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監測方案原創(12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0701
2022-08-08
11頁
22.77KB
1、施工監測方案 (原創 ).txt21 春暖花會開!如果你曾經歷過冬天,那么你就會有春色!如果你有著信念,那么春天一定會遙遠;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總有一天你會擁有花開滿圓。施工監測方案(原創)專業技術 2009-09-08 11:27:04 閱讀 103 評論 0 字號:大中小1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地下鐵道、輕軌交通工程測量規范GB50308-1999(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99-1999( 3)建筑變形測量規程 JGJ/T8-97( 4)工程測量規范 GB50026-93( 5)城市測量規范 CJJ13-87( 6)沿線建筑物及地下管2、線調查報告;( 7)其它相關資料及規范。2工程概況2 1 工程平面概況本工程為新建東花市 A 區公建地下二層與既有過街地道連通工程,東花市A 區建筑位于既有崇文門外大街道路東側,既有地道位于現狀崇文門大街下,分布于東花市A 區建筑北側。新建通道為公建地下二層與哈德門飯店前既有過街通道連通,新建通道結構最大覆土5.02米,總長約 103.3 米,該通道南、 北兩端與既有過街通道及公寓相接段均采用明挖法施工(在南端明挖段設風機房及配電房) ,明挖總長約 50m,下穿崇文門外大街東側規劃道路段為礦山法施工,總長約 53m,結構總寬度6.5m ;裝修后凈高 2.5m。北側明挖段長度約為 34 米,寬度3、為6.1 米,包含電梯段(深約12 米)和水平連接段(深約4.5 米),南側與通道按挖段相連接,北側與既有地鐵通道連接。北側明挖通道東西兩側緊鄰哈德門飯店和既有地鐵通道,且有 60 的電纜貫穿, 施工時既要保證行人正常通行,又要保證施工安全,施工場地比較緊張,因此施工中須采取必要措施,保證施工安全。北側明挖段示意圖2 2工程地質概況經探坑探明,北側明挖段處于建筑垃圾回填地層,地層松散,穩定性差3監測的目的及意義流通道位于繁華的崇文門外大街, 施工過程中還需穿越地鐵 5 號線出入口及既有哈德門飯店,通過對周圍環境等的監測,掌握由通道開挖施工引起的周圍地層和建(構)筑物沉降變化數據,分析出周圍環境4、的變形規律和發展趨勢,及時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改進施工工藝,將施工引起的環境變形減小到最低程度, 確保通道開挖施工影響范圍內建筑物的安全; 與此同時,隧道自身也要發生相應的變形和位移,必須加以監測,以確保工程結構免遭破壞。監測的目的及意義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積累經驗,為提高工程的設計和施工的整體水平提供依據。( 2)施工過程中對周圍房屋及構筑物沉降和傾斜監測及地面、管線沉降監測確保周圍房屋、構筑物、橋梁、管線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以及行車路面的車輛安全運行。( 3)通過監控量測了解隧道圍巖在施工過程中的動態變化, 明確工程施工對原始地層的影響程度及可能產生失穩的薄弱環節。( 4)通過監控量測5、,收集數據,為以后的工程設計 , 施工及規范修改提供參考和積累經驗,并可以和計算結果比較,完善計算理論。4監測內容及監測控制標準4 1 主要監測項目及監測頻率根據設計文件以及相關規范的要求,結合我單位在隧道工程中的施工及監測經驗,通道開挖監測內容見表 1。表 1開挖施工監測項目及頻率表序號監測項目監測儀器頻 率1地表沉降水準儀北側明挖段開始施工時開始檢測, 1-15 天時,每天監測 2 次;在 16-30 天時,每 2 天監測 1 次;4 2 主要監測項目控制標準表 2監控量測控制標準表序號監測項目允許變形值(mm)標準來源1地表建(構)筑物沉降-30設計4 3 主要監測項目監測布點示意圖詳見6、附圖5主要監測項目實施方法5 1 地表沉降監測( 1)監測目的主要是測定縱、 橫沉降槽曲線及最大沉降坡度、 最小曲率半徑和沉降速率等, 可按 Peck 公式,預隧道開挖在不同深度時引起的地面沉降槽曲線;施工中按量測反饋資料,合理調整隧道開挖的施工參數,以達到控制沉降的最優效果。圖 1基點埋設方法示意圖( 2)測量儀器水準儀,塔尺,鋼尺等。( 3)測量實施基點埋設方法基點埋設在沉降影響范圍以外的穩定區域,并且應埋設在視野開闊、通視條件較好的地方;基點數量根據需要埋設,基點要牢固可靠,如圖3 所示。隆陷測點埋設隆陷測點埋設,用沖擊鉆在地表鉆孔,然后放入長200300mm,直徑20 30mm的圓頭鋼7、筋,四周用水泥砂漿填實。測量方法觀測方法采用精密水準測量方法。基點和附近水準點聯測取得初始高程。觀測時各項限差宜嚴格控制, 每測點讀數高差不宜超過 0.03mm,對不在水準路線上的觀測點,一個測站不宜超過 3 個,如超過時,應重讀后視點讀數,以作核對。首次觀測應對測點進行連續兩次觀測,兩次高程之差應小于0.10mm,取平均值作為初始值。隆陷計算求得各點高程。施工前,由基點通過水準測量測出隆陷觀測點的初始高程測出的高程為 Hn。則高差 Hn H0 即為隆陷值。H0,在施工過程中數據分析與處理( 1)時間位移曲線散點圖和距離位移曲線散點圖, 根據沉降規律判斷圍巖穩定狀態和施工措施的有效性。( 2)8、當位移時間曲線趨于平緩時,可選取合適的函數進行回歸分析。預測最大沉降量。( 3)作橫斷面和縱斷面沉降槽曲線,判斷施工影響范圍、最大沉降坡度、最小曲率半徑、土體體積損失等。5 2 地表建筑沉降監測( 1)監測目的在建筑物周圍設置測點,觀測隧道開挖穿越前后地表建筑物下沉及傾斜,據以判定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采用的工程保護措施的可靠性。( 2)監測儀器水準儀,塔尺,銦鋼尺等。( 3)監測實施測點埋設瑣瑣碎碎訴訟在地表下沉的縱向和橫向影響范圍內的建筑物應進行建筑物下沉及傾斜監測。基點的埋設同地表隆陷觀測。圖 2 建筑物沉降測點示意圖沉降測點埋設, 用沖擊鉆在橋樁上鉆孔, 然后放入長直徑 200 300m9、m,20 30mm的半圓頭彎曲鋼筋,四周用水泥砂漿填實。測點的埋設高度應方便觀測,對測點應采取保護措施,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受到破壞。測點的布設如圖 4 示。6 信息化施工管理程序6 1 變形管理等級在隧道信息化施工中,監測后應對各種數據進行及時整理分析,判斷其發展變化規律,并及時反饋到施工當中去,以此來指導施工。根據以往經驗,采用鐵路隧道噴錨構筑法技術規則( TBJ108-92 )的級管理制度作為監測管理方式。可按表4 變形管理等級指導施工。表 4變形管理等級管理等級管理位移施工狀態U0 Un正常施工( Un) 0( 2Un)加強支護 0( 2Un)封閉掌子面,上報業主注: U0是實測變形值;U10、n 是允許變形值根據上述監測管理基準,調整監測頻率: 在級管理階段監測頻率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執行,2次 / 天;在級管理階段必須采取相應措施控制沉降,加密監測頻率,每 2 小時一次, 及時準確的反映加強支護的效果;在 I 級管理階段則封閉掌子面,上報業主,組織監理、設計等相關單位召開討論會,討論有效的防沉降措施及改進施工方案。6 2 施工監測反饋程序為確保監測結果的質量,加快信息反饋速度,全部監測數據均由計算機管理,每次監測必須有監測結果,及時上報監測日報表,并按期向監理和項目部提交監測周、月報,并在月報上附上典型測點位移或應力時態曲線圖,對當月的施工情況進行評價并提出施工建議。監測反饋程序見圖11、 4。6 3 監測數據分析監測工作進行一段時間或施工某一階段結束后都要對量測結果進行總結和分析,把原始數據通過一定的方法,如按大小的排序,用頻率分布的形式把一組數據分布情況顯示出來,進行數據的數字特征值計算,離群數據的取舍。尋找一種能夠較好反映數據變化規律和趨勢的函數關系式, 對下一階段的監測數據進行預測, 以預測該測點可能出現的最大位移值和應力值,預測結構和建筑物的安全狀況,評價施工方法,確定工程措施,采用的回歸函數有:U=Alg( 1+t ) +BU=t/ (A+Bt )U=Ae-B/tU=A( e-B/t- e-B/t0)U=Alg ( B+t ) / ( B+t0 )式中: U變形值(12、或應力值)B回歸系數t 測點的觀測時間(day)并繪制位移或應力的時態變化曲線圖,即時態散點圖,見圖3。圖 3 時態回歸曲線示意圖YN現場施工監控量測監測設計資料調研量測結果的微機信息處理系統量測結果的綜合處理及反分析監測結果的綜合評價報送設計、監理單位量測結果的形象化、具體化經 驗 類 比理 論 分 析甲方、規范要求等地層支護結構安全穩定性判斷地層、支護結構動態及現狀分析說明、提交修正設計、施工建議反饋設計施工是否改變設計施工方法調整設計參數、改變施工方法圖 4監測量測流程圖6 4 監控量測保證措施針對本工程監測項目的特點建立專業組織,由北京中鐵瑞威鐵道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派駐現場3 5 人組成13、監測小組,由具有豐富施工經驗、監測經驗及有結構受力計算、分析能力的技術人員擔任組長,監測施工組織與流程、監測組成員組成及職責分別示于圖5。施工準備測量參數工程施工項目經理總工程師監測組長施工監測調整施工參數監理工程與業主隧道監測小組圖 5 測施工組織與流程圖( 1)提供有關切實可靠的數據記錄。( 2)制定切實可行的監測實施方案和相應的測點埋設保護措施, 并將其納入工程的施工進度控制計劃中。( 3)量測項目人員要相對固定,保證數據資料的連續性。( 4)量測儀器采用專人使用、專人保養、專人檢校的管理。( 5)量測設備、元器件等在使用前均應經過檢校,合格后方可使用。( 6)各監測項目在監測過程中必須14、嚴格遵守相應的實施細則。( 7)量測數據均要經現場檢查,室內兩級復核后方可上報。( 8)量測數據的存儲、計算、管理均采用計算機系統進行。( 9)各量測項目從設備的管理、使用及資料的整理均設專人負責。( 10)針對施工各關鍵問題及早開展相應的QC小組活動,及時分析、反饋信息,指導施工。6 5 突發情況下的監測應急措施施工過程中,發生以下突發情況時,現場監測人員應采取監測應急措施:1地面沉降速率及累計沉降值超過監測標準。2受影響范圍內房屋及構筑物相對傾斜值及傾斜變化速率超過監測標準。3其他工程突發情況。突發情況發生前后監測人員應根據監測數據的變化情況向施工單位發出預警通知,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當監15、測數據顯示監測內容以超過監測標準時,現場監測技術負責人員在仔細核對監測數據,并通過復核測量后,立即通知施工單位采取應急措施,然后逐級向項目部、監理及業主上報。現場監測應加密監測頻率,密切關注監測數據的變化情況,及時反饋工程安全情況,給施工單位采取正確的施工措施及后續施工方案的改進提供必需的工程數據。6 6 監控量測安全文明保證措施監測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因此在監測布點施工及測試時我們將“安全監測、文明監測”擺在首位,一切按相應規定及操作規程辦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測點埋設前辦理所需的各種手續,按規程進行布點施工;( 2)布設觀測孔時先做好管線探測,以免鉆孔時破壞管線;( 3)建(構)筑物測點布置事先與業主溝通,征得業主同意后進行,如建(構)筑物業主不同意布點,請上級主管單位進行協調解決;( 4)在測點布設及監測時愛護周邊環境(包括花草樹木及其他);( 5)路上車流量大,車速快,布點及測試時必須穿防護衣、加設防護桶,保證測試人員人身安全;( 5)在監測工作的生產及生活活動中, 加強對監測組人員的文明行為教育, 做到管理程序化,作業標準化。( 6)科學、合理地組織監測生產,加強現場監測管理,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