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環境保護方案正文(1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2017
2022-08-08
12頁
64.79KB
1、隧道施工環境保護方案1.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新建蘭渝鐵路隧道設計圖中的設計文件中的環境保護工程;、蘭渝鐵路有限責任公司關于“建設單位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指導意見”等有關規定并結合本標工程的實際情況。2 編制范圍本方案適用于蘭渝鐵路LYS-11 標段四分部(DK692+200DK714+200)范圍內隧道施工,本段有 9 座隧道,詳見如下一覽表。隧道工程一覽表序號隧道名稱中心里程隧道長度(m)備注1 雨臺山隧道DK714+746.5 1294 2 趙家灣隧道DK721+920 1182 3 胡2、家灣一號隧道DK722+936 603 4 胡家灣二號隧道DK724+591 202 5 胡家灣三號隧道DK725+064 230 6 劉家溝一號隧道DK725+567 550 7 劉家溝二號隧道DK730+986 847 序號隧道名稱中心里程隧道長度(m)備注8 柴家灣隧道DK731+360 960 9 謝家灣隧道DK731+760 165 3.工程概況3.1 工程簡況DK692+200 DK714+200段 9 座隧道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閬中市和南部縣境內,地處四川東北部丘嶺地區。設計圍巖為級,其中級圍巖 620m;級圍巖 1430m;級圍巖 4865m。設計列車行車速度 200Km/h(預留3、提速條件)。洞口為級淺埋圍巖。隧道海拔高程在 300m 500m,地形起伏相對較小,地貌屬殘丘剝蝕地貌山地。氣象為濕熱氣候。3.2 地質情況本段沿線出露第四系全新坡殘積、坡崩積、坡洪積、沖洪積粉質黏土、塊石土等,下伏基巖為白堊系劍門關組、侏羅系上統蓬萊鎮組、遂寧組砂巖、泥巖。管段內巖層產狀較平緩,局部有扭曲現象,節未見斷裂構造,發育寬緩褶皺,地質構造簡單。本段分布的不良地質有松軟土、危巖落石,部分泥巖具膨脹性,沿線隧道均為低瓦斯隧道。4.環保、水保的方針、目標4.1 環保、水保方針:全面規劃,合理布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管理。嚴格貫徹執行“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恢復”的環保原則。4.2 4、環保、水保目標:堅持做到“少破環、多保護,少擾動、多防護,少污染、多防治”,使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監控項目與監控結果達到設計文件及有關規定,使環境保護管理工作貫穿蘭渝鐵路建設項目的全過程,確保環保工程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竣工。加強對進場施工人員的環保宣傳和教育,提高全員環保的意識,增強法制觀念。、采取一切合理措施保護現場內外的環境,避免由于施工操作引起的粉塵、有害氣體、噪音等環境污染,或其他由于環境污染的原因造成的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保證飲用水源免受因施工活動造成污染。、確保因施工產生的氣體排放、地面排水、水土流失及污染等,不超過規定數值,也不超過適用法律規定的數值。、采取可靠措施5、保證原有交通的正常通行和維持沿線村鎮的居民飲水、農田灌溉、生產生活用電及通訊管線等的正常使用。、嚴格按批準的棄碴規劃有序地堆放,防止因任意堆放棄碴而降低河道的行洪能力和影響其他單位的施工以及危及下游居民的安全。、保護飲用水源免受因施工活動造成污染。5.建立健全環保、水保管理組織機構每個隧道架子隊在分部的領導下,成立了以分部項目經理為組長的環保、水保管理小組。環保、水保管理小組在項目部及分部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對隧道施工負責。具體機構如下:組長:劉國波副組長:連殿云組員:各隧道工班長、技術員環保、水保管理小組職責執行項目部既定的全面而系統的環境與生態保護、水土保持的管理辦法和措施,符合國家、鐵道部6、及地方政府有關環保、水保的標準,堅持施工過程中對環保工作的持續監督檢查。形成嚴密的控制格局,確實保證環境保護工作落到實處,使施工現場環境與生態保護、水土保持工作滿足國家和各級環保部門的標準。在施工過程中,有計劃地保護和改善環境,預防環境質量的惡化,控制環境污染,減少和消除有害物質進入環境,創造適宜的勞動和生活環境,保護自然生態和人身健康。6.環境保護管理制度6.1 施工環境、水土保持規劃制度施工前對施工區域的環境情況進行調查,根據國家、鐵道部、地方政府有關環保法律法規、規定,結合建設單位有關環保、水保管理辦法,制定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的具體安排及相應措施,確保環境保護目標。6.2 環境保護、水土7、保持“三同時”制度環境保護、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即環境保護、水土保持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實施、同時施工的制度。施工時根據環保設施設計及施工方案,做好設計環保設施及臨時工程的環保設施,保護好施工現場及駐地周圍環境。6.3 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目標責任制建立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目標責任制,本標段環境保護工作由隧道綜合隊向業主單位負責。隧道綜合隊負責隧道綜合隊項目部及工區和架子隊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的制定、下達、實施和考核工作,將環境保護工作與每個施工人員的責任、權力、利益和義務有機結合,切實做到獎優罰劣。7.環境保護措施7.1 減小生態破壞措施、不任意取土、棄土,未經有關部門批準不隨意砍伐或8、改變工程沿線附近區域的植被與綠化;、工程臨時占地不擅自占用或征用林地、保護沿線古樹,材料、廢棄物不得于林下堆放,確因建設需要占用林地的,項目施工結束后做好撫育與恢復工作;、臨時施工場地的選擇與布置,盡量少占用綠地面積,保護好周圍環境,減少對植被生態的破壞。施工結束后,及時恢復綠化或整理復耕,重視臨時施工用地的復墾;、工程取土符合所在地相關管理辦法的規定;取棄土時嚴格落實水土保持措施,進行有序開挖取土,減少對生態的破壞。并結合工程的實施,及時進行綠化,美化環境;、妥善處理廢方,棄土盡量避免破壞或掩埋場坪旁邊的林木、農田及其它工程設施。棄土避免堵塞河道、改變水流方向和抬高水位而淹沒或沖毀農田、房屋9、,危及周邊環境安全。7.2 噪聲、光污染控制、土石方施工現場安排專人進行灑水,并配備灑水車,防止粉塵飛揚;、作業場地及運輸車輛應及時清掃、沖洗,保證場地及車輛的清潔;、主要運輸道路進行固化,定時灑水防塵,嚴禁在場地內燃燒各種垃圾及廢棄物;、合理分布動力機械的工作場所,盡量避免同處運行較多的動力機械設備;、對空壓機、發電機等噪音超標的機械設備,采取裝消音器來降低噪音;、對于行駛的機動車輛,嚴禁鳴笛;、合理安排噪音較大的機械作業時間,距居民較近地段,嚴格控制噪音,不得在夜間進行產生環境噪音污染的施工作業;、因生產工藝上要求必須連續作業或者特殊需要,確需在22時至次日 6 時期間進行施工的,應在施工10、前報業主單位和工程所在地建設委員會,經批準后方可進行夜間施工。7.3 水環境保護、施工廢水、生活污水按有關要求進行處理,不得直接排入農田、河流和渠道。清洗骨料的水和其它施工廢水采取過濾、沉淀處理后方可排放,以免污染周圍環境。施工機械的廢油廢水采取隔油池等有效措施加以處理,不得超標排放;、施工中對地下水、泉點、水井進行定時觀測,以免施工造成水位下降,防止因地下水、地表水流失改變水系,破壞生態平衡;、靠近生活水源的施工,用壕溝或堤壩同生活水源隔開,避免污染生活水源;、攪拌站以及其它施工區產生的施工污水經治理凈化處理后排放,不直接排入河道。生活污水采取二級生化或化糞池等措施進行凈化處理,生活廢水必須11、經沉淀處理,經檢查符合標準后方可排放;、機械存放點、維修點、車輛停放點以及油品存放點做好隔離溝,將其產生的廢油、廢水或漏油等通過隔離溝集中到隔油池,經處理后進行排放;、注意保護自然水流形態,做到不淤、不堵、不留施工隱患,不阻塞河道;、學習并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防止水污染。7.4 大氣環境保護、施工場地和運輸道路經常灑水,盡可能減少灰塵對生產人員和其它人員造成危害及對農作物的污染;、在運輸水泥等易飛揚的物料時用蓬布覆蓋嚴密并裝量適中不得超限運輸。在設備選型時選擇低污染設備并安裝空氣凈化系統確保達標排放。對汽油等易揮發品的存放要采取嚴密可靠的措施。7.5 固體廢棄物處理、施工營12、地和施工現場的生活垃圾集中堆放;、施工和生活中的廢棄物也可經當地環保部門同意后運至指定地點;、報廢材料或施工中返工的挖除材料立即運出現場并進行掩埋等處理。對于施工中廢棄的零碎配件邊角料、水泥袋、包裝箱等及時收集清理并搞好現場衛生以保護自然環境不受破壞。7.6 水土保持措施、根據工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情況,劃分水土流失防治分區,制定相應的水土保持措施方案;、合理安排工序,及時清運廢棄的土方。對已完坡面工程應及時植草綠化,增加植被覆蓋率,減少土壤被雨水沖刷;、棄渣場地應事先構筑攔渣工程,并注意布置截、排水設施,可考慮利用低洼地進行棄土、棄渣,改造為今后城市建設用地;、對施工臨時用地,施工結束后應及13、時進行土地整治,結合城市化建設進程,考慮表土回填以利復耕或進行綠化恢復;、盡量縮短施工周期,減少疏松地面的裸露時間,合理安排施工時間,盡量避開雨季和汛期;、棄土、棄渣的堆放,要先建設攔擋墻(壩)及排水設施,后堆放棄渣,堆放結束后開始布置植物措施;、當工程跨越村莊和水源地時應先將排水措施和攔擋措施布設好,工程結束后應及時恢復原排水設施,并盡量安排在枯水期施工;、在工程水土保持區域范圍內采取必要的植物措施,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在主體工程區和邊坡、便道等水土保持區域種植適合當地的樹種和草皮,以更好地控制水土流失。7.7 隧道棄渣場環境保護措施DK692+200 DK714+200段 9 座隧道棄渣除14、少部分經檢驗符合可利用標準的盡量用作路基填料外,大部分渣土都棄至隧道附近選定的棄渣場內,在渣場四周設置擋渣墻及排水溝,防止水土流失。隧道棄渣場的位置,要進行綜合考慮,在選擇棄渣場位置要考慮一下兩點:、根據設計提供的場地,到現場查看,應盡量少占耕地,盡量選在荒山、坡地位置,而且盡量位于上游位置;跟當地政府進行溝通,并簽訂協議,不得私自棄渣。、根據設計渣場位置,在現場放樣出其位置,核算其棄渣量是否能滿足隧道棄渣要求,若不能,盡快與設計溝通,對渣場位置進行變更,總之,棄渣場儲渣量必須滿足隧道棄渣要求。棄渣場排水系統施工,在棄渣前,先進行棄渣場底部盲溝和四周排水溝的施工,以確保排水暢通;具體施作如下:15、棄渣場底部盲溝設置,設計中要求在渣場每隔20m 設碎石盲溝,順渣場縱向每隔20m 放出盲溝位置,沿放出盲溝線性將溝槽開挖成 2020cm 的尺寸,縱坡不小于0.3%,用卵石或不易風化的塊石進行回填至渣場底部;碎石盲溝作用主要是排放渣場底部滲水。、四周排水溝施作,在靠山側渣頂邊緣外3-5m結合地形條件設置截水天溝,在渣場左右兩側設置縱向排水溝,以上排水溝截面尺寸為 60 40cm,在渣場擋渣墻設置L 形橫向排水溝,從中向兩側分坡。以上排水溝流水坡度不小于0.3%,以便排水暢通。、地表排水流入截水天溝,截水天溝積水流向兩側縱向排水溝,流水排出渣場;渣場底部滲水通過盲溝、擋渣墻泄水孔流入橫向排水溝16、,最后流出渣場。隧道棄渣場坡腳設置M10 漿砌片石擋渣墻進行防護,防止隧道棄渣對環境造成污染。隧道棄渣擋砟墻嚴格按設計要求施工,棄渣場頂向外作 3的排水坡。擋渣墻埋置深度不小于1.5m,且擋墻基底承載力不小于0.25Mpa,擋墻尺寸根據地形按直線變化過渡,砌筑過程中嚴格按有關技術規范進行施工,以確保擋渣墻內在質量和穩定性;在擋渣墻內對應盲溝位置埋設100 透水盲管,20m 一道。為利于渣場頂面種植或分化,先鏟除棄渣場地表土集中存放,留作棄渣場頂鋪設,棄渣完成后須對渣場頂面進行平整,渣頂及面坡面進行綠化。下面為附送畢業論文致謝詞范文!不需要的可以編輯刪除!謝謝!畢業論文致謝詞我的畢業論文是在韋x17、x 老師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他淵博的知識開闊的視野給了我深深的啟迪,論文凝聚著他的血汗,他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敬業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對我的工作學習產生了深淵的影響,在此我向他表示衷心的謝意這三年來感謝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系的老師對我專業思維及專業技能的培養,他們在學業上的心細指導為我工作和繼續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這里我要像諸位老師深深的鞠上一躬!特別是我的班主任吳廷川老師,雖然他不是我的專業老師,但是在這三年來,在思想以及生活上給予我鼓舞與關懷讓我走出了很多失落的時候,“明師之恩,誠為過于天地,重于父母”,對吳老師的感激之情我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在此向吳老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18、最真誠的謝意!感謝這三年來我的朋友以及汽修0932 班的四十多位同學對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的支持和關心。三年來我們真心相待,和睦共處,不是兄弟勝是兄弟!正是一路上有你們我的求學生涯才不會感到孤獨,馬上就要各奔前程了,希望(,請保留此標記。)你們有好的前途,失敗不要灰心,你的背后還有汽修0932班這個大家庭!最后我要感謝我的父母,你們生我養我,縱有三世也無法回報你們,要離開你們出去工作了,我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你們平安健康,我不會讓你們失望的,會好好工作回報社會的。致謝詞 2 在本次論文設計過程中,感謝我的學校,給了我學習的機會,在學習中,老師從選題指導、論文框架到細節修改,都給予了細致的指導,提出19、了很多寶貴的意見與建議,老師以其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高度的敬業精神、兢兢業業、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風和大膽創新的進取精神對我產生重要影響。他淵博的知識、開闊的視野和敏銳的思維給了我深深的啟迪。這篇論文是在老師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感謝所有授我以業的老師,沒有這些年知識的積淀,我沒有這么大的動力和信心完成這篇論文。感恩之余,誠懇地請各位老師對我的論文多加批評指正,使我及時完善論文的不足之處。謹以此致謝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時間對本文進行審閱的各位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開學自我介紹范文:首先,我想說“榮幸”,因為茫茫人海由不相識到相識實在是人生一大幸事,更希望能在三年的學習生活中能夠與大家成為好同學,好朋友。其次我要說“幸運”,因為在短暫的私下接觸我感覺我們班的同學都很優秀,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很多,我相信我們班一定將是團結、向上、努力請保留此標記。)的班集體。最后我要說“加油”衷心地祝愿我們班的同學也包括我在內通過三年的努力學習最后都能夠考入我們自己理想中的大學,為老師爭光、為家長爭光,更是為了我們自己未來美好生活和個人價值,加油。哦,對了,我的名字叫“*”,希望大家能記住我,因為被別人記住是一件幸福的事!)查看更多與本文高中生開學自我介紹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