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塔施工方案-薊縣(1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0343
2022-08-08
13頁
66.99KB
1、群塔作業施工方案(薊縣安置區 A 地塊七期 1#2#3#塔吊)方案編制:方案審批:制定日期: 2012 年 9 月 10 日北京宣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津薊縣分公司目錄1、編制依據12、工程概況13、塔機的選型和性能14、群塔作業防碰撞措施14.1 塔吊起重臂間的防碰撞措施14.2 低位塔吊的起重臂與高位塔吊起重鋼絲繩之間防碰撞措施24.3 塔吊的安裝高度及使用高度控制24.4 塔吊作業人員防碰撞措施25、塔吊錨固36、塔吊作業人員配置及要求37、塔吊安全操作規定48、塔吊的停機安全檢查51、編制依據1.1 工程施工圖紙1.2 工程施工組織設計1.3 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2、1)1.4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88)1.5 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GB5144-2006)1.6 F0/23B 、H25/14 塔式起重機技術資料2、工程概況薊縣安置區 A 地塊七期 3、4、5、6、11、12 號樓工程位于薊縣縣城。該地塊南北方向總長約 199.5m,東西方向總寬約 120m,總建筑面積 49950m2。該建筑群共有 6 棟,自北向南排列為 4、3#樓, 5、6#樓,12、11#樓三排;其中除 6# 樓層為 26F/-1F 外,其余各棟均為 17F/-1F 。建筑暫估高度 17 層地上 58 米,地下 4 米; 26 層地上 85 米,地下 4 米。主體3、結構為現澆砼剪力墻結構。3、塔機的選型和性能3.1 塔吊概況根據現場情況, 設計在每排兩棟建筑物之間的適當位置布置一臺塔吊 (共三臺塔吊)配合施工作業。各棟號塔吊型號和主要性能如下:1#塔( 3、4#樓):H25/14 型塔式起重機,底架固定式基礎,基礎中心位于4#樓東側偏南部位的外墻以東 6.0 米與北側外墻以南 5.6 米的交點處。塔吊臂長 60 米,塔高 70 米,頂升方向朝北,錨固一道。2#塔( 5、6#樓):F0/23B 型塔式起重機,底架固定式基礎,基礎中心位于6#樓1 軸西 9.0 米與 V 軸南10.1米的交點處。塔吊臂長50 米,塔高 93 米,頂升方向朝南,錨固二道。3#塔4、( 11、 12#樓): F0/23B 型塔式起重機,底架固定式基礎,基礎中心位于 12#樓 22 軸東 7.3 米與 T 軸南 10.7 米的交點處。塔吊臂長 50 米,塔高 70 米,頂升方向朝南,錨固一道。3.2 施工特點該工程基礎底面地層承載力較低, 基礎埋深淺,塔吊對地面壓力大,交叉作業區域范圍大,所以在施工中要特別注意交叉作業處塔吊運轉的安全。4、群塔作業防碰撞措施4.1 塔吊起重臂間的防碰撞措施本工程塔吊起重臂與塔吊塔身有可能發生碰撞的僅限于2#和 1#塔以及 2#和3#塔之間,塔吊定位時 2#塔和 1#塔和 3#塔塔中心距分別為 71.80m 和 67.2m。2#塔的臂長為 55、0m,為防止 2#塔吊與 1、3#塔的拉桿發生碰撞,施工過程中應始終保持 2#塔比臂 1、3#塔高出 9 米,使 2#塔吊起重臂下弦高度超過 1、3#塔吊塔尖,即可符合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 GB5144-2006)中 10.5 條 “兩臺起重機之間的最小架設距離應保證處于高位起重機的最低位置的部件(吊鉤升至最高點或最高位置的平衡重)與低位置起重機中處于最高位置的部件之間的垂直距離不得小于 2m”的規定,避免高塔起重臂碰撞低塔起重臂拉桿事故的發生。平面位置見塔吊平面布置圖(圖 5)。塔吊使用高度詳見 6 臺塔吊第一次安裝高度定位圖(圖 5-2 )及 6 臺塔吊最終使用高度定位圖(圖 5-1 )。6、4.2 低位塔吊的起重臂與高位塔吊起重鋼絲繩之間防碰撞措施本工程 2#塔吊和 1、3#塔吊吊裝區域存在交叉,因此,塔吊間有可能發生低位塔吊的起重臂與高位塔吊的起重鋼絲繩的碰撞事故。為杜絕此類事故的發生,每一臺塔吊的主要吊裝區應相對獨立和固定, 從吊裝區域劃分上盡量減少塔吊工作區的交叉。 特殊情況下,塔吊吊裝區域發生交叉時,必須保證起重臂的垂直安全距離和起吊物料時相互之間的安全距離, 并要求塔司在每次塔吊使用后或在非工作狀態下,將塔吊的吊鉤升至頂端,同時將起重小車行走到起重臂根部。4.3 塔吊的安裝高度及使用高度控制塔吊編號第一次安裝高度自由高度最終使用高度錨固道數1#塔21 米60 米72 米7、1 道2#塔32 米60 米93 米2 道3#塔21 米60 米72 米1 道注:上表中“高度”指從基礎頂面至起重臂下弦的距離4.4 塔吊作業人員防碰撞措施本工程信號工傳達吊裝命令全部采用對講系統。 為使各塔吊的塔司及信號工的對講系統統一化、規范化、不竄臺,現將各塔配備的對講系統規定如下:4.4.1 各樓座盡可能配備不同型的對講機, 使用不同的頻率, 當無法避免時,各樓座對講機使用頻率必須分開 , 可參照下表執行:編號1#塔2#塔吊3#塔吊頻道1354.4.2 各塔吊的信號工必須按規定的頻道與相應的塔司連接通話, 嚴禁私自調整頻道。4.4.3 各塔吊的信號工在用對講機呼叫各自塔司時應明確呼叫 8、“某號塔司”,例如: 1 號塔吊信號工呼叫 1 號塔塔吊司機要求小車向前,應呼叫 “ 1 號塔塔司,小車向前”;3 號塔吊信號工呼叫 3 號塔塔吊司機要求小車向后,應呼叫“ 3 號塔塔司,小車向后”,以此類推。4.4.4 塔吊在吊運物件時, 不論是從何處起吊與落吊, 負責指揮該塔吊的信號工必須要有一個信號工跟隨吊鉤到物件吊落的地點進行指揮, 嚴禁信號工遠離吊落點進行遙控指揮或由非信號工指揮操作。4.5.5 在塔吊大臂前端、頂端最高處以及后平衡臂尾端分別安裝障礙指示燈,提醒操作人員注意。5、塔吊錨固隨著建筑物的升高,塔吊高度如不能滿足施工需求,則塔吊需要錨固。 具體錨固情況如下表:塔吊編號錨固道9、數塔吊錨固位置對應樓層總標準節數1#塔1 道+40.5米12 層202#塔2 道+34.5 米 49.5 米 9 層 15 層273#塔1 道+40.5米12 層20錨固頂升時應先頂高塔,后頂低塔,保證各塔高差。6、塔吊作業人員配置及要求為了保證六個塔吊的正常運轉, 確保作業區內的施工安全, 現場應配備足夠的塔吊司機和信號指揮員, 以避免塔吊作業人員疲勞操作。 每個塔吊配備 2 名塔司和 2 個信號工,在施工過程中盡可能固定操作人員。6.1 塔吊司機、信號工必須經專門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6.2 塔吊司機應健康,兩眼視力均不得低于 1.0 ,無色盲、聽力障礙、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10、眩暈、突發性昏厥及其他影響起重吊裝作業的疾病與生理缺陷。6.3 塔吊司機必須熟知下列知識:所操縱的起重機的構造和操作能力;起重機安全技術規程、制度;起重量、變幅、起升速度與機械穩定性的關系;鋼絲繩的類型、鑒別、保養與安全系數的選擇;一般儀表的使用及電氣設備常見故障的排除;吊裝構件重量計算;操作中能及時發現或判斷個機構故障,并能采取有效措施;制動器突然失效能作緊急處理。6.4 信號工必須具備下力操作能力:能熟練的運用手勢、旗語、哨聲和通訊設備;能按現場平面布置圖和工藝要求指揮塔吊、就位構件、材料和設備等;掌握常用材料的重量和吊運就位方法機構件重心位置;正確的使用裝卸、運輸、堆放過程中變形知識;11、6.4.5 掌握塔吊最大起重量和各種高度、幅度時的起重量,熟知吊裝、起重有關知識;6.4.6 嚴格執行 “十不吊” 的原則。即:被吊物重量超過機械性能允許范圍:信號不清;吊物下方有人;吊物上站人;埋在地下物;斜拉斜牽物;散物捆綁不牢;立式構件、大模板等不用卡環;零碎物無容器;吊裝物重量不明等。6.5 掛鉤工必須相對固定,服從信號工的指揮,且熟知下列知識:熟悉運用手勢、旗語、哨聲的使用;熟悉起重機的技術性能和工作性能;熟悉構件的裝卸、運輸、堆放的有關知識;能正確使用吊、索具和各種構件的拴掛方法。7、塔吊安全操作規定7.1 塔吊作業前,必須對塔司和信號工進行安全技術交底。7.2 塔吊作業前,塔司和12、信號工必須檢查作業環境、吊索具及防護用品。7.3 除信號工及掛鉤人員外,嚴禁其他人員進入吊裝作業區;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塔吊操作室。7.4 塔吊司機必須經由扶梯上下,上下扶梯時嚴禁手拿工具物品。7.5 使用塔吊作業時,必須正確選擇吊點的位置,合理穿掛索具,確保捆綁正確牢固,被吊物與其他物件無連接。7.6 塔吊司機必須嚴格按所駕駛塔吊的起重性能進行作業,起重量、起升高度、變幅等安全裝置顯示接近臨界警報值時,塔吊司機必須嚴密注視, 嚴禁強行操作。7.7 塔吊上各種安全保護裝置運轉中發生故障、失效或不準確時,塔司必須立即停機修復,嚴禁帶病作業和在運轉中進行維修保養。7.8 塔吊司機必須在佩戴有指揮信號袖13、標的人員指揮下嚴格按照指揮信號、旗語、手勢進行操作, 對指揮信號辨別不清時不得盲目操作,對錯誤指揮有權拒絕執行。7.9 塔吊司機不得擅離操作崗位。操作時,塔司不得閑談、吸煙、看書報或做其他與操作無關事情。嚴禁塔司由塔機上向下拋擲任何物品或便溺。7.10 塔吊操作室禁止放置易燃物和妨礙操作的物品。7.11 當吊鉤滑輪組起升到接近起重臂時應用低速起升。7.12 嚴禁用吊鉤直接懸掛重物。7.13 起吊重物時,不得提升懸掛不穩定的重物,嚴禁在提升的物體上附加重物,起吊零散物料或異形構件時必須用鋼絲繩捆綁牢固。起吊時, 應先將重物吊離地面約 50cm停住,信號工確認制動、物料綁扎和吊索具,確認無誤后方可14、指揮起升。7.14 嚴禁使用塔吊承運或提升人員。起吊重物時,重物下方嚴禁站人。7.15 操作中平移起重物時,重物應高于其所跨障礙物高度至少100mm。7.16 嚴禁重物自由下落, 當起重物下降接近就位點時,必須采取慢速就位。重物就位時,可用制動器使之緩慢下降。7.17 起重機在驗機、休息或中途停電時,應將重物卸下,不得把重物懸吊在空中。7.18 起重機的臂架和起重物件必須與高低壓架空輸電線路的安全距離,必須遵守下表的規定:起重機與架空輸導線的最小安全距離輸電導線電壓( KV)1以下115204060110220允許沿輸電導線垂直方向最近距離1.53456允許沿輸電導線水平方向最近距離11.5215、467.19 遇有下列情況時,應暫停吊裝作業:遇有惡劣氣候如大雨、大雪、大霧和施工作業面有六級(含六級)以上的強風影響安全施工時;7.19.2 起重機發生漏電現象;7.19.3 鋼絲繩嚴重磨損,達到報廢標準;安全保護裝置失效或顯示不準確。7.20 起重機在夜間工作時,必須有足夠的照明。7.21 冬季在塔機操作室取暖時,應采取防觸電和火災的措施。8、塔吊的停機安全檢查8.1 塔吊作業完畢,必須選擇塔機回轉時無障礙物及臂順風方向停機,并鎖緊全部的夾軌器。回轉機構帶有常臂或制動裝置的塔式起重機,在停止操作后,司機必須松開手柄,松開制動,以便起重機能在大風吹動下順風向轉動。8.2 應將吊鉤起升到距起重16、臂最小距離不大于5m為止,吊鉤上嚴禁吊掛重物,吊鉤小車及平衡重應移到非工作狀態位置上。8.3 必須將各控制器拉到零位, 拉下配電箱總閘,收拾好工具,關好操作室和配電室(柜)的門窗,拉斷其他閘箱的電源,打開高空指示燈。8.4 在無安全防護欄桿的部位進行檢查、維修、加油、保養等工作時,必須系好安全帶。下面為附送畢業論文致謝詞范文!不需要的可以編輯刪除!謝謝!畢業論文致謝詞我的畢業論文是在韋 xx 老師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他淵博的知識開闊的視野給了我深深的啟迪, 論文凝聚著他的血汗, 他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敬業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對我的工作學習產生了深淵的影響,在此我向他表示衷心的謝意這三年來17、感謝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系的老師對我專業思維及專業技能的培養, 他們在學業上的心細指導為我工作和繼續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這里我要像諸位老師深深的鞠上一躬 !特別是我的班主任吳廷川老師, 雖然他不是我的專業老師, 但是在這三年來,在思想以及生活上給予我鼓舞與關懷讓我走出了很多失落的時候,“明師之恩,誠為過于天地,重于父母” ,對吳老師的感激之情我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在此向吳老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誠的謝意!感謝這三年來我的朋友以及汽修 0932 班的四十多位同學對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的支持和關心。三年來我們真心相待,和睦共處,不是兄弟勝是兄弟 ! 正是一路上有你們我的求學生涯才不會感18、到孤獨,馬上就要各奔前程了,希望(,請保留此標記。 )你們有好的前途,失敗不要灰心,你的背后還有汽修 0932 班這個大家庭 !最后我要感謝我的父母,你們生我養我,縱有三世也無法回報你們,要離開你們出去工作了, 我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你們平安健康, 我不會讓你們失望的,會好好工作回報社會的。致謝詞 2在本次論文設計過程中,感謝我的學校,給了我學習的機會,在學習中,老師從選題指導、論文框架到細節修改,都給予了細致的指導,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與建議,老師以其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高度的敬業精神、 兢兢業業、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風和大膽創新的進取精神對我產生重要影響。 他淵博的知識、 開闊的視野和敏銳的思維給19、了我深深的啟迪。這篇論文是在老師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感謝所有授我以業的老師, 沒有這些年知識的積淀, 我沒有這么大的動力和信心完成這篇論文。 感恩之余,誠懇地請各位老師對我的論文多加批評指正,使我及時完善論文的不足之處。謹以此致謝最后, 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時間對本文進行審閱的各位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開學自我介紹范文:首先,我想說“榮幸” ,因為茫茫人海由不相識到相識實在是人生一大幸事, 更希望能在三年的學習生活中能夠與大家成為好同學,好朋友。其次我要說“幸運” ,因為在短暫的私下接觸我感覺我們班的同學都很優秀, 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很多, 我相信我們班一定將是團結、向上、努力請保留此標記。 )的班集體。最后我要說“加油” 衷心地祝愿我們班的同學也包括我在內通過三年的努力學習最后都能夠考入我們自己理想中的大學, 為老師爭光、 為家長爭光,更是為了我們自己未來美好生活和個人價值,加油。哦,對了,我的名字叫“ * ”,希望大家能記住我,因為被別人記住是一件幸福的事!)查看更多與本文高中生開學自我介紹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