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橋梁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0054
2022-08-08
10頁
51KB
1、滇池環湖生態經濟實驗區生態建設晉寧東大河濕地公園三座橋梁項目施工方案編制: 審核: 批準: 編制單位:深圳市鐵漢生態環境股份有限公司 編制日期:2015年10月17日 目錄一 工程概況31.1設計概況31.2工程地質特征31.3施工要點31.4主要材料4二 編制說明42.1編制原則42.2編制依據4三 管理目標43.1質量目標43.2工期目標43.3安全目標4四 施工步驟及施工計劃54.1施工步驟54.2施工進度計劃5五 主要項目施工方法55.1施工圍堰或是施工便道55.2橋梁基礎55.3.地基處理65.4橋梁底板65.5側墻及頂板65.6模板拆除75.7耳墻75.8隔水墻75.9橋臺搭板7六2、 人員機械計劃76.1人員計劃76.2機械計劃7七 安全管理及其他注意事項77.1安全管理77.2其他事項8八 腳手架計算書88.1 參數信息88.2 活荷載參數88.3 風荷載參數98.4 靜荷載參數98.5 地基參數98.6 橋梁結構自重荷載98.7 立桿穩定(腳手架整體穩定)計算10一 工程概況擬建車行橋位于滇池環湖生態經濟實驗區生態建設晉寧東大河濕地公園內,橋梁橫跨輸水河道。橋梁設計為滇池五十年一遇洪水位1887.73m。1.1設計概況三座橋梁由昆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設計該三座橋均位于滇池邊上:分別為東大河橋、景觀水系橋、新河橋,均為跨河道而設,其中東大河橋長17.4米,1孔凈跨15米;3、新河橋長18.4米,1孔凈跨16米;景觀水系橋長28米,2孔凈跨12.5米,均為鋼筋混凝土框架橋。1.2工程地質特征該三座橋均為新建橋梁工程,三座橋均處于滇池濕地上,擬建場地地表均覆蓋的第四系(Q4)土層,以人工填土層,湖積層為主,由上而下分別為:素填土、耕植土、粉質粘土、粉土等。第四系耕植土(Q4pd)及人工填土層1.3施工要點(1)施工前仔細復核橋梁中心軸線坐標、高程等,確定無誤后方可進行施工,由于橋梁所處位置均為跨河道,確定施工圍堰和施工便道位置應為施工前準備工作重點,由于三座橋梁開挖深度均超過6.5米,屬深基坑開挖,所以橋梁基坑開挖支護為橋梁施工重點之一,橋梁施工重點還包括橋梁鋼筋制安4、和模板安裝、腳手架搭設、及混凝土澆筑工序等。(2)總體布置 a、新河橋:框架橋車行道寬4.0m,框架橋正交布置。 b、水系景觀橋:框架橋車行道寬5.5m,框架橋正交布置。 c、東大河橋:框架橋車行道寬5.5m,框架橋正交布置。(3)主體框架結構 a、新河橋:箱體結構長18.4m,寬6.5m,凈跨16.0m;頂板厚1.1m,側墻厚1.2m,底板厚1.2m。 b、東大河橋:箱體結構長17.4m,寬6.5m,凈跨15.0m;頂板厚1.0m,側墻厚1.2m,底板厚1.0m。 c、水系景觀橋:箱體結構長28m,寬6.5m,凈跨為2-12.5m,頂板厚0.8m,側墻厚1.0m,底板厚1.0m。1.4主要材5、料a、基礎處理-片石換填b、混凝土-框架橋主體結構采用C35抗滲混凝土,墊層采用15混凝土,橋梁搭板、耳墻采用C30混凝土c、鋼筋-普通鋼筋:、級二 編制說明2.1編制原則遵守設計圖紙、文件和規范進行編制的原則: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的過程中,嚴格遵守現行施工規范和質量驗收標準,遵守設計圖紙的要求。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發揮施工隊伍的優勢,采用合理的管理手段,合理配合,保證工程施工進度、質量、安全目標的實現。2.2編制依據a、國家現行的技術政策、標準、施工驗收規范、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工藝操作規程。b、設計圖紙。三 管理目標3.1質量目標達到到一次驗收合格。3.2工期目標暫定2個月3.36、安全目標a、杜絕死亡重傷及重大安全事故。b、輕傷事故實行一票否決四 施工步驟及施工計劃 4.1施工步驟總體步驟:a、確定橋梁中心軸線;b、確定施工圍堰或是施工便道位置;c、圍堰施工或是便道施工;d、清除施工圍堰內水;f、橋梁基坑開挖;f、基礎底土方換填;g、墊層澆筑;h、橋梁底板鋼筋制作安裝;i、橋梁底板模板安裝;j、橋梁底板混凝土澆筑(側墻位置高出底板3050cm);k、橋梁側墻、頂板鋼筋制作安裝;l、橋梁側墻、頂板模板安裝;m、橋梁側墻、頂板混凝土澆筑; n、橋梁耳墻施工;o、橋梁洞口河床鋪砌及隔水墻施工;p、橋梁搭板施工;q、橋梁側墻、頂板模板安裝;r、橋梁飾面裝飾鋪裝;s、清除施工圍堰7、恢復河道。4.2施工進度計劃工程計劃2015年10月24日開工,采用流水作業的方法,三座橋按照相同工序流水作業,上道工序結束馬上進行下道工序,于2015年12月24日完工。五 主要項目施工方法 5.1施工圍堰或是施工便道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圍堰位置,施工圍堰分別設置在橋梁兩側,先拆除河岸兩邊障礙物,由于河道內有淤泥且淤泥厚度可能較深,建議施工方法為:、河道內淤泥深度在1米以內時,施工圍堰可直接使用土夾石填筑,填筑時從河道一側向另一側進行擠壓填筑,先施工橋梁上游圍堰,后施工橋梁下游圍堰。當淤泥深度超過1米時,先用片石進行拋石擠淤,淤泥擠開后,再用土夾石進行填筑,填筑時從河道一側向另一側進行擠壓8、填筑,先施工橋梁上游圍堰,后施工橋梁下游圍堰。填筑完的施工圍堰保證頂寬大于6米,若是作為施工便道時保證圍堰頂寬大于8米.圍堰兩側放坡比坡比為1:1.5。5.2橋梁基礎三座橋梁高度分別為:新河橋5.435米、東大河橋7.435米、水系景觀橋6.605米,高度均超過5米,均屬于深基坑開挖,對于深基坑開挖基坑支護為重點,建議支護方案為:開挖時先按1:1放坡確定開挖邊線,確定了開挖邊線后清除開挖范圍內障礙物,根據設計圖紙地質特征的描述,三座橋基坑底均為粉土,由于處于河道內全年有水浸泡,該土層容易滑動,所以初步方案為 :基坑4周采用350型槽鋼或是工字鋼貫入地下,正反側邊相扣來支護,為保證安全可設置橫縱9、支撐桿。、若開挖后基坑4周基坑壁較好,不會滑動,可進行簡單護壁處理,完成后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開挖時特別注意觀察基坑四邊地貌情況以便隨時作出相應調整方案,以確保安全。 5.3.地基處理開挖到基底標高后,通過基地承載力實驗數據來確定基地換填厚度。5.4橋梁底板墊層強度達到要求強度后,根據設計圖紙,先對鋼筋進行制作,布置鋼筋,施工時嚴格按設計圖紙要求進行焊接、綁扎、安裝,側板鋼筋高出11.5米,方便下道工序施工,鋼筋布置完后進行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筑,由于混凝土較厚,澆筑時分23層來回澆筑,以便振搗密實,打振動棒時應遵循快下慢上的原則。5.5側墻及頂板、橋梁側板施工基礎混凝土強度達到一定強度要求后進10、行側墻鋼筋制作安裝,鋼筋安裝完成后,經驗收合格后進行側板模板安裝,側墻模板安裝完成后,經驗收合格后進行側墻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澆筑到腹板處即可。、鋼管腳手架搭設待橋梁側墻施工24小時后即可進行搭設鋼管腳手架的搭設采用滿堂腳手架,選用外徑48mm,壁厚3.5mm,鋼管強度等級Q235-A,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紋、分層、壓痕、劃道、和硬彎。腳手架搭設方法 腳手架搭設方法為:立桿設置縱向0.6米橫向0.6米,水平方向縱向、橫向同一水平設置4層,斜拉桿設置為3米一組,X型拉,立桿底腳使用20cm寬5cm厚木方作墊腳,跟橋梁寬度平行布置,頂上使用12cm寬8cm厚木方,立向支撐在模板頂上,跟橋梁寬11、度平行布置,頂板方木與鋼管使用頂托連接,頂托的使用受力長度不超過20cm,頂托與木方接觸面使用木楔塞緊。、橋梁頂板施工搭設腳手架時同時進行橋梁頂板底模安裝,待腳手架搭設完成,橋梁底板模板安裝完成后進行橋梁頂板鋼筋安裝,鋼筋安裝完成后繼續外膜安裝,外膜安裝完成后進行混凝土澆筑,這幾項工序都要經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下道工序。5.6模板拆除橋梁頂板拆除,混凝土養護時間達到三天可進行側模拆除,頂板底模拆除時間為1428天,及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80%時才可進行拆除。5.7耳墻側墻鋼筋安裝時預埋耳墻預留筋,裝模時留下預留孔,待橋梁側墻強度達到要求后進行耳墻鋼筋、模板、混凝土澆筑等。牛腿板和耳墻施工一樣12、。 5.8隔水墻待橋梁施工完成后進行基底清理并進行支砌。 5.9橋臺搭板橋臺搭板在道路填土完成后進行鋼筋制作安裝,混凝土澆筑等。 六 人員機械計劃 6.1人員計劃 計劃鋼筋工46人,模板工46人,混凝土工6人,普通工人8人,普通工人根據現場可進行數量調整,三座橋梁同種工序順序作業,按三座橋梁施工工序循環進行。 6.2機械計劃計劃210型挖掘機一臺、50型裝載機一臺、自卸汽車數量、抽水泵68個、發電機1臺(現場用電時確定)。七 安全管理及其他注意事項 7.1安全管理(1)架子在搭設(拆卸)過程要做到文明作業,不得從架子上掉落工具、物品,架子下方不可站人,物品上下傳遞可從旁側進行;同時必須保證自身13、安全,高空作業需穿防滑鞋,佩戴安全帽、安全帶,未佩戴安全防護用品不得上架子。(2)在頂板上施工的各工種作業人應注意自身安全(尤其是在卸料平臺上的工作人員),不得隨意向下、向外拋掉物品,不得隨意拆除安全防護裝置。(3)應設專人負責對腳手架進行經常檢查和保修。 A 在下列情況下,必須對腳手架進行檢查:a 在六級大風和大雨后; b 停用超過二個月,復工前; B 檢查保修項目 a 各主節點處各桿件的安裝、連橋梁側墻件等構造是否符合施工組織設計要求; b 扣件螺絲是否松動; c 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開挖面外)。 (4)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護。 (5)搭拆腳手架期間,14、地面應設置圍欄和警戒標志,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 7.2其他事項施工期間做好施工管理,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及相關規范、管理文件施工,積極響應上級領導的指示,服從管理,積極傳達相關指令。 八 腳手架計算書 8.1 參數信息腳手架搭設高度為:4.185米搭設尺寸為:立桿設置縱向0.6米橫向0.6米,水平方向縱向、橫向同一水平設置4層,斜拉桿設置為3米一組,立桿底腳使用10cm寬5cm厚木方作墊腳,跟橋梁寬度平行布置,頂上使用10cm寬5cm厚木方,立向支撐在模板頂上,跟橋梁寬度平行布置,頂板方木與鋼管使用頂托連接,頂托的使用受力長度不超過20cm。8.2 活荷載參數施工均布活荷載標準值:2.0kn/m2815、.3 風荷載參數由于該工程處于地面上高度不高,所以風荷載不做考慮。8.4 靜荷載參數a、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2):0.1248;b、欄桿擋腳板自重標準值(kn/m)0.350;c、安全設施(kn/m2):0.005;d、每米腳手架鋼管自重標準值(kn/m2):0.038。b、每平面立桿按2根計算,每根高度為5米,承受的結構自重為:520.1248=1.248kn/m。c、橫桿按每平米計算為0.64根4層0.038=0.356 kn/m。d、每平方木模板(1.5cm厚)重按15kg/m2,荷載計算為:0.151=0.15 kn/m。e、頂托每平方2個,每個4.5kg,荷載計算為16、:0.080.8=0.1 kn/m。f、每立方混凝土含鋼筋重為(鋼筋與混凝土重量比求得):135kg荷載計算為:1.35kn8.5 地基參數由于該橋梁工程腳手架主要承重部位在混凝土基礎上,強度較好,所以地基參數不做考慮。8.6 橋梁結構自重荷載該工程施工為三次澆筑,第一次澆筑地板(側墻澆筑到高處底板面上50cm),第二次澆筑側墻(澆筑到側墻倒角處),第三次澆筑頂板,澆筑頂板時橋梁兩邊側墻已有一定強度,橋梁兩端側墻已有一定支撐力,屬于簡支梁,所以橋梁受力最大部位位于橋梁跨中截面,而橋梁頂板厚度均為一樣可視為均布線荷載,跨中截面最大彎矩計算式為:Mmax=ql2/8跨中最大彎矩為Mmax=(15717、.887.88)/8=116.43kn*mq=(長寬厚容重)/L=7.88m0.6m1m2.5t/m3=11.82tq=118.27.88=15kn/ml=橋梁凈跨中長度保證系數=(152) 1.05=7.88m以上荷載合計 M合=116.43+2+1.248+0.356+0.15+0.1+1.35=121.63kn/m8.7 立桿穩定(腳手架整體穩定)計算A=4.98cm2、E=2.06108kpa、i=1.58cm、=1,L=0.6m、安全系數k=2.0=kL/i=210.61.5810-2=75.95,屬細長壓桿,可用歐拉公式計算,其臨界應力為:=2E/2=22.0610575.952=352.1MPap=A=352.11024.9810-4=17.53t=175.3knM合=121.63175.3,滿足要求。橋梁側邊只承受側向壓力,側邊側壓力較小,故不做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