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便道施工方案全解(1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0931
2022-08-08
13頁
580.39KB
1、沙市至公安高速公路沙市至公安高速公路觀音垱至楊家廠段 SGTJ-2 標便道、便橋(涵)施工方案湖北長江路橋股份有限公司二一五年九月1/13沙市至公安高速公路 SGTJ-2 標便道、便橋(涵)施工方案一、項目概況沙市至公安高速公路觀音垱至楊家廠段 SGTJ-2 合同段路線總體呈北南走向,主線江北段起于荊州市江陵縣,止于公安長江公鐵兩用大橋北岸橋頭;主線江南段起于荊州市公安縣楊家廠鎮沿江村,止于公安縣楊家廠鎮趙家村東北方向設置的公安南互通,公安一級公路連接線平交青吉工業園園區規劃路,順接規劃中的 G315 國道。1、工程規模本工程項目主線全長 5.171km,其中江北段長度 1.966km(樁號 2、K30+591K32+557.312),江南段全長 3.205km(樁號K34+800.056K38+005.056),公安南互通連接線全長3.735km(樁號 LK0+000LK3+735)。特大橋 4948.5 延米/2 座(主線),大橋 492.6 延米/1 座(互通區),中橋70 延米/1 座(互通區連接線),小橋 36 延米/2 座(互通區連接線),通道/涵洞 26 道(主線、互通區及連接線),互通式立交 1 處。2、工程數量2.1 施工工程數量路基土石方 32.0 萬立方米,水泥攪拌樁 56.5 萬米;橋梁樁基 33968 米/881 根,預制梁 1420 片(13 米預制空心板 3、165 片,30 米預制小箱梁 1223 片,25 米預制小箱梁 32 片),34 米現澆箱梁 6 孔,25 米現澆箱梁 8 孔,懸臂現澆 292 米(位于長江南引橋特大橋 38+70+3838+70+38)。全線砼方量約為25.0 萬m3,鋼筋加工數量約為 3.5 萬噸。2.2 便道工程數量擬建施工便道、便橋、利用改建便道總共10274 米,施工主線便道 5211 米(旱地便道 3331 米、水田 1587 米、水塘 65 米、鋼便橋 228 米),互通便道 1328 米(旱地便道 309 米、水田 998米、鋼便橋 21 米),連接線便道 3735 米(旱地便道 3169 米、水田 4384、 米、水塘53 米、鋼便橋75 米);因地方水系豐富,設置鋼便橋 7 處,共324 米(具體信息見后附表),其中柳子河鋼便橋 180 米;圓管涵共 1032 米(折合單孔數量,具體信息見后),其中 1.0 圓管涵共長 732 米,1.5 圓管涵共長 300 米。二、便道路線修建基本要求1、路線布設基本原則施工主便道必須沿主線走向,在公路永久性征地紅線外,臨時征地布設。結合我項目部的實際情況、地形地貌的特點及標準化建設的要求,施工主便道貫穿于全線。2、標準橫斷面施工便道路面頂寬為 7 米,路面中心線標高必須高于原地面或水面 1.2 米,邊坡坡比 1:1.5,路面橫坡不小于 2%以利排水需要。便道5、外側邊溝寬度不小于1 米,深度不小于0.6 米,與地方排水系統相連通。3、便道路基填料及結構層組合施工主便道路面寬度為 7 米,同地形條件、土地類型采取不同的結構層組合及填筑方式,便道填筑方案如下:旱地段落:便道施工之前先對便道施工區域按設計要求清-1-/13表;旱地便道采用底層填筑青砂路堤,厚度為0.8 米,壓實后再填筑毛渣,厚度為 0.5 米;水田段落:便道施工之前先對便道施工區域按設計要求清表;水田地段便道先清淤,再回填青砂,其厚度為1.2 米,壓實后再填筑毛渣,厚度為 0.5 米;魚塘、水塘段落:主線便道路基兩側堆碼沙袋圍堰(圍堰外側邊坡不陡于 1:0.5,圍堰內側邊坡不陡于 1:0.6、2,圍堰頂寬不小于 1 米),砂袋圍堰頂高出最高水位線0.5 米,抽水清淤后回填青砂,其厚度為 1.5 米,壓實后再填筑毛渣,厚度為 0.5 米;4、施工便橋(涵)設置施工便橋(涵)設置主要用于跨越溝渠,根據不同大小的溝渠,分別選用便涵或便橋進行跨越,具體設置方案如下:跨越溝渠(溝渠開口寬度8 米):原溝底鋪設一層砂墊層進行調平、補強,埋設 1.5 米圓管涵單孔或多孔以貫通原有水系,管節密封連接,管涵兩端采用砂袋進行碼砌護坡,涵頂采用填筑結構形式參照便道路基執行,涵頂填土高度不應小于0.5米跨越溝渠(溝渠開口寬度8 米):采用鋼便橋跨越,鋼便橋根據使用需要進行專業設計,承載要求應滿足施工載重車7、輛安全通行要求。鋼便橋橋面寬度6 米,橋面兩側設置鋼護欄,護欄高度不小于 1.2 米。鋼便橋兩端橋頭順接施工便道行車路面,與原有道路交叉時,兩側護欄應呈喇叭口形式延伸至被交道。5、便道路基排水溝便道兩側路基邊溝應與原地表水系設施相連通,不得淤積堵-2-/13塞,對堵塞處及時清理,以利于排水、減少水土流失及保護水文狀態。水溝斷面采用寬 1 米,深 0.6 米矩形邊溝。三、施工便道、便橋(涵)施工工期計劃我合同段將以楊麻公路、興業路作為主要進場道路,利用部分鄉村道路作為輔助進場道路,本項目施工主要運輸便道沿主線新建,施工便道總長約 10.381km。便道施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先把主線施工便道貫8、通(綜合場附近便道優先施工),工期安排為 2015 年 9 月 1 日至 2015 年 12 月 30 日;第二階段逐步連接線施工主便道貫通,工期安排為 2015 年 10 月 1 日至 2015年 12 月 30 日。四、施工便道、便橋(涵)施工技術方案1、施工便道1.1 便道總體設計方案施工便道設計時先進行現場踏勘選線,而后選擇合理的毛渣、青砂、灰土運輸路線,使施工方案經濟合理。根據對現場情況及周邊道路系統調查表明:沿線路網眾多,但大多屬于鄉村道路,道路狹窄,等級較低,部分區域道路雖為砼硬化路面,但厚度較薄,無法承受工程車輛長期通行。便道路線根據現場情況實際勘察,我部選用以下道路進行地材的9、運輸:毛渣進場路線:石料場(位于宜昌市紅花套)從長江水道至公安縣楊家廠鎮盛埠碼頭、朱家灣碼頭,經楊麻公路、興業路到達施工現場。青砂進場路線:公安縣楊家廠鎮盛埠碼頭、朱家灣碼頭,經楊麻公路、興業路到達施工現場。-3-/13上述路線路況較好,公路等級較高,較少利用鄉村道路,能夠承受大批地材進場的重交通壓力。1.2 便道主要技術參數施工主便道路面寬度為 7 米,不同地質條件采取不同的修筑方法,相關工法設計如下,便道設置標準斷面圖附后:詳見:附圖 1便道路基標準橫斷圖便道施工之前先對便道施工區域按設計要求清表;水田地段便道先清淤,再回填筑路材料。采用 50cm 毛渣路面,底層換填 1.2m 青砂;旱地10、便道采用 50cm 毛渣路面,底層換填 80cm 青砂;魚塘、藕塘段先圍堰、抽水,再進行清淤,完成后回填筑路材料,鋪設 50cm 毛渣,底層換填 1.5m 青砂;便道每隔 200m300m 加設一處錯車平臺,平臺分層結構與鄰近便道設置相同。便道低坡側設置矩形排水溝寬度 1m,深度 0.6m,縱坡0.5%,以保證排水暢通;便道路面采用毛渣填筑,其路面縱坡滿足道路行車要求。在路床頂面設置 2%單向橫坡且滿足路表排水的要求。其技術標準詳見下表:便道技術標準表項目設計行車速度路基底部寬度路面寬度技 術 標 準20Km/h11m(旱地)、12m(水田)、13m(水塘)7m-4-/13橫坡1.3 便道修筑11、方案2%且4%便道修筑前首先做好測量工作,定位道路中線,確定便道修筑的位置。一般旱地地段,在填筑便道前,應先清除表面耕植土后晾曬,在便道坡腳以外挖掘排水溝,保持場地不積水。然后采用80cm 青砂,上覆 50cm 開山毛渣。在水田地段便道施工時,挖除耕植土及淤泥,可用人工配合推土機、挖掘機,將淤泥規則地堆棄在坡腳外后運至棄土場,然后填筑,采用 1.2m 厚青砂鋪底,上覆 50cm 開山毛渣。在水塘地段便道施工時,水塘及淤泥層比較深處,先圍堰、抽水,再進行清淤,完成采用1.5m 厚青砂鋪底,上覆50cm 開山毛渣。毛渣填筑時,粗細顆粒應分布均勻,避免出現粗粒集中堆積。便道路基填筑時,清表清淤完成后12、,采用壓路機先對原地面進行碾壓處理,達到要求后填筑相關材料,填筑流程:自卸車卸料-推土機推平-壓路機分層碾壓(分層厚度不大于 30cm)。施工斷面全線展開后,隨著施工車輛的逐步增多,便道需安排專人全天巡查,以便及時進行維修,確保便道的暢通無阻,滿足施工車輛的通行要求。1.4 施工便橋、便涵本項目路線區為江漢河湖沖洪積平原區,地勢較為平坦,區-5-/13內河渠眾多,相互交叉,泄洪、漲水時內漬嚴重,為減少施工對沿線居民耕地、農田等的影響,防止內澇,減少協調糾紛及期間補償費用,減少阻工、停工,加快施工進度,根據實地調查,擬在跨越長度大于等于 8 米河渠時采用鋼便橋,在跨越 8 米以下溝渠時設置施工便13、涵,便涵一般采用 1.5m 或 1.0m 砼管涵,詳見便橋(涵)施工方案。2、施工便橋2.1 施工便橋設計方案施工便橋設計荷載:100t。施工便橋標準跨徑 9m,便橋統一寬度為 6.0m,施工便橋立柱采用 630mm10mm 鋼管樁 4 根一組,間距 4.5m(橫向)3.0m(縱向),鋼管間設 I25a 型平聯,并設置20 槽鋼剪刀撐,樁頂橫梁采用 2I40a 的工字鋼,主分配梁采用 6 片貝雷梁,貝雷梁之間采用花架交叉連接。其上采用I25a順橋向按間距50cm布置,上覆 3 塊 2m 寬 2.5 cm 厚鋼板作為行車面板。經過驗算,便橋的設計能滿足現場施工要求便橋構造見下圖:-6-/13施工14、便橋斷面構造圖(單位:cm)2.2 便橋施工工藝施工便橋鋼管樁采用 50t 履帶吊配合 DZ-90A 振動錘插打施工,分配梁、貝雷片和橋面鋼板統一采用 50t 履帶吊釣魚法配合安裝,其中行車道板采用四點起吊、平穩落放方式進行鋪設。便橋鋼管樁插打鋼管樁插打前先對樁位進行測量定位。測量定位采用全站儀、水準儀進行測量控制。通過導線控制網對每個鋼管樁進行精確定位,放出鋼管樁的中心點位置,根據中心點放出十字樁,然后安放導向架,確定位置及垂直度后開始打入,打入過程中全站儀全過程觀測,隨時糾偏校正,直至鋼管樁打入深度達到設計標高。-7-/13樁頂連接及分配梁安裝鋼管樁插打完畢,在鉆臺平臺處增設 2m 連接平15、臺,將工字鋼置于螺旋管樁頂,連同一水平面上,以便連成整體。鋼管樁與鋼管樁之間采用 I25a 槽鋼連接體系,連接系桿件與鋼管間采用加焊連接板的方式連接。貝雷的安裝貝雷梁預先在陸上或已搭設好的便橋上按每組尺寸拼裝好,然后運輸到位進行安裝。貝雷梁的位置需放線后確定,以保證便橋軸線不偏移。便橋欄桿高 1.2m,采用 直徑=50 焊接鋼管焊接,立柱間距4m,焊在便橋橫向分配梁上。便橋上其他結構設置施工技術措施打樁前對現有水位、地質作全面了解。對鋼管樁進行質量檢查,不得有彎曲、嚴重局部變形和虛焊、漏焊現象。樁的堆放、運輸、起吊都應按照規定設置支點和吊點。鋼管樁一般由 1-2 節組成,在施工的便橋墩后方接長16、成整根樁接樁時應盡量保持各接樁的軸線在一條直線上,最大偏斜不宜大于 3,且各節偏斜應反向錯開。用 50t 履帶吊配合 DZ-90A 振動錘震打鋼管樁時吊機不得受力,只能懸掛千斤繩起保險作用;為加快便橋施工進度,鋼管樁與 DZ-90A 震動打樁機見液壓夾持器將兩者相連。DZ-90A 動打樁機每次連續震動時間不宜超過 3 分鐘。震動時觀察到打樁機、樁帽與基樁之間連接,螺旋栓松動時立即停震,而且每當出現打樁機振幅異常等情況時,都應停震進行檢查分析處理。-8-/13鋼管樁入土深度以設計標高及貫入度雙控控制。鋼管樁插打完畢后,即使設置樁間連接系及樁頂分配梁。便橋主梁節段在岸邊預拼好后,由吊機起吊安裝,并17、及時與樁頂分配梁連接,設欄桿、安全標志等設施。2.3 便涵施工工藝當便道跨越溝渠寬小于 8m 時擬設置便涵,貫通原溝渠水流,保證地表水系暢通。臨時便道施工中,做好測量放樣定位的工作,根據測量放樣的成果,埋設排水涵管。涵管底部應至溝渠流水面以下0.2m,確保水流通過。雨季來臨時,密切關注天氣情況,一旦溝渠過水流量過大,必要時拆除涵頂填料,清理溝渠填土,防止淹沒周圍農田。測量放樣首先進行測量放樣,放出施工便道邊界線,管涵埋設位置。基坑開挖及基底處理在預埋設涵管位置,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機下挖至涵管埋設底標高,開挖深度至少在溝渠底 20cm 以下。基底換填料與管涵下穿的便道路基材料相同。換填后分層充分夯實確認基底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可埋設涵管。涵管埋設按設計坡比進行涵管埋設,根據當地水流情況及溝渠尺寸選用相應直徑的鋼筋混凝土涵管。涵管埋設施工中要做好涵管的接縫工作,用滿足強度要求的水泥砂漿對涵管進行接縫,保證接縫質量,避免水流滲漏造成基礎失穩。-9-/1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