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便道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0939
2022-08-08
11頁
192.50KB
1、目 錄1.編制依據、編制范圍11.1編制依據11.2編制范圍12.工程概況12.1工程概況12.2工程量13.施工便道規劃原則24.總體施工方案24.1施工便道分布情況24.2便道的總體布置34.3便道設計44.4便道的施工方法4施工工藝流程4施工方法5施工進度及計劃安排55.資源配置65.1勞力配置65.2機械配置66.保證措施66.1質量保證措施66.2安全保證措施66.3環保、水保保證措施76.4雨季及日常維護措施87.(總附加便道平面圖、便道細部圖)。8便道建設方案1.編制依據、編制范圍1.1編制依據(1)甬臺溫高速公路復線溫州瑞安至蒼南段工程工程建設標準化管理實施細則(試行);(2)2、浙江省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管理實施細則;(3)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12);(4)兩階段施工圖設計;(5)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文明施工標準化圖冊;(6)本單位類似工程施工經驗及設備情況。1.2編制范圍甬臺溫高速公路復線溫州瑞安至蒼南段工程第10合同段、漁寮隧道斜井工點施工便道。2.工程概況2.1工程概況甬臺溫高速復線溫州瑞安至蒼南段施工第10標段主要由路基工程、赤溪中墩大橋工程、漁寮隧道工程、漁寮隧道斜井工程組成,施工工期為36個月。項目位于蒼南縣赤溪鎮,其地理位置于蒼南縣東南沿海大漁灣口,東臨大海,三面環山。其中斜井出口位于赤溪鎮園林村康莊道左側約50米處,距離赤溪鎮約3、5公里。至斜井通道為赤溪鎮至馬站鎮康莊道,路寬3.5米,路面結構為現澆混凝土路面。由于道路急彎較多,坡度較大,考慮安全行車問題,局部轉彎處需要擴寬處理。2.2工程量1漁寮隧道斜井出口端一期改移康莊路長度110m,填方量10893m3,挖方量4.67m3。2二期康莊路拓寬長度55m,填方量2417 m3,挖方量m3。3.三期漁寮隧道改移康莊路至斜井出口端便道路全長94m,寬度為8m,便道以拉槽形式修建,拉槽兩邊坡比按1:0.5,挖方量3735m3,填方量184m3。(附加工程量表)名稱樁號距離挖方(m3)填方(m3)備注康莊路改移K0+0001101104.6710893擴寬康莊路K0+11014、65552417施工便道K0+165259943735184合計 3.施工便道規劃原則(1)臨時工程設施應統籌規劃、布置合理,避免超標多建造成浪費。(2)拌和站的設置應根據混凝土用量、運距等實際情況,盡可能縮短運距,減少運輸成本,降低投資。(3)貫通便道應盡量在沿線路兩側征地范圍內設置,以減少臨時征地控制成本。(4)充分利用好當地現有的供電、供水設施。(5)建立環境保護管理體系,保護農田耕地。(6)根據浙江省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管理實施細則,以及工程量和現場實際踏勘情況。4.總體施工方案4.1施工便道分布情況隧道二隊(斜井)道路規劃是以沿線既有康莊路作為運輸主干道,路寬3.5米,路面結構為現澆混5、凝土路面。由于道路急彎較多,坡度較大,考慮安全行車問題,局部轉彎處需要擴寬處理,施工便道主要分以下3段組成:(詳見甬臺溫高速公路復線10標段隧道二隊(斜井)便道建設規劃圖)1、第一段施工自赤溪方向拐彎處至隧道二隊駐地前段康莊路改移,利用駐地開挖土石方進行填筑改移,改移長度為110m,樁號K0+000110,起點高程為110.600,原道路與改道間凹坑與改道路基一同填筑。改移后路面寬度按7m設置,路面結構為15cm碎石墊層+20cm現澆C25混凝土面板。路面設2%單向橫坡,縱坡為2.2%的上坡,排水采用自然排水方式。路基橫斷面如圖2.2-1所示。2.第二段施工對康莊路作局部拓寬連接斜井便道,路堤6、采用隧道洞渣填筑。拓寬長度為55m,樁號k0+110165,起點高程為113.02,拓寬后路面寬度按7m10m設置,路面結構為15cm碎石墊層+20cm現澆C25混凝土面板。路面設2%單向橫坡,縱坡為2 %的上坡,排水采用自然排水方式。路基拓寬橫斷面如圖2.2-2所示。3、第三段施工改移康莊路至斜井出口端便道路全長94m,樁號k0+000094,起點高程為114.12,寬度為8m,便道以拉槽形式修建,拉槽兩邊坡比按1:0.5,路面采用C20素混凝土,厚度22cm,橫坡2%,縱坡為8.1%上坡,設置過水路面,道路外側(單側)設置3030cm排水溝,通過改移康莊路采用30涵管排出。4.2便道的總體7、布置根據工程特點和總體安排,結合施工條件,進行施工便道布置,具體遵循的原則如下:4.2.1、方便施工、便于管理的原則本著因地制宜、方便施工、有利管理和縮短場內倒運距離來統一規劃便道。4.2.2、確保環保和文明施工的原則按照布局合理、緊湊有序、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要求布置,滿足環保和創建標準文明工地的要求。4.3便道設計為了確保施工便道行車暢通,雨季能正常行車,便道路面設計寬度8m。路面采用C20素混凝土,厚度22cm,橫坡2%,設置過水路面,道路外側(單側)設置3030cm排水溝。4.4便道的施工方法4.4.1施工工藝流程便道按正式路基施工的“四區段、八流程”原則進行水平分層開挖施工。便道開挖8、施工工藝流程圖施工階段征地、清表檢查區段碾壓區段整平區段開挖區段開挖準備基底處理整平修復復檢查驗收碾壓攤鋪整平邊坡開挖分層回填施工便道施工工藝流程圖4.4.2施工方法(1)不同性質的填料應分層填筑,且應盡量減少層數,每一水平層的全寬用同一種填料填筑,每種填料層累計總厚度不小于50cm。(2)填土區段按照網格化卸料,用挖機攤鋪,使填層在縱向和橫向大致平整,以保證壓路機碾壓輪表面能基本均勻接觸層面進行壓實,達到最佳碾壓效果。(3)邊坡采用挖機開挖邊坡比按為1:0.5,、開挖到設計便道高度時,攤鋪平整的同時,對路肩進行初步壓實, 采用重型振動壓路機振壓。(4)挖機攤鋪平整的同時,對路肩進行初步壓實,9、保證壓路機進行壓實時,壓到路肩而不致滑坡。(5)采用重型振動壓路機振壓。碾壓順序按先便道路基兩側后中間,先靜壓后弱振、再強振的操作程序進行碾壓。壓路機的最大碾壓行駛速度不超過4km/h。各區段交接處,互相重疊壓實,縱向搭接長度不小于2m,沿線路縱向行與行之間壓實重疊不小于40cm,上下兩層填筑接頭錯開不小于3.0m。(6)施工中堅持層層檢測,確保壓實度符合要求。(7)含水量適宜的填料及時碾壓,防止松散填料在空氣中暴露時間過長,導致含水量損失難以壓實。含水量不適宜的填料進行調整處理后再碾壓。(8)便道施工完畢后,人工挖水溝,水溝底設置2的排水坡,將路基水通過改移康莊路排水。4.4.3施工進度及計10、劃安排施工便道根據永久征地和臨時征地情況,施工日期如下: 施工計劃名 稱開始時間結束時間備注地表清理4.84.11康莊路改移4.124.27施工便道清表5.15.2便道修建5.25.15路 面5.55.16水溝5.105.205.資源配置5.1勞力配置擬投入勞動力配置計劃表項 目數量項目數量負責人3人壓路機司機2人現場管理人員4人汽車司機2人現場施工人員6人推土機司機2人挖掘機司機2人裝載機司機2人5.2機械配置擬投入本工程主要機械設備使用計劃表序號機 械 名 稱規格型號數量1挖掘機PC2001臺2裝載機柳工CLG816C1臺3壓路機CA2501臺4自卸車CWB5202臺6.保證措施6.1質量11、保證措施6.1.1、在潮濕或水田地段填筑便道時,應在便道外側開挖縱向排水溝,排除積水。6.1.2、在護坡道外側的排水溝,按要求在溝的外側填筑土埂,防止水流入, 6.1.3、在低洼積水地段填筑便道時,將先作土埂排除積水,并將雜草、淤泥以及不適宜的材料清除出便道鋪設地面以外,并翻曬濕土,再進行填筑與壓實。6.2安全保證措施6.2.1、施工前對所有參與施工的人員進行專項的崗前教育。6.2.2、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級人員的責任,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6.2.3、加強職工安全生產教育,提高職工安全意識,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持“安全生產、預防為主”的方針。612、.2.4、深化教育,強化安全意識。施工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后發給安全上崗證方準上崗。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地方勞動局等有關部門培訓合格后,方準持證上崗。6.2.5、建立和完善各項安全作業制度和防護措施。建立以各類人員(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并遵照操作規程條款嚴格執行。6.2.6、經常檢查和保養施工機具,保證安全裝置靈敏可靠,防護罩完好無損。加強用電管理,選擇正確輸電線路、配電箱、漏電保護開關。電器設備和照明燈具設置接地保護。6.2.7、施工便道在危險地段設置防撞墻或護欄,在急轉變、S型地段、大坡度、靠近居民區地段設置警示標志。6.2.8、施工便道派專人進行檢查、維護與養護13、,確保安全、暢通、平順和無揚塵。通往各項目部和工點的岔道口處,設置醒目規范的指示標識,并注明相應距離,主要的交通路口必要時設標志、標線,并視現場實際需要派專人指揮、疏導交通。6.2.19、在易塌方地段設路塹漿砌擋護,在小半徑急彎和路基松軟陡坡區段,進行硬化處理。6.3環保、水保保證措施施工中為盡可能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特采取以下保護措施:6.3.1、施工便道選線選址盡量少占或繞避林地、耕地,保護原有植被。對合同規定的施工界限外的植物、樹木等盡力維護,嚴禁超范圍砍伐。工程完工后及時進行現場清理,復墾或綠化。6.3.2、嚴格按設計和業主規定的征地范圍和數量丈量用地,嚴禁超范圍占用土地和水面。施工14、臨時設施在滿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不占或少占農田,各種臨時房屋采取因地制宜、簡易方便的原則就近設置,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線路附近的既有道路和房屋場地。6.3.3、做到臨時施工場地布置優化,加強臨時防護,施工結束后及時進行基底清理、土地平整,并復耕或恢復植被,要做好施工便道路基邊坡擋護、護坡、排水防護,加強施工過程中的臨時防護措施,施工結束后及時進行基底整治和道路兩側綠化措施。6.3.4、施工場地和運輸道路須定期灑水養護,避免產生揚塵。對產生塵埃運輸車輛和石灰等揮發性材料堆場加以覆蓋,減少對空氣污染。6.3.5、施工噪聲主要包括施工現場、機械作業時和車輛運輸時產生的噪聲。為減少噪聲影響,機械設備選型15、配套時優先考慮低噪聲設備。加強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保證機械設備的完好率,確保施工噪聲達到環境保護標準要求。特別注意夜間施工的噪音影響,盡量采用低噪音施工設備。對距離居民區200m以內的工程,則應根據需要限定施工時間。少數高噪音設備盡可能不在夜間施工作業,必須在夜間從事有噪音污染的施工應先通知附近居民,以征得附近居民的理解,如有可能采取限時作業措施。6.3.6、做好當地水系、植被的保護工作,在施工時對路基邊坡及時進行防護與植被綠化,施工車輛不得越界行駛,以免碾壞植被、莊稼、鄉村道路等。6.4雨季及日常維護措施雨季時期便道兩邊排水溝進行不定期檢修,防止積水導致便道松垮。對日常因車輛碾壓導致的局部破壞及時進行修補,車輪壓沉的地方及時補充填料并壓實。對便道進行修補時,應盡量保持原來的縱坡和橫坡,以便利于排水。7.(總附加便道平面圖、便道細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