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路基回填n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0670
2022-08-08
11頁
76.50KB
1、關于深基坑回填方案一、適用范圍適用于濕陷性黃土地區路基填筑,也可供其他同等地質條件下其他等級公路路基施工參照執行。二、施工準備1、 技術準備(1)、認真審核施工圖和設計說明書。(2)、編制實施性的施工組織設計和分項工程施工方案。(3)、做好施工測量工作,其內容包括導線、中線、水準點復測,橫斷面檢查與補測,增設水準點等。(4)、確定取土場,并對路堤填料進行復查和取樣。(5)、對用作填料的土進行下列試驗項目:1) 液限、塑限、塑性指數、天然稠度或液性指數。2) 顆粒大小分析試驗。3) 含水量試驗。4) 密度試驗。5) 相對密度試驗。6) 土的擊實試驗。7) 土的強度試驗(CBR值)。8) 土的有機2、質含量試驗及易溶鹽含量試驗。9) 黃土的濕陷性判定、黃土的自重濕陷性判定及濕陷等級。案,指導全線施工。2、材料要求(1)、路堤填料1) 濕陷性黃土,其濕陷系數s0.015,按濕陷性質不同分為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和自重濕陷性黃土。2)新黃土為良好的填料,在有條件的地方,可優先選用新黃土。老黃土透水性差,干濕難以調節,大塊土料不易粉碎。所有填料應進行野外取土試驗,符合表1-4的規定時,方可使用。(2)、復合土工膜:采用滌綸長絲紡粘非織型復合土工膜,為二布一膜結構,符合公路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JTJT 019)的有關規定。(3)、土工網格:采用硬質平網,其縱、橫向抗拉強度、最大延伸率應滿足公路土工3、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JTJT 019)的有關規定。(4)、土工釘:采用18鋼筋,長度為1.2m,用于加固陡坎和填挖結合部。插釘A:采用普通18鋼筋;插釘B:采用普通8鋼筋。以上兩種插釘均用于固定土工網格,如圖1-1、圖1-2所示。 圖1-1插釘A 圖1-2插釘B(5)、 路床下灰土處理:生石灰CaO、MgO含量不小于80%,未消化殘渣含量。(6)、膨脹螺釘、高強螺栓及鋼板條:用于對橋頭臺背土工網格進行固定,其技術指標應滿足設計要求。3、機具設備(1)、機械:主要有推土機、鏟運機、裝載機、挖掘機、平地機、自行式羊足壓路機、振動壓路機、自卸汽車、灑水車及旋、蛙式打夯機、手扶式振動夯等。(2)、工4、具及檢測設備:小推車、鐵鍬;環刀、灌砂筒、彎沉儀、靠尺、鋼尺等。4、作業條件(1)、場地已清理、平整,臨時施工便道已修筑完畢,施工用水、電滿足施工要求。(2)、路基沿線黃土陷穴及需做地基處理的路段已查明。(3)、地上及地下障礙物等已處理完畢。(4)、臨時排水、防水設施已施工完畢。三、施工工藝1、工藝流程測量放線清表處理地下陷穴地基加固路基施工2、操作工藝(1)、測量放線參照由測量隊制訂的道路工程施工測量專項方案執行。明確規定時,其厚度不宜大于300mm,并將流向陷穴的附近地面水引離,防止形成地表積水及水流集中產生沖刷。(2)、地基加固1) 當地基土層具有強濕陷性或較高的壓縮性,且容許承載力低于5、路堤自重壓力時,應考慮地基在路堤自重和活載作用下所產生的壓縮下沉。可分別采用重型壓路機碾壓、重錘夯實、強夯、灰土樁擠密加固、換填土等措施,以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少下沉量。2) 地基加固驗收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后,方可進行路基施工。(3)、路基施工1) 排水、防水設施 在路塹頂部及路堤的靠山側做好排水工程,將地表水、地下水引入有防滲層的水溝內排走。 若基底為非濕陷性黃土,且無地下水活動時,做好兩側的施工排水、防水設施。 若地基為濕陷性黃土,應采取攔截、排除地表水的措施,防止地表水下滲,減少地基地層濕陷性下沉。其地下排水構造物與地面排水溝渠必須采取防滲措施。 高路堤路基施工期間,應在兩側或一側(超高段6、)設臨時阻水、攔水設施,以防雨水沖毀邊坡。2) 挖方路塹施工:操作方法詳見 “路基土石方”相關內容。3) 一般路堤填筑 施工中嚴格控制碾壓時黃土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3%范圍內,并不低于最佳含水量,有利于保證實際碾壓含水量在要求范圍之內。 要求在路堤填筑施工過程中,加強含水量的檢測,當含水量達到要求后,隨即碾壓;當含水量過小時,采用灑水車對土體水分進行補充,再進行碾壓;若含水量過大時,不要急于碾壓,應進行翻松晾曬至所需含水量再進行碾壓,必要時可摻入適量石灰處理,降低含水量,摻灰后應將土、灰拌勻。 路堤填至設計高程后,應根據設計及時修筑外側邊緣的攔水、截水溝構造物和急流槽,將水引至坡腳以外。7、4) 特殊路基(陡坎、高填方)填筑:應做好填挖界面的結合部,挖好向內傾斜的臺階。如結合面陡立,無法挖成臺階時,可根據不同斷面,采用土工釘加強結合。 陡坎高度或填挖結合部高差H小于等于8m,路堤全幅填筑的情況按圖1-3處理。過程如下:圖1-3 路堤全幅填筑示意圖注:圖中93區、95區代表該區壓實度為93%和95%,以下各圖同a 在清表碾壓后的地基表面先填筑兩層素土,采用試驗段松鋪厚度,壓實度標準以設計和規范要求為準。b在新老土結合處楔進一排土工釘,間距為1m。c 重復a、b兩個步驟。d 當填筑高程達到老土平臺高度時,在結合處加鋪一層土工網格,采用插釘A、B進行固定。e 按設計及規范要求填筑到設計8、標高。 陡坎高度或填挖結合部高差H小于等于8m,路堤非全幅填筑的情況按圖1-4處理。圖1-4 路堤非全幅填筑示意圖過程如下:a在清表碾壓后的地基表面先填筑兩層素土,采用試驗段松鋪厚度,壓實度為90%以上。b在新老土結合處楔進一排土工釘,間距為1m。c重復前兩個步驟。d當填筑達到90區頂標高,即將進入93區時,加鋪一層土工網格,采用插釘A、B進行固定。e當填筑高度距路基設計標高即將進入95區時,加鋪一層土工網格,并采用插釘A、B進行固定。f當填筑高度達到路基設計標高時,加鋪一層土工網格,同樣,采用插釘A、B進行固定。 陡坎高度或填挖結合部高差H大于8m的情況按圖1-5處理。圖1-5 高差H大于89、m時路堤填筑示意圖a為將高邊坡進行修整,做成6m8m的臺階,臺階高寬之比為11。b碾壓后的地基表面先填筑兩層素土,采用試驗段松鋪厚度,壓實度為90%以上。c在新老土結合處楔進一排土工釘,間距為1m。d重復前兩個步驟。e鋪設土工網格的方法同圖1-4。 高填方:沖溝深度大于20m,路段長度大于20m的路段按圖1-6描述的方法處理。處理過程如下。圖1-6 填方示意圖a在沖溝底部,依照路基施工技術規范要求填筑,要求壓實度達90%以上。b當填筑標高達到路基90區、93區分界線時,加鋪一層土工網格,固定方法同前。c當填筑標高達到路基93區、95區分界線時,加鋪一層土工網格,固定方法同前。d當填筑標高達到路10、基設計高程時,加鋪一層土工網格,固定方法同前。 高填方沖溝深度大于20m,路段長度小于12m的情況(參見圖1-7)。a在沖溝底部,依照路基施工技術規范要求填筑,要求壓實度達90%以上。b當填筑標高達到路基90區、93區分界時,加鋪一層土工網格,長度通鋪至挖方段內部1m(施工中做1m的平臺)。c當填筑標高達到路基93區、95區分界時,加鋪一層土工網格,長度通鋪至挖方段內部,比下層土工網格多伸出1m。d當填筑標高達到路基設計高程時,加鋪一層土工網格,長度通鋪至挖方段內部,比中層土工網格多伸出1m。圖1-7 高填方示意圖e 對高度大于20m的路堤,應按設計預留竣工后路堤自重壓密固結產生的壓縮下沉量。11、5) 橋涵臺背回填 橋梁臺背填土高度小于5m或大于10m時,土工網格的鋪設應在換填范圍底基層以下1.5m的深度范圍,每500mm鋪設一層,共鋪設三層;當填土高度大于等于5m且小于等于10m時,臺背應通鋪,加筋范圍應延伸到錐坡前緣。 土工網格鋪設時人工拉緊,不允許出現卷曲或褶皺,必要時用插釘將其固定在填土表面。 土工網格強度高的方向垂直路基軸線方向鋪設,相臨兩幅網格的搭接寬度不得小于200mm,搭接部位用延伸率較小的尼龍繩呈“Z”字型穿綁。 鋪設土工加筋材料的土層表面應平整,嚴禁表面有堅硬凸出物,施工時為防止對土工材料造成損傷,在鋪設后不得使用施工機械對土工網格進行直接碾壓,先松鋪300mm回填12、土后再進行碾壓。 土工網格攤鋪后要及時填筑填料,避免陽光長時間暴曬;土工網格的存儲也要避免日光直接照射或被雨水淋泡。3、季節性施工(1)、雨期施工1) 濕陷性黃土地區不宜在降雨期間進行施工。2) 必須進行施工時,應選擇排水性好的地段,并避開雨天。除施工車輛外,應嚴格控制其他車輛在施工場地通行。臨時排水、防水設施必須保證暢通、并設專人進行監管,及時排除積水。3) 利用挖土作填方時,應隨挖隨填及時壓實,并嚴格控制填土含水量。四、質量標準1、基本要求2、實測項目參見表1-2。3、外觀鑒定(1)、路基表面平整,邊線直順。(2)、路基邊坡坡面平順穩定、不得虧坡,曲線圓滑。(3)、取土坑、棄土堆、護坡道、13、碎落臺的位置適當,外形整齊、美觀。五、成品保護1、路基施工中填土寬度應大于路基寬度500mm,壓實寬度應大于路基寬度。刷邊坡應安排在路基施工完成后進行,并應立即防護。2、路基施工中每層的表面應做成2%4%的排水橫坡,路基邊緣培土埂,路基邊坡上應做臨時排水急流槽。臨時急流槽每30m50m一道,道路低點兩側錐坡邊緣應適當增設。臨時急流槽應隨著路基施工向上延伸。3、土方路基在雨后沒有晾干以前,應采取斷路措施,禁止車輛進入。4、已經完工的路基禁止用作施工道路,施工中的重型車輛應通過施工便道行駛。5、在黃土路基填筑達到設計標高,經檢測合格后,應盡快進行路面結構層的施工。如跨冬期施工,應鋪筑一層松土,待可以進行填筑時,用推土機將該層松土鏟除,并進行充分碾壓,壓實度達到95%后,方可進行穩定層施工。六、應注意的質量問題1、在施工時應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率的03之間、控制厚度每層虛鋪不能超過400mm,防止因含水量過大碾壓不實,出現路基軟彈;若發生該現象,應將反彈處的軟土翻開晾曬、風干至最佳碾壓含水量時,再進行壓實。2、應按試驗段和規范規定的碾壓工藝進行路基填筑;適當提高壓實度控制標準;根據不同地形,采取適宜的加固辦法,以增加土體的整體穩定性,防止高填方、陡坎路段路基沉降量過大。3、施工中應認真做好防洪、排水設施及必要的護坡等工程,避免地上地下水浸入地基引起濕陷。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