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立體交叉安全專項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19502
2022-08-08
10頁
42KB
1、上海市寶山區顧村鎮N12-1101單元05-01地塊商品住宅項目立體交叉作業施工方案 編制人: 審批人: 審核人: 通州建總集團有限公司 2O14年9月5日1、編制目的、范圍、依據21.1、編制目的21.2、適用范圍21.3、編制依據22、立體交叉施工的主要特點及事故隱患的分布23、主要立體交叉作業點34、立體交叉作業安全操作規程35、實現安全目標的保證措施55.1、安全目標55.2、組織保證措施56、 高空作業施工專項安全保證措施66.1、高空作業的安全保證措施66.2、施工專項安全保證措施67、 施工用電和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措施77.1、施工用電的安全管理措施77.2、各種用電設備的安全措2、施77.3、配電箱的安全措施87.4、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定期檢查88、季節性施工安全技術措施89 其它安全保證措施9立體交叉施工安全專項方案1、編制目的、范圍、依據1.1、編制目的為了保證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及有關建設工程質量、安全技術標準、規范的切實落實,加強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保障施工人員的生命財產的安全,依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和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及專家論證審查辦法要求,編制的立體交叉安全專項施工方案。1.2、適用范圍本專項施工方案適用于上海市寶山區顧村鎮N12-1101單元05-01地塊商品住宅項目立體交叉作業。1.3、編制依3、據總體施工組織設計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高度作業分級GB/T3608-2008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程JGJ80-9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2、立體交叉施工的主要特點及事故隱患的分布立體交叉施工是一個技術復雜、隱患眾多、事故多發的難題。其特點是:1)立體交叉的形式多樣,其結構、外形多變,施工方法必將隨之改變。2)位置固定,生產活動都是圍繞著建筑物、構造物來進行的,這就形成了在有限的場地上集中了大量的工人、建筑材料、設備和施工機具進行作業,而且各種機械設備、施工人員多要隨著施工的進程不停地流動。作業條件隨之變換,不安全因素隨時可4、能出現。3)點多、面廣、施工流動性大,這給施工管理增加了困難。4)立體交叉處在高、大、深,露天高空作業多;施工人員在室外露天作業,工作條件差等諸多危險因素。3、主要立體交叉作業點(1)各樓號主體施工,屬于立體交叉作業;(2)主樓外腳手架拆除與外墻施工屬于立體交叉作業;4、立體交叉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1)立體交叉作業的情況下,應對危險作業范圍予以明確,并做出必要的安全警示標志,對參加施工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使施工人員了解作業的范圍、作業程序、人員配合的問題、危險點的情況及其它安全注意事項。(2)當立體交叉作業過程中出現模板拆除、腳手架拆除等作業時,還應該對危險作業范圍拉警示帶,限制作業人5、員進入現場。(3)立體交叉作業過程中應有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現場監督,統一協調指揮,杜絕違章作業、冒險作業等情況發生。(4)作業過程中,各層間出現上下交叉作業時,不能在同一垂直方向上進行操作,下層的作業位置必須在上層高度可能墜落的范圍半徑之外。(5)當下層作業位置在上層高度可能墜落的范圍半徑之內時,則應在上下作業層之間設置雙層防護層,防護層應采用模板及竹筢或其它堅固材料搭設,必須保證上層作業面墜落的物體不能擊穿此隔離層,防護層的搭設、支護應牢靠,在外力突然作用時不至于垮塌,且其高度不影響下層作業的高度范圍。(6)各交叉作業層的作業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扣緊帽繩,存在高處墜落危險的人員應系好安全帶。(6、7)各層作業人員必須精力集中,各層的指揮號令不能相互影響,造成混淆,作業人員應隨時保持警惕,對意外情況應能及時作出判斷和反應。(8)上層作業時,不能隨意向下方丟棄雜物、構件,應在集中的地方堆放雜物,并及時清運處理,作業人員應隨身攜帶物料袋,以便零散物件隨身帶走。(9)上層有起重作業時,起吊物件必須綁扎固定,必要時以繩索予以固定牽引,防止隨風搖擺,碰撞其它固定構件,嚴格遵守起重作業操作規程,起重物件嚴禁越過下層作業人員頭頂。(10) 爬架升降時,下面作業人員全部撤離,并設置警示帶。爬架升降完畢,方可繼續施工。(11) 遇到6級以上大風、雨雪天氣、濃霧、能見度不良等情況時,嚴禁進行立體交叉作業。(7、12)增加挑網的寬度和層數,確保掉落的物體不落地。5、實現安全目標的保證措施5.1、安全目標杜絕因施工作業、施工用電和施工機械設備等引起的事故;杜絕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機械設備、交通運輸、火災、高墜等重大事故。5.2、組織保證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2)深化教育,強化安全意識。施工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未經培訓的管理人員不許指揮生產,工人不準上崗作業。電工、架子工、質檢員、安全員等特殊作業人員,必須經地方勞動局等有關部門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調換工種人員,必須重新進行安全培訓。(3)建立和完善各項安全作業制度和防護措施。建立以各類人員(崗位)安全操作8、規程,安全獎罰細則,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檢查整改制度,安全技術交底制度為主要內容的各項規章制度,并狠抓落實,使全體施工人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4)認真實施標準化作業,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工地建設,搞好文明施工。施工中嚴肅施工作業紀律和勞動紀律,杜絕違章指揮與違章作業,保證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設施的投入,使安全生產建立在科學的管理、先進的技術、可靠的防護設施上,做到文明施工,有條不紊。6、 高空作業施工專項安全保證措施6.1、高空作業的安全保證措施(1)高空作業人員必須進行身體檢查,凡患有高血壓、必臟病、貧血、癲癇病者以及其它不適于高空作業者,不得從事高空作業。(2)高空作業使用的工具要放在工具袋內。常9、用的工具應系在身上。所需材料或其他工具必須用牢固結實的繩索傳遞,禁止用手拋擲,以免掉落傷人。(3)凡2m以上懸空和無平臺處作業要佩帶安全帶,掛妥安全帶鉤。有平臺的要安裝好防護欄桿和安全網,防止跌落。(4)所有作業人員進入施工現場,都要戴好安全帽和扣好帽帶。登高作業人員要穿膠鞋和軟底鞋,不準穿拖鞋、硬底鞋以防滑倒和摔下。(5)六級以上大風,禁止進行高空作業。(6)搭設和使用腳手架,嚴格遵守有關的技術標準和安全技術規程。吊、掛式腳手架使用的鋼絲繩和其它繩索,不得有缺陷并滿足規定安全系數。升降設備要有可靠的制動裝置。6.2、施工專項安全保證措施(1)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施工。(2)每項工程開工前,應制10、定操作細則,并向施工人員交底。(3)工地的安全防護設施要齊全有效,要有明顯的警示警告標志。(4)不同的工藝施工要嚴格遵守有關施工技術安全規則。(5)基坑開挖時應根據設計要求或地質情況按規定的基坑邊坡分層下挖,嚴禁局部開挖深坑或從底層向四周掏土的方法施工。基坑頂面邊坡以外的四周,應開挖排水溝,并經常保持暢通。基坑周邊設安全圍欄。基坑上部有動載時,坑邊緣與動載間應留有一定距離的護道或采取加固措施。7、 施工用電和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措施7.1、施工用電的安全管理措施臨時用電必須嚴格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10的規定執行。施工用電設施必須設專人管理,并經培訓合格持證上崗。7.211、各種用電設備的安全措施(1)使用自備電源或與外電線路共用同一供電系統時,電氣設備應根據當地要求作保護接零或作保護接地,按規章制度,嚴格實行JGJ46-2010。(2)移動式發電機供電的用電設備,其金屬外殼或底座,應與發電機電源的接地裝置有可靠的電氣連接。(3)手持電動工具和單機回路的照明開關箱內必須裝設漏電保護器,照明燈具的金屬殼必須做接零保護。(4)各種型號的電動設備必須按使用說明書的規定接地或接零。傳動部位按設計要求安裝防護裝置。(5)維修、組裝和拆卸電動設備時,應斷電掛牌,防止其他人私接電動開關發生傷亡事故。(6)必須實行“一機一閘”制,嚴禁“一閘多用”。7.3、配電箱的安全措施(1)12、現場的配電箱應堅固、完整、嚴密,應有門、有鎖、有防雨裝置,同一配電箱超過3個開關時,應設總開關,熔絲及熱元件,必須按技術規定嚴格選用,禁止用鐵絲、鋁絲、銅絲等非專用熔絲代替。 (2) 室內配電盤、配電柜要有絕緣墊,并要安裝漏電保護裝置。7.4、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定期檢查防雷保護、接地保護及絕緣強度,每季測定一次,固定用電場所每月檢查一次,移動式電動設備、潮濕環境設備每天檢查一次。對檢查不合格的線路設備要及時維修或更換,嚴禁帶故障運行。8、季節性施工安全技術措施(1) 夏季施工、天氣炎熱高溫,多雨,要采取防風、防雨措施,在遇六級以上大風時,吊車禁止使用,所有電器設備關閘斷電。大風雨過后,上架作業前13、先檢查安全防護措施安全可靠后,再進行施工。(2) 場地周圍要保持排水暢通。(3) 工地重點防火區域,要落實到人,專人管理,嚴防火災事故的發生。(4) 夏季施工,應合理調整職工的作息時間,供應充足的降溫防暑物品,避高溫錯時施工,嚴防中暑事故的發生。(5) 職工宿舍通風良好,嚴禁使用微風扇降溫。(6) 教育職工在上、下班途中做文明使者,遵守交通規則。9 其它安全保證措施(1)消除一切可能造成火災、爆炸事故的根源,嚴格火源、易燃易爆物及助燃物的管理。(2)組織工地義務消防隊,對職工進行消防安全訓練,生活區及施工現場配備足夠的滅火器材。在組織上、思想上、物資上做好準備,隨時可以進行撲救。(3)密切配合當地有關部門做好施工現場周圍的防火工作,設置防火標志,加強平時警戒巡邏。(4)重點抓好材料庫、變電所、木工房等部位的防火防爆工作。設置接地和避雷裝置,防止雷電引起火災。(5)對職工進行防火安全教育,杜絕職工使用電爐,亂扔煙頭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