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隧道邊仰坡防護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0137
2022-08-08
12頁
211KB
1、一、編制依據及工程概況1.1編制依據(1 x交通部相關規范、規程、標準(2 X貴州省沿河至榕江高速公路沿河至德江段兩階段施工圖設計(3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技術指南(隧道工程(交通部)(4X已批復的我標段的沿德5標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5本企業施工管理水平、技術、裝備及同類或類似工程施工經驗(6)、現場調查資料。1.2工程概況青龍隧道為一座分離式長隧道,左洞ZK45+870ZK46+875 ,長1005m , 右洞 YK45+915YK46+902 ,長 987m ,左洞 III 級圍巖 763m , IV級圍巖 135 米,V級圍巖97米;右洞山級圍巖680m , IV級圍巖200米,V級圍巖12、02米。 青龍隧道設2處人行橫道,1#橫洞洞長23.5 m ,所處圍巖類別為山級;2#橫洞 洞長26.63 m ,所處圍巖類別為山級;無車行橫道。左、右線進出口均設5m明 洞(端墻式),單洞凈空(寬X高):自然條件 (1 )地形、地貌場區地處貴州東北部,大婁山脈與武陵山脈接壤部位。位于沿河縣境內,隧 道橫穿山林,進口位于山間沖溝邊緣;岀口位于斜坡地帶。隧道區屬構造溶蝕、 剝蝕型低山地貌,地表受溶蝕、剝蝕作用強烈,地勢起伏較大。場區海拔777.3 1036.2m ,相對高差258.9m ;隧道軸線通過段最高海拔951.23m ,最低海拔 815.20m ,相對最大高差136.03m。隧道區基巖大3、部出露,地表植被發育,多為 灌木,進口段為居民區。隧道進出口處離公路較近,交通方便。(2 )水文、氣候場區屬長江流域之烏江水系。隧道出口有一溪流通過,流量約21/s ,地表水 主要為大氣降水補給,受季節影響大。區域內氣候宜人,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不甚分明,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屬典型的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全年平均氣溫在13C- 17C之間,無霜期達295天,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5C左右,最熱月(7月) 平均氣溫23C左右。年降雨量900-1500mm ,年均降雨量1180mm , 一般五 月至七月間和十月份雨量較多。全年日照時數為1115.4小時。氣候特點是熱量 豐富、雨量充沛4、水熱同季。(3)工程地質條件地層巖性:場區覆蓋層為殘坡積層粘土,下伏基巖為寒武系婁山關群白云巖。地質構造:區內屬于揚子準地臺八面山褶皺帶武陵山系的一部分,為新華夏 系構造土地坳背斜東南翼。經地質調繪,場區無斷層通過,綜合地層產狀為 144度上60度。強風化巖體節理很發育,節理狀以288度度、10度z70度 為優,為張型節理,張開度12mm,體積節理數6條/m3。抗震設計參數:本項目屬地震烈度6度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地震 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35s ,綜合評定場地類別為II類。巖土體的工程地質特征土體工程地質特征殘坡積層粘土:黃色,可塑狀,隧道零星分布,厚度08.0m.殘坡積層5、塊碎石土 :灰褐、褐黃色,稍密,塊石含量60% ,粒徑20mm-500mmo巖體工程地質特征隧道區下伏基巖為寒武系婁山關群白云巖。根據巖體的節理、裂隙發育特征、 硬度與完整性,結合鉆探巖芯及其鉆進快慢將隧道區基巖劃分為強、中風化兩層。強風化白云巖:灰色、灰黃色,中厚層狀,節理裂隙很發育,巖體破碎,巖 質較硬,巖芯呈砂狀,厚度約1.53.0m。中風化白云巖:灰色、灰白色,中厚層狀,巖石節理發育,巖體較破碎較完整,巖質較硬。巖芯呈短柱狀、碎塊狀,少量柱狀。(4)水文地質地表水:隧道貫穿叢狀山嶺,不存在對隧道建設和運用有影響的地表水發育, 隧道右側40m外可見一處沖溝,沖溝常年流水,但對隧道沒有影響6、,可作為隧 道洞頂一側的排水通道。地下水:根據調查,隧道區為白云巖分布區,地下水賦存于基巖裂隙中,基 巖裂隙水為隧道區主要地下水類型。基巖裂隙水:賦存于巖層裂隙內,地下水主要沿裂隙接受滲入式補給,該含 水巖組地下水接受滲入補給后,沿溶蝕裂隙運移在坡體下部岀露,部分形成季節 性泉點。1.3適用范圍本方案適用范圍為:沿德高速公路第5合同段青龍分離式隧道進、出口洞口 邊仰坡防護工程。本方案內容主要側重于對分離式隧道洞口邊仰坡防護的保證,未涉及的各種 施工技術要求,嚴格按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范(JTG F602009)執行。1.4二、圖紙設計要求2.1圖紙要求隧道明洞臨時邊仰坡、成洞面、邊仰坡根據現場開7、挖的情況適當設置錨網噴,噴C20腔厚10cm ,中6.5鋼筋網(間距為20*20cm ) ,022砂漿錨桿(長 4m,間距為 1.2*1.2m 洞口邊仰坡率應與洞外路基協調一致,隧道施工完成后對外露的臨時 邊仰坡進行綠化,使其與周邊環境相協調。隧道左幅進口端為高挖方段,三級邊坡,其余,進口右側、出口左右 側邊坡均為一級邊坡,開挖邊坡坡率1 : 0.75o進口端三級邊坡中22砂漿錨桿加 強為長度6m,間距1.2*1.2o三、施工組織布置及規劃3.1資源配置勞動力組織配備根據現場情況和生產需要配備生產副經理1人,組織隧道邊仰坡施工生產,施工技術人員2人,試驗人員2人,安全管理人員1人,質檢人員1人8、,施工 作業隊25人,作業隊生產管理人員1人。機械設備配備機械已按合同要求進場,后續將按施工部署計劃有序進場。擬計劃投入施工機械:施工機械名稱型號挖機1m3數量(臺)備注1碇拌和機JS7501套磴噴漿機5m3/h2空壓機20m32風動鑿巖機5注漿機3MPa2碗運輸車8m32清理巖石設備15鐵鎬、鐵鍬等發電機200KW1鋼筋切割機2鋼筋調直機GT4-10A2鋼筋彎曲綱GW402材料供應本項目鋼材、水泥由業主招標統一供應,其余輔材由項目自行采購。、進度計劃安排根據項目總體施工計劃,考慮到氣候影響等因素,青龍隧道進口邊仰坡防護 計劃開工日期2013年12月5日,計劃于2013年12月30日完成;出口9、截邊 仰坡防護計劃形式日期2014年10月15日,o計劃2014年月5日完成。施工方案、方法4 . 1施工前準備: 建立施工組織機構,施工人員到場,所需機械設備按需進入現場。組織相關人員熟悉圖紙、編制施工方案、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對要開挖的邊仰坡位置進行施工放樣。完成相關原材料、碇配合比的報批工作。施工用水:利用隧道右側沖溝流水,引入隧道施工用蓄水池。施工便道:隧道進、岀口均在隧道左側建筑便道直達洞門,大部分施 工材料用機械運輸至施工現場,少部分人工配合搬運。施工用電:每座隧道均架設變壓器一臺,自備一臺200KW的發電機。4.2施工方法及工藝流程施工工藝流程:測量放線一邊坡開挖及修整初噴4cm10、左右厚碇封閉坡面砂漿錨桿施工- 鋼筋網片施工-噴射碗施工-養護。邊坡開挖及修整開挖之前先進行邊頂截水溝的修筑。開挖施工應按設計參數分層、分段自上而下進行,并做到隨開挖隨防護,上 層作業面防護施作未完成時不得進行下層開挖。邊坡開挖要求:慎用爆破方式,嚴禁使用大爆破,可依地質條件,邊坡形式 選用預裂爆破、光面爆破等控制性爆破技術要求,特別是臨空設計坡面35m范 圍巖層開挖時,可采用小孔(40mm,深1.5 2m )、小藥量(1 2 Kg )爆破, 以保證邊坡巖體的完整。邊坡上方的取土爆破必須嚴格控制,不得松動邊坡巖層。 自上而下逐級開挖,逐級支護。雨季施工時,必須做好所開挖坡面未防護前防水 工程,11、可采用遮擋、攔截方式防止地表水對邊坡的損害。邊坡開挖不得掏底開挖或重疊開挖,開挖坡率按設計圖紙,實際開挖還要按 現場情況確定。人工配合機械修整邊坡,清除危石、松石。邊坡坡的防護明洞成洞面、邊仰坡開挖后立即臨時防護,噴射C20 4cm厚左右進行坡 面封閉,然后再錨噴支護。防護采用2O*2Ocm06.5鋼筋網,施作中22的早強錨 桿,長度4m,只有進口段左幅三級邊坡錨桿長6m,間距120*120cm,噴射10cm 厚C20碇。砂漿錨桿都要在初噴后及時施作,錨桿鉆孔時,鉆桿應盡量垂直巖面。鉆孔前根據設計要求定岀孔位作岀標記,錨桿孔位偏差不大于15mm ,入巖深度和外露長度要滿足設計要求。按錨桿數1%12、且不少于3根做抗拔力實驗,單根錨桿的最小錨力不能小于設計值的90% , 28天拔力平均值應大于設計抗拔力。砂漿錨桿施工工藝框圖噴射碇采用濕噴工藝以提高噴射碇質量及降低粉塵含量。混凝土中摻加速凝 劑,摻量為水泥用量的2-4% ,施工中根據工藝要求的凝結時間,對所用水泥作 不同摻量的凝結時間和強度試驗,以確定最佳摻量;4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 堅硬耐久的中砂和碎石。其配合比,經駐地監理批準后使用。采用強制式拌和噴射混凝土料,混凝土運輸車運輸至工作面,混凝土濕噴機 噴射混凝土。噴射碇流程圖(1 x噴射混凝土作業前的準備工作對水泥、機制砂、石、速凝劑、水等的質量進行檢驗。砂、石含水量應符合 要求。為13、控制砂、石含水量,設置防雨棚,干燥的砂子適當灑水。噴射機、混凝 土攪拌機、運輸車等均檢修完好,進行試運轉。管道及接頭要保持良好,風管不 漏風,水管不漏水,沿風、水管路每隔50米裝一閥門接頭,以便當噴射機移動 時,可迅速聯結風、水管而使風、水軟管不致過長。(2).噴射混凝土施工工藝水灰比以噴射混凝土時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8-10cm為宜。風壓在400-500KPa ,過高過低都將影響噴混凝土施工效果和回彈量,水壓比風壓高 50-100KPao噴射機起動前先開風,后開水,最后開噴射機,以免發生堵管現象。停機時 先停噴射機,然后停水、停風。噴混凝土時噴射角盡量垂直受噴面或略有5-10的傾斜,噴嘴距受噴14、面保持0.6-1.2m ,噴射自上而下,以螺旋狀沿橫向往復移動,噴射作業以適當厚度分層進行,后一層噴射在前一層混凝土終凝后進行。終凝后噴水養護,7天內保持濕潤,以防干裂,影響質量。為i免噴射混凝土回彈傷人,嚴格遵守噴射混凝土施工操作安全事項,絕對不可將噴頭對著人。噴射混凝土質量標準項次檢驗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驗方法和頻率1混凝土強度(Mpa )在合格標準內每噴射50m3-100 m3混合 料或小于50m3混合料的獨 立工程,不得少于一組試件。2空洞檢查無空洞,無雜物。鑿孔或雷達檢測議:每10M檢查一個斷面,每個斷面從拱頂中線起每3米檢查1點3噴層厚度(mm )平均厚度n設計厚度;檢查點 的915、0%n設計厚度;最小厚度 0.5設計厚度,且250鑿孔法或雷達檢測儀:每40m檢查一個斷面,每個斷面從拱頂中線起每3m檢查1點錨桿支護質量檢驗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錨桿數量(根)不少于設計按分項工程統計不少于設計2錨桿拔力(kN )28d拔力平均值2設計值,最小拔力20.9設計值按錨桿數1 %做拔力試驗,且不小于3根做拔力試驗3孔位(mm )15檢查錨桿數的10%4鉆孔深度(mm)50檢查錨桿數的10%5孔徑(mm)砂漿錨桿:桿體直徑+15 ;其他錨桿:符合設計要求檢查錨桿數的10%6錨桿墊板與巖面緊帖檢查錨桿數的10%425鋼筋網施工初期支護鋼筋網設計為(p6.5mm鋼筋,間距20*20cmo施工時將鋼筋網片與錨桿之間進行連接牢固,使其在噴射混凝土時不致晃動。噴碇將鋼筋全部覆蓋,鋼筋網保護層厚度為3cm。掛網工藝流程框圉鋼筋網施工示意圖JB工曹t *tt 網片犁tJ1t掛 網t.焊聯匸噴混I-t 祥護t下一循環宀鋼筋網支護質檢驗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網格尺寸(mm )10尺量:每50 rrY檢杳2個網眼2鋼筋保護層厚度(mm )10鑿孔檢杳:每20M檢杳5點3與受噴巖面的間隙(mm)30尺量:每20M檢查10點4網的長,寬(mm )10尺量:質量.安全.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