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現澆箱梁滿堂支架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19747
2022-08-08
14頁
164.50KB
1、榮烏高速公路LJSG-4合同段AK0+677匝道橋現澆箱梁滿堂支架施工方案匯通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榮烏高速公路4標項目部二一年九月目 錄一、概述11、工程概況12、施工方法簡介13、施工工藝流程1二、編制依據2三、滿堂支架搭設21、地基處理22、材料選用和質量要求23、支架安裝3四、滿堂支架搭設計算41.支架計算42.連接桿計算43、支架的搭設54、支架安裝要點65、支架安裝必須預留施工預拱度6五、滿堂支架堆載預壓71、目的72、堆載73、監測點布設74、監測方法75、預壓注意事項8六、受力檢算8、荷載8、底模檢算8、方木小楞檢算9、方木大楞檢算11、滿堂式鋼管支架檢算14七、支架安全要求152、1、支架使用規定152、拆除規定153、支架安全措施164、鋼管支架的防電、避雷措施16八、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和措施17一、概述 1、工程概況A匝道橋,上跨榮烏高速公路,與榮烏高速公路交叉樁號為;AK0+643.298=K12+099.035,交角為78.47。A匝道橋中心樁號為AK0+637,交角為90。橋梁上部構造采用326+(26+40+26)+320m預應力砼連續箱梁,橋長236m。其中326m跨徑上跨郎五莊洼三排干渠,26+40+26m上跨榮烏高速公路主線,上跨主線處采用集中排水。全橋分為三聯,其中第二聯設計為兩端張拉,第一聯、第三聯為單端張拉。2、施工方法簡介 A匝道橋位于曲線段,橋3、位區為綠化地,陸地施工條件相對較好。施工時,先將橋位地基處理后,采用碗扣件式滿堂腳手架現澆施工工藝進行施工,施工時,翼緣模板及外側模采用高強度防水膠合板(按一聯長配置一套模板),內模采用普通膠合板(按一聯長配置一套模板),底模采用高強度防水膠合板(按一聯長配置一套模板)。3、施工工藝流程現澆梁施工采用就地搭設滿堂支架,分聯綁扎鋼筋,分聯、分層澆注混凝土的方法,其施工工藝流程如下:地基處理搭設支架預壓安裝底模和支座綁扎鋼筋(底、腹板、橫梁)安裝側模澆注底、腹板和橫梁安裝內模綁扎頂板鋼筋澆注頂板混凝土強度齡期達到要求后張拉壓漿壓漿強度合格后拆除模板和支架。二、編制依據1、榮烏高速公路設計文件。2、4、公路橋涵鋼結構及木結構設計規范(JTJ02586)。3、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4、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0412000)。5、公路橋涵施工手冊及其他有關的現行國家及地方強制性規范和標準。6、建筑施工碗扣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66-2008) 三、滿堂支架搭設1、地基處理 先用推土機將表層耕質土、有機土推平并進行輾壓,輾壓次數不少于3遍,如果發現彈簧土須及時清除,并回填合格的砂類土或石料進行整平壓實,為避免處理好地基受水浸泡,在兩側開挖4030cm的排水溝,排水溝分段開挖形成坡度,低點開挖集水坑,原有地基整平壓實后,因A匝道橋為跨越主線,距原地面凈空較高,故在原5、地基整平壓實后,現在橋位范圍內鋪墊山皮土,填高為3m左右,分層(40cm一層)采用22噸振動壓路機碾壓平整,最后澆筑15cm厚的C25混凝土墊層,澆注墊層時注意橫坡的設置,保證排水良好。2、材料選用和質量要求 鋼管規格為483.5mm,且有產品合格證。鋼管的端部切口應平整,禁止使用有明顯變形、裂紋和嚴重繡蝕的鋼管。 扣件應按現行國家標準鋼管支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選用,且與鋼管管徑相配套的可鍛鑄鐵扣件,嚴禁使用不合格的扣件。新扣件應有出廠合格證、法定檢測單位的測試報告和產品質量合格證,當對扣件質量有懷疑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鋼管支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抽樣檢測。舊扣件使用前應進行6、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銹蝕的嚴禁使用,出現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 3、支架安裝本支架采用“碗扣”式滿堂支架,其結構形式如下:為了明確滿堂式支架每根立柱所傳遞豎向力的大小,本設計首先對滿堂式鋼管支架進行了受力檢算,確定鋼管支架立柱的橫向間距:底板為0.6m,翼板部位為0.9m;縱向間距均為0.9m;支架縱橫桿步距1.2m,在腹板附近步距為0.6m,使所有立桿聯成整體,為確保支架的整體穩定性,在每五排橫向立桿和每三排縱向立桿各設置一道剪刀撐。箱梁底模采用=15mm厚的防水膠合模板,底模次龍骨采用間距0.3m的80100mm方木,橫橋向布置;主龍骨采用間距0.6m的100120mm方木,順橋向布置。7、在地基處理好后,按照施工圖紙進行放線,縱橋向鋪設好支墊方木,便可進行支架搭設。支架搭設好后,用可調頂托來調整支架高度或拆除模板用。 支架底模鋪設后,測放箱梁底模中心及底模邊角位置和梁體橫斷面定位。底模標高=設計梁底+支架的變形(前期施工誤差的調整量),來控制底模立模。底模標高和線形調整結束,經監理檢查合格后,立側模和翼板底模,測設翼板的平面位置和模底標高(底模立模標高計算及確定方式類同箱梁底板)。 四、滿堂支架搭設計算支架計算以第二聯現澆箱梁為示例進行驗算,因第二聯現澆箱梁在比第一聯和第三聯現澆箱梁的告訴要高,單位面積自重要大,所以以第二聯現澆箱梁為滿堂支架搭設計算的依據。1.支架數量計算順橋8、向排數 920.9+1=103排橫橋向列數 34列,260.6+80.9=22.819.5+2 (底板位置全部按60cm間距控制,翼板位置按90cm間距控制)滿足要求步距數量 根據墩高及計劃地基處理后標高(平均7m高,步距1.2m),除去底托、頂托、模板、方木等可擺放7層橫桿。則:支架底座數量為:10334=3502個 支架頂托數量為:10334=3502個 立桿根數為:每根立桿組合為:2.4m+2.4m+1.8m=6.6m,則2.4m長立桿數量為:35022=7004根 1.8m長立桿數量為:3502根 橫桿根數為:102734+337103=48069根 其中0.6m橫桿為:257103=9、18025根0.9m橫桿為:48069-18025=30044根3、支架的搭設搭設時在支架部分適當設縱向和橫向剪刀撐,確保支架的穩定性。在墩柱處采用鋼管搭設成井字架,并用鋼管與碗扣滿堂支架連接形成一個整體,以保證支架的穩定性。為保證施工完畢后結構尺寸的準確,支架應預留施工預拱度。施工預拱度主要由以下幾個因素確定:(1)支架受施工荷載引起的彈性變形;(2)受載后由于桿件按頭的擠壓和卸落設備壓縮而產生的非彈性變形;(3)支架基礎在受載后的沉陷。本工程連續箱梁支架安裝見圖1。圖1 連續箱梁支架縱向安裝示意由于箱梁分聯較長,一次澆注成型比較困難,不易施工,故每聯分兩次澆注,其內模支護如下見圖2。圖2 10、橋梁模板斷面示意圖(僅示意單孔)4、支架安裝要點(1)支架立柱前必須保證地基有足夠的承載力,立柱底端設墊木來分散和傳遞壓力;(2)支架安裝必須預留施工預拱度。5、支架安裝必須預留施工預拱度支架預留拱度計算公式為:f=f1+f2+f3,其中f1:地基彈性變形,f2:支架彈性變形,f3:梁體擾度預留拱度最大值設置在跨中位置,并按拋物線形式向兩側立柱位置分配,算得各點處的預留拱度值后用碗口支架頂托進行調整。五、滿堂支架堆載預壓1、目的為消除支架在搭設時接縫處的非彈性變形和地基的非彈性沉陷而獲得穩定的支架,應逐孔進行預壓。為獲得支架在荷載作用下的彈性變形數據,確定合理的施工預拱度,使箱梁在卸落支架后獲11、得符合設計的標高和外形,應進行沉降觀測。(支架預壓的目的:1、檢查支架的安全性,確保施工安全。2、消除地基非彈性變形和支架非彈性變形的影響,有利于橋面線形控制。)2、堆載采用水壓的方式:用編織袋裝沙圍擋在箱梁底板四周及觀測點位置,并用厚塑料布將底板和圍擋部分全部蓋好,保證不漏水,用水泵將水抽入現澆箱梁底板上,現澆箱梁的總重量為:3597t,計算得出水的高度應為:35971592=2.6m。卸載時用大功率的水泵抽水至附近溝渠處。3、監測點布設在堆載區設置系統測量點,其分布跨中、1/4處、3/4處、每跨兩端,每個斷面的底板邊線、底板中線處各布置一個監測點,同時相應地在地基礎上設置監測點,在支架基礎12、上對應地再布設觀測點圖 觀測點示意4、監測方法為了找出支架在上部荷載作用下的塑性、彈性變形,在加載50%和100%后均要復測各控制點標高,加載100%預壓荷載并持荷24小時后要再次復測各控制點標高,如果加載100%后所測數據與持荷24小時后所測數據變化很小時,待24小時內累計沉降量不超過2mm,方達到設計要求,表明地基及支架已基本沉降到位,可卸載,否則還須持荷進行預壓,直到地基及支架沉降到位方可卸壓。卸壓完成后,要再次復測各控制點標高,以便得出支架和地基的彈性變形量(等于卸壓后標高減去持荷后所測標高),用總沉降量(即支架持荷后穩定沉降量)減去彈性變形量為支架和地基的非彈性變形(即塑性變形)量。13、預壓完成后要根據預壓成果通過可調頂托調整支架的標高。沉降觀測一直持續到整個箱梁澆注完畢,特別注意砼澆注時支架的沉降,若澆注時,支架沉降超過預壓沉降觀測時預留沉降量時,應停止繼續澆注,以防事故的發生。5、預壓注意事項整孔范圍內分層堆碼直至整孔支架預壓重量滿足要求,且不得分塊小范圍集中堆碼,以免產生不均勻沉降;人工堆碼整齊,不亂堆放。卸載時,采用自制的鐵皮容器,用吊車吊,人工將沙子裝入鐵皮容器中,進行卸載。卸載完成后,對底板進行清理,全部清理干凈后,根據測量結果調整標高。六、受力檢算、荷載 鋼筋混凝土自重:混凝土體積為:1438.8m鋼筋混凝土的容重為25KN/m則第二聯箱梁的總重量為:25KN/14、m1438.8m=35970KN總計底板面積為:15m92m=1380偏安全考慮,以全部重量作用于底板上計算單位面積壓力,則單位面積的荷載為F1=35970KN1380=26.07KPa 模板重量(含內模、側模及支架),以砼自重5%計,則: F2=26.075%=1.3KPa 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按均布活荷載取:F3=2.5KPa 振動混凝土所產生的荷載標準值可采用:F4=2.0KPa 水平風荷載標準值F5=0.70.370.81.0=0.21KPa 竹膠板:取F5=0.5KN/m2 方木:取F7=7.5KN/m3、底模強度計算箱梁底模采用高強度防水膠合板,板厚t=15mm,防水膠合板方木15、背肋間距為300mm,所以驗算模板強度采用寬b=300mm防水膠合板。1、模板力學性能(1)彈性模量E=0.1105MPa。(2)截面慣性矩:I=bh3/12=301.53/12=8.44cm4(3)截面抵抗矩:W=bh2/6=301.52/6=11.25cm3(4)截面積:A=bh=301.5=45cm22、模板受力計算(1)底模板均布荷載:F=F1F2F3F4F5=32.08KPaq=Fb=32.080.3=9.624KN/m(2)跨中最大彎矩:M=qL2/8=9.6240.32/8=0.108KNm(3)彎拉應力:=M/W=0.108103/11.2510-6=9.6MPa=11MPa,16、 竹膠板板彎拉應力滿足要求。(4)撓度:從竹膠板下方木背肋布置可知,竹膠板可看作為多跨等跨連續梁,按三等跨均布荷載作用連續梁進行計算,計算公式為: f=0.677qL4/100EI=(0.6779.6240.34)/(1000.11088.4410-8)=0.625mmL/400=0.75mm 竹膠板撓度滿足要求。綜上,竹膠板受力滿足要求。(三)、橫梁強度計算橫梁為108cm方木,跨徑為0.6m,中對中間距為0.4m。截面抵抗矩:W=bh2/6=0.10.082/6=1.06710-4m3截面慣性矩:I= bh3/12=0.10.083/12=4.26710-6m4作用在橫梁上的均布荷載為:q17、=(F1+F2+F3+F4+F5)0.4=(32.08+0.5)0.4=13.032KN/m跨中最大彎矩:M=qL2/8=13.0320.62/8=0.58644KNm落葉松容許抗彎應力=14.5MPa,彈性模量E=11103MPa1、橫梁彎拉應力:=M/W=0.58644/1.06710-4=5.496MPa=14.5MPa橫梁彎拉應力滿足要求。2、橫梁撓度:f=5qL4/384EI=(513.0321030.64)/(384111094.26710-6) =0.469mmL/400=1.5mm橫梁彎拉應力滿足要求。綜上,橫梁強度滿足要求。四、縱梁強度計算縱梁為1012cm方木,跨徑為0.918、m,間距為0.6m。截面抵抗矩:W=bh2/6=0.10.122/6=2.410-4m3截面慣性矩:I=bh3/12=0.10.123/12=1.4410-5m40.9m長縱梁上承擔3根橫梁重量為:0.10.080.67.53=0.108KN橫梁施加在縱梁上的均布荷載為:0.1080.9=0.12KN/m作用在縱梁上的均布荷載為:q=(F1+F2+F3+F4+F5)0.6+0.12=32.580.6+0.12=19.668KN/m跨中最大彎矩:M=qL2/8=19.6680.92/8=1.991KNm落葉松容許抗彎應力=14.5MPa,彈性模量E=11103MPa1、縱梁彎拉應力:=M/W=119、.991103/2.410-4=8.3MPa=14.5MPa縱梁彎拉應力滿足要求。2、縱梁撓度:f=5qL4/384EI=(519.6681030.94)/(384111091.4410-5) =1.061L/400=2.25mm縱梁彎拉應力滿足要求。綜上,縱梁強度滿足要求。(五)、支架受力計算1、立桿承重計算 碗扣支架立桿設計承重為:30KN/根。計算每根立桿總承重小于設計承重即可,計算過程如下:(1)每根立桿承受鋼筋砼和模板等重量:N1=0.90.632.75=17.685KN(2)支架自重:立桿單位重:5.77KG/m,橫桿單位重:5.12KG/mN4=75.77+7(0.9+0.6)520、.12/100=0.942KN每根立桿總承重:N總=N1+N2=17.685KN+0.942KN=18.627KN1.2N總=1.218.627KN=22.352KN30KN立桿承重滿足要求。2、支架穩定性驗算立桿長細比=L/i=1200/0.35(48+41)2=77由長細比可查得軸心受壓構件的縱向彎曲系數=0.732立桿截面積Am=(242-20.52)=3.1415926(242-20.52)=489mm2由鋼材容許應力表查得彎向容許應力=145MPa所以,立桿軸向荷載N=Am=4890.732145=51.9KNN=18.627KN。 支架穩定性滿足要求。 綜上計算,碗扣支架受力滿足設21、計要求。七、支架安全要求1、支架使用規定 1.1嚴禁在架上戲鬧或坐在欄桿上等不安全處休息;1.2嚴禁攀援支架上下,發現異常情況時,架上人員應立即撤離;1.3支架上垃圾應及時清除,以減輕自重并防止墜物傷人。2、拆除規定 2.1拆除順序:護欄腳手板剪刀撐小橫桿大橫桿立桿件;2.2拆除前應先清除支架上雜物及地面障礙物;2.3拆除作業必須由上而下逐層拆除,嚴禁上下同時作業;2.4拆除過程中,凡已松開連接的桿、配件應及時拆除運走,避免誤扶、誤靠;2.5拆下的桿件應以安全方式吊走或運出,嚴禁向下拋擲。2.6搭拆支架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示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3、支架安全措施3.1禁止任意改22、變構架結構及其尺寸;3.2禁止架體傾斜或連接點松馳;3.3禁止不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搭設和拆除作業;3.4搭拆作業中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設置防護和使用防護用品;3.5不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泵送混凝土輸送管等固定在支架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3.6不得在六級以上大風、雷雨和雪天下繼續施工。4、鋼管支架的防電、避雷措施4.1防電措施鋼管支架應作接地處理,設一接地極,接地極入土深度為22.5m夜間施工照明線通過鋼管時,電線應與鋼管隔離,有條件時應使用低壓照明。4.2避雷針:設在架體四角的鋼管腳手立桿上,高度不小于1m,可采用直徑為2532mm,壁厚不小于3mm接地極:按支架連續長度不超過50m設置23、一處,埋入地下最高點應在地面以下不淺于50cm,埋接地極時,應將新填土夯實,接地極不得埋在干燥土層中。垂直接地極可用長度為1.52.5m,直徑為2550mm的鋼管,壁厚不小于2.5mm接地線:優先采用直徑8mm以上的圓鋼或厚度不小于4mm的扁鋼,接地線之間采用搭接焊或螺栓連接,搭接長度雷雨天氣,鋼管支架上的操作人員應立即離開。八、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和措施1、在主要施工部位、作業點、危險區、主要通道口掛安全宣傳標語或安全警告牌;2、施工現場全體人員嚴格執行建筑安裝工程安全技術規程和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3、施工現場杜絕任意拉線接電;4、配電系統設總配電箱、分配電箱、開關箱、實行分級配電。開關箱裝設漏電保護器;5、施工機械進場安裝后經安全檢查合格后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