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夯地基處理施工專業技術方案(1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19494
2022-08-08
11頁
86.56KB
1、有限公司強夯地基處理工程施工方案批準:審核:編制:2015年 12 月目錄一、工程簡況二、編制依據三、施工總體安排四、主要施工方法五、強夯質量檢驗方法六、施工總進度安排七、現場施工組織管理網絡八、用于本工程的主要機械設備計劃九、用于本工程施工勞動力計劃十、質量保證措施十一、安全生產保證措施十二、文明施工保證措施一、工程簡況:1 工程簡況:聊城國環污泥處置中心工程強夯地基工程,位于整個場區內。根據巖土工程勘察報告,1 層雜填土雜色,稍密,濕,含磚石及粉煤灰等,土質不均,性質較差,應進行強夯處理。二、編制依據:1、編制依據:(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2)建設部建筑地基2、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12)(3)有關設計文件、圖紙2、編制原則:質量優、效率高、工期快、信譽好、安全生產、創建文明工地。工期:精心組織施工,確保工程在年月日前完成。質量:工程質量竣工驗收評為“合格”工程。安全:實現安全事故“0”的目標,安全防護設施達到規范標準。文明施工:積極參加文明競賽活動,創建文明工地。三、施工總體安排:1、本工程地基強夯處理范圍面積約1.5 萬平方 M。2、整個工程的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準備工作場地回填、平整 測量定位放線第一遍點夯施工 場地回填、推平第二遍點夯施工場地回填、推平第三遍點夯施工 場地回填、推平第一遍滿夯施工場地回填、推平第二遍滿夯施工資料整理 竣工驗3、收。四、主要施工方法:1、測量放線在強夯前,根據周圍臨時道路上的高等控制點用全鉆儀在強夯區周圍加密布置一定數量的控制點,用高等控制點及加密控制點放測出工區角點坐標(用經緯儀),再在工區內按 3m 3m(梅花形)夯點間距施放夯坑位置,并用小竹簽或紅色塑料砂袋標出。各夯點位置(行、列距)誤差 20 厘 M,強夯施工中若點位不清,應重新放點;控制點坐標,工區角點坐標,夯坑位置經技術人員復測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強夯施工。2、場區地基處理強夯施工方案:根據設計要求本工程需進行強夯處理的土層厚度平均為2.6m,夯擊應有規律、有順序,避免不規則、紊亂的夯擊,每夯完一次后,應將場地夯坑推填平整后才允許進行下一次4、夯擊,每夯完一次,向夯坑填滿碎石或建筑垃圾,但填料粒徑不宜大于30cm。施工區強夯施工,采用 25 噸的夯錘,錘底直徑2.5m,圓形帶氣孔的夯錘。本工程強夯地基處理為3 遍點夯加 2 遍滿夯。強夯設備采用穩定性好的DIP80 型履帶式起重機,借助自動脫鉤裝置來起落夯錘。強夯工藝流程:機械設備組裝、調試測放夯位吊機定位 夯前檢查測量夯前夯位標高 起吊 落夯錘測量夯后標高 移位 效果檢查 推土機整平場地。采用 10m10m方格網測量夯前、每遍夯后標高、地面沉降。單遍夯擊停錘標準:最后兩擊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8cm;在進行施工區強夯施工時,當所在施工場地強夯有異常情況時,要根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強夯施工5、參數。強夯施工參數(夯擊能量、夯點間距、夯擊遍數等)的調整,須征得業主同意后才能實施。強夯施工,測放夯點位置,用明顯標志標出夯點中心點,同時保護好測量用的控制點。施工區域點夯施工時,依據夯點布置圖分遍夯擊,用推土機將坑回填、推平后即進行下一遍夯擊,如此往復,直至設計遍數夯完為止。點夯施工時,每擊進行沉降觀測,每臺夯機配備一名專職測量員,認真做好強夯施工記錄,并掌握強夯收錘標準。夯擊過程中應有準確的施工記錄,內容包括:日期、夯錘重量、夯錘落距、夯點編號、夯擊數、最后一擊夯沉量、總夯沉量、施工人員姓名等。根據設計要求強夯地基處理設計標高為31.100m。六、施工總進度安排:1、工期:計劃工期 二個6、月,滿足建設單位要求6 月 30 日完成的目標。施工期間合理調度和安排人員、設備,保證本工程按計劃進度如期進行。2、施工進度計劃詳見附表一:施工進度計劃表七、現場施工組織管理網絡八、用于本工程的主要機械設備計劃設 備 名 稱型號數量備注挖掘機PC200 3 臺裝渣推土機T140 1 臺推平石料裝載機ZL50 1 臺推平石料自卸汽車15T 10 輛石料運輸強夯機IPD80 履帶吊1 臺強夯夯錘25T 1 只經緯儀DT202C 1 臺水準儀蘇光 224 1 臺工程部經理:唐新云副經理:戴林才技術負責人:宋世超強夯作業隊質量員回填作業隊安全員測量組九、用于本工程施工勞動力計劃序 號工種人員備注1 管7、理人員5 人2 測量工2 人3 起重工2 人4 重機駕駛員6 人5 汽車司機10 人6 普工4 人5 合計29 十、質量保證措施:1、質量目標:工程質量等級為“合格”等級,爭創“優良”工程,施工中各項檢測結果合格率達100%。2、質量保證措施:為了保質、保量地完成本工程,為確保施工質量,就本工程特點而言,特相應制定以下措施:質量管理體系實施三級管理:第一級為具體操作班組質量員;第二級為是工程部技術負責人負責,質量員具體實施,負責對第一級管理人員的現場監督和內業資料的收集、整理、匯總,并負責內業和歸檔;第三級為公司總負責,工程部具體實施,對第二級管理監督檢查。施工前必須進行設計技術交底和施工方案8、的交底工作,使每一位施工人員明確自己的崗位和職責要求,確實做到思想落實、施工組織措施到位。在施工過程中工程質量控制除執行設計施工圖的有關要求外,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標準及規范要求組織施工。建立嚴格的質量人員崗位責任制,責任明確,責任到人。提高全體人員的質量意識,牢牢樹立“質量第一”、“用戶第一”、“信譽第一”。施工必須嚴格遵循ISO9002標準,工作人員持證上崗。對測量儀器經緯儀、水準儀必須經鑒定合格才能使用。做好測量控制點引進和軸線、水準點測放工作。測放強夯夯位及測量每遍夯前夯后標高,并完成復測檢查工作,及時通知技術負責人復核簽認。在地基處理強夯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設計及技術規格書要求施工,9、保證夯擊能量、夯擊間距、夯擊遍數,每遍夯擊間隔時間等工藝、參數正確無誤。夯擊時夯錘對中要準,夯錘應保持平穩,不允許錯夯和漏夯,及夯坑底面傾斜。放吊鉤速度不能過快,確保夯距及夯錘平穩。測量員認真記錄每個夯點的夯擊量和測量每擊夯數量,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工程施工過程中,做好資料匯編、收集、整理工作。資料文件報批審核,質量檢驗單的批復,工程測量及其它檢測的實施,復核均應請監理予以審查、認可和旁站監督。工程施工過程中監理查驗,隱蔽工程的驗收、設計變更、工程竣工的驗收等,均應嚴格執行施工程序。十一、安全生產保證措施:為了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強化“誰施工、誰負責”的原則,履行安全生產責任制10、,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工作,保障每個職工在本工程中的安全生產,特制定本工程安全生產措施。1、安全生產目標.實現安全事故“0”的目標,安全防護設施達到規范標準。2、安全生產措施:根據本工程特點,組成由公司分管經理、公司安監科、工程工程經理、專職安全員、施工隊和班組兼職安全員及工地安全用電、機械設備負責人參加的安全生產管理網體系,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級人員的責任,抓好本工程的安全生產工作。現場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操作規程,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思想意思,進行有針對性、有目的、有內容的安全教育,增強職工的安全生產意思。工程施工前,對投入本工程施工的機電設備和設施進行全面的安全大檢11、查,未經有關安全部門驗收的設備和設施不準使用,不符合安全規定的地方立即整改完善,機械設備實行掛牌制。施工現場設置必須安全護欄、安全標志和警告牌。施工過程中,每周組織一次安全活動,檢查安全生產措施的落實情況,檢查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補充完善安全措施。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在強夯施工過程中,必須遠離夯機一定距離,站在吊車背后,防止被飛濺的物體擊傷。測量儀器的架設須離夯機30m以外。夯機行車路線一定要平整,地基出現下沉,必須墊平,必要時鋪設路基箱式鋼板。機修工經常檢查油、水、發動機系統,嚴格執行機械保養制度,確保機械性能完好。吊機施工時,經常檢查滑輪、繩索、脫鉤裝置,以防墜物傷人。吊機移12、位時,不許快速檔,防止翻車。夯錘夯擊深度過大,拔錘困難時,要采取通氣措施,必須及時挖除錘四周的土,減少夯錘的吸附力,確保拔錘過程中的安全。機械操作實行定人、定機、定崗的“三定制度”和機長負責制。交接班制度,司機必須持證上崗,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杜絕大機械設備事故發生。夜間施工須保證足夠的照明度,電器設備必須安裝觸電器,現場安全用電由專職電工負責。安全管理體系公司安監科工程工程部經理工程安全員檢測組安全員測量組安全員機駛組安全員操作組安全員電工組安全員強夯組安全員平整場地安全員十二、文明施工保障措施:1、健全組織,加強領導,成立以工程經理為首的文明施工管理機構。合理組織施工生產,合理的規劃和布置施13、工現場、施工設施以及職工的生活設施,創造良好的施工環境,塑造企業形象,員工精神面貌,推動企業現代化管理,提高施工隊伍整體素質。2、施工現場必須做好持牌施工,管理人員必須佩卡上崗。工地現場施工材料設備必須堆放整齊合理,工地生活設施必須清潔文明。3、工程經理部、施工隊設文明施工負責人,每周召開一次關于文明施工的例會,定期與不定期檢查文明施工措施落實情況,經常征求建設單位和監理對文明施工批評意見,及時采取整改措施,切實搞好文明施工。4、堅持掛牌施工,文明施工,施工現場設置宣傳標語牌,施工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每施工小區需設置醒目標志牌。施工現場機械進行編號,機械停放整齊,現場整潔,施工便道暢通。工地生活設施必須清潔文明。5、認真傳達和貫徹上級有關部門及建設指揮部有關文明施工的文件,要求和規定,積極開展組織討論,認真實施。6、按照防水防爆的有關規定設置油庫、危險品庫等臨時性構造物,易燃易爆物品堆放間距和動火點與氧氣,乙炔的間距要符合有關規定要求,嚴格執行動火作業審批制度,一、二、三級動火作業未級批準不得動火,臨時設施區要按規定配定消防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