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背10灰土施工方案(11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2421
2022-08-08
11頁
30.82KB
1、臺背回填10%灰土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京港澳高速公路漯河至駐馬店改擴建工程土建工程A類LZTJ-1合同段起點為K0+000,終點為K9+295,路線全長9.295KM。路線起點位于鄭漯高速公路改擴建終點,原漯駐設計樁號K3+706,南行進入老王坡滯洪區,跨淤泥河后在K9+340.56通道北側臺背處與2合同段相接。線路穿越漯河市召陵區鄧鄉鎮王莊、漯河市后謝鄉河東李村、西平縣人和鄉花牛陳村、西平縣人和鄉謝老莊村、西平縣老王坡管理局。全線橋梁共14座(大橋1座,中橋4座,分離式立交9座),涵洞通道20道,臺背回填10%灰土總方量共27981m。二、編制范圍、依據、目的1、編制范圍漯駐高速改擴建工程L2、ZTJ-1合同段14座橋梁,20道涵洞通道的臺背10%灰土回填。2、編制依據2.1 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 041-2000)2.2 漯駐高速改擴建工程兩階段施工設計圖第三冊2.3 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2.4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F80/1-2004)3、編制目的保證全線臺背回填合格率,減小工后沉降,減少路基在構造物兩側產生不均勻沉降而導致路面下沉,有效的預防和減少橋頭跳車現象的發生,保證行車的舒適和安全。三、施工總體安排1、工期安排臺背填筑在橋臺肋板、立柱設計強度80后開始施工;涵通道墻身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80后開始施工,計劃于2013年12月01日3、開始施工,隨著橋涵結構物的施工,及時進行臺背的施工。計劃于2014年05月30日全部完成。2、主要進場設備機械設備配置表機械名稱單位數量設備狀態備注挖掘機臺2良好平地機臺2良好推土機臺2良好震動壓路機臺2良好沖擊式震動夯臺2良好裝載機臺2良好灑水車輛2良好自卸汽車輛10良好拌和機臺2良好3、主要人員配備主要人員一覽表序號姓名職 務工作職責1尹洪亞總 工技術質量總體負責2安百勝施工負責人現場生產安排3田國彬工程部長施工質量控制4齊超質檢部長施工質量控制5王學恒安全長現場施工安全6喬志新測量隊長現場測量控制7馬仕忠實驗室副主任現場檢測控制8莊肅樂設備保障部長機械設備組織9侯傳倫施工隊伍負責人現場施4、工管理4、檢測儀器按規范要求施工,配備以下檢測儀器:測量、試驗儀器設備表序號檢測儀器數量用 途備注1全站儀1臺臺背邊線測量放線2水準儀2臺臺背填筑每層松鋪、壓實厚度310m鋼尺1把量取每層填筑寬度及長度43m直尺1把檢查每層碾壓平整度5標 桿20把層厚控制標志主要試驗儀器設備表序號儀器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土工設備01CBR實驗儀器套102電動重型擊實儀臺103手動重型擊實儀套104土工標準篩套105數顯液塑限測定儀套106烘箱大1m3,小0.6m3套107輕型動力觸探儀套108EDTA滴定套109環刀200cm3只20010環刀手柄個5111環刀1000cm3只20012干燥劑個1115、3灌砂筒及托盤150套3114靜水電子天平感量0.1g稱量5000g臺1115電子天平感量0.01g稱量2000g臺1116電子天平感量0.01g稱量1000g臺1117電子天平感量0.001g稱量500g臺1118電子天平感量1g稱量10kg臺1119臺秤感量5g稱量15kg臺1220磅秤感量10g稱量50kg臺1四、臺背回填施工前的準備工作1、清理臺背回填位置內虛土、雜草、樹根等雜物,開挖新老路基臺階,整平原地面,并碾壓,保證原地面壓實度不小于90%。2、準備好施工機械,包括挖機、推土機、平地機、壓路機等路基施工機械。五、臺背回填技術措施1、按照設計要求橋梁、通道、涵洞臺背填筑段是指自基礎6、底面邊緣開始向外延伸2m,再以1:1的坡率分臺階回填至路基頂面,在路堤與橋臺、涵洞、通道臺背連接段設置一定范圍的過渡段,依設計填筑10%灰土,采用小型機具進行壓實,其壓實度不得小于96%。2、橋梁工程臺背填土范圍為自橋臺與原地面相交線開始向后延伸2米,再以1:1的坡率挖臺階回填至路基頂面。(二)回填材料為了減少路基在構造物兩側產生不均勻沉降而導致路面下沉,按照設計要求臺背填料采用10%石灰土。1、材料要求a、石灰:石灰的各項技術標準應符合技術規范的要求,所用石灰應采用II級以上石灰。石灰應盡量縮小存放時間,當在野外存放時,應覆蓋防潮;生石灰應于使用前710天消解,并在使用前過10mm的篩,或直7、接采用磨細的生石灰粉,對磨細的生石灰粉應加大試驗檢測頻率,以確保石灰質量合格。b、土:臺背回填用土粒徑應符合規范要求。c、水:混合料含水量不符合最佳含水量要求時,應添加適量的水,采用飲用水即可。2、混合料拌制及施工質量控制:a、混合料各種原材料用量計算:施工設計圖紙中采用的是10石灰土,根據試驗室石灰土擊實試驗報告進行配料,石灰土的最大干密度為1.724g/cm3,最佳含水量為17.9。即每立方米混合料的石灰用量為24kg,原狀土用量為0.204m(最佳含水量下的用量)。 土=(混合料體積*混合料壓實干密度-石灰數量)*所占配合比/材料松方干密度*骨料配合之和((1m0.15)0.96)(1.8、1*1)=0.204m石灰用量=混合料體積*混合料壓實干密度* (石灰劑量/(1+石灰劑量)=1*1*0.15*1.724*(0.10/(1+0.10)=0.024噸。b、拌制:為保證石灰土拌和的均勻性,石灰土進行集中拌和,采用裝載機、旋耕機、挖掘機、灑水車等進行拌和。拌和后的混合料應滿足如下要求:混合料所采用的各種原材料用量計量要準確,含水量應大于最佳含水量12;混合料拌合要充分,色澤應均勻,無明顯的生土團和石灰窩現象。 C、施工質量控制:石灰土進行集中拌和,拌和場地選擇在土場或結構物臺背附近進行回填材料配制加工,以便于運輸。石灰土拌和好進行石灰劑量的測定試驗(EDTA滴定法),試驗合格后立9、即用于臺背填筑,若部分拌和好的石灰土不能及時用于施工(存放時間不能超過7天),下次施工時需再次進行石灰劑量的測定試驗(EDTA滴定法),試驗驗證合格后方可進行臺背回填。(三)施工工藝 清理場地雜物 分層填筑10%灰土 靠墻50cm采用小型震動夯實機夯實至96% 大面積則采用重型壓路機分層壓實至96% 填至設計標高后,重型壓路機全面壓實 交工交驗 監理認可 監理認可 清理場地:清除表層腐植土、草皮、樹根,清除的表土集中堆放或棄于指定的棄土場內。 填筑:涵臺臺后的填土應在蓋板安裝完畢后進行,現澆橋面及錨固栓釘孔內的混凝土強度達到75后方可進行,回填必須均衡、對稱地分層填筑。橋臺臺背填土與錐坡填土同10、時進行,涵洞、通道臺背回填時分層填筑,并從兩邊對稱進行,暗涵(通道)頂填土的厚度小于50時,不得通過重型車輛或施工機械,靠構造物1.0范圍內不得有大型機械行駛作業。攤鋪:回填時應根據每填筑層的標高位置現場量測出填筑面積,并根據填筑面積和壓實厚度15cm計算出該層的石灰土用量,攤鋪施工可采用推土機配平地機進行,對臺背底部基坑處面積窄小推土機和平地機無法作業的部位,可采用挖掘機配合人工攤鋪的方法進行,攤鋪完成后應首先檢查松鋪厚度,對超厚的部分應予鏟除。 排水:橋涵等結構物處填土,在施工中要竭力防止水流入,在地表過分潮濕地段,在路堤兩側護坡道外開挖縱向排水溝,在路基范圍內開挖縱橫向排水溝,排除積水,11、切斷或降低地下水,并按排水設計或監理工程師的指示進行施工;在護坡道外側的排水溝,在溝的外側填筑土埂,防止水流入;在路基范圍內開挖的橫向排水溝,切斷或降低地下水位,廢除不用時回填符合要求的填料;在路基范圍內有大片低洼積水地段時,或先作土埂排除積水,并將雜草、淤泥以及不適宜的材料清除出路堤外,并將此地面翻松,經處理后再進行壓實。對旱地或地表土質疏松時也要進行原地面壓實,壓實度符合設計規定的要求。 壓實:(1)橋臺背后、涵洞兩側與頂部、錐坡等構造物背后的填筑均應分層壓實、分層檢查,檢查頻率按“路基施工規范”的要求進行檢查,每50m2 檢驗1點,不足50m2時至少檢驗1點,臺背檢測點位一般為:中間1點12、,左右邊距端口1m處各1點,檢測點到臺背的距離一般為10-30cm或由監理工程師制定。(2)回填分層填筑,分層壓實,碾壓時宜順結構物墻身方向進行碾壓。大面積時采用壓路機分層壓實至96,作業面過小或靠近結構物50內采用振動夯實機夯實至96。六、雨季的施工工藝及控制措施1、雨季施工工藝及控制措施本工程所在地區雨季降雨較少,但降雨比較集中,對工程影響較大。但為保證工程質量,采取如下措施:根據現場具體情況,編制雨天施工方案,提交監理工程師批準實施;隨時與氣象部門取得聯系,掌握好天氣情況,根據當地氣象水文資料,有預見性的調整有關項目工作的順序;2、施工現場的防雨措施已開挖的臺背,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防止13、雨水進入;填筑施工時,準備充足的機械數量,加強對天氣情況的掌握及前后場的施工聯系,將要下雨時,立即停止鋪料,前場加緊對已攤鋪材料的碾壓。 3、施工現場的排水措施已填筑成型的臺背向線路外側做4%排水坡,在老路基邊坡急流槽處設置排水管引至路基外,防止路面積水流入臺背施工范圍內反復浸泡。4、利用雨季時間認真熟悉圖紙和設計文件,搞好內業工作;七、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及保證措施1、組織機構1、為了保證施工質量,項目部成立了質量管理小組,人員機構如下:質量管理小組機構組長:姜立強 副組長:鄭建廣、尹洪亞成員:安百勝、黃興鋒、田國彬、齊超、秦凱、孔祥濤 2、建立質量保證體系,明確管理職責。技術人員作息時間隨工程14、進展調整,采取旁站監督施工,對于不符合質量要求的工序禁止進入下道工序,工程材料嚴格把關,做到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不進場,達不到規范要求的不通過。3、完善現場管理制度,制定工序檢查制度、實行技術交底制度,施工前層層技術交底,并請監理工程師參加4、灰土填筑每層壓實后,應根據規范規定用灌砂法檢測壓實度,測出灰土的壓實度,達到設計要求時,才能進行下一層灰土的攤鋪。2、技術保證措施在10%石灰土施工前做好技術交底,保證交底到每個人,做到交底詳細、有針對性;每天開工前由施工班組長針對當天工作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術交底。1、消解石灰1). 石灰必須達到級以上的技術指標,盡量縮短石灰的存放時間,石灰在野外堆放時間15、較長時,應妥善覆蓋保管,不應遭日曬雨淋。2).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并過孔徑為10mm篩子進行篩分,充分消解后一星期內使用完畢。2、攤鋪素土1).素土是塑性指數為IP=1525的細粒土中的黏質土或粉質土,無草皮雜質。2).上土時,嚴格按照每方格網(60m2)12方石灰土攤鋪。3).按照控制高程點上土,素土應進行高程控制且達到虛鋪高程位置。3、灰土拌和 1).石灰攤鋪時應保證厚度一致,嚴禁出現攤鋪不均勻的情況。2).石灰攤鋪完成后,使用灰土路拌機進行拌和,拌和時路拌機后方應有人員檢查拌和厚度,防止出現拌和厚度不夠。3).隨時檢查攤鋪厚度,石灰土拌和厚度應滿足要求。3).石灰攤鋪均勻后人工揀出16、石灰中的石塊及少量成團消石灰,保證灰土中不得有大于3cm的石塊。4).石灰土拌合完成后,檢查石灰劑量及含水量,自檢合格后提交監理工程師檢驗,監理工程師抽檢合格后,方可進行整平、碾壓。4、整平1).攤鋪后,放樣出10m路基中樁、邊樁進行高程測量,并拉線挖調平溝,用平地機仔細刮平。 2).精平后,測量高程,高程應控制在松浦厚度的+5mm、-10mm之間,才能進行碾壓。3).將拌和均勻的穩定土,立即用平地機進行初步整平。在直線段,平地機由兩側向路中心進行刮平;平曲線段,平地機由內側和外側進行刮平。4).用輪式壓路機對初平后的土層快速碾壓一遍,以暴露潛在的不平整。5).再用平地機進行精平,每次整平都應17、達到規定的坡度和路拱。5、碾壓1). 碾壓時第一遍先靜壓,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強振。2).碾壓時由低向高碾壓,縱向進退式進行;橫向接頭振動壓路機一般重疊0.40.5m,前后相鄰兩區段縱向重疊1.01.5m達到無漏壓、無死角、確保碾壓均勻。3). 機械碾壓第二遍后,每遍都要進行壓實度檢測,并做詳細記錄。4).壓實度達到規定要求后,用膠輪壓路機靜壓一遍進行光面。5).碾壓時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和急剎車,以保證表面不受破壞。6).碾壓完成后,按照設計及規范要求進行檢測,自檢合格后上報監理工程師進行抽檢,抽檢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7).光輪壓路機進行碾壓,直線和不設18、超高的平曲線段,由兩側路肩向路中心碾壓;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內側路肩向外側路肩碾壓。碾壓時應重疊1/2的輪寬,后輪碾壓完路面全寬時即為一遍,一般需碾壓6-8遍。碾壓速度控制在2.0Km/h.8).碾壓過程中,石灰穩定土的表面應始終保持濕潤,如水份蒸發過快,應及時補撒少量的水,但嚴禁灑大水碾壓。9).碾壓過程如有“彈簧”、松散、起皮現象,應及時翻開重新拌合,使其達到質量要求。10).大型壓路機碾壓不到的位置,應使用沖擊式夯機配合人工碾壓,壓實度不小于96%。6、養護灰土碾壓之后,要進行養護,養護時經常灑水濕潤,防止表面因干縮而出現裂縫,并促進灰土硬化和后期強度的增長。7、質量檢查本項目部將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制定嚴格的質量保證措施,堅決貫徹執行總公司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按照合同技術規范、總公司ISO9002質量手冊及部頒標準對施工全過程施以嚴格控制。對產品質量實行“三檢”制度,即施工人員自檢、質檢人員檢查和監理工程師抽檢。服從監理工程師的管理,做到上道工序不經監理工程師簽證認可,下道工序不能施工。確定質量管理目標,牢固樹立“質量重于生命,質量保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