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改擴建工程施工便道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0901
2022-08-08
14頁
164.50KB
1、京哈高速長春至拉林河段改擴建工程CL01標段施工便道施工方案 京哈高速長春至拉林河段改擴建工程CL01標段GQ02項目部目錄1 編寫依據及原則11.1 編制依據11.2 編制原則12 工程概況22.1 工程概況22.2 地質條件22.3 地形地貌22.4 水文地質情況22.5 工程數量23 施工工期安排34 施工資源配置34.1 施工準備34.2 人員安排44.3 主要機械設備進場情況44.4 材料供應情況55 施工工藝及方法55.1 總體施工工藝55.2 施工便結構55.3 主要施工方法75.3.1測量及施工準備7排水及原地面處理7山皮石填筑7碎石面層8圓管涵施工8拋石擠淤施工96、施工安全2、保證措施96.1 組織保證措施96.2 制度保證措施96.3 技術保證措施101 編寫依據及原則1.1 編制依據1、 招標文件、承發包合同;2、 設計文件、設計施工圖紙(第八篇);3、 吉林省高等級公路建設局工程建設管理辦法(2012版本);4、 吉林省高等級公路施工標準化管理指南(2012版試行)5 、現場踏勘調查資料;1.2 編制原則1、嚴格遵守各項技術標準的原則施工組織設計編制中將嚴格遵守交通運輸部頒發的現行規范、規程和規則等各項技術標準,并將其貫穿于整個工程的技術方案中。2、全面響應業主要求和設計資料要求的原則在充分領會業主要求和設計意圖的前提下,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及實際施工能力和水平,3、力求工期、質量、安全和技術方案等各方面能充分滿足業主要求和設計圖紙要求,并相應制定出完善的保證體系和保證措施,確保各項目標的實現。3、科學合理配置資源、突出重點、統籌安排的原則科學合理地配置資源,滿足工程需要的原則,以優質、高效、快速施工為目的,突出重點,進行機械設備配套,合理配置施工隊伍、組織工程材料供應。4、規范施工,確保工程質量的原則嚴格執行國家和交通運輸部現行的施工規范和驗收標準,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優化施工組織方案、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全線整體創優規劃要求。5、力爭施工工藝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原則認真執行交通運輸部頒發的現行公路施工規范、規程和規則等各項技術標準,充分借鑒4、我單位及其他單位在類似工程施工中所取得的新技術、新工藝,并加以推廣應用。6、堅持文明施工,注重環保和水土保持的原則精心組織、嚴格管理、文明施工,在方案的編制上力爭把施工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制定出詳細的文明施工和環保措施,爭創“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標準化施工工地”。2 工程概況2.1 工程概況京哈高速公路長春至拉林河段改擴建工程二工區主線全長20.22km,按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改擴建,路基寬度為42米,設計時速為120公里/小時;本標段起止里程為K1004+080-K1024+300。施工便道沿主線兩側占地界外縱向貫通。主線施工便道采用砂石路,施工便道路路面寬度5.5m。施工便道總長5、40.74Km。2.2 地質條件根據勘察資料,地基覆蓋層主要由第四系粉質粘土(Q4f)、粉土及白堊系姚家組泥巖2.3 地形地貌工程所在區域屬于松遼平原第二松花江下游,沿線地形開闊,地面起伏較小,屬平原地形,表層土質多為3060cm的薄層種植土,下層多為粉質中、低液限粘土及較薄的淤泥層,局部路段為細沙。地貌為臺地平原、沖積、洪積類型,沿線地面自然植被較少,主要為旱田,局部為水田和林地。2.4 水文地質情況地下水主要為第四系空隙潛水。河流補給為主要補給方式,其次為大氣降水滲入補給,排泄方式以地下徑流、河水排泄以及人工采樣排泄為主,受季節和氣候影響,水位隨季節變化,水位高程為194.35-195.76、5米,變化幅度為1.2米。2.5 工程數量本工區施工便道工程數量如下表:表2-1 便道工程數量序號便道設置地點或樁號說明長度(km)寬度路面類型路基土方(km)路面工程(km)臨時便涵1K1004+080-K1014+200沿主線兩側占地界外縱向貫通20.245.5砂石路20.2420.24105/21-0.754K1008+200臨時棄土場臨時棄土場0.15.5砂石路0.15K1014+200-K1024+300沿主線兩側占地界外縱向貫通20.25.5砂石路20.220.2105/21-0.758K1018+505臨時棄土場臨時棄土場0.25.5砂石路0.2 3 施工工期安排根據本橋地區地形7、地質情況,總體進度計劃的要求,結合現場實際情況,計劃在2017年10月14日開始便道施工,2017年10月31日之前完成所有便道施工。4 施工資源配置4.1 施工準備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完成路基清表,施工便道選線走向及沿線水文地質條件勘察,做好切實可行段便道施工措施。4.2 人員安排施工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已到位,如下表。表4-1 現場主要施工管理人員序號姓名職務工作內容備注:1鄧彩軍生產經理施工負責人已進場2周宇技術主管技術工作已進場3朱瞬質檢部長負責項目質檢工作已進場4程波測量主管負責項目施工測量工作已進場5錢朝華物資負責材料的采購和保管工作已進場6徐策設備負責項目設備的采購、維修已進場7陽8、洋安全負責現場生產安全工作已進場表4-2 施工人員計劃及進場情況序號工種計劃人數已進場人數備注1指揮管理人員88已進場2 挖機操作手1010已進場3壓路機操作手44已進場4運輸司機2020已進場5推土機操作手44已進場6普通工人88已進場4.3 主要機械設備進場情況表4-3 主要機械設備一覽表序號機械名稱規格單位數量1挖掘機220臺102推土機816臺43壓路機22t臺44運輸車18m3臺204.4 材料供應情況石料、砂料根據我部現場考察,選用吉林省九臺地區砂石料,項目部部在此采購合格砂石料5 施工工藝及方法5.1 總體施工工藝便道邊線放線 地表清表路基填土碾壓收邊處理砂石路面施工人工處理邊坡9、排水溝開挖 修筑附屬設施圖5-1 施工工藝流程圖5.2 施工便結構臨時便道用地原則上盡量利用紅線內用地,但考慮到橋梁段承臺基坑開挖安全和路基段大型運輸車輛錯車等要求,按以下原則進行臨時便道干線用地征用:(1) 主線便道路面寬5.5m。(2) 橋梁段便道干線需要貫通,遇溝渠時埋設管涵。(3) 路基段便道干線需要貫通,且必須與外界既有干道連通,在有遇溝渠時埋設管涵,引入便道形式同新建便道。(4) 路基段便道沿線每200米設錯車道。錯車道路面寬度7m,錯車道長度25m。(5)施工便道面層設中心線向兩邊1.5%坡度。(6)便道基礎采用山皮石分層填筑,山皮石填筑厚度30cm(見圖5-2便道結構斷面圖),10、便道面層采用10cm碎石面層。見圖5-2便道結構斷面圖(7)便道穿越溝渠處設置圓管涵,采用750mm圓管涵,圓管涵頂填筑厚度不得少于50cm。見圖5-3 過溝渠便道結構斷面圖:圖5-3 過溝渠便道結構斷面圖5.3 主要施工方法5.3.1測量及施工準備(1) 便道施工前,根據紅線用地圖實地查勘便道的平面布置,進一步優化便道平面布置。(2) 在便道施工前,必須探明臨用地范圍內的地下管線的埋設位置及其走線。結合初步設計資料,通過咨詢當地政府部門和居民的辦法獲得地下管線埋設的初步資料,并聯系物探單位對管線進行進一步查探。在地下管線埋設位置設置標識牌和圍三角旗做上明顯標記。(3) 復測便道范圍內的原地面11、標高,根據原地面標高完善便道縱斷面設計。 排水及原地面處理(1) 水塘內的便道設置需具備兩個方面作用:施工道路、臨時性的圍堰。因此,水塘內便道的位置需盡量設置在塘內側。水塘中便道采用拋石擠淤法施工(2) 其余地段的便道施工,先采用推土機清除表層含雜草、樹根等的土皮,然后采用22t振動壓路機原地面碾壓,壓實度達到90%以上。山皮石填筑山皮石質量要求:含尼量不得大于山皮石混合料總重的5%,、石塊粒徑為60200mm,不得含有粒徑大于300mm的塊石。填筑前,根據便道邊樁,拉線并用石灰撒出灰線。材料運抵現場后,使用推土機和挖掘機分層填筑,分層厚度不大于300mm,在填筑過程中,人工輔助將粒徑較大的塊12、石平置于基底,以免局部標高高出設計值。填筑順序:分段施工,分段處必須有與外界連通的地方道路(并且道路滿足材料運輸車輛通行),每段從一端向另一端施工,相鄰段連貫施工,逐片形成通車條件,保障填筑過程中材料運輸車輛能通行。壓實時采用22t振動壓路機碾壓。碾壓由靜壓到振動,由弱振到強振,先慢后快地進行。壓路機行駛速度開始要慢速,由低處向高處排壓,直線段由兩邊向中間,小半徑曲線段由內側向外側,縱向進退式進行。振動壓路機前后兩次輪跡重疊0.40.5m,前后相鄰兩區段縱向重疊1.01.5m。路肩必須填筑和壓實到位,不留死角。嚴禁多層一起填或者下層還沒壓實上層就開始填土。壓實的直觀標準為:壓路機強振后無輪跡印13、,并且山皮石運輸車輛通過時不下陷。碎石面層碎石采用10-30mm的碎石。碎石面層厚度10cm,由自卸車或推土機運至填筑地段的適用填筑材料用推土機粗平整,平行攤鋪,機械壓實,每層填料鋪設的寬度,單側超出每層路堤的設計寬度30cm,以保證整修后路堤邊緣有足夠的壓實度。在潮濕地段路堤兩側開挖縱向排水溝、橫向排水溝,排除積水,切斷或降低地下水位,回填滲水性良好的碎石,起到盲溝的作用,在洼地應先進行挖溝排水疏干;挖除淤泥及腐植根莖后,再進行填筑。碾壓采用22T的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壓時,應從邊線向中線按次序碾壓,并前后兩次論跡重疊1/3,使該層整個深度內的壓實均勻,如發現有軟彈等不良現象,應立即處理。圓14、管涵施工施工前,在便道外側3m以外填素土擋水,然后排水。若溝渠底部淤泥較厚時,采用塊石適當換填(換填深度為到硬底為止)。淤泥不厚時直接填山皮石擠淤。管涵下口標高應預留足沉降量(暫、按泥面以上300mm),防止日后管口沉陷于泥面下而失去通水作用。圓管涵采用挖掘機進行安裝,管節間需嵌套密實、順直。管外填土采用普通土,采用挖掘機夯實。雙(多)管涵的兩管之間的下層填土需在管節安裝前預先填筑,上層土可與管頂填土同時施工。管頂以上500mm的填土采用素土,不得直接填筑山皮石,之上填土按普通便道標準實施。管涵施工完成后盡快開挖兩側擋土恢復通水。管涵上方便道面層施工前,需檢查管口情況,若管口陷于泥面下1/4孔15、徑以上需挖出管涵重新埋管、填土。拋石擠淤施工鐵嶺村中橋及油坊村中橋左右側是魚塘地帶,本段采用拋石擠淤法施工。1、 施工工藝流程整修便道挖溝排水拋大塊石挖機作業并碾壓再拋大塊石挖機碾壓擠淤至線外循環拋大塊石至施工要求2、 施工步驟(1) 拋石之前,拋填范圍內的草木殘株及種植土、有機土、建筑垃圾、草皮、樹根、樹墩、竹根等表層土要用挖掘機清除,并用人工配合清理。應清除全部土層,并經監理工程師認可才能進行下一步施工。(2) 施工中應安排好石料運行路線,專人指揮。攤鋪平整工作采用大型機械進行,個別不平處應配合人工用細塊石和石屑找平。(3) 拋石采用挖掘機進行,方法為進占法。首先由挖掘機在作業半徑內均勻拋16、第一層毛石,完成后,挖掘機來回走動進行碾壓,待塊石沉入與基底齊平后,可進行第二層拋石。完成后用同樣方法進行碾壓,若塊石無明顯沉降,可向前延伸進行下一段施工,若塊石沉降量仍較大,則需再拋一層塊石進行碾壓,最后使用震動式壓路機進行碾壓,直至塊石沉降量達到要求。6、施工安全保證措施6.1 組織保證措施成立項目經理領導的安全生產工作小組,全面負責本項目的安全生產工作,安全分管領導、管生產的副經理為安全生產的直接責任人,總工程師為安全生產的技術負責人。未經安全教育培訓,并經考試合格的管理人員及生產人員不準上崗。6.2 制度保證措施(1)必須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各級各部門必須有明確的安全責任、經濟承包17、中有安全生產指標。(2)執行三級安全教育制度,并作好登記。變換工種、工序前應接受所從事的工序的安全教育。(3)必須執行定期安全檢查制度,每次檢查必須有記錄,查出的事故隱患整改要定人、定時間、定措施,對重大隱患整改通知書,必須如期按要求完成。(4)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危險作業、高空作業人員按規定佩帶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帶等安全用具。6.3 技術保證措施(1) 工程開工前必須進行現場調查,根據施工地段的地形、地質、水文、氣象、環境等,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和環境保護措施。施工中應及時掌握氣溫、雨雪、風暴、汛情等預報,做好防范工作。(2) 拋石施工前,應了解施工范圍內地下埋設的各種管線、電纜、光纜等情況并與相關部門聯系,制定合理的安全保護措施。施工中如發現有危險品及其它可疑物品時,應即停止施工,報請有關部門處理。(3) 機械操作手上崗前,要進行身體健康狀況檢查,有禁忌病癥的人員,不準從事機械操作工作。(4) 機械操作人員工作前,應對所使用的機械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嚴禁帶病使用,嚴禁酒后作業。(5) 機械操作人員只要離開機械設備,必須按規定將機械平穩放于安全位置,并將駕駛室鎖好,或把電器設備的控制箱拉閘上鎖。(6) 嚴禁在行走機械的前后方休息(包括乘涼、午睡),行走前應檢查周圍情況,確認無障礙時鳴笛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