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處置方案(1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1099
2022-08-08
13頁
32.42KB
1、施工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目錄1 總則11.1 目的11.2 編制依據11.3 適用范圍11.4方案內容12 事件特征13 應急組織及職責23.1 應急自救組織機構23.2 職責24 應急處置34.1 人身傷亡事故現場應急處置34.2 垮(坍)塌事故現場應急處置54.3 觸電事故現場應急處置54.4 機械設備事故現場應急處置84.5 食物中毒施工現場應急處置95 現場應急處置注意事項95.1 佩戴個人防護器具方面注意事項95.2 使用搶險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項95.3 采取救援對策或措施防面的注意事項95.4 現場自救和互救的注意事項105.5 現場應急處置能力確認和人員安全防護等事項105.6 應2、急救援結束后的注意事項105.7 其他需要特別警示的事項10附件111附件212附件313施工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 總則1.1 目的為提高施工項目部防范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正確、有效快速處置各類突發事件,最大限度的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失和影響,保證職工生命財產安全,特制定本方案。1.2 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主席令13號2014年8月31日修改)2)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主席令第60號2001年10月27日)3)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國務院令第397號2004年1月13日)4)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375號2003年4月27日)5)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3、(國務院令第493號2007年3月28日)6)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06)7)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6441-1986)8)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與代碼(GB/T13861-1992)1.3 適用范圍本處置方案適應于鉆施工工程。1.4方案內容人身傷亡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垮(坍)塌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觸電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機械設備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食物中毒現場應急處置方案2 事件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可能發生的事件: 類型區域、地點或裝置季節(時間)和危害程度征兆人身傷亡事故施工生產現場施工過程中/人身傷害施工過程中違規操作垮(坍)塌事故深基坑施工施工4、過程中/人身傷害施工過程中坑壁發生斷裂或土質松軟觸電事故電源箱、用電設備、機械、工具施工過程中/觸電燒傷;觸電死亡亂接亂放;電纜、設備、機械老化損壞機械設備事故各類施工機械設備、庫房機械使用過程中/機械損壞、報廢違規使用機械設備;機械設備老化;未按時檢查食物中毒食堂、給養供給途徑整個工期/人員中毒食物來源不正規;出現變質、過期現象3 應急組織及職責3.1 應急自救組織機構項目部成立應急救援小組,組長由項目部主任擔任,副組長由項目部副部主任擔任,成員為項目部其他人員及施工隊伍單位負責人。應急救援小組下設搶險救援、安全警戒、后勤保障等應急專業組。在上級應急領導小組未到來前組織開展現場自救工作。3.5、2 職責項目部應急救援主要職責:(1)貫徹落實國家和上級有關突發事件應急救援與處理的法律、法規和規定;(2)對于項目部發生的突發事件,立即上報上級應急管理部門。在上級領導機構未到來前組織進行現場應急搶險和處置工作。(3)接受上級應急領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向其匯報突發事件和應急處理情況;(4)組織項目部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的編制、培訓、演練和修訂工作。 應急專業小組職責 (1)安全警戒組:發生事故后立即上報上級領導小組。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做好現場警戒布設工作。采集事故發生的數碼影像資料。 (2)搶險救援組:在上級應急領導小組未到來前,接受項目部應急自救小組的統一指揮和協調,負責現場的隔離保護、人員的6、疏散和傷害人員的緊急救助。(3)后勤保障組:負責組織醫療救護,協調組織救災資金、物資和運輸等工作。4 應急處置4.1 人身傷亡事故現場應急處置 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接到施工現場及其它與有關的工作場所發生人身傷亡的報告后,應根據傷者情況及時向礦方應急領導小組和晉中人員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匯報事故發生的原因、地點、傷亡情況。在上級應急領導小組未到來前,由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長根據突發事件的嚴重程度、發展趨勢、可能后果和應急處理的需要,決定啟動本方案。 進入應急狀態后應立即用最快方式通知工作組人員迅速結集,并立即通知施工現場各班組長立即停止施工生產工作,組織現場救護人員對傷者進行救助,根據傷者情況立即撥打127、0急救電話通知專業救護人員迅速趕到事發現場,并組織其他無關人員進行撤離,保護好事故現場。 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現場緊急救護 緊急救護的基本原則是在現場采取積極措施保護傷員生命,減少痛苦,并根據傷情需要,迅速聯系當地120急救中心或醫療部門救治,急救的成功條件是動作快,操作正確,任何拖延和操作錯誤都會導致傷員傷情加重或死亡,現場急救人員要認真觀察傷員全身情況,防止傷情惡化。發現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在現場就地搶救,用心肺復蘇法支持呼吸和循環,對腦、心重要臟器供氧。 觸電緊急救援徒手心肺復蘇術操作方法:1)判定患者有無意識。2)判斷是否需要復蘇。3)將病人去枕平臥于硬板或地上,腳墊高,擺成心肺復蘇8、體位(俯臥病人要翻身),打開上衣,松開褲帶。4)心前區叩擊:右手握空心拳,小魚際肌側朝向左手掌指墊住的患者胸骨下1/3處,以胸壁20-30cm高度,中等力度,垂直向下叩擊2次。嬰幼兒禁用。5)清理呼吸道:A、打開氣道: 仰頭抬頦/頜法; 仰面托頸法;托額法。 B、口對口呼吸: 吹氣兩次,吹2S,停3S。C、胸外按壓: 按2005國際心肺復蘇指南要求:口對口人工呼吸人工心臟按壓操作(成):2:30(單人操作) 1:15 (雙人操作)按壓頻率:成人100次/分;連續5個周期后檢查復蘇效果。應當記住只有在心臟停止跳動后分秒必爭地迅速搶救,救活的可能才最大。現場工作人員都應定期進行培訓,學會緊急救護法9、。會正確解脫電源、會心肺復蘇法、會止血、會包扎、會轉移搬運傷員、會處理急救外傷或中毒等。施工、生產現場應配備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指定專人經常檢查、補充或更換。4.1.3.3 創傷急救的基本要求創傷急救原則上是先搶救,后固定,再搬運,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傷情加重或感染。需要送醫院救治的,應立即做好保護傷員措施后送醫院救治,搶救前先使傷員安靜躺平,判斷全身情況和受傷程度,如有無出血、骨折和休克等。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過多而休克。外觀無傷,但呈現休克狀態,神志不清或昏迷者,要考慮胸腹部內臟或腦部受傷的可能性。為防止傷口感染,應用清潔布片覆蓋。救護人員不得用手直接接觸傷口,更不得在傷10、口內填塞任何東西或隨便用藥,搬運時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腰部束在擔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運時傷員頭部在后,上樓、下樓、下坡時頭部在上。搬運中應嚴密觀察傷員,防止傷情突變。若傷勢較重或傷勢不明,為防止二次傷害,應對傷者受傷部位進行簡單止血處理后等待醫護人員救護。4.2 垮(坍)塌事故現場應急處置 當打鉆施工現場的打鉆人員發現巷道出現急劇變形破壞或持續發出異常聲音時,應立即報告給現場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并立即下令停止作業,同時組織施工人員快速撤離到安全地點。 當巷道發生坍塌后,造成人員被埋、被壓的情況下,現場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立即組織疏散危險區域的職工,組織人員搶救傷者和被困員工。上報礦方應急領11、導小組和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并根據事故情況求助當地救助部門(社會救助電話110,急救電話120),立即啟動本方案。4.2.3 坍塌處置措施 現場搶救組專業救護人員要用鐵鍬進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傷及被埋人員;快接觸到人身時應采用手刨。 應挖掘出整體人身后抬出,不得在不明被壓人情況下盲目采取拖拽受困人肢體。 搶救中不得采用掏挖,防止再次坍塌造成二次傷害。被搶救出來的傷員,應采取現場臨時處置(檢查傷情、清理呼吸道、止血包扎)后,送往當地醫院急救中心救治。4.3 觸電事故現場應急處置4.3.1 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接到施工現場及其它與有關的工作場所發生觸電事故報告后,應根據傷者情況及時向礦方應急領導小組和12、晉中分院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匯報事故發生的原因、地點、傷亡情況。在上級應急領導小組未到來前,由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長根據突發事件的嚴重程度、發展趨勢、可能后果和應急處理的需要,決定啟動本方案。4.3.2 進入應急狀態后應立即用最快方式通知工作組人員迅速結集,并立即通知施工現場各班組長立即停止施工生產工作,組織現場救護人員對傷者進行救助,根據傷者情況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通知專業救護人員迅速趕到事發現場,并組織其他無關人員進行撤離,保護好事故現場。4.3.3 現場應急處置措施4.3.3.1 現場緊急救護 首先要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越快越好。在脫離電源中,救護人員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護自己,觸電者未脫13、離電源前,救護人員不準直接用手觸及傷員,因為有觸電的危險;如觸電者處于高處,解脫電源后會自高處墜落,因此要采取可靠的預防措施,觸電傷員如神志清醒者,應使其就地躺平,嚴密觀察,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觸電傷員如神志不清者,應就地仰面躺平,且確保氣道通暢,并用5s時間,呼叫傷員或輕拍其肩部,以判斷傷員是否意識喪失。禁止搖動傷員頭部呼叫傷員。需要搶救的傷員,應立即就地堅持正確搶救,并設法聯系醫療部門或醫護人員接替救治。急救要點:迅速關閉開關,切斷電源。用絕緣物品挑開或切斷觸電者身上的電線、燈、插座等帶電物品。保持呼吸道暢通。選擇呼叫120急救服務。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并堅持長時間進行。妥善14、處理局部電燒傷的傷口。 觸電緊急救援心肺復蘇法, 觸電傷員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蘇法支持生命的三項基本措施,正確進行就地搶救。(1)通暢氣道;通暢氣道, 觸電傷員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始終確保氣道通暢。如發現傷員口內有異物,可將其身體及頭部同時側轉,迅速用一個手指或兩手指交叉從口角處插入,取出異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將異物推到咽喉深部。通暢氣道可采用仰頭抬頦法。用一只手放在觸電者前額,另一只手的手指將其下頜骨向上抬起,兩手協同將頭部推向后仰,舌根隨之抬起,氣道即可通暢。嚴禁用枕頭或其它物品墊在傷員頭下,頭部抬高前傾,會更加重氣道阻塞,且使胸外按壓時流向腦部的血流減少,甚至消失。(2)口對15、口(鼻)人工呼吸;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在保持傷員氣道通暢的同時,救護人員用放在傷員額上的手指捏住傷員鼻翼,救護人員深吸氣后,與傷員口對口緊合,在不漏氣的情況下,先連續大口吹氣兩次,每次11.5s。如兩次吹氣后試測頸動脈仍無博動,可判斷心跳已經停止,要立即同時進行胸外按壓。除開始時大口吹氣兩次外,正常口對口(鼻)呼吸的吹氣量不需過大,以免引起胃膨脹。吹氣和放松時要注意傷員胸部應有起伏的呼吸動作。吹氣時如有較大阻力,可能是頭部后仰不夠,應及時糾正。觸電傷員如牙關緊閉,可口對鼻人工呼吸。口對鼻人工呼吸吹氣時,要將傷員嘴唇緊閉,防止漏氣。(3)胸外接壓(人工循環)。胸外按壓,正確的按壓位置是保證胸外16、按壓效果的重要前提。確定正確按壓位置的步驟: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觸電傷員的右側肋弓下緣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處的中點;兩手指并齊,中指放在切跡中點(劍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另一只手的掌根緊挨食指上緣,置于胸骨上,即為正確按壓位置。正確的按壓姿勢是達到胸外按壓效果的基本保證。正確的按壓姿勢:使觸電傷員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護人員立或跪在傷員一側肩旁,救護人員的兩肩位于傷員胸骨正上方,兩臂伸直,肘關節固定不屈,兩手掌根相疊,手指翹起,不接觸傷員胸壁;以髖關節為支點,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將正常成人胸骨壓陷35厘米;壓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時救護人員的掌根不得離開胸壁。按壓必須有效17、,有效的標志是按壓過程中可以觸及頸動脈博動。操作頻率:胸外按壓要以均勻速度進行,每分鐘80次左右,每次按壓和放松的時間相等;胸外按壓與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同時進行,其節奏為:單人搶救時,每按壓15次后吹氣2次(15:2),反復進行;雙人搶救時,每按壓5次后由另一人吹氣一次(5:1),反復進行。搶救過程中的再判定, 按壓吹氣1min后(相當于單人搶救時做了4個15:2壓吹循環),應用看、聽、試方法在57s時間內完成對傷員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復的再判定。 若判定頸動脈已有博動但無呼吸,則暫停胸外按壓,而再進行2次口對口人工呼吸,接著每5s吹氣一次(即每分鐘12次)。如脈搏和呼吸均未恢復,則繼續堅持心肺18、復蘇法搶救。在搶救過程中,要每隔數分鐘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時間均不得超過57s。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搶救前,現場搶救人員不得放棄現場搶救。搶救過程中傷員的移動與轉院,心肺復蘇法應在現場就地堅持進行,不要為方便而隨意移動傷員,如確有需要移動時,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s。移動傷員或將傷員送醫院時,除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并在其背部墊以平硬闊木板,移動或送醫院過程中應繼續搶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繼續心肺復蘇法搶救,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救治前不能中止。應創造條件,用塑料袋裝入砸碎冰屑做成帽狀包繞在傷員頭部,露出眼睛,使腦部溫度降低,爭取心肺完全復蘇。傷員好轉后的處理:如傷員的心跳和呼吸經搶救后均已恢復,可暫停心19、肺復蘇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復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驟停,應嚴密監護,不能麻痹,要隨時準備再次搶救。初期恢復后,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動,應設法使傷員安靜。4.4 機械設備事故現場應急處置4.4.1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接到施工現場及加工區發生機械設備事故報告后,應根據事故情況及時上報礦方應急領導小組和晉中分院應急領導小組。匯報事故發生的原因、地點、傷亡情況、機械設備損壞情況。在上級應急領導小組未到來前,由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長根據突發事件的嚴重程度、發展趨勢、可能后果和應急處理的需要,決定啟動本方案。4.4.2 機械設備事故處置措施4.4.2.1 現場第一發現人應立即切斷設備電源。4.4.2.2 現場人員應20、采用呼喊、電話通知、敲擊物品等方法爭取其它人員的幫助,盡快對現場受傷人員進行施救。如在井下則電話通知地面人員向醫院“120”求援。4.4.2.3若傷者傷情較輕,可對傷者進行臨時包扎和止血等操作后送往就近醫院;若傷勢較重或傷勢不明,為防止二次傷害,應對傷者受傷部位進行簡單止血處理后等待醫護人員救護。4.5 食物中毒施工現場應急處置4.5.1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接到現場發生食物中毒事故通知后,應立即上報礦方應急領導小組和晉中分院應急領導小組(匯報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中毒人數,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等)在上級應急領導小組未到來前,由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長根據突發事件的嚴重程度、21、發展趨勢、可能后果和應急處理的需要,決定啟動本方案。4.5.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4.5.2.1立即將患者撤離有毒環境,同時向當地“120”求救。4.5.2.2積極組織搶救治療病人,盡可能按照就近,相對集中的原則進行搶救處理。4.5.2.3 在醫務人員尚未趕到時,病人意識清楚時,可用壓舌板、匙柄、筷子等刺激咽弓或咽后壁,使病人嘔吐。但病人發生意識不清、昏迷時,不得使用。(病人發生嘔吐時,切忌止吐,嘔吐有利于毒物排出)4.5.2.4 處置好中毒人員后,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應對現場遺留飯菜進行封存,將食物中毒事件情況報上級應急領導小組。4.5.2.5 保護好現場,保管好供應給職工的食品,維持原有的生產狀況22、,對引起中毒的可疑食品及留樣食品立即封存,禁止繼續食用和出售,在衛生防疫人員到達后,配合上級部門進行取證、調查工作。5 現場應急處置注意事項5.1 佩戴個人防護器具方面注意事項防護器具必須佩戴合格產品,并保證佩戴的正確性,防護器具不可輕易摘取,應急事件后應對個人的防護器具進行檢查通過專業認證確保無誤方可繼續使用。5.2 使用搶險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項 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配備相應的搶險救援器材,器材必須是合格物品,使用人員必須對器材有相應的了解。5.3 采取救援對策或措施防面的注意事項 現場處于事故、事件的地區的及受到威脅地區的人員,在發生事故、事件后應根據情況和現場局勢,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23、提下,采取積極、正確、有效的方法進行自救和互救。事故、事件現場不具備搶救條件的應盡快組織撤離。5.4 現場自救和互救的注意事項 在自救和互救時,必須保持統一指揮和嚴密的組織,嚴禁冒險蠻干和驚慌失措,嚴禁個人擅自行動。事故現場處置工作人員搶修時,嚴格執行各項規程的規定,以防事故擴大。5.5 現場應急處置能力確認和人員安全防護等事項 應急小組領導、應急搶險人員到位并配備搶險器材,確認有能力進行搶救,個人安全防護到位佩戴正確并物品合格。5.6 應急救援結束后的注意事項 應急救援結束后切勿放松警惕,所有人員必須立即撤離現場遠離事發地點,做好人員清點,用品給養是否到位。認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落實安全責任制,防止類似事故發生。5.7 其他需要特別警示的事項 對特殊環境下工作期間的人員到崗、標示明確、防護到位等方面完善。根據現場提出其他需要特別警示的事項。附件:1、項目部應急處理流程圖2、有關部門、機構聯絡方式3、逃生路線圖附件1項目部應急處理流程圖發生應急事件配合上級調查處理事故到醫院救護傷勢重者通知醫院救護傷勢輕者組織送往醫院上報上級應急領導小組或當地救護部門判斷傷者意識組織施救組織人員搶救或撤離保護現場組織施救;接受上級領導小組統一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