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灌注樁基礎專項施工方案匯總(1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2313
2022-08-08
14頁
349.77KB
1、7#8#塔吊基礎施工方案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3 年 01 月 20 日一、編制依據 .3二、工程概況:.3三、塔吊的選擇和人員配備.3四、施工工藝及質量保證措施.4五、安全文明施工措施.9六、塔吊基礎驗算.10 一、編制依據1、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JGJ196-2010 2、工程施工圖紙、總平面布置圖3、業主提供工程勘探資料4、塔吊廠家提供的說明書5、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 2002)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 2002)行業標準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 2002)行業標準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2、18-200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建筑樁基礎技術規范(JGJ94-2008)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 187-2009)等國家現行的技術政策及標準、建筑施工技術規范、安全操作規程及安全驗收規范。6、上海市有關文明施工管理辦法;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 2011)等規范。7、本公司有關標準、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二、工程概況:工程名稱:中國(上海)網絡視聽產業基地互聯網信息服務研發中心新建項目建設單位:上海紫竹數字創意港有限公司設計單位:上海民港國際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巖土勘察單位:上海海洋地質勘察設計有限公司監理單位:上海同濟工程項3、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施工單位: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上海)網絡視聽產業基地互聯網信息服務研發中心新建項目建設地點位于上海市閔行區紫竹科學園區內紫星路,紫月路交叉口的東面,東至江川路。項目建設B區總用地為 55197 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223150 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包含以下建筑:1#、2#主樓,3#主樓,立體車庫及下沉廣場。各建筑物如下表:子項名稱地下層數地上層數房屋結構高度(m)結構類型建筑面積1、2 號樓15 71.9 鋼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80488 3 號樓9 43.4 框架23732.1 立體車庫7 33.05 框架28416.34 1 區地下室2 框架64486.24、 2 區地下室3 框架26168.3 三、塔吊的選擇和人員配備7#塔吊主要用于 1#樓西側地下室主體結構施工及材料轉運,基礎設在地下室外側,詳細位置見塔吊平面布置圖;8#塔吊主要用于2#樓西側地下室主體結構施工及材料轉運,基礎設在地下室外側,詳細位置見塔吊平面布置圖:1、塔吊型號:QT80A塔式起重機,安裝高度為 7#為 40 米,8#為 30 米,臂長均為60米。基礎采用泥漿護壁灌注樁承臺基礎,承臺底標高-4.100 米,承臺寬 5300*5300,高 1000,承臺及樁混凝土強度為C35,灌注樁入土深度 20 米,平面布置及配筋詳見附圖。塔吊基礎節由廠家提供標準基礎節,按使用說明書安裝。(5、說明書附后)2、塔式起重機在進場使用前,應按設計和制造技術文件及使用說明書進行試驗,試驗項目為:一般技術檢驗、無負荷試驗、靜負荷試驗、動負荷試驗和安全裝置的可靠性試驗等。3、確定塔機的廠家,必要時對供應廠家進行考察和評定。4、起重機進場,必須附帶設計和制造技術文件及使用說明書以及合格證書等一類證件。5、塔式起重機安裝應在基礎混凝土強度達到80%以上方可開始安裝,塔吊基礎設計詳見附圖。6、每臺塔吊配備塔吊司機2 名,信號工 2 名。所有人員必須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四、施工工藝及質量保證措施(一)、鉆孔灌注樁施工方法1 施工技術要求(1)樁采用?800 的鉆孔灌注樁,設計強度為混凝土C35。所有原6、材料必須進場驗收合格后,才能施工。(2)護筒直徑為 900,壁厚為 5 mm,埋入深度 1 米。(3)鉆孔灌注樁直徑即為成孔直徑,采用導管式水下混凝土澆注。混凝土的粗骨料可選用卵石或碎石,但粒徑不大于鋼筋最小間距的1/3;灌注樁充盈系數為1.051.2,混凝土須連續澆灌;(4)鉆孔灌注樁樁徑容許偏差0,+50mm,允許定位偏差 20mm,樁體施工垂直偏差不宜大于 1/100;(5)鉆孔灌注樁成孔后應立即進行清孔,在清孔過程中,應不斷置換泥漿,直至灌注水下混凝土,灌注砼前泥漿含砂率不得大于8%。且澆灌混凝土前還應進行第二次清孔;(6)清孔后的沉渣厚度不宜超過100mm;(7)樁身不得出現裂縫、縮7、頸和斷樁等現象;(8)砼初灌量及一次拔管長度:樁直徑()導管長度(米)料斗容量(立方)初灌量(立方)一次灌注斗數一次拔管長度(米)?800 3 0.7 1.5 3 3 超灌高度不低于 500.(9)鉆孔樁鋼筋籠分兩節制作時,鋼筋接頭必須在基坑底面2m以下,采用焊接接頭,焊條采用 E50,單面焊 10d,雙面焊 5d;主筋接頭間距應大于35d,并在同一連接區段上的接頭數不得多于總數的50%。(10)混凝土試塊的制作、養護及試驗應按相關標準執行,混凝土試塊未達規定強度的 80%時 28MPa,應取芯進行強度試驗。(11)泥漿:施工期間槽內的泥漿液面應保持高于地下水位1.0m以上,泥漿的比重配置應保8、持孔壁穩定。(12)施工前必須試成孔,數量不少于二個,以便核對地質資料,檢查所選設備、施工工藝及標高要求是否適當。應及時提供完整的樁基施工資料,以檢查樁基質量,如發現問題需及時聯系。(13)鋼筋籠宜分段制作,分段長度應視成籠的整體剛度、來料鋼筋長度及起重設備的有效高度因素合理確定。(14)鋼筋籠制作偏差應符合下列規定:鋼筋籠長度:100mm 主筋間距:10mm鋼筋籠直徑:10mm 箍筋間距:20mm(15)鋼筋籠制作前,應將主筋調直,清除鋼筋表面污垢銹蝕等,鋼筋下料時應準確控制下料長度。(16)鋼筋籠外形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鋼筋籠主筋混凝土保護層50mm,允許偏差20mm。(17)環形箍筋與主9、筋的連接應采用點焊連接;螺旋箍筋與主筋的連接可采用鐵絲綁扎并間隔點焊固定。(18)成行的鋼筋籠應平臥堆放在干凈平整地面上,堆放層數不應超過2 層。(19)鋼筋籠應經中間驗收合格后方可安裝。(20)為保證鋼筋保護層厚度,在鋼筋籠的兩側應焊接定位墊塊,鋼筋籠水平方向每側設兩列,每列墊塊縱向間距4m。(21)鋼筋籠在起吊、運輸和安裝中應采取措施防止變形。起吊點宜設在加強筋部位。(22)鋼筋籠安裝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其允許偏差100mm。(23)地面下大于 2.5 米的鋼筋籠標高控制:以機臺下枕木面標高為準,在頂焊接對稱的兩根吊筋,其長度以枕木面標高至鋼筋籠設計標長度加上焊接固定長度為準。然后下放鋼筋10、籠將其吊筋固定于枕木面上。再下導管澆注砼。2 施工工藝流程一)、泥漿制作及成孔1、合理布置泥漿循環系統,確保孔口廢漿的及時排除,及時清理泥漿沉淀池、槽,確保循環系統暢通;做到一臺機一個循環池,泥漿循環池的容積不得小于鉆孔灌注樁單樁容積的 1.25 倍。2、變層后應及時觀測泥漿性能,隨時進行合理調整,并由專人負責測定,做好記錄。3、泥漿性能控制:注入孔口泥漿性能:、粘度:1820、比重:1.10 1.25 排出孔口泥漿性能:、粘度:2026、重:1.2?泥漿性能根據試成孔情況再作具體調整。4、孔底沉渣控制:按規范及設計要求:鉆進達到設計深度后,應繼續清孔,并用測錘準確測定沉渣厚度,直至沉渣厚度小11、于100。5、使用好泥漿,成孔時控制好泥漿性能參數,不定期進行檢測,按照施工要求及時調整泥漿性能指標。6、根據地層,合理控制鉆進速度,以利排除鉆渣。7、堅持“一次清孔為主,二次清孔為輔”的原則,切實做好第一次清孔換漿工作,一次清孔后泥漿比重 1.25,粘度1820要求二次清孔后的泥漿性能達到:比重在1.1-1.2、粘度:1620。?8、樁清孔后沉渣不大于100mm,孔底沉渣的厚度用標準測繩測錘法測定,每孔終孔后必須進行檢測、驗收,達到要求后方可實施下一道工序。9)二次清孔結束后,孔內應保持水頭高度,并應在60分鐘內灌注混凝土。二)、鋼筋籠制作和吊放1、鋼筋的規格和質量應符合設計與施工規程的要求12、,并進行現場驗收,嚴格禁止使用有缺陷或無質保書的鋼材。2、主筋采用電焊搭接,使用的電焊條必須能滿足設計要求并能與所焊接的鋼筋匹配。3、鋼筋籠的制作采用箍筋成型法,分段制作,成型鋼筋籠應保證平直不坍腰,焊點牢固。4、鋼筋籠單節長度一般不大于9.0m,鋼筋籠制作偏差應符合下列要求:鋼筋籠制作要求表項目允許偏差備注主筋間距 10mm鋼筋籠直徑 10mm箍筋間距 20mm螺旋筋間距 20mm鋼筋籠總長100mm加強箍筋與主筋、螺旋箍筋與主筋應每點焊接牢固,制作好鋼筋籠應分類堆放,驗收后鋼筋籠要作好孔號標志等。5、成型鋼筋籠由制作者按規范要求自檢后,經質檢員復檢后再會同甲方監理人員驗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13、用,并記入專用驗收表;嚴禁將不合格的鋼筋籠下入孔內。6、吊放鋼筋籠時應注意輕吊、慢放,若遇阻應停止下放,查明原因進行處理后再下入,嚴禁鋼筋籠高起猛落,強行下放。7、嚴格認真計算鋼筋籠沉深,確保鋼筋籠的位置符合設計要求,并固定鋼筋籠,有效控制鋼筋籠上浮,定位誤差不大于5cm。8、設置鋼筋籠必須配有用水泥砂漿制作的護壁環,設置數量每3m鋼筋籠 4 只,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 20mm 范圍內。9、鋼筋籠孔口焊接時,主筋焊接部位應保持清潔,主筋應對正,上、下節籠保持在一條垂直線上方可施焊。施焊時應兩邊對稱施焊。灌注樁質量標準項目允許偏差備注樁位D/4 且不大于 150 孔徑0,+50mm 垂直度L/114、00 孔深-0,+300強度設計值 C35(二)、承臺基礎施工塔吊部位土方挖至塔吊承臺底標高,澆100 厚 C15混凝土墊層,然后綁扎鋼筋,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小于50,安裝模板,基礎節安裝,隱蔽驗收合格后澆筑混凝土。塔吊基礎節由廠家提供標準基礎節,按使用說明書安裝。(說明附后)1、鋼筋綁扎(1)綁扎底板下層網片鋼筋a、根據在墊層層彈好的鋼筋位置線,先鋪下層網片的長向鋼筋,鋼筋接頭盡量采用焊接或機械連接。b、后鋪下層網片上面的短向鋼筋,鋼筋接頭采用焊接連接。c、鋼筋綁扎接頭和焊接接頭按要求錯開問題。(2)綁扎底板上層網片鋼筋a、鋪設上層鐵馬凳:馬凳用剩余短料焊制成,馬凳短向放置,間距0.8 1.015、m。b、綁扎上層網片上鐵:根據在上層下鐵上劃好的鋼筋位置線,順序放置上層鋼筋,鋼筋接頭采用焊接連接。2、模板安裝a、根據承臺尺寸用18mm 厚九夾板拼裝成,配模的板面保證表面平整、尺寸準確、接縫嚴密。b、模板組裝好后進行編號。安裝時將模板初步就位,然后根據位置線加水平和斜向支撐進行加固,并調整模板位置,使模板的垂直度、剛度、截面尺寸符合要求。3、混凝土澆筑基礎一次性澆筑,間歇時間不能太長,不允許出現冷縫,混凝土澆筑順序由一端向另一端澆筑,混凝土采用分層澆筑:分層振搗密實,以使混凝土的水化熱盡量散失。具體為:每跨方向從下到上分兩層澆筑,上下相鄰兩層時間不超過2 小時,為了控制澆筑高度,須在出灰口16、及其附近設置尺桿,夜間施工時,尺桿附近要有燈光照明。每班安排一個作業班組,并配備3 名振搗工人,根據混凝土泵送時自然形成的坡度,在每個澆筑帶前、后、中部不停振搗,振搗工要求認真負責,仔細振搗,以保證混凝土振搗密實。防止上一層混凝土蓋上后而下層混凝土仍未振搗,造成混凝土振搗不密實。振搗時,要快插慢拔,插入深度各層均為350mm,即上面兩層均須插入其下面一層50mm。振搗點之間間距為 450mm,梅花型布置,振搗時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漏振。每一插點要掌握好振搗時間,一般為20 30s,過短不易振實,過長可能引起混凝土離析,以混凝土表面泛漿,不大量泛氣泡,不再顯著下沉,表面浮出灰漿為準,邊角處要17、多加注意,防止漏振、過振。振搗棒距離模板要小于其作用半徑的0.5 倍,約為 150mm,并不宜靠近模板振搗,且要盡量避免碰撞鋼筋、預埋件等。施工進度計劃表附后五、安全文明施工措施5.1 安全生產措施5.1.1 嚴格執行上海市及公司有關安全生產的規范、規程及義件,定期開展安全教育,做到警鐘長眠。經常進行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和排除安全隱患。5.1.2 認真執行各工種操作規程。電工、汽車司機、吊車司機、電焊工、樁機班長等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嚴禁串崗操作。5.1.3 嚴禁酒后上班和班中喝酒。5.1.4 高處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已開鑿的孔要加網蓋。5.1.5 各類機電設備必須要有良好的接地裝置。5.118、.6 吊裝作業時設置警戒區域,有專人監護和指揮。現場配備足夠的滅火器材。5.1.7 吊車鋼絲繩、吊鉤要經常檢查,保持完好。5.2 現場文明施工和標化管理5.2.1 現場每個施工作業人員由其施工隊伍負責進行文明施工和標化管理的教育,提高思想認識和覺悟,必須做到文明施工、文明操作、互相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發揚風格、制止不良習氣。5.2.2 現場標準化管理必須嚴格遵守部頒標準來進行管理,定期對照考核。5.2.3 場容生活衛生管理同樣按部頒考核標準來進行對照,材料堆放必須按場面嚴格堆放,嚴禁、亂放、混放。各種設備、材料應盡量遠離場地,并不準堆放過高,防止倒塌墜落傷人。5.2.4 制定“辦公室衛生管理制19、度”,使施工現場做到整潔、衛生。5.2.5 車輛進出前有糾察、裝卸工或派人負責指揮。現場道路須暢通。5.2.6 消除場地內積水,操作和上下攀登的地方加設防滑措施。5.2.7 夜間施工必須要有足夠的照明設備。5.2.8 除以上所述的基本措施外,所有細化的操作規程、標準工藝、工藝、防火、標準化文明施工均按國家、市建交委、公司頒布的文件及要求進行。5.3 消防管理措施消防器材的申請、保管、檢查,一律由現場糾察同意負責,并且必須做到及時到位,經常查看和定期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解決,并做好書面記錄。電焊工在動用明火前必須申請動火證,在動用明火時必須隨身帶好1 只滅火機方可施工作業,并且滅火機必須專人專管,20、不得隨便使用固定點的消防器材。氣割作業場所必須清楚易燃物品。氧氣、乙炔與明火時應保持最小安全距離。消防管理必須符合市公安局、市建交委【2002】399號文件規定要求。六、塔吊基礎驗算塔吊四樁基礎的計算書一.參數信息塔吊型號:QT80A 自重(包括壓重):F1=568.10kN 最大起重荷載:F2=60.00kN 塔吊傾覆力距:M=978.28kN.m 塔吊起重高度:H=30.00m 塔身寬度:B=1.60m 樁混凝土等級:C35 承臺混凝土等級:C35 保護層厚度:50mm 矩形承臺邊長:5.30m 承臺厚度:Hc=1.000m 承臺箍筋間距:S=230mm 承臺鋼筋級別:級承臺預埋件埋深:h21、=950.00m 承臺頂面埋深:D=0.000m 樁直徑:d=0.800m 樁間距:a=3.400m 樁鋼筋級別:級樁入土深度:20.00 樁型與工藝: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二.塔吊基礎承臺頂面的豎向力與彎矩計算 1.塔吊自重(包括壓重)F1=568.100kN 2.塔吊最大起重荷載F2=60.000kN 作用于樁基承臺頂面的豎向力 F=F1+F2=628.100kN 塔吊的傾覆力矩 M=1.4 978.280=1369.592kN.m 三.矩形承臺彎矩的計算計算簡圖:圖中 x軸的方向是隨機變化的,設計計算時應按照傾覆力矩M 最不利方向進行驗算。1.樁頂豎向力的計算(依據建筑樁基礎技術規范JGJ922、4-2008 的第 5.1.1 條)其中 n 單樁個數,n=4;Fk作用于承臺頂面的豎向力,Fk=628.100kN;Gk 樁 基 承 臺 和 承 臺 上 土 自 重 標 準 值,Gk=25.0 Bc Bc Hc+20.0 Bc BcD=702.250kN;Mxk,Myk荷載效應標準組合下,作用于承臺底面,繞通過樁群形心的 x、y 軸的力矩 xi,yi單樁相對承臺中心軸的XY 方向距離(m);Nik荷載效應標準組合偏心豎向力作用下,第i 基樁或復合基樁的豎向力(kN)。經計算得到:樁頂豎向力設計值:最大壓力:N=1.2(628.100+702.250)/4+1369.592(3.4001.4123、4/2)/2(3.4001.414/2)2=683.986kN 沒有抗拔力!樁頂豎向力標準值:最大壓力:N=(628.100+702.250)/4+978.280(3.4001.414/2)/2(3.4001.414/2)2=536.074kN 沒有抗拔力!2.矩形承臺彎矩的計算(依據建筑樁基礎技術規范JGJ94-2008 的第 5.9.2 條)其中 Mx,My分別為繞X軸和繞 Y軸方向計算截面處的彎矩設計值(kN.m);xi,yi垂直 Y軸和 X軸方向自樁軸線到相應計算截面的距離(m);Ni在荷載效應基本組合下的第i 基樁凈反力,Ni=Ni-G/n。經過計算得到彎矩設計值:壓力產生的承臺彎矩24、:N=1.2(628.100+702.250)/4+1369.592(3.400/2)/4(3.400/2)2=600.516kN Mx1=My1=2 600.516(1.700-0.800)=1080.928kN.m 四.矩形承臺截面主筋的計算依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第7.2 條受彎構件承載力計算。式中1系數,當混凝土強度不超過C50時,1取為 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時,1取為 0.94,期間按線性內插法確定;fc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h0承臺的計算高度。fy鋼筋受拉強度設計值,fy=300N/mm2。承臺底面配筋:s=1080.928 106/(1.0025、01.570 5300.000 950.0002)=0.0135=1-(1-2 0.0135)0.5=0.0136 s=1-0.0136/2=0.9932 Asx=Asy=1080.928106/(0.9932 950.000 300.000)=3818.745mm2滿足頂面和底面配筋要求的同時還應該滿足構造要求!五.矩形承臺截面抗剪切計算依據建筑樁基礎技術規范(JGJ94-2008)的第 5.9.14 條。根據第二步的計算方案可以得到XY 方向樁對矩形承臺的最大剪切力,考慮對稱性,記為 V=1367.971kN我們考慮承臺配置箍筋的情況,斜截面受剪承載力滿足下面公式:其中計算截面的剪跨比,=26、1.500 f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ft=1.570N/mm2;b承臺計算截面處的計算寬度,b=5300mm;h0承臺計算截面處的計算高度,h0=-949050mm;fy鋼筋受拉強度設計值,fy=300.000N/mm2;S箍筋的間距,S=230mm。經過計算承臺已滿足抗剪要求,只需構造配箍筋!六.樁身承載力驗算樁身承載力計算依據建筑樁基礎技術規范(JGJ94-2008)的第 5.8.2 條根據第二步的計算方案可以得到樁的軸向壓力設計值,取其中最大值N=683.986kN 樁頂軸向壓力設計值應滿足下面的公式:其中c基樁成樁工藝系數,取0.750 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fc=16.27、700N/mm2;Aps樁身截面面積,Aps=0.5027m2。經過計算得到樁頂軸向壓力設計值滿足要求,只需構造配筋!構造規定:灌注樁主筋采用612根直徑 12m 14m,配筋率不小于 0.2%!七.樁抗壓承載力計算樁承載力計算依據建筑樁基礎技術規范(JGJ94-2008)的第 5.2.5 和 5.3.5 條根據第二步的計算方案可以得到樁的軸向壓力設計值,取其中最大值N=683.986kN 樁豎向極限承載力驗算應滿足下面的公式:最大壓力:其中 R 基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Ra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K安全系數,取2.0;fak承臺下土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加權平均值;c承臺效應系數 qsk樁側第 i 28、層土的極限側阻力標準值,按下表取值;qpk極限端阻力標準值,按下表取值;u樁身的周長,u=2.5133m;Ap樁端面積,取Ap=0.503m2;Ac計算樁基所對應的承臺凈面積,去Ac=6.520m2;li第 i 層土層的厚度,取值如下表;厚度及側阻力標準值表如下:序號土厚度(m)土側阻力標準值(kPa)土端阻力標準值(kPa)土名稱 1 1.30 15 150 粉土或砂土 2 1.7 15 150 粉土或砂土 3 5 15 150 粉土或砂土 4 10 20 250 粉土或砂土 5 6.8 40 450 粉土或砂土由于樁的入土深度為20m,所以樁端是在第5層土層。最大壓力驗算:Ra=2.513(1.3 15+1.7 15+515+1020+240)+450.000 0.503=1231.504kN R=1231.504/2.0+0.176 105.000 6.520=736.410kN 上式計算的 R值大于等于最大壓力536.074kN,所以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