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洞門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2535
2022-08-08
13頁
2.11MB
1、新 建 鐵 路 西 安 至 平 涼 線XPS-2標編制: 審核: 批準: 中鐵隧道集團西平鐵路工程指揮部二OO九年十月二十五日隧道洞門施工方案一、 編制說明1.1 編制依據西安至平涼線施工圖太峪隧道設計圖第一冊;西安至平涼線施工圖永壽梁隧道設計圖第一冊,第二冊、第四冊;西安至平涼線施工圖中咀二號隧道設計圖第一冊; 施工現場調查、地形復測所掌握的資料;鐵路隧道施工規范(TB10204-2002)和鐵路隧道施工技術指南(TZ204-2008);鐵路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2003)。 變更設計建議書(XPS2-S-2009-003)1.2 編制范圍新建西平鐵路XPS-2標2、中咀二號隧道、永壽梁隧道、太峪隧道洞門。二、 工程概況1、中咀二號隧道中咀二號洞門西安端洞口,定洞口DK94+584處,采用耳翼墻式洞門。平涼端洞口:按“早進洞、晚出洞”的原則,結合實際地形條件及控制邊仰坡開挖高度,定于洞口DK95+345處,采用翼墻式洞門。2、永壽梁隧道永壽梁隧道進口I、II線隧道洞門采用分設方式,I線隧道洞口里程定于DK95+607處,采用柱式洞門,II線隧道洞口里程定于DK95+591處,采用單壓式明洞門;出口I、II線隧道洞門采用分設方式,I線隧道出口里程定于DK112+765處,采用柱式洞門,II線隧道出口里程定于DyK112+750處,采用半路塹單壓式明洞門,洞門3、端墻采用砌塊砌筑。隧道洞口范圍內永久邊仰坡,采用M10漿砌片石或拱形骨架護坡,臨時邊坡采用錨、噴網防護。除洞口做好隔排水系統之外,洞口范圍內路基面采用M10水泥砂漿砌片石鋪砌厚30cm,洞頂設截水溝,防止地表水下滲。3、太峪隧道進口洞門里程在DK115+050。洞門位于略高于山腳處,洞門右側有原始土體刷坡成形的擋土墻,該擋土墻墻角處略超前于洞門端墻;洞門左側由于山體坡勢較陡,洞口地形地質條件較差,故在進洞前,采用人工漿砌片石構筑的片石混凝土擋土墻,墻腳與洞口端墻處于同一法線上,端墻采用砌塊砌筑。太峪隧道出口在涇河右岸王家坡村附近的半坡上,下臨G306國道。洞口里程為DK120+644,洞門兩側4、砌筑翼墻,與端墻均采用砌塊砌筑成型。三、總體施工方案為保證隧道洞門美觀,全部采用漿砌預制C25混凝土砌塊,混凝土砌塊為30*60*30cm和30*30*40cm兩種規格,現場集中預制,然后分送到各個隧道洞口。根據洞口地形復測后確定洞門施工方案,首先測量放樣端翼墻基礎,先施工和完善集排水系統,然后對濕陷性黃土地段洞門端翼墻基礎進行三七灰土換填,并打設鋼管樁進行地基加固處理。端翼墻整體含砌塊厚度為1.5m,端翼墻前部采用砌塊進行砌筑,砌塊按一丁一順的方式砌筑,一丁的寬度為30cm,長度為40cm,一順的寬度為60cm,長度為20cm,勾縫寬度為1.5cm;端翼墻背部采用C25混凝土進行填充,與端墻5、前部砌塊連接成整體,加強洞門砌塊的穩定性。端墻施工中采用滿堂紅腳手架配合吊籃進行施做。四、施工方法1、設計文件熟悉、地形復測首先對設計文件進行熟悉,認真領會設計文件精神和設計意圖,根據設計資料對洞口的地形地貌進行復測,仔細核對洞口位置、洞門形式等,重點是復核設計與現場是否相符。2、三七灰土換填基礎測量組先將端翼墻基礎準確放樣,采用挖機配合人工進行基礎開挖,開挖深度為2.3m。開挖完成后,人工對基底進行夯實處理,然后打設鋼管樁進行加固,鋼管樁1*1m梅花形布置。采用小型拌合機拌合三七灰土,即1m3的三七灰土中,含有白灰(生石灰粉)360kg,粘土1120kg。將三七灰土拌合均勻后,均勻的攤鋪于基6、底,每攤鋪15cm厚,進行人工夯實,直至三七灰土攤鋪達到設計厚度1m為止。3、砌塊預制采用鋼模板進行砌塊的集中預制,砌塊尺寸為30*60*20cm和30*30*40cm兩種,砌塊的砼配合比為1:0.2:2.8:0.1,即:白色水泥(kg)0.2灰色普通水泥(kg)2.8白色小粒徑米石(kg)0.1白色特細砂(kg)砌筑用砂漿:主要是水泥、中砂、外加劑等材料配制的砂漿。砌塊預制施工工藝框圖立 模模型調整檢查普通混凝土澆注特殊混凝土澆注養護預制砌塊邊緣修飾表面修飾轉移養護不合格返修質檢員檢查試驗室抽樣檢查打油不合格返工砌塊施工工藝要求表層特殊砼澆灌應嚴按計量標準準確控制,否則表面顏色會受到影響。表7、層特殊砼澆灌厚度不得少于3cm。預制砌塊養護七天后方可進行表層修飾。預制塊邊緣修飾采用扁平鑿由外邊緣向內鑿除表面灰漿,露出白色米石。邊緣修鑿寬度1.5cm為宜。預制塊中間部分采用斧子鑿除表面灰漿,斧子垂直于預制塊表面依次施作。預制好砌塊養護應采用飲用水和無污染的材料遮蓋。4、洞門砌筑施工采用無縫鋼管搭設滿堂紅絞手架,中部懸掛吊籃,用于吊起預制好的砌塊。將預制好的砌塊運到現場進行砌筑,砌體施工前,應將基礎面按標高找平,依據砌筑圖放出第一批砌塊的軸線、砌體邊線。砌筑方式一丁一順。砌塊縫隙采用M10砂漿進行填縫,縫隙高度為1.5cm,每砌筑3塊砌塊(即90cm)沿隧道在縱向預埋一根L-1m、14螺紋8、鋼,橫向間距為1m。端翼墻兩端同步堆砌,用細線在兩側每隔高度60cm掛設法線,以確保端翼墻面部保證在同一法線上。在端翼墻前部砌塊堆砌至3m高度時,采用混凝土輸送泵將端墻背部混凝土澆注完成,按3m為一個循環澆注至端翼墻頂部,以確保端翼墻前部砌塊的穩定性。在每3m施工縫預埋L-1m、22螺紋鋼間距1*1m,梅花形布置, 鋼筋兩端彎折成90,并將接觸面進行鑿毛處理,以保證混凝土的整體性。頂帽采用表面光滑的竹膠板進行關模,采用與砌塊相同的特殊混凝土進行澆注,并將混凝土表面進行光面處理。洞口工程砌體的砌縫寬度、位置和砌筑方式應符合表4.1.1的規定。砌體砌縫寬度、位置和砌筑方式序號項 目漿砌片石(mm)9、漿砌塊石(mm)混凝土砌塊(mm)1表面砌縫寬度403015202每找平一次的砌筑高度120012003兩層間豎向錯縫8080100困難時丁石上下只能一面有豎縫4三塊石料相接處的空隙705砌筑方式一丁一順或二順一丁一丁一順工藝流程:墻體放線制備砂漿砌塊排列鋪砂漿砌塊就位校正砌塊澆水 砂筑鑲磚豎縫灌砂漿勒縫五、施工要求1、洞口混凝土砌塊的施工是在洞門的端墻和外擋墻施工完成,隧道門端墻和翼墻、擋土墻的反濾層、泄水孔、施工縫設置應符合設計要求。2、考慮到混凝土預置塊厚度為30cm,洞口端墻的外擋墻預留30cm,便于施工砌塊。3、洞門基礎必須置于穩固的地基上,虛碴、雜物、積水、軟泥必須清理干凈。 4、10、其中有的隧道洞口范圍內要考慮黃土濕陷性,除洞口做好隔排水之外,基礎開挖后采用重夯法處理后,端翼墻基礎采用三七灰土換填厚1m。5、砌塊砌筑施工前,應結合砌體和砌塊的特點、設計圖紙要求及現場具體條件,準備好施工機具,做好施工平面布置,劃分施工段,安排好施工流水、工序交叉銜接施工。6、砌塊砌筑施工前,必須做完基礎工程,基坑必須進行隱蔽工程驗收。7、測量組放好砌體墻身位置線、經驗線符合設計圖紙要求,方能施工。8、按砌筑操作需要,找好標高,立好標尺桿。9、搭設好操作和卸料架子;并根據需要,切割出異形砌塊。六、資源配置1、主要機具:機械:塔式起重機、卷揚機及井架、切割機。工具:夾具、手鋸、灰斗、吊籃、大鏟11、小撬棍、手推年。2、砌筑人員配置計劃根據實際施工情況,現場計劃按技術管理人員、作業人員、后勤輔助人員進行配置和調整,以滿足施工需要。七、質量保證措施1、預制砌塊砼澆灌應在普通砼澆灌后連續澆灌,保證與普通砼很好的連接,防止分層。2、預制砌塊塊表面修飾所用各種配套工具應齊全。3、端墻表面灰漿鑿除過程中,鑿出的線條應均勻、直、平、深淺一致。露出白色米石為宜。4、砌塊與砌塊接縫砂漿必須填充均勻、密實。5、端墻表面施工過程中應避免砂漿滑落,如發生掉落,應及時將砂漿清理干凈,保證端墻表面砌塊外觀顏色一致。6、砌塊中預埋鋼筋預留尺寸必須滿足施工要求,并且鋼筋在同一條線上。7、施工放樣時,應保證位置準確和墻12、面平順,灌注混凝土時應保證模板不移動;8、墻背回填應兩側同時進行,防止對已襯砌好的邊墻進行偏壓,澆注完成后及時采取養護措施9、端墻基礎必須保證鋪一層夯一層,以確保基地牢固。10、砌塊排列上、下皮應錯縫搭砌,搭砌長度一般為砌塊的1/2,不得小于砌塊高的1/3,也不應小于150mm。八、安全保證措施1、施工前,應對施工現場、機具設備及安全防護設施等全面檢查,確認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2、施工時,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場,操作人員不得違規操作。施工人員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高跟鞋,硬底易滑鞋進場作業。3、作業人員要集中精力,不得嬉鬧。嚴禁酒后上崗操作。4、施工作業危險區要懸掛警告標志,作業人員上崗前應集合整隊,經工班長或安全員教育和檢查后才能入崗,任何人員未經項目部批準,不得擅自進入作業現場。5、實行安全責任制,逐級落實到工班,責任到人。6、高空作業所有施工人員要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繩,嚴禁違章作業。高處作業人員不得隨意亂扔物品。7、作業臺架承載重量,不得超過要求,作業臺架上必須鋪滿板。九、洞門附圖 1、中咀二號隧道洞門圖 2、永壽梁隧道洞門圖 3、太峪隧道洞門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