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穩底基層試驗段施工方案-改(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2349
2022-08-08
12頁
55KB
1、G242米脂過境公路改建工程LM-1合同段水穩底基層試驗段施工方案 編制: 審核: 審批: 榆林市鳳城路橋工程有限公司G242米脂縣城過境公路改建工程LM-1項目經理部2017年7月15日一、編制依據1、242國道米脂縣城過境公路改建工程施工圖設計施工圖。2、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033、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4、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則 JTG/T F20-20155、242國道米脂縣城過境公路路面工程作業指導書二、施工方法和試驗目的水泥穩定碎石采用集中拌和,攤鋪機攤鋪作業,通過試驗段主要確定如下內容1、施工配合比驗證:(1)調試拌和機,分別稱出拌2、缸中不同規格的碎石、水泥、水的重量,測量其計量的準確性;(2)調整拌和時間,保證混合料的均勻性;(3)檢查混合料含水率、集料級配、水泥劑量、7d無側限抗壓強度。2、確定松鋪系數。3、確定標準施工方法:(1)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2)混合料攤鋪方法和適用機具,包括攤鋪機的行進速度、攤鋪厚度的控制方式等等;(3)含水率控制方法;(4)壓實機械的選擇和組合,壓實的順序、速度和遍數;4、確定每一作業段的合適長度。5、嚴密組織拌和、運輸、碾壓等工序,縮短延遲時間。三、試驗路段位置根據路面施工設計圖紙結合現場情況,試驗段選定榆高路(榆林溝至高渠)被交線,即主線K0+530.168被交線,被交線樁號K0+03、00-K0+467.11,長度為467.11m,水穩底基層寬度8.1m,總面積3952m2,厚度20cm。四、時間安排1、路床處理:2017年7月12日-2017年7月15日2、鋪筑水泥穩定碎石:2017年7月16日-2017年7月16日五、試驗段開工前準備工作1、配合比報告:目前已完成水穩底基層所有原材料及配合比報告試驗審批工作,底基層水泥劑量3.5%,粉煤灰劑量7%,最大標準干密度2.183g/cm,最佳含水量4.4%。2、施工機械:拌和站配備WBC600加強型水穩拌和樓1套進行拌料,5臺裝載機上料,配備16臺自卸車進行混合料運輸;施工現場采用兩臺SANY 95-2攤鋪機呈梯隊聯合進行攤鋪4、,采用2臺13T STR130C型雙鋼輪雙驅雙振壓路機初壓、3臺22T單鋼輪振動壓路機和1臺單鋼輪振動壓路機復壓、1臺30T XP302型膠輪壓路機終壓,在施工完成后及時進行交通封閉,并覆蓋灑水養生。3、施工人員及工隊: 試驗段各部位人員分工見下表:序 號姓名職 務分 工1姬建東常務副經理現場總負責2吳 澤項目副經理進度、安全負責人3郝永平項目總工技術、質量負責人4高有旺質檢工程師質檢、現場技術負責人5余小平生產經理施工負責人6陳永生試驗室主任試驗負責人7辛 瑜測量技術員平面控制8魚永永路面技術員高程控制9卜鳳軍施工員現場施工負責人10王常偉拌合站長拌和站負責人11陳建軍施工隊長水穩施工隊負責5、人12折海有安全員安全負責人六、試驗段施工流程及施工方案1、施工工藝流程試驗檢測確定配合比準備下承層測量放樣模板安裝、掛線拌合運輸攤鋪檢測、碾壓驗收檢測檢測、養生 合格2、施工方案(1)下承層的檢查和準備在水穩底基層施工前,對下承層進行外觀檢查。在進行水穩底基層鋪筑前視路面干濕情況,如比較干燥用水車霧狀噴灑,以工作面濕潤沒有積水為度。(2)測量放樣試驗段按每10米測放左中右3點測放中線、邊線,釘紅布釘子做為測高程和模板放線的標志;試驗段松鋪系數1.35,測左中右3點路床高程,按壓實厚度20cm,松鋪厚度27cm,以書面形式交水穩施工隊1份掛鋼鉸線、交后方鋼線檢查人員1份自檢;測量人員應定點分別6、測量路床高程,攤鋪后的高程及每遍碾壓后的高程,做好測量記錄,以進行最終評價。(3)支模、掛鋼鉸線施工隊對所有人員按支模、掛鋼鉸線、指揮卸料、攤鋪、碾壓等工作內容進行分工,支模工人按邊線測量標志放線支模,打三角撐支撐牢固;掛鋼鉸線工人,按高程測量人員提供的高度,并加6米鋁杠高度掛鋼鉸線,中線高程控制,沿中線方向拉線,采用鋁合金導梁及可調支架,支設行進式鋁合金導梁控制中線高程。(4)混合料的拌和拌和站提前進行拌和樓調試、試拌工作,確定各檔材料的進料比例、速度、及精度,確定結合料的進料比例和精度,使混合料的級配、含水率、水泥劑量等達到規定要求;每天開拌前,檢查集料的含水量,計算當天的施工配合比,外加7、水與天然含水率的總和宜比最佳含水率略高。每天拌和站開拌后,拌和站試驗人員及時檢測水泥劑量、含水率、級配等指標,使出料達到設計配合比要求;拌和好的混合料最佳含水率應比最佳含水率高0.5%,大風和高溫天氣可比最佳含水率高1%拌和站派專人負責登記每車拌和時間、出場時間、回場時間等數據,做好記錄。每天拌和機停拌后,對拌鍋內壁、攪拌槳葉及出料口進行清理。(5)運輸運料車隊在拌和前提前進場等候,做好輛日常維護工作,檢查車輛完好情況,裝料前清理干凈車底車廂,并設專人檢查;運料車按序排隊裝料,不得擁擠,料車受料時前后移動,分3次受料,避免離析,料車受料后,用棉被覆蓋,進入施工現場攤鋪機前方等候,待前車即將卸完8、時,揭開棉被,準備卸料。運料車到達攤鋪機前1030cm空檔停車等候,由攤鋪機前進頂推向前行駛,并緩慢卸料,防止碰撞攤鋪機;(6)攤鋪攤鋪前,檢查攤鋪機各部位運轉情況;兩臺攤鋪機聯合攤鋪,前后錯開呈梯隊前進,前方攤鋪機兩側伸出電腦探測器,邊線沿鋼絲頂面行進,中線沿導梁行進,后方攤鋪機,邊線沿鋼絲頂面行進,中間用滑靴沿前機鋪好的水穩面行進;固定攤鋪機行走速度和振搗頻率,行走速度暫定為3米/分鐘,振搗頻率暫定為4檔,不得隨意變換速度和振搗頻率;運料車到達現場4-6車后,攤鋪機開始攤鋪,保證攤鋪機勻速連續攤鋪;攤鋪機攤鋪前,灑水濕潤受料斗后,并再次灑濕路床;之后,攤鋪機開始受料攤鋪,前進攤鋪,攤鋪過程9、中盡量減少擾料次料,攏料時一般收攏到2/3,以減少離析。攤鋪機螺旋分料器勻速不間歇旋轉送料,且全部埋入混合料中。攤鋪機前設專人指揮卸料,設專人控制兩側電腦探測器,攤鋪機后設專人檢查混合料離析消除、雜物清除等工作,并設專人控制攤鋪高度、平整度等項目,采用6米長鋁合金杠控制;攤鋪現場派專人登記運料車到達時間、攤鋪時間、碾壓時間。 (7)碾壓開壓前檢查各型壓路機運轉情況;雙鋼輪、膠輪壓路機開工前檢查水箱、水泵、灑水噴頭及循環水路,確保正常運轉,以防備高溫環境表面干燥及時補灑水,同時配備1臺高壓水車做為備用,準備好水管等設施。混合料攤鋪后盡快進行碾壓,一次碾壓長度宜為4050米,設專人指揮,碾壓段落界10、線分明,并設置分界標志,接茬復壓長度不小于2米,壓路機每次前進到段落接茬時要錯輪,形成斜接茬。碾壓分為靜壓、復壓、終壓,配備2臺雙鋼輪前進靜壓,后退振動初壓,復壓配備3臺22T壓路機、1臺26T壓路機進行碾壓,每種松鋪區設定兩種機械組合碾壓方式,第一種方案:全部采用22T壓路機碾壓4遍;第二種方案:22T壓路機碾壓1遍、26T壓路機緊跟碾壓2遍,22T壓路機再碾壓1遍;終壓采用膠輪壓路機碾壓2遍。壓實機械組合及碾壓遍數表初 壓復 壓終 壓方案1STR130C靜壓1遍振動1遍22T 振壓3遍26T 振壓1遍XP302靜壓2遍方案2STR130C靜壓1遍振動1遍22T 振壓2遍26T 振壓2遍XP11、302靜壓2遍方案3STR130C靜壓1遍振動1遍22T 振壓3遍26T 振壓2遍XP302靜壓2遍方案4STR130C靜壓1遍振動1遍22T 振壓2遍26T 振壓2遍22T 振壓2遍XP302靜壓2遍壓路機每次碾壓橫向重疊3050cm,壓實時,要先起步后起振,停機時先停振后停機。碾壓時壓路機的行駛速度:第1-2遍為1.5km/h,以后各遍按2-3km/h控制。所有壓路機倒車換檔要輕且平順,不要拉動鋪筑層。第一遍初步穩壓后,倒車盡量原路返回。換檔在已壓好的段落上進行,在未碾壓的一頭換檔,倒車位置應錯開,出現擁包時,派專人鏟平。壓路機錯開停放,錯開距離3米以上,嚴禁將壓路機停在已碾壓好的路段上,12、以免破壞結構層。嚴禁在未完成或正在碾壓的工作面上停車、“調頭”和急剎車,保證其表面不受破壞。現場試驗人員及時對每種組合下單鋼輪振動壓路機碾壓每1遍后的壓實度進行檢測,直到壓實度達到要求,底基層壓實度要求97%。攤鋪后技術員做好攤鋪機攤鋪時間、各型壓路機碾壓時間等記錄,以確定最終的作業段長度。混合料從加水拌和到碾壓完成的時間宜控制在3小時以內,最長不超過5小時。 (8)接頭處理施工到最后,人工整平末端,進行碾壓至要求的壓實度。再次施工前用3米直尺靠量挖除不合格部分,切除面應是一條直線并與線路保持垂直,且無松散離析現象,重新架設攤鋪機進行攤鋪。碾壓接頭可進行橫壓和斜壓,并安排專人用3米直尺進行靠量13、處理,保證接頭處的平整度。(9)檢測:試驗室做好人員分工,除拌和站、現場試驗檢測工作外,還應做好7d無側限強度制件等試驗工作。養生7d后,鉆芯取樣,評價芯樣外觀,對完整芯樣制作標準試件,測定強度。(10)養生:攤鋪碾壓完成后,覆蓋土工布,灑水車采用噴霧式灑水養生7天,灑水車灑不到處采用人工灑水養生。養生期設專人進行交通管制,禁止一切車輛行駛,養生結束后,禁止一切車輛超載通行,并采取措施避免車輛集中快速通行。(11)試驗段各項檢測指標頻率為正常施工路段的2倍。七、試驗段控制要點(1)壓實度的控制首先要保證原材料按照配合比的要求固定料場和料源;混合料的拌合嚴格按照配合比的要求進行配料;混合料攤鋪后14、,專人負責指揮,在最佳含水量的狀態下進行碾壓,嚴格按擬定的方案進行壓路機組合、碾壓方式及遍數進行碾壓,以便總結出最佳壓路機組合、碾壓方式及遍數。壓路機調配應合理,碾壓要及時,碾壓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壓路機振幅、速度、錯輪等參數。(2)平整度的控制影響粒料攤鋪平整度的因素很多,首先要保證混合料的級配在規定的范圍內;攤鋪時,攤鋪機應緩慢、連續、勻速前進,卸料過程中運料車掛空檔,靠攤鋪機推動前進;壓路機初壓時速度盡量減慢,以免推移過大。在施工過程中,派專人用3米直尺跟蹤檢測,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于局部平整度不合格的地方,用人工鏟平或灑補新料,然后繼續碾壓,直到達到規范要求為止。(3)混合料離析的控制因配15、合比設計為骨架密實型結構,大料較多容易產生離析。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各相關工序,以減少離析。拌和站產量控制在標準產量的80%以內,拌和時應連續均勻,不得出現混合料空料現象;拌和站出料時應在備滿一儲存倉后才進行卸料,裝車時運輸車應前后移動,以減少混合料離析;卸料時料斗應慢慢升起,升到一半時先停下,等把料基本攤完后再上升,減少卸料產生的離析;攤鋪機的混合料高度幾乎要沒過螺旋葉片,且全長一致;螺旋布料器在全部工作時間內低速、勻速轉動,避免高速、停頓和啟動;對攤鋪后出現的窩、條、帶等離析現象及時進行鏟除、換料、撒料處理。八、試驗段數據采集與整理1、機械及人員組合和合理性檢驗在施工現場安排具有經驗的施工16、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根據施工現場情況和出現的問題,及時分析原因并進行適當的調整,通過試驗段的施工過程來進行論證和檢驗,以求達到合理的機械人員組合。2、機械配備及使用效率統計(1)拌和場設專人對拌和站運轉時間、產量,每車料出場時間,料車返回時間進行統計。(2)攤鋪現場對料車到場時間,攤鋪機運轉時間,攤鋪速度,料車離開時間進行統計。(3)根據統計數據進行分析總結,確定拌和站產量與攤鋪機行走速度的匹配關系,同時需考慮到料車行走路線和運距的影響,在正常施工中應適當增加運輸車輛。3、確定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與驗證。(1)在拌和站和攤鋪現場取樣進行水泥劑量和含水量的檢測,出現偏差及時進行調整。使水泥劑量和含17、水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2)取樣進行篩份試驗,用以檢測混合料的級配組成。4、松鋪系數測定(1)在下承層設置測量點位,用水平儀(兩臺)測出各點原地面高程;(2)在攤鋪后測出對應點位的松鋪高程,計算出各點的松鋪厚度;(3)在碾壓結束后測出對應點的壓實高程,計算出各點的壓實厚度;(4)計算出各點的松鋪系數=松鋪厚度/壓實厚度,舍去偏差較大和兩臺儀器出入較大的點位后取平均值為松鋪系數。5、壓實度測定及碾壓設備組合及遍數的確定壓實度測定采用灌砂法,在試驗段施工前應對灌砂筒、標準砂進行標定,在單鋼輪壓路機振壓2遍、3遍、4遍、5遍后分別對結構層進行壓實度檢測,當壓實度達到標準后用膠輪壓路機進行光面至無明顯輪跡,并對最終結構層進行檢測。檢測人員要做好壓實機械組合、壓實遍數的詳細記錄,為合理的碾壓遍數分析提供數據。壓實度測定點位的選擇要具有代表性,如選擇在結構層邊角部或結構層表面有明顯低洼和離析處要作詳細說明。6、試驗段鋪筑完成后,匯總所有的資料數據,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分析論證,寫出總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