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保護施工方案1(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2046
2022-08-08
10頁
161.50KB
1、云南忠誠水工保護施工方案14.13.2 主要水工保護區域4.13.2.1濕陷性黃土地段本區內植被覆蓋率低,黃土以粉粒為主,抗沖蝕能力差,且本區暴雨集中,溝谷發育,為泥砂下泄提供了良好的通道。管道修建后,較易沿管溝開挖松動的土體產生侵蝕,導致管道懸空裸露,影響管道的安全運營。4.13.2.2黃土沖溝地段黃土沖溝極其發育,沖溝的坡降大,兩岸陡峭,黃土抗沖蝕能力差,且本暴雨集中,來勢兇猛。沖溝的下切、側蝕、溯源侵蝕作用強烈,在此作用下溝坡下部不斷遭受破壞,引起沖溝邊坡失穩,產生滑坡、滑塌、瀉溜等重力侵蝕,從而危及管道的安全。4.13.2.3黃土陡坡地段在黃土梁峁區廣泛分布,對管道安全影響較大的主要在2、管道上下黃土梁峁段。主要表現在管道上下彎道處易產生應力集中,水易沿陡坡段管溝泄流,侵蝕管道周圍填土,導致管道懸空,同時陡坡植被等受到施工破壞,造成水土流失,影響陡坡的穩定性。管道安裝施工困難。4.13.2.4滑坡地段多發生于區,滑坡規模一般較大滑動面為馬蘭黃土與下伏第三系紅土或基巖的接觸面。滑塌規模較小,具成群分布的特點,具滑床坡度較大,滑動體厚度小和部分翻轉的特點。形成原因多為馬蘭黃土的高陡邊坡因水侵泡、地震作用及水力侵蝕等。4.13.2.5崾峴通常為梁的連接部,位于兩條深切沖溝的溝頭,兩側陡峭壁立、狹窄,寬度一般僅幾米十幾米。崾峴地勢較低,兩端邊溝及地表水均匯入崾峴兩側沖溝內,對崾峴造成較3、大的危害,部分崾峴兩端并見有黃土塌穴、落水洞等。管道通過黃土崾峴采用從較寬的崾峴頂部通過或依傍狹窄崾峴夯筑土堤供管道通過。4.13.2.6泥石流地段多為粘性泥流,主要分布于區的溝谷。該區高差較大,一般為150200m左右,山坡較陡,坡度200250不等,黃土抗沖蝕能力差,溝床比降大,在暴雨時易形成泥流,其固體物質由滑塌、崩塌、瀉溜等供給。粘性泥流密度大、浮托力大、沖擊力大、磨蝕力強,對管道威脅較大。4.13.2.7黃土梁峁地段本區梁、峁多為黃土覆蓋,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自重濕陷性,場地濕陷等級為級。黃土濕陷性在管道上下陡坡段的危害較大,處理不善,將因失陷在管道上下彎道處產生應力集中而損傷管道。4.4、13.2.8黃土陷穴、漏斗、落水洞可直接導致管道裸露、懸空,同時亦為良好的泄流通道,在水流作用下可導致黃土大量流失,從而引起滑塌等次生災害而危及管道安全。4.13.3水工保護的主要形式根據設計給定水工保護的形式,結合不同地形地貌主要采用的形式有以下幾種:4.13.3.1石砌擋土墻擋土墻主要形式如下圖示意:砂礫石濾水層3:7灰土墊層片石護坡排水溝石砌擋土墻泄水孔擋土墻(線1796/2)石砌擋土墻(線1795/1)1:51:04.12.3.2擋土坎擋土坎主要形式有石砌擋土坎及灰土擋土坎,如下圖示:灰土擋土坎 (線1796/1)灰土擋土坎輸氣管道粘土夯實條石過粱或塊石砌拱石砌擋土坎(線1795/2)5、管線4.13.3.3 護坡1)護坡的主要形式如下圖示意:M10砂漿砌塊石厚250-300碎石或卵石墊層厚100塊石護坡(線1795/4)管線粘土夯實條石過粱或塊石砌拱輸氣管石砌擋土坎及塊石護坡(線1795/3)管線排水溝M5水泥砂漿砌片石3:7灰土墊層漿砌片石護坡 (線1796/3)2)所護邊坡的地質條件應是自然穩定狀態。4.13.3.4護壁1)護壁的主要形式如下圖示:灰土分層夯實管道灰土護壁 (線-1796/4)護坡管線堡坎護壁砂礫石濾水層3:7灰土條石(預制砼塊) 線1796/52)當邊坡為基巖或穩定密實的土層時采用護壁,否則采用擋土墻。4.13.3.5垂直堡坎1)垂直堡坎的主要形式如下圖6、示意:1:5條石堡坎(護壁)1:2水泥砂漿砌筑垂直堡坎(護壁)線-1795/10管線4.13.3.6護岸設計水位碎石或卵礫石墊層漿砌堆石護岸(線1795/6)護岸的主要形式如下圖示:4.13.3.7排水溝排水溝的主要形式如下圖示意:素土夯實排水溝(1795/7)漿砌片石4.13.3.8沖溝頭處理1)沖溝頭處理形式如下圖示:3;7灰土夯實擋土墻2:8灰土回填管道沖溝頭處理形式 (線1796/6)2)本形式適用于濕陷性黃土地區距管道中心較近的沖溝頭布處理,對上游匯水還應采取截引、排水處理。 4.13.4 水工保護施工總體要求4.13.4.1根據管道沿線的地形變化情況,結合現場實際,對設計的水工保護7、進行復核后再實施,同時根據施工過程及管道敷設完成后的安全及水土保持,有針對性的補充部分水工保護措施(報送業主、設計、監理等部門批準)。4.13.4.2水工保護應作為重點質量控制環節,水工保護使用原材料必須符合設計及施工驗收規范要求,需進場復試的材料必須化驗合格后方可使用。4.13.4.3嚴格控制回填土的密實度,在最佳含水率條件下進行回填、夯實。4.13.4.4砌筑砂漿要控制好砂漿的和易性和強度等級確保砌筑質量。砌體表面要平滑通順,塊石等砌材要上下錯縫,內外搭接,護坡石塊要落穩壓實。4.13.4.5裝配式混凝土壓重塊要接縫嚴密,灌縫密實,現澆混凝土連續覆蓋層等施工時,嚴格控制混凝土塌落度,振搗密8、實,保持強度等級。4.13.4.6各項水工保護措施要重點控制好基層,基礎及接縫處的質量。4.13.5水工保護措施及主要施工方法4.13.5.1濕陷性黃土地段1)濕陷性黃土地段的管溝,應在最優含水率下回填夯實,密實度應達到0.92以上,斜坡地段砌筑灰土或石砌擋土坎,管溝上砌筑漿砌片石(或灰土)截水溝,斜坡上修建鱗坑固土。2)濕陷性黃土地段管溝應按設計要求進行超挖并回填2:8灰土夯實、平整保證管道落穩落實。3)石砌擋土坎可采用條石、片石、毛石或粒徑不小于150mm的卵石砌筑,砌筑砂漿采用M5水泥砂漿,過梁條石或砌拱塊石強度不小于MU10。4)灰土擋土坎采用3:7石灰土加水分層夯實,壓實系數不小于09、.94。4.13.5.2黃土沖溝1)沖溝溝坡設環行截水溝引流排水,管道上下沖溝段設置灰土擋土坎、石砌擋土墻等并用編制物裝土或漿砌片(塊)石護坡。2)石砌擋土墻a所用石料強度應不小于MU20,石料的容重不小于20KN/m3。石料要有兩個較大平面,砌筑前石料應進行修整,使石料大致方正。b擋土墻采用M5(常年水位以下采用M7.5)水泥砂漿砌筑,1:2或1:3水泥砂漿勾縫。擋土墻基礎應置于穩定土層中,如基底為巖石,墻身可置于巖石上(灰土墊層取消),但應將表層風化層鑿除,如巖石為斜坡,要把巖石鑿成階梯行。c擋土墻應使砌體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再填土,夯實回填土或砂礫石濾水層時,要避免砌體震動破壞。3)溝下游10、分級設谷坊(2:8或3:7灰土)淤土;溝床內灰土夯實; 4)沖溝底部溝壁修筑灰土護壁或條石(混凝土預制塊)護壁等措施。a灰土護壁采用3:7石灰土加水分層夯實成型,石灰土壓實系數應不小于0.94;b石砌護壁采用MU20條石(或C20預制混凝土塊)、M5水泥砂漿砌筑。護壁應砌筑在堅實可靠的地基上,若地面有風化或崩塌現象,應清除或處理后再施工。如果基底為堅硬巖石,3:7灰土基礎墊層可不做,護壁直接砌于基巖上。護壁施工時,在陡壁上開一槽橫斷面,尺寸與護壁斷面尺寸相符,每邊適當放大0.20.5m,砌筑石壁用砂漿填塞,使護壁與陡壁連為整體,外壁應與原陡壁齊平。4.13.5.3黃土陡坡地段1)陡坡坡頂環行截11、水溝引流排水,上彎道處設灰土基礎并采用防水措施;管線上坡段采用漿砌片石(或塊石)護坡、土工編制物裝土護坡或2:8灰土夯實護坡以及間隔約50m設平行溝截流排水,同時于管溝兩側各約10m范圍的魚鱗坑,在陡坡中部分級設置2:8灰土平臺基礎以釋放應力;在下彎道處設灰土基礎并采取防水措施。2)塊石護坡施工時,首先進行坡面平整,并進行夯拍,施工灰土墊層時,應將遇到的洞穴等填塞密實,填方的坡面應分層夯實。塊石護坡采用M5水泥砂漿砌筑,使用的塊石堅硬無風化。當地無石材的地方,可采用預制混凝土板(40040060)或3:7灰土做護坡(邊坡穩定的情況下)。3)截排水溝施工時,土層中開挖的水溝一般采用梯形斷面,邊坡12、坡度1:11:5。水溝深度、寬度應與原排水溝尺寸相符,新做水溝根據地形及排水量確定斷面,溝底寬一般為800mm、600mm、400mm。4)水溝的起點和終點應與既有溝渠平頂銜接。水溝縱向坡度不小于2,土層中開挖的水溝縱坡,不宜大于8,超過時,根據計算流速進行鋪砌加固,防止沖刷。5)排水溝引水入橋涵處,應控制水溝溝底標高不低于橋涵入口標高。鋪砌水溝使用的片石厚度應大于150mm,石材應堅硬無風化,使用的卵石不宜成球狀,當水流速不大,土質良好處,水溝可不用墊層而直接將石塊嵌入土中。為防止水滲入土層處,墊層下須鋪一層100厚C10混凝土。4.13.5.4滑坡地段管道應繞避滑坡段,對可能存在的滑坡段施13、工時要注意因管道施工改變原有邊坡,損毀植被,影響排水而導致的滑坡產生,施工時采取適當放坡、護坡等措施進行預防。4.13.5.5崾峴地段崾峴兩端設截水溝引流至沖溝內,引流距離一般不小于50m,填實崾峴兩端及沖溝內距溝頭長度100m內陷穴落水洞等,土堤根據堤高確定采用加筋土或灰土夯筑,必要時在沖溝內設淤土壩。4.13.5.6泥石流地段采用加筋土或灰土夯筑堤壩攔淤。4.13.5.7黃土梁峁地段管溝回填要夯實,回填后,管道上方土體略高于管溝兩側土體,斜坡段盡量設梯田、平行溝用于截排和下滲雨水等,同時在必要時設置排水溝,引流至對管道安全無影響處。4.13.5.8黃土陷穴、漏斗、落水洞陷穴、漏斗、落水洞要14、進行夯填,使其略高于地面,加強吸收雨水及促進雨水下滲,在必要時設置排水溝,引流至對管道安全無影響處。4.13.5.9河流、沖溝穿越1)為防止管道在下溝后上浮,穿越河流、沖溝的管道在下溝后均應及時進行配重,如裝配式普通混凝土加重塊或連續混凝土覆蓋。2)穿越河流、沖溝時,管道安裝就位后應及時恢復岸坡。恢復岸坡時根據具體情況選用適宜護岸水工保護措施:水流極緩對岸坡基本無沖刷的河流、水渠或岸坡較緩、不明顯的水塘采用防滲截水墻A型;有一定流速,對岸坡有沖刷的河流、水渠或岸坡較陡的水塘采用防滲截水墻B型;對筑有堤壩、水位高于自然地面的河流、溝渠、水塘采用防滲截水墻C型。3)漿砌片石護岸基礎埋置深度必須在沖15、刷線以下0.8m,并置于穩定的巖石或卵石層上,否則采取基礎防沖刷措施。漿砌片石采用M5水泥砂漿砌筑,使用的片石堅硬不易風化,護岸表面應勾縫。基底土質有變化處,應設置沉降縫,可考慮將沉降縫與伸縮縫合并設置,護岸寬度應不小于8m。4.13.5.10山區臨時水工保護措施 本標段管線途徑黃土高原、丘陵及中低山地段,管線沿溝谷,沖溝、河灘地敷設較多,洪水沖刷嚴重,雨后瞬時成災,管線下溝后如不能及時回填則可能因洪水造成管道沖移和漂浮。因此,管線下溝后要采取臨時水工保護措施。 1) 對于位于坡根的管溝,則在管溝開挖時就要沿管溝貼山坡開出排水溝,以免下雨時從山坡下來的雨水直接沖刷管溝,如下圖:排水溝管線坡根水16、工保護示意圖2) 管道下溝后,如不能及時回填,在迎水一側用裝土的編制袋修筑截水墻,墻寬2m,高1m。同時需用袋裝土堆砌在管線上,壓住管子,以防下雨時溝內積水造成管線漂浮或細土流失,一般地段間隔50m,積水地段間隔20m ,每處壓管長度4m。如下圖:管線臨時穩管示意圖3) 如管溝位于山腳下,山體容易塌方或出現滾石,則需及時對危險地段的管道覆土,以防止損壞管道。4) 在山前平坦段施工時,要防止洪水對管溝的沖刷,每段管溝的開挖應與管道組裝、焊接、下溝回填緊密結合,完成一段開挖一段,并結合中短期天氣預報,每段長度不宜超過1.5km(不留死頭)。5) 水工保護安全措施: a施工前應對所有人員進行安全教育 。 b施工現場周圍的有滾石地段應設立明顯的警示標志。 c施工時應注意陡坡的情況,如有滑塌的可能必須及時處理,對有可能墜落的危險物應及時清理。d對山地坡度較大地段的材料堆放要放在平整地帶,如無平整地帶,周圍要加設圍護以防止毛石等滾落墜下傷人。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