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鶴湖地下空間電纜敷設專項施工方案(1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1917
2022-08-08
13頁
961.59KB
1、.雙鶴湖中央公園地下空間III 標電纜敷設專項施工方案編制人:審核人:XXXXXX公 司航空港區雙鶴湖中央公園地下空間三標安裝項目部.專業資料二一七年三月雙鶴湖地下空間三標項目電纜敷設施工方案一、工程簡介本工程位于州航空港綜合實驗區雙鶴五街以東,雙鶴七街以西圍,建筑面積 4.8 萬余平,地下一層,局部三層,層高6.4 米,橋架高度大部分在 5 米以上,電纜敷設屬于超高作業。本工程設置 10kV/0.4kV變電所一座,引入兩路相互獨立的10KV市政電源,作為一、二級負荷雙電源供電,另外引入一路10kV 單電源供三級負荷用電。低壓側采用單母線配置,并設置聯絡開關,采用手動切換。當一路電源故障時,另2、一路電源可承擔全部一級負荷和部分二級負荷。本工程設置七個低壓配電間,每個配電間從變電所引入多路低壓電源,并負責附近若干個防火分區的設備供電。冷水機組及其配套泵組、消防泵房、電信間、消控中心電源等位置均由變電所直供。一級負荷中的特別重要符合為商場經營用計算機用電負荷。應設置UPS 作為后備電源。一級負荷為:消防設備諸如排煙機、正壓送風機、消防電梯、消防泵、應急照明、消防、安保用電等。二級負荷為:空調、自動扶梯、地下室排水泵、雨水泵等。三級負荷為:普通照明、立面泛光、廣告及景觀照明等。二、編制依據.專業資料(一)主要文件依據(1)施工圖紙、深化設計圖紙及相關技術文件;(2)招標文件;(3)招標答疑3、文件;(4)設計變更單及洽商記錄單;(5)圖紙會審。(二)主要標準及技術規(1)中華人民國、行業和省、市政府頒布的現行有效的安裝工程的各類規、規程及驗收標準。(2)中華人民國、行業和省、市政府頒發的有關法律、法規及規定。(3)ISO9001 質量管理標準、ISO14001 環境管理標準,OSHMS18001職業安全健康管理標準。(4)主要參考規建筑電氣工程質量驗收規(GB50303-2015)低壓配電設計規 GB50054-2011 供配電系統設計規 GB50052-2009 商店建筑設計規JGJ 48-2014 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B 50303-2013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 4、50189-2015 三、編制目的本工程電纜敷設施工難度較大,電纜型號大、水平跨度大,橋架電.專業資料纜密集,距離長且路徑復雜。部分區域不具備使用機械的條件,只能使用人力施工在施工順序、施工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本方案旨在為本工程電纜敷設提供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施工指導,用以指導電纜敷設的施工組織并可對其進行更加全面的完善與管理,從而可以達到優質、高速、安全、文明的完成該工程的電纜敷設的目的。四、施工流程及施工方法(一)說明(1)普通配電電纜均采用低煙無鹵阻燃B 級,即 WDZB-YJY 型;消防采用柔性礦物電纜,即BBTRZ 型。(2)配電間低壓柜引出的電纜經水平層橋架敷設至各用電點。(35、)本工程共有 7 個低壓配電間,分別負責附近若干個防火分區的設備供電配電間分布圖編號配電間位置負責區域備注配電間 1 FG 交 67 A05 配電間 2 AB 交 1314 A611 配電間 3 AB 交 2526 A1216 配電間 4 AB 交 3637 A1724 配電間 5 AB 交 3940 B14 配電間 6 AB 交 5456 B58 配電間 7 AB 交 7172 B912(二)施工流程.專業資料電纜檢查驗收電纜敷設電纜排列固定電纜頭制作安裝電纜標識電纜絕緣測試敷設后絕緣檢查(三)電纜敷設(1)機械設備選擇現場敷設中 A1、B3 配電間進線電纜最長,300 余米,以WDZB-Y6、JY-3*-185+2*95電纜為例,通過計算可知,電纜重量為2600KG,因為電纜敷設在水平段進行,根據力學原理分析,采用10mm 無油鋼絲繩即可滿足受力要求,選用2t 慢速卷揚機。電纜敷設采用的輔助設備見下表。慢速卷揚機電纜滑輪放線滑輪電纜放線架(2)電纜施工方法本工程中截面積120 以上的銅芯電纜,優先選用卷揚機牽引,依據甲方 BIM 要求做的登高彎、橋架轉彎處等不適合使用卷揚機的位置,采用人工敷設。主電纜敷設先從兩端配電間開始,每放一根,固定一根,嚴格按照排布進行固定:兩端配電間電纜敷設在最外側,A 區橋架從外向里依次為:A1、A2、A3、A4;B 區橋架從外向里依次為:B3、B2、B7、1;盡量避免電纜絞擰的現象。.專業資料配電間出線電纜采取從末端用電設備向配電間電箱敷設的方式敷設。敷設前檢查電纜敷設路徑,做好電纜敷設的準備工作,對比圖紙,核對電纜型號、規格、長度,將相應電纜盤轉移到敷設起點,并使用專用電纜放線支架固定架空。架設時,應注意電纜軸的轉動方向,電纜應從盤的上端引出,不應使電纜在支架及地面摩擦拖拉,防止電纜絞擰、絕緣破皮等機械損傷。將電纜頂端用一個專用金屬網套固定,通過吊裝帶同卷揚機鋼絲繩連接;檢查各個環節是否準備好,檢查無誤后點動卷揚機拖放電纜,拖放過程中,卷揚機只能點動,電纜盤安排專人使用人力轉動,必須保證有足夠的長度供卷揚機拖放,電動卷揚機處和電纜放線架處必須8、有專人負責指揮,橋架登高彎處必須有專人看護,且人手一部對講機,以便遇到危險時及時停止點動卷揚機。卷揚機和電纜的布置:在電纜轉彎處設導向滑輪,電纜敷設前,應先對卷揚機等起重設施進行120%負荷試驗。電纜敷設時,電纜每牽引一段距離,務必用鋼絲繩與電纜專用的夾具將電纜與鋼絲繩牢固地綁扎在一起,將電纜上的拉力均勻地分布到鋼絲繩各段。機械敷設電纜的速度控制在 15m/min以下。機械輔助敷設參照下圖所示:.專業資料(3)電纜敷設計劃本工程電力電纜共計十二萬余米,其中截面 120mm2以上的電纜將近四萬米,且作業面超高,各專業管網排布密集,作業面空間狹小,敷設路由曲折復雜,敷設體量大、難度高。項目部全面分9、析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結合業主工期要求,制定了詳細的主電纜敷設計劃。日期電纜區域工程量4 月 23 日4 月 27日A1 配電間管轄防火分區8500 米4 月 28 日5 月 2 日A2 配電間管轄防火分區8600 米5 月 3 日5 月 7 日A3 配電間管轄防火分區8500 米5 月 8 日5 月 12 日A4 配電間管轄防火分區8900 米5 月 13 日5 月 19日B1 配電間管轄防火分區12800 米5 月 20 日5 月 27日B2 配電間管轄防火分區11700 米5 月 28 日6 月 3 日B3 配電間管轄防火分區11900 米6 月 5 日6 月 15 日A1 配電間、B3 10、配電間20500 米.專業資料6 月 16 日6 月 21日A2 配電間、B2 配電間14400 米6 月 22 日6 月 26日A3 配電間、B3 配電間12700 米6 月 27 日6 月 28日A4 配電間4500 米其中,敷設低壓配電間至用電設備處的電纜,由同一班組逐區進行敷設,同時采取前面敷設,后續緊跟專人壓頭的施工方式。敷設變電所至配電間的電纜,因電纜線徑均為120 以上,采用機械敷設加人工牽引,同時分為兩個班組同時進行。(4)干包式、熱縮式電纜頭制作根據市場上成品熱縮手套尺寸,針對本項目電纜特點,確定電纜頭50(含 50)以上,按照熱縮式電纜頭工藝制作,電纜頭50 以下的按照干包11、式電纜頭工藝制作。剝除電纜絕緣保護層:根據相應電纜頭工藝尺寸剝除電纜外絕緣保護層,注意保持電纜清潔,在電纜分叉處纏繞填充膠后,根據電纜尺寸選擇電纜頭制作方式。電纜芯線壓接線鼻子:根據線鼻子的深度,剝去電纜芯線絕緣皮,并在芯線上涂上凡士林,將線芯插入接線鼻子,用液壓壓線鉗壓緊接線鼻子,壓接好接線端子后再進行下道工序。根據不同的相位,使用黃、綠、紅、黑、淡藍色等熱縮管護套對應相線 L1、L2、L3、地線、零線,分別套至接線鼻子的壓接部位。將做.專業資料好終端頭的電纜固定在預先做好的電纜支架上,并將芯線分開。根據接線端子的型號,選用螺栓將電纜接線端子壓接在設備上。(5)電纜固定及標識橋架電纜應排列整12、齊,固定點一致。電纜固定采用尼龍扎帶,間距5m,每 20m 用金屬電纜卡做加強固定。在其首尾兩端、轉彎處增設固定點。交叉處應掛標志牌,直線段每間隔20m 增設標志牌。電纜首、尾兩端掛設標識牌,標志牌規格應一致,并有防腐性能,掛設應牢固。標志牌上應注明電纜規格、型號及起始位置。五、重點難點及對策措施(一)工期要求本工程屬“三邊”工程,現場正式版施工藍圖于17 年 4 月才最終確定,且之后仍不斷有新的變更圖紙,尤其是電纜的型號、規格新舊圖紙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不同,導致項目部物資招標、進場等流程出現一定程度的滯后。而根據業主要求,項目需要在6 月 30 日具備初步驗收條件,工期異常緊,配電箱、電線電纜13、等占產值比較大的施工容,均需要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全部完成,對項目部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對此,項目部盡力壓縮各項工作流程的周期,用最短時間完成相關物資設備的進場工作,并制定出詳細的施工計劃,依計劃組織施工,務必按照業主需求完成相關工作容。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將嚴格執行公司相關制度,控質量,抓安全,確保施工順利進行。其中,A 區嚴格按照業主所繪BIM 圖紙進行施工,橋架上下翻彎.專業資料特別多,加之風管過大且密集,橋架穿行其中,施工作業面狹小,且為超高作業,針對這些現象,項目部結合一線施工班組,考察現場情況,選擇合適的地點將電纜分段敷設,采用人工敷設和機械敷設相結合的辦法,以減小敷設難度,促使施工平穩順14、利進行。同時,項目部嚴格按照相關制度要求,對勞務班組做出詳細的技術安全交底,并落實到個人,嚴格檢查勞保用品使用情況及施工器械質量,專人旁站監督;成立應急預案小組,應對突發狀況。六、質量要求及質量通病的防治(一)質量要求(1)施工前對電纜進行詳細檢查,規格、型號、截面、電壓等級均須符合設計及規要求,外觀無扭曲、壞損等現象;(2)電纜做耐壓、泄露試驗經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3)電纜測試完畢,電纜端部應用橡皮包布密封后再用膠布包好;(4)電纜絕緣電阻值符合施工規規定。(5)電纜敷設嚴禁有絞擰、護層斷裂和表面嚴重劃傷等缺損。(6)電纜轉彎處不紊亂,走向整齊清楚,標志牌清晰齊全。(7)敷設時,電纜最小彎15、曲半徑勾電纜外徑的15 倍。(二)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電纜敷設不齊a電纜敷設,應嚴格按照技術交底中的要求,進行排列,誰在外側,誰在側,務必在敷設時,就進行調整,每隔5 米進行一次固定,同時保持電纜平直。.專業資料b.電纜拐彎處應放置不少于3 個固定卡具;c.整根纜敷設完后,其首尾兩端應用卡具固定,防止松動和變形;(2)防治電纜頭放炮及接觸松動的質量通病的措施a.線鼻子與芯線連接時,線鼻子規格應與芯線相符,線鼻子與線芯表面接觸應良好,無裂紋、斷線、銅線鼻子表面應光滑,導線和線鼻子壓接應牢固,并能抗電機轉動時產生松動,電箱,銅線鼻子壓頭結束后,必須將配套的絕緣隔板放置好;b.電纜頭制作材料,應16、選用合格廠家合格品,入庫后應合理保管,作業場所應照明和通風注意防雨防潮。電纜頭制作材料在有效期使用;c.線鼻子和設備之間螺栓應壓固,螺栓公差應符合規要求,后部設彈簧墊,其緊固性應足以防止機械運行振動時造成的松動。(3)防止二次線接線錯誤質量通病的措施a.在施工作業指導中事先編制電纜標識,按設備實際位置和電纜不交叉原則排列其位置;b.施工中每個盤柜接線,宜由同一人作業,不宜換人,防止差錯;c.施工工作人員應嚴格按圖施工,中間應適當安排休息,保持精力,防止錯誤;d 電纜剝去絕緣皮時,應剝一根,壓一根。若剝出多根電纜,再進行壓接時,則應使用小扎帶,將同一根電纜捆扎在一起,避免串接。(4)防止排線不整17、齊質量通病的措施a.大面積施工前,必須先做樣板,經過項目部驗收合格后,照此進行大面積施工。.專業資料b.施工線間時,應使用特制固定卡卡固,保持間距一致,平整美觀;c.施工拐彎處時應處同一位置,宜布置同一型號電纜應采用同彎度,保持平整美觀,一般線間其凸出誤差應小于0.5mm以,同時,電纜報批剝皮后,各線引至開關時,務必保持通順,避免出現絞擰現象;d.每個螺絲只能固定一個線頭,任何情況不得超過兩個同徑的線頭。e.施工固定螺絲下接線的缺口應在同一水平面上。兩螺絲之間高低誤差應小于 0.3mm;(5)電纜從設備到橋架排列混亂a.排列設計中應逐根進行防止交叉;b.水平段應水平、垂直段應垂直設卡具固定;c18、.拐彎應平滑,用卡具固定;d.電纜排列規格宜從小到大進行。七、安全措施(1)敷設電纜作業應設專人統一指揮。作業前,作業負責人或總指揮應向全體作業人員講明作業要求、聯絡信號及注意事項。作業人員應分工明確、相互協作、盡心盡責。(2)電纜敷設時,應選擇堅硬平坦的地面支撐電纜軸,使用的絲杠千斤支架應轉動靈活、堅固且安全可靠,能保證電纜軸架起落時端面垂直、卷筒水平。(3)電纜拖放時,操作人員一般由手提或肩扛將電纜拖到終點,.專業資料在拐彎處操作人員必須站在電纜的外側,以免被電纜掛倒;在墻洞口、溝口、管口敷設時,手應距口處1 米以上,以免碰傷手指,敷設電纜必須戴手套。(4)電纜敷設時,任何時候必須保證電纜19、的彎曲半徑在允許圍之。(5)橋架敷設電纜應先將橋架雜物清除干凈。(6)電纜頭作業時,使用噴燈加熱應有防火措施,易燃品、化學物品及油類應妥善保管并遠離熱源。(7)地下室施工做好照明,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8)施工所需機具參照操作規程要求,電線電纜不得拖地浸水。八、成品保護(1)室沿電纜橋架敷設的電纜,宜在管道及空調工程基本施工完畢后進行,防止其他專業施工時損傷電纜或對其他專業成品造成破壞。(2)室沿電纜橋架敷設的電纜,施工人員上下,電纜敷設時,應避免碰撞到風管。(3)電纜端頭處的配電箱及門窗裝好,并加鎖,防止電纜丟失或損毀。(4)配電間、變電所等電纜集中布放的地方,施工人員離開后,必須將門上鎖,同時加強巡邏的力度,防止電纜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