相關公用設施的桿線、管道和附屬設施的情況 B、摸清沿線附近可資利用的排水溝渠,以及該地區下水道的管徑、流向和以往暴雨后的積水情況等,以便考慮施工期間的排水措施。 C、對施工范圍內的地下管線及地面設施,認真核實,并取得可靠資料,3、在地面標出明顯標志,以便在路基的施工、碾壓時,對地下管線造成影響和破壞。 3、定位放線:根據施工圖紙,對道路開口位置使用水平儀或前站儀進行施工定位放線,放線要求準確 4、道路基礎開挖及碾壓1)開挖路槽:挖路槽采用機械與人工配合進行,寬度每側比牙石邊寬40厘米,形成的路基縱坡、橫坡、中級高程必須符合設計要求.2)路基壓實機具的選擇及壓實 ,根據現場土的性質、狀態和層厚選擇不同的壓實機械,用不同的機械壓實,其壓實效果也各異。一般來說,對砂性土,用振動壓路機械效果最好,而對粘性土,則以碾壓式和夯擊式較好。路基土碾壓機械的選擇可依據規范要求執行,另外壓實機具的單位壓不應超過土的強度極限,否則會引起土基4、破壞。選擇機械時,還應考慮土的狀態,層厚和碾壓遍數,以充分發揮機械效率,獲得最佳壓實效果。 壓實方法及注意事項:路基土壓實是以壓實原理為依據,以盡可能小的壓實功能獲得良好的壓實效果為目的。路基壓實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施工。碾壓方法如下: (a) 碾壓前應對填土層的松鋪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進行檢查,符合要求方可進行碾壓; (b)壓實機具宜先輕后重增長土基強度; (c)碾壓速度宜先慢后快,最大速度不宜超過4kg/h,以免土被機械推走; (d)碾壓工作直線段由兩邊向中間,小半徑曲線段由內側向外側,縱向進退式進行:一般碾輪每次要重疊1520cm,約碾壓5-8遍至表面無顯著輪印,應做到無漏壓、無死角,5、確保碾壓均勻,且達到要求的密實度為止。 (e)該工程路基范圍內有地下管線,因而在路基壓實施工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為防止路基范圍內溝槽、檢查井及雨水口等沉陷,可按規范要求采取相應措施。 路基下管、溝、井、雨水口等,應按規定密實度填筑,最低密實度不應小于87%(重),90%(輕)。 碾壓時應特別注意均勻一致,并隨時保持土壤濕潤,不得干壓,在填土施工過程中,應經常檢查土壤含水量及密實度。5、道路分層鋪設施工 1)300mm厚碎石塘渣施工:在道路兩側指示樁上明顯標志出碎石邊緣的設計高程,選用級配、質地符合要求的碎石,進行全寬鋪設,用壓路機進行碾壓夯實,夯實后與路中心平行,直線段由邊到中,超高段由內側6、到外側依次連續均勻進行,并且有正確的斷面和適度的路拱。 2)150厚水泥穩定石砂礫層施工:石渣由堅硬、耐久干凈的石或巖石軋制而成,其顆粒形狀應有棱角,水泥穩定石粉渣應集中拌合,通過實驗確定石料的松輔系數,采用全寬攤鋪,攤鋪完畢后采用壓路機、打夯機在初平道路段快速碾壓夯實一遍,檢查潛在的不平整,若出現不平整,采用人工進行平整,并保持無明顯粗、細集料離析現象。用壓路機進行碾壓,碾壓后與路中心平行直線段由邊到中,超高段由內側到外側依次連續均勻進行,碾壓后表面應堅實。3)220厚C30混凝土路面施工: 1、模板的選用模板宜采用同路厚度相同的槽鋼模板,變道等非標準部位及小型工程可采用木模板,其厚度為5c7、m(曲線去可減薄至3cm)。模板應無缺損,有足夠的剛度,內側和頂、底面均應光潔、平整、順直、局部變形不得大于3mm。振搗時模板橫向最大撓曲應不小于4mm。高度應與混凝土路面厚度一致,誤差鋼模板1mm,木模板2mm。模板周轉使用前,應對前次拆下的模板進行檢驗,如有變形損壞,應修至達到要求后此才能使用。2、 立模的施工要點立模前應檢測基層的頂面標高和路拱橫披以及基層表層是否有磨損破壞等,否則應整修基層至符合要求才可立模鋪筑混凝土。立模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應符合設計要求,其誤差應小于混凝土路面板質量驗收的允許誤差。模板應支立穩固,接頭嚴密平順,模板的接頭以及基層接觸處不得漏漿。澆筑混凝土前,模板內側應涂8、布脫模劑(隔離劑)一般可用機油、肥皂水等。路上的井框外圍應立模分離,此時模板支撐在框的內側,硬化拆模后,在其混凝土側面涂油-60號瀝青二度,再安放分隔脹縫板,將框內砼清除。砼拌和物全面振搗后,在用振搗梁進一步拖拉振實并初步平整。振動梁往返拖拉2-3遍,使表面泛漿,并起出氣泡,振動梁移動速度要緩慢均勻,不許中途停頓,前進速度每分鐘1.2-1.5m為宜。凡有不平之處,應及時輔以人工填補,填補時宜用較細拌和物,但嚴禁用純砂漿填補。最后用無縫鋼管滾杠進一步滾揉表面,使表面進一步提漿均勻平整。3、板面處理要求抹面時嚴禁在砼表面灑水或撒水泥。抹面一般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整平后隨即進行。驅除泌水并壓下石子。9、第二次抹面頂在砼泌水基本結束,處于初凝狀態但表面尚顯濕潤是時進行。砼表面應平整密實,并用3m直尺檢查平整度。抹平后沿模方向拉毛并待路面強度達到80%時方可洗紋(用洗縫機)。4、砼路面養護基本要求:砼板施工完畢后及時養護,使水泥砼中結合料由良好水化、水解強度發育條件以及防止收縮裂縫的產生。養護時間一般約在14-21天水泥砼強度宜達到設計要求。養護期間和縫封前,禁止車輛通行,在達到設計強度的40%以上。5.0質量保障措施1、施工中嚴格按照質量手冊及質量檢測標準進行施工。2、嚴格按照圖紙施工,認真執行施工規范。3、積極接受監理的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4、設置專職的質量檢查員。5、認真貫徹三檢制10、度,實行班組自檢,互檢相結合的檢查制度,做好各項檢查記錄。6、施工中應嚴格執行“施工許可證”注意事項中相關的質量要求。6.0、安全措施1、彩鋼瓦圍欄設置及要求 1)管架:管架采用直徑48mm璧厚3.2mm鋼管,綁扎采用直角扣件、十字扣件、回轉扣件和對接扣件連接。 2)彩鋼圍欄為天藍色,每一塊彩鋼瓦高1800mm,寬850mm,采用綁扎絲固定在水平桿上,每塊彩鋼板連接處無縫隙。具體做法如下:A、水平桿:鋼管長6m,上下各一根,無彎曲,保持水平,橫桿間距為1.3m。 B、立桿:固定上下水平桿位置,高1.5m,無彎曲,立桿間距為3m。 C、斜拉桿:斜拉桿為整個架體的受力拉桿,在架體的每個受力點上均設11、置斜拉桿,并沿立桿交錯設置,要求兩端均設置直角扣件,斜拉桿長1.8m。D、擺放位置:在道路開口范圍外2m處設置,沿四周進行設置,做到不影響交通和市民生活,做到安全第一,排除安全隱患。F、架子的檢查與驗收:搭設完畢,在投入使用前由施工負責人組織搭設班長、使用班組和安裝技術人員進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后報監理審批驗收,驗收合格后投入使用。2、 施工區域內外懸掛國家規定的安全標志、危險、警告、符號和標語,提醒行人和車輛注意安全和保護施工設施。3、 施工地段前50m處設立施工警示牌,提醒過往行人注意安全。4、施工區域設置專人進行交通管理,對人員、車輛、機械實行統一指揮, 相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帶。5、施工機械鏟、卸、運環節設專人灑水防塵,施工現場盡量不堆放土方、材料,需堆放時應采取覆蓋、表面灑水、及時淋水降塵。6、防止噪聲污染的技術保證措施。要求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為噪聲的管理制度,增強全體施工人員防噪的自覺意識,盡量減少人為因素產生的噪聲。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及作業時間,防止夜間擾民。7.0施工時間本工程施工日期為:2018年1月10日起至2018年1月30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