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監測方案改(1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0760
2022-08-08
12頁
448.29KB
1、鄭州市軌道交通土建施工04 合同段盾構區間隧道工程聯絡通道及泵站隧道及地表環境施工監測方案編寫:審核:審定:河南中化地質測繪院有限公司2010 年 7 月目錄一、工程概況.1二、監測目的與要求 .1三、監測方案依據 .3四、監測范圍及監測內容 .4五、監測頻率及進度計劃 .4六、監測作業實施 .4七、監測精度要求 .9八、報警值.9九、監測資料及成果報表提交.9十、監測施工組織 .10 十一、安全、質量保證措施 .10 一、工程概況本工程為鄭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1 號線 04 合同段,含農業東路站七里河站和七里河站新鄭州站站兩個區間,隧道總長4100m,采用盾構法施工。盾構機外徑 6140mm2、,隧道內徑 5400mm,管片環寬 1.5m,厚度 0.30m。兩區間各設有 1 座聯絡通道兼排水泵房,農業東路站七里河站區間隧道聯絡通道及泵站工程聯絡通道位置里程右線DK29+200.250、左線 DK29+181.000,線間距 13356 mm,聯絡通道位置隧道中心標高右線69.649m、左線 69.653m,聯絡通道處隧道中心埋深 17.0 m。農業東路站七里河站區間隧道聯絡通道及泵站工程聯絡通道位置里程右線 DK30+453.490、左線 DK30+460.694,線間距 13544 mm,聯絡通道位置隧道中心標高右線 69.928m、左線 69.916m,聯絡通道處隧道中心埋深173、.9 m。本工程的聯絡通道所在位置的隧道管片為鋼管片,隧道內徑為 5.4m,管片厚度 300mm。襯砌采用二次襯砌方式;初次支護:厚度 250mm(C25,P6),二次襯砌:通 道 采 用 厚度 為 300mm(C30,P10)模 筑 鋼 筋混 凝 土,泵 房 采 用 厚 度為400mm(C30,P10)模筑鋼筋混凝土。臨時支護層和永久結構層之間設防水層,在聯絡通道結構層底部左、右線各預埋一根 DN250球墨鑄鐵管作為排水管,聯絡通道及泵站結構圖見圖1-1:圖 1-1 聯絡通道及泵房結構圖(1)?圖 1-2 聯絡通道及泵房結構剖面圖(2)1.2 工程地質條件從業主提供的地質資料來看,聯絡通道及4、泵站處于的土層見下表:區間聯絡通道及泵站處于土層農業東路站七里河站區間1 粉土、1 粉砂、中砂七里河路站新鄭州站站區間粉質粘土、細砂、中砂1.2.1 土層特性(1)農業東路站七里河站區間:農業東路站七里河站區間隧道聯絡通道基本位于1 粉土和 1 粉砂層,泵房基本位于 1 粉砂層和中砂層(見右圖 1-2)。根據勘探,本區間場地內淺層地下水可分為孔隙潛水和承壓水兩種類型。孔隙潛水主要賦存于15.420.6m 以上的 Q4-3al+plQ4-2al+pl的粉土層中。承壓水主要賦存于15.4 m42.6m范圍內的Q4-1al+pl 粉砂、中砂地層。本區間承壓水含水層綜合滲透系數K 可取15.0m/d,5、降水影響半徑約為500m,結合區域水文地質資料,綜合考慮本區間的承壓水頭高度為 12.0m,其對應高程為 80.4881.77m。2)七里河站新鄭州站站區間農業東路站七里河站區間隧道聯絡通道基本位于粉質粘土、細砂和中砂層,泵房基本位于中砂層(見右圖 1-3)。根據勘探,本區間場地內淺層地下水可分為孔隙潛水和承壓水兩種類型。孔隙潛水主要賦存于 14.619.7m 以上的 Q4-3al+plQ4-2al+pl的粉土地層中。承壓水主要賦存于 16.0 m34.3m 范圍內的 Q4-1al+pl 粉砂、細砂、中砂地層。聯絡通道采用“隧道內水平凍結加固土體、隧道內礦山法開挖構筑”的施工方案。施工過程分為6、凍結孔施工、凍結施工和開挖構筑施工和融沉注漿四個主要階段,為了保證隧道和地表環境(路面和管線)在各個施工階段不受破壞,特編制本監測方案,以指導工程施工。二、監測目的與一般技術要求監測目的:施工凍結和凍融工程中不可避免地引起周圍土體產生一定擾動,從而影響新建地鐵隧道結構、鄰近建筑物及地下管線的安全,通過在周圍相關部位埋設監測點進行監測,及時準確獲取監測數據,與預測值或計算值相比較,能可靠地反映工程施工所造成的影響情況。因此,為了確保施工期間鄰近建筑物及地下管線的安全,以及新建地鐵隧道結構安全,及時掌握基礎施工對周邊環境影響程度及變化情況,并提出安全性預報,對工地周邊環境進行信息化監測是必不可少的7、。為加強施工保護,指導工程科學合理安排施工保護措施,受施工方委托,我部門將參與本項工程的信息化施工監測。監測要求:在聯絡通道20 米范圍內通道各環節施工期間,對臨近區域方圓20 米范圍道路地面、鄰近房屋、地下管線及區域內隧道變形情況進行監測。三、監測方案依據1.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8)2.地下鐵道、輕軌交通工程測量規范聯絡通道及泵站地質剖面圖3.委托方提供的施工組織設計相關要求4.業主、設計、監理及有關主管部門對監測提出具體要求四、監測范圍及監測內容4.1、監測范圍依據相關要求,本區域工程施工監測范圍地面環境部分為:1)聯絡通道上方方圓 20 米內的地表、臨近房屋和地下管線監測。8、2)聯絡通道兩側20m 范圍內對左、右隧道水平、垂直位移及隧道收斂變形監測3)洞內觀察4.2、監測內容1、臨近地面環境監測1)地表沉降監測2、隧道變形監測1)隧道的沉降位移監測2)隧道的水平位移監測3)隧道收斂變形監測五、監測頻率及進度計劃5.1、監測頻率鉆孔期間凍結期間開挖期間施工結束穩定1 次/1 天1 次/2 天2 次/1 天1 次/2 天備注:監測頻率可根據監測數據變化情況作適當調整。5.2、監測進度計劃聯絡通道施工前 5 天進場布設監測點;聯絡通道施工前 3 天測量各監測點的原始值;聯絡通道施工前 1 天提交各項監測的原始數據;聯絡通道道施工開始,按方案進行常規監測。六、監測作業實施9、6.1、控制測量1)地面沉降監測控制網:在施工影響區域50 米外穩定地點布設2個水準基點,采用獨立高程系統,按二等水準要求施測,并定期復核觀測。2)隧道內沉降、水平位移監測控制網:在隧道內距旁通道施工點50 米外左、右隧道內分別布設2 個水準基點和 2 個平面控制坐標基點,采用獨立高程和坐標系統,按二等水準和二級城市導線精度要求施測,并定期復核觀測。6.2、施工監測1、地面環境監測農業東路站七里河站區間隧道聯絡通道及泵站工程附近無重要的建筑,但有一些管線靠近左線隧道的外側,主要有電力、熱力、通訊、污水、給水、雨水。最近的一根管線距離聯絡通道中心19m,見下圖:1-3考慮到農業東路站七里河站區間10、隧道聯絡通道及泵站工程投影到地面均為金水東路路面,為保證監測能有效的反映掘進對地面沉降的真實反應,地面沉降點均需采用鉆機鉆破路面結構至地面下土層,并埋設1 米鋼筋。七里河站新鄭州站站區間隧道聯絡通道及泵站工程位于農田,附近無重要的建筑和管線,直接埋設1 米鋼筋見下圖:1-41)測點布設考慮地面環境的復雜,在施工通道地表20 米(方園)范圍內布置地表沉降監測點,點間距為距聯絡通道中心2.5 米一個斷面共布設2 個斷面。10 米、15米、20 米共 3個斷面。共布設29 個測點。測點布設見圖:圖1-5 點號為 DM1DM29;監測聯絡通道施工期間地表沉降變化量。若地面沉降影響范圍內有建筑物或其它地11、下管線,在建筑物旁或地下管對應的地表位置加布監測點。2)測量方法沉降監測每次從水準基點起算,按二等水準測量要求測量各監測點的高程,測量閉合差小于0.5mmN(N 為測站數)。前后兩次測量值之差為本次沉降變化量,測量值與初值之差為累計沉降變化量。2、隧道變形檢測1)測點布設沉降點布設:在通道兩側20m范圍內隧道環片底部或路肩上,每 2 環設 1 測點,間距為 3.0m,測點用道釘打入環片內牢固。位移點布設:盡可能利用沉降點,在其點位中心刻一小點或十字心,作用對點中心。隧道收斂監測點布設:監測點布設在左、右隧道壁上。用膨脹螺絲拉鉤固定安裝在指定位置,并用紅漆做好標記。監測點位圖如下:圖 1-6隧道12、變形測點布置示意圖2)測量方法隧道沉降監測:從水準控制點出發按二等水準測量要求測量各監測點的高程,測量閉合差小于0.5mm*N(N 為測站數)。前后兩次測量值之差為本次XC1 SCSCSCSCSCSCSC7 SC8 SCSC10 XWXWXWXWXWXWXWXWXWSWSWSWSWSWSWSWSWSWXW10 SW10 SJ1 SJ2 HJ1 HJ2 XC2 XCXCXCXCXCXCXCXC10 XC110:左線隧道沉降,XW110:左行線隧道位移SC110:右行線隧道沉降,SW110:右行線隧道位移SJ1-SJ2:隧道垂直向收斂;HJ1-HJ2:隧道水平向收斂沉降變化量,測量值與初值之差為累13、計沉降變化量。隧道水平位移監測:將全站儀安置在基準點上,用視準直線法或小角度法測量各測點到初始基準線的距離,以開工前兩次測量的平均值作為起始初值,以后每次的測量值與之比較得到本次位移量和累積位移量。隧道收斂檢測方法:用收斂計分別置于同一環片上、下兩測點上,用收斂計讀取隧道管片橫豎直徑初始值,以后各施工工況下(鉆孔、凍結、開挖與融沉階段)測量的結果與初值比較計算出豎徑的變化量。七、監測精度要求1、水準觀測按國家二等水準要求進行,各項技術指標如下:等級讀數基附差測站附合差路線閉合差觀測點相對精度備注二等水準0.3mm 0.5mm 4L mm 0.3mmL 為公里數2、平面位移采用二級城市導線,其各14、項技術指標如下:等級測角中誤差邊長中誤差點位中誤差觀測點相對精度備注二級導線21/10000 1 mm 0.5mm3、隧道徑向收斂觀測相對精度:0.1mm 4、在測量過程中固定觀測人員和儀器,測量成果必須嚴密平差。八、報警值按地鐵施工測量監測等相關規定,以及有關主管部門要求,各項監測變形控制值如下,超限報警:地表沉降:累計變化為+10mm-30mm,日變量 3mm 管線沉降:累計變化 10mm,日變量 3mm周圍建筑物沉降:累計沉降報警按地下管線報警值為參考,其差異沉降(推算為房屋傾斜率 1/300);隧道沉降、位移:累計變化10mm,日變量 3mm 隧道收斂:累計變化 10mm,日變量 3m15、m 九、監測資料及成果報表提交(1)監測測量結果在測量工作結束后2 小時內提供,出現險情時,及時提供監測數據。(2)監測資料每日以報表形式提交,報表要對應工況,工況要以圖表反映,說明施工時間及相應施工參數。這樣有利于對監測報表進行綜合分析,提高報表的實用性和可靠性。(3)每一施工階段結束后一周內提交有數據、有分析、有結論(沉降變化曲線)的階段小結;(4)全部工程結束后一個月內,提交監測總結報告。十、監測施工組織10.1、人員組織根據工程施進度工及業主等管理部門要求,我部門將加強重視,精心組織,嚴格管理,擬組建“上海軌道交通9 號線七寶站中春路站區間隧道聯絡通道施工監測項目部”,主要技術人員如下16、:測試:孟慶龍 (技 工)測量:馬海天 (技 工)內業整理:馬海天(技 工)輔助技工:若干人(測繪上崗證)10.2、儀器設備選用本項目擬投入使用儀器如以下一覽表:儀器名稱產地數量精度NI002 自動安平水準儀德國1 臺1mm/km 銦鋼水準標尺河北珠峰1 把0.03mm 徠卡 TC1201+瑞士1 臺1”Geoken 收斂儀中國1 臺1mm 臺式、筆記本國產2 臺打印機、復印一體機韓國1 臺十一、安全、質量保證措施1、認真執行我院 ISO9001質量保證體系文件。2、對參與本工程監測的人員進行詳細技術和質量交底,明確各監測人員職責。3、經常和業主聯系,提供監測資料,及時將情況反饋到各方面。4、對投入使用的儀器定期檢校,確保采集的數據真實、可靠。5、積極主動保護監測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