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期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方案及措施(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0884
2022-08-08
12頁
65.50KB
1、第16章 施工期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方案及措施16.1 概述按照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并按本工程通用合同條款中的有關規定,做好施工期的環境保護工作,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區附近地區的環境污染和破壞。16.2 水保工程本工程水土保持工程項目主要包括集中棄土棄渣場區、河渠交叉建筑物施工區、生產生活區、施工道路區,以及為植草、植樹所進行的平整土地和排水溝開挖等。主要工程量為:臨時排水溝開挖17354m,土方填筑527m,裝土編織袋1548m,紅三葉(鋪草皮)10520,月季10289株,小葉女貞34725株。16.2.1 主要施工方法.1 平整場地及排水溝開挖本工程場地平整采取打樁、測2、量放線和掛線施工的方式進行。推土機集料,人工配手推車將土料二次轉運至渣場各處。排水溝采用0.6m3輪式反鏟開挖,開挖渣料就近攤平、壓實。16.2.1.2 種草、植樹16.2.1.3 草種、樹苗選擇根據招標文件要求,本工程草種采用紅三葉,樹苗采用小葉女貞。16.2.1.4 草種、樹苗要求 禁止使用帶有森林病蟲害檢疫對象的種子。 籽粒飽滿。 種子發芽率高、千粒重大、純度高、出苗整齊。 樹苗無病蟲、樹根土球直徑30cm或以上。16.2.1.5 草種播撒草種采用人工撒播的播種方法。播種時將草種均勻撒開;播種后應立即覆土鎮壓,使種子與土壤充分接觸,覆土厚度為24mm;播種后及時澆水灌溉。根據工程施工進度3、及施工安排,植草選擇在初夏或初秋季節進行。播種量根據草種千粒重的大小,控制在58g/m2之間。16.2.1.6 樹苗栽種速生楊樹在栽植時采用分株法栽植,栽植成功后定期澆水。16.2.1.7 編織袋裝土編織袋用普通編織袋,編織袋尺寸4070cm,材料規格75g/m2,裝土采用人工裝土,然后根據運距的的長短選擇合適的運輸工具。16.3 撫育管理 草種在發芽期和生長期都需要充足的水分,種植前將土壤澆透,并且在46周內始終保持土壤濕潤,然后漸漸減少水量。在不具備灌溉設備的地區,最好在春季或在雨季來臨之前播種,種子出芽以后,應根據氣候及雨量漸漸減少澆水。在氣候干旱地區,注意保證土壤表面有足夠的水分。 施4、工區域內土壤貧瘠,有必要在生長過程中適當施肥,在種植前可先對土壤的養分狀況做一下測試,如果土質需要提高,可以使用低氮肥料。 草地澆水使用灑水車運水至現場,人工接膠管到澆灌部位。調節水壓,人工分塊分片地對種草區域進行澆水。澆水次數根據土壤含水份情況和天氣情況確定,以保持其濕潤為原則。 定期對草地進行施肥。 預防病蟲害的發生,發現病蟲害要及時采取措施防治。 采取必要的攔護措施,使用荊棘和樹枝做1.2m高度以上籬笆,防止豬、牛、羊、馬等家畜對渣場內播撒草種恢復的草地造成破壞;并設值班房,派專人看護。16.4 質量檢查和驗收 水保工程所用的草種應按監理人指示和草種具體要求進行質量檢查。 在施工期間,對5、各項作業隨時檢查驗收,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植物措施實施面積,用儀器實測,或按施工設計圖逐塊核實。16.5 環境保護措施計劃在編制施工總布置時編制一份施工區和生活區的環境保護措施計劃,其主要內容包括:施工場地開挖的邊坡保護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防止飲用水的污染; 施工活動中產生的廢水、廢油、廢氣、粉塵、噪音等的治理措施; 施工區和生活區的衛生設施以及糞便、垃圾、生活污水對環境的影響; 施工區和生活區衛生設施以及糞便、垃圾的治理措施; 完工后的場地清理。16.6 環境管理體系和組織機構16.6.1 環境管理體系在項目經理部建立環境管理體系,并保證該體系能及時、持續、有效運行。具體環境管理體系如下6、:項目經理為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實行環保責任制,將環保責任落實到人,做到“有人管,管到位”;各作業隊隊長為該隊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作業隊設兼職的環保監察員。項目經理部設立HSE管理部(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環境(ENVIRONMENT)簡稱HSE),設環保監督員跟蹤檢查環保措施的落實情況,并管理所有環保設施運行情況,HSE管理部負責對外聯絡、協助業主環保機構開展日常工作,組織、落實、監督項目經理部的環境保護工作,其職責為: 貫徹執行環境保護法規和標準; 組織制定和修改項目經理部環境保護管理規章制度并監督執行; 制定并組織實施環境保護規劃和計劃; 領導和組織項目經理部的環境7、監測; 檢查環境保護設施的運行; 組織開展項目經理部的環境保護專業技術培訓,提高人員素質水平; 協助業主環保機構開展日常工作,負責施工期有關環境保護工作的聯絡、組織和落實; 推廣應用環境保護先進技術和經驗,組織開展環境保護科研和學術交流。16.6.2 環境管理組織機構環境管理組織機構如下圖16.6-1所示。組長:項目經理副組長:項目副經理組員:各部門(單位)負責人HSE管理部職能部門施工隊作業班組圖16.6-1 環境管理組織機構框圖16.7 環保方案和環保設施16.7.1 施工期間可能存在的污染源和污染物分析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包括:16.7.1.1 施工生產廢水施工生產廢水包括三大部分:8、 油污性廢水,如機械修理廠產生的廢水。機修廠由于機械配件的清洗,廢油較多。 泥污性的廢水,如拌和系統廢水。16.7.1.2 生活區污水由于施工人員都安排在生活營地,生活區人口密度大,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是糞便和細菌。16.7.1.3 生活垃圾和生產垃圾配置2名專職環衛清潔人員,負責生產、生活區的環境衛生及垃圾清理工作,定時對垃圾進行清運。16.7.1.4 有毒有害氣體、粉塵、煙霧、惡臭氣味等。其中主要包括:汽車尾氣、柴油機械排放的廢氣、交通運輸道路揚塵、混凝土拌和站骨料、水泥產生的灰塵等粉塵。16.7.1.5 施工噪聲施工強噪聲源主要有交通運輸、混凝土澆搗、混凝土拌和各種機械運轉等場所。16.79、.1.6 棄土棄土是開挖施工產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開挖施工還可能導致棄土壓占非施工區,破壞植被。所有棄土將在業主規劃的棄料場范圍內統一堆放。16.7.2 采用的環境保護標準所有直接或由排水干線管道排入溪溝、河道的生產廢水應滿足國家有關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和水利水電工程勞動安全與工業衛生設計標準DL/T5061-2196的規定。16.7.3 施工總布置對環境保護的考慮針對施工有可能產生的施工污染物將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在進行總體布局時,結合工程的施工需要,把環境保護作為一個重要的指標。施工總體布置,考慮在滿足主體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將污染危害最大的設施布置在遠離非污染設施的地段,然后合理地確定其余設10、施的相應位置,盡可能避免互相影響和污染。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粉塵、煙霧、惡臭、噪聲等物質或因素的設施與生活居住區之間,保持必要的衛生防護距離,并采取綠化措施。在施工實施階段,按監理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規劃、建設臨建設施,做到施工用房規范化,道路平整暢通,確保施工現場整齊、安全。創建文明工地和整潔衛生的環境,并接受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督。16.7.4 施工區主要環保設施為達到本標環保目標,本標施工區內將主要修建或購置以下環保設施、裝置和設備: 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棄料場防護設施 開挖區截水溝 灑水車 廁所及化糞設施 施工現場臨時衛生設施 垃圾桶、垃圾收集站和垃圾車16.7.4.1 廢水處理11、規劃根據工程施工廢水產生原因,采取有的放矢的進行廢水處理,主要規劃如下:生產廢水:主要是混凝土拌和系統產生的,解決方案為在混凝土拌和系統內設置沉淀池,將廢水引至沉淀池內進行沉淀處理,達標后排放。沉淀池的淤積,定期清理。生活污水,各種生活污水收集集中后由設在本標生活區內的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處理達標后的出水優先用于道路除塵降溫,多余部分通過排水系統排放。含油污水:主要是由機械修配時產生,解決方案為在修車場區靠下游側邊,修建混凝土集水溝,設油水分離機,油水分離后將水排入排水溝內,分離的油質,另行處理。16.7.4.2 衛生設施及糞便、垃圾處理系統在生活區人員集中的場所,建水沖廁所二處,化糞池二處;12、施工區設置活動水沖廁所,供現場施工人員使用,設專人定期清理。糞便經化糞設施處理后排放。公共廁所按衛生要求設計,配備自來水、照明等設施,并具備良好的通風、采光條件,及時做好清潔、清運和消毒工作,達到無蛆無蠅。在營地和其它施工區內,建固定垃圾箱,搜集生活垃圾(包括食堂廢雜物),集中拉運到指定地點掩埋或焚燒。為了保持施工區和生活區的環境衛生,制定環衛制度,嚴禁在施工區和生活區周圍環境中隨地傾倒垃圾,并定時清掃、清運垃圾,運到垃圾處理場處置。為了落實環保和衛生措施,建立一個環保隊,專門負責污水處理、環境衛生、道路灑水養護、場地清掃等工作。16.7.4.3 邊坡保護設施在邊坡開挖前,應按照施工圖紙的要求13、開挖,并設置臨時性的邊坡截水溝,以防止雨水漫流沖刷邊坡,造成水土流失。16.7.4.4 大氣污染的防治設施施工區道路、拌和站和石方開挖區是產生粉塵的主要地區,施工道路主要采用灑水車灑水降塵;在混凝土拌和站裝吸塵器,生產時,吸塵器和拌和站同時運轉。加強大型施工車輛尾氣的監測,采取措施使尾氣達到排放標準。16.8 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措施16.8.1 建立健全環保、水保制度16.8.1.1 環保責任制度將環保責任層層落實到人,使全體員工具有“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意識。設置環境保護管理機構(HSE管理部),并設專人具體負責施工期有關環境保護工作的聯絡、組織和落實,協助發包人環境保護機構開展日常工作。14、各作業隊與項目經理部簽訂環保責任書,實行環保責任獎懲制度。各施工崗位,均制定嚴格的作業制度,規范施工人員作業行為,做到文明施工,科學施工,避免有害物質或不良行為對環境造成污染或破壞。16.8.1.2 環保宣傳教育制度通過圖片、多媒體、標語、會議等多種形式宣傳環保法、水保法及相應法律法規。加強職工教育,編寫環保水保手冊,做到人手一冊。16.8.1.3 環保設施標準化運行制度通過制定相應的環保設施標準化運行制度、環保設施運行崗位責任制度,確保污水處理系統、糞便處理系統、垃圾回收系統、防塵降噪系統以及環保監測系統等環保設施能持續有效運行。16.8.1.4 環保工作跟蹤檢查制度對環保措施的制定和實施,15、應進行實施計劃、實施過程和實施效果全過程控制檢查,及時發現環保事故或隱患。項目經理部通過五個方面獲取相關信息: 施工隊兼職環保觀察員反饋; 項目經理部環保監督員巡查; 環保科不定期組織檢查; 監理、業主環保機構檢查; 環保監測站數據分析。16.8.2 污染物排放及處理措施16.8.2.1 施工生產廢水處理施工生產廢水包括油污性廢水、泥污性的廢水均需經過處理后方可排放。由于機械配件的清洗,廢油較多。禁止將廢油、酸液及其它有毒物質直接向河道內排放,設置油、水分離池和沉淀池收集后根據要求處理,堅決杜絕污染當地水源和農田。施工污水,主要污染物為SS和PH,采用沉砂池加絮凝劑的一級單項處理方法,其處理工16、藝流程圖見下圖16.8-1。圖16.8-1 含懸浮物施工廢水處理工藝框圖由于機械配件的清洗,廢油較多。一是禁止將廢油、酸液及其它有毒物質直接向河道倒放;二是設置廢油、廢料收集器,收集集中清除;三是設置處理槽,進行超濾處理,其處理工藝流程見圖16.8-2。圖16.8-2 間歇式處理分散油廢水流程圖生產污水處理流程見圖16.8-3。圖16.8-3 生產污水處理流程圖16.8.2.2 生活飲用源水質保護和處理生活飲用水水質執行中國標準GB/T5449-97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在工程施工初期,在發包人提供的供水工程建成以前,供水系統主要供給施工人員的生活用水,用水量較小。16.8.2.3 生活區污水處17、理生活污水指在其施工生活區產生的沖廁污水、盥洗污水、廚房污水、洗滌污水等。生活區的廁所按照衛生要求設計,配備自來水,照明等設施,并具有良好的通風、采光條件,做到無蚊無蠅。本工程的各種生活污水收集集中后由設在本標生活區內的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處理達標后的出水優先用于道路除塵降溫,多余部分通過排水系統排放。處理后的出水須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2196)中的一級標準:懸浮物70mg/l、BOD520mg/l、COD100mg/l、NH3-N15mg/l;處理不達標的生活污水不得排放,處理達標后的出水宜優先用于道路除塵降溫,剩余達標污水可排放至河中。污染物排放及處理系統能確保所有生產廢水18、和生活污水不超過規定的標準排放,以滿足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和合同有關文件要求。16.8.3 堆(棄)碴場及棄碴的治理措施施工可利用碴料和棄碴應分類堆放在指定位置。開挖區表層有機土壤應按監理要求運到指定地點堆存,并采取設置擋墻或相應措施,防止土壤沖刷流失和污染農田。16.8.4 衛生設施以及糞便、垃圾的治理措施 為保持施工區和生活區的環境衛生,施工區和生活區分別設置足夠的臨時衛生設施。在施工現場設置專用垃圾箱,在生活辦公區設置足夠數量的專用垃圾箱、垃圾回收站、沖水廁所、洗浴、化糞池等衛生設施。 配備專職環衛人員、專用的糞便運輸車和垃圾運輸車,制定環衛制度19、,定時清掃、清運垃圾,并運到規定的垃圾處理場處置。嚴禁在施工區、生活區周圍環境中隨地傾倒垃圾。對廢棄的濾芯、油污配件、工具等,集中回收處理,不允許隨意丟棄。 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消滅蚊、蠅、鼠等流行疾病傳染媒介。為了防止因施工人員集中進入施工現場可能帶來流行疾病的傳染,在施工營地設置衛生防疫站,并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預防: 定期檢查施工人員身體,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 做好飲用水源的消毒與保護,食堂餐具用后消毒; 定期滅蚊、蠅、鼠等流行疾病傳染媒介; 對在噪音較大工作環境下作業人員,如破碎車間、制砂車間、拌和樓等工作人員,配置個人防噪聲用具。16.8.5 防止飲用水污染措施 定期檢測水質,及時20、發現問題,對水污染事故必須在事故發生后24小時內及時上報。 對有害的廢棄物,如燃料、油料、化學品、酸等,必須根據環保規定進行處理,不得隨意排放,以避免污染土地和河川,造成飲用水源受到污染。 禁止將含有汞、鎘、砷、鉻、鉛、氰化物、黃磷等可溶性劇毒廢碴向水體排放、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存放可溶性劇毒廢碴的場所,必須采取防水、防滲漏、防流失的措施。 劇毒物、危險品、有害的廢棄物等必須有明顯標識,以利識別。 做好飲用水源的消毒與保護。排放含病原體的污水,必須經過消毒處理;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后,方可排放。 對污染物排放設施、處理設施和在正常作業條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和濃度進行登記造冊,對所有可能造成21、水質污染的排放點調查摸底,并定期檢測。16.8.6 施工噪聲、廢氣及粉塵等的治理措施16.8.6.1 噪聲防治施工期噪聲源主要來自機械設備的運行,包括開挖機械作業、車輛運行、混凝土拌和系統作業等,以及車輛鳴笛等。 在施工時,我們將選用低噪聲設備,能設置消聲器的設備,一律安裝消聲設備; 車輛控制高音鳴笛; 對于長期運行的混凝土拌和系統,對產生高分貝噪音設備選用多孔材料,采取內裝隔音板、建隔音墻的方法降低噪音。 加強設備的維修和保養,使施工設備處于良好運行狀態。16.8.6.2 廢氣及粉塵治理本標段可能產生的大氣污染源有:混凝土拌和站的粉塵、燃油設備尾氣及汽車運行中的揚塵等。為了保證大氣的質量,工22、程施工期間,施工作業區大氣質量保護目標應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396)規定的標準,大氣污染物排放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23297-2396)規定標準。在施工過程中將采取如下措施: 在混凝土拌和站裝吸塵器,在生產時,吸塵器和拌和站同時運轉; 水泥的運輸、裝卸全過程密封作業; 盡量使用清潔能源,少用或不用煤炭。 加強大型施工車輛尾氣的監測,不使用尾氣達不到排放標準的設備; 嚴禁車輛超載,派專人進行施工道路的維護和保養,及時清除車輛和施工設備行駛落到路面上的泥漿和塊石。 由于大噸位車輛的運行,道路產生的揚塵是十分嚴重的。為了有效地減少車輛運行時所帶起的揚塵,施工車輛實施速度23、控制,擬專門配備5t東風灑水車,對所有施工道路進行不定時的灑水,始終保持路面濕潤。 加強空氣質量監測和預報,并及時改進生產工藝、機械設備,做到排放達標。積極進行技術改造,盡量采用資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設備和工藝,采用經濟合理的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和污染物處理技術。16.8.7 邊坡保護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施工前對施工場地臨時排水做出詳細規劃,并配置相應的臨時排水設施。排水系統布置圖和引排措施隨施工技術措施同時報監理工程師審批。 除因施工必要,施工時應當盡量減少破壞植被;嚴禁超越征地范圍毀壞植被與林木花草。因建設使植被受到破壞的,必須報監理工程師后采取措施恢復表土層和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24、保護施工區外的植被不被機械等損壞,如有損壞,應及時清除雜物,修補植被,完工后進行綠化。盡量在施工區內修建施工道路,避免破壞周邊環境。必須在施工區以外修建施工道路時,作到及時綠化,竣工后,遵照業主及工程師指示進行整治和綠化。 嚴禁在林區焚燒垃圾或點明火,以防森林火災。 施工區所有易造成水土流失的開挖面,開挖作業前在開口線外預先挖好截、排水溝,開挖后及時按設計要求進行保護。 在公路兩側地界以內的邊坡地,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修建護坡或者采取其它土地整治措施。 廢棄的土必須運至規定的專門存放地堆放,不得向江河、湖和專門存放地以外的溝渠傾倒。 搞好生活區的綠化工作,在可能的地方植樹種草,以美化環境、防止水25、土流失。 工程竣工后,取土場、開挖面和廢棄土存放地的裸露土地,按業主要求平整,覆蓋種植土,以便業主植樹種草,防止水土流失。16.8.8 野生動植物和文物的保護 為保護野生動植物和文物,進場后首先制定有規章制度,加強宣傳,嚴禁雇員和職工進入保護區和景區捕獵和砍伐活動,讓職工自覺遵紀守法。保護好施工區外的場地及植被,未經允許不得自行砍伐樹木。對于合同規定的施工活動界限之外的植被必須維護原狀。 如果在施工現場的施工中發現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作業,并報監理工程師及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等候處理。16.8.9 完工后的場地清理 除合同另有規定外,工程完工后的規定期限內,拆除施工臨時設施,清除施工和生活區及其附近的施工廢棄物,并按要求完成環境恢復。 工程即將完工前,及時向監理工程師呈報場地清理計劃,包括清理范圍、方法、人員設備、時間安排等,并按工程師批準的計劃執行。清理包括: 按要求將工地范圍殘留垃圾全部清除出場; 按要求拆除臨時工程,清理、平整臨時占用的場地; 設備和材料全部撤離工地或清除; 按要求疏通或修整永久道路、建筑物排水溝; 按要求清理施工堆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