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石路堤試驗段施工方案1(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2874
2022-08-08
10頁
97.50KB
1、填石路堤試驗段施工方案一、試驗路段施工目的1、確定滿足孔隙率標準的填料的松鋪厚度;2、確定沉降差指標值; 3、確定壓實機械的組合,壓實的順序、速度與遍數。二、試驗段位置和取土位置選定1、根據設計、技術規范要求,經過認真比選,選定K56+300K56+560段(260m)整幅進行試驗段施工,此試驗段在地質條件和斷面形式上具有代表性。其填高范圍在5.18m2.34m。選取此段作為試驗段,可以為本標段填方路基施工積累技術實驗數據和施工經驗。本段采用的施工機具為20 t的振動壓路機與160 KW的推土機配合作業。根據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F102006,中硬石料填石路堤,下路堤控制的最大壓實層厚為2、500 mm,填石最大粒徑為400 mm;路床底面以下400mm范圍內,石料最大粒徑控制為150 mm內。2、本標段全部為填方,填料在取土場-1(K56+260右側)借石灰石,運距約為200m,完全可以滿足試驗段工程施工需要。三施工人員與任務劃分1.施工人員投入試驗段施工的管理和施工人員人數見“勞動力組織表”。勞動力組織表名稱工程師技術員管理員雜工機械工維修工人1人1人2人6人15人2人2.任務劃分此段路基由王瑜全面技術負責,由潘慧斌、李霄負責測量放線,由陳忠、田洪宇、涂家海負責質量檢驗,由郝優負責材料供應,由曹均均負責現場管理、機械調配及勞動力組織。四、路基試驗段施工 1、方案概述本段路基為3、填料路基,在原地表填前必須清表壓實,經監理工程師檢驗符合要求后,將檢驗合格的填料運至試驗段路基,攤鋪整平后進行整平、測量各斷面高程、壓實。試驗段采用機械化施工,挖、運、碾壓一條龍作業。2、準備工作根據本工程的設計要求及施工條件 ,我們組織施工技術人員熟悉設計文件、規范和相關技術資料,明確設計意圖和要求,了解具體施工方法。本試驗段填料選定為取土場-1(K56+260右側)的料石.3、施工方法及控制要點(1)清表試驗段原地表全部為耕地。經測量放線后,進行機械清表。用推土機推去表層土30cm,清除地表腐植土、草皮或其他不宜作填料的土方及垃圾,并集中堆放在不妨礙施工的非耕地內,以備借土場、取土坑回填、4、植草或復耕利用。對因挖樹根、障礙物而留下的孔洞、坑穴按合格填料進行分層回填、壓實,壓實度達到90%以上,以保證基底穩固。(2)材料準備路堤填料的石料采用粒徑不大于500mm且最大粒徑不得大于厚度的2/3進行填筑。不均勻系數控制在1520。試驗段采用孔隙率指標進行施工檢測控制,下路堤(路床頂面以下1.5m外)為中硬石料,孔隙率控制在24%之內;上路堤(路床頂面以下0.8m1.5m)為軟質石料,孔隙率在20%之內進行控制。填石路堤上、下路堤壓實質量標準分區路床頂面以下深度(m)硬質石料孔隙率(%)中硬石料孔隙率(%)軟質石料孔隙率(%)上路堤0.81.50232220下路堤1.50252422(35、)測量放線根據施工圖結合導線復測成果,用全站儀放出路基中心線,每隔20m,在中心線上釘一個木樁,根據每個中心線點,分別放出邊樁線。測量人員在現場用水準儀在邊樁上測出控制標高,并用紅線作出標記,并以此作為控制樁以控制上料的厚度和路基的寬度。(4)布料松鋪厚度擬定在500600mm,控制最大壓實層厚在500mm之內。在路基上用石灰按7 m 7 m 的寬度打方格網,計算得出此攤鋪面積需24.529.4方,每車填料方量為27方左右,一車填滿一方格網,將填料卸在已劃定的方格網中,施工員確認方格內車數準確后進行松鋪厚度檢查,按每20m一個斷面,每斷面23點,采用水準儀測量填層頂標高,根據填層頂標高與下層填6、層對應點的標高差檢測松鋪厚度是否滿足要求,對于松鋪大于要求的范圍,采用推土機或裝載機需填補的段落或運出場外。松鋪厚度檢查完成后現場施工員指揮推土機將石料推平(必要時用裝載機配合),推平時先中間,后兩頭。沿線路縱向方向保持中間高,兩邊低,路基橫向做成2%的橫坡,推土機平整過程中,施工人員需將直徑大于400mm的石塊擊碎,少量無法擊碎的用裝載機遠運至場外。(5)整平根據現場的平整度先用推土機進行大致整平,輔以人工進行部分整平,確保無死角,無松動,無空洞,表面平整無起伏。(6)檢驗對松鋪層初平初壓后,在同一個橫斷面上選取7個點測量初始標高,橫斷面選取為自K56+460中樁開始,每20 m設置一斷面,7、至K56+560共6個橫斷面。各橫斷面中樁設置1個控制點,往左往右各隔6 m設置2個沉降差控制測量點,在每個斷面的邊坡線附近安排1個控制點,共7個控制點。控制點布置好后,將每個控制點周圍適當整平,各安置63058030 mm大小的鋼板一塊,作為沉降差控制。鋼板安置完在經監理工程師檢驗后,對每塊鋼板中心點高程進行高程測量,進行原始數據記錄。完成后用20t壓路機開始碾壓,碾壓時,按照“先壓邊緣、后壓中間,先慢后快,先靜壓、后振動”的操作進行,第一遍靜壓,然后先慢、后快,先外、后內,由弱振至強振,由外向內、縱向進退式進行。橫向接頭重疊0.40.5m,前后相鄰兩區段間縱向重疊0.81.0m。每碾壓一遍8、就在對應初始標高的鋼板控制測量點上測量碾壓后標高,將碾壓后的標高與初始標高的差值平均后進行記錄,得出填石路基每層碾壓沉降差與碾壓組合以及碾壓遍數的沉降差曲線作為該斷面的沉降差控制。得到沉降差指標曲線之后,對照最高點取得的最佳碾壓遍數,在此終壓完成之后,測量人員在線外架設水準儀,根據已設定斷面的7個點,測其高程,并記錄到測量簿上,再用振動壓路機再壓一遍(橫向行走)(強震狀態以4km/h以下速度行走),橫向行走壓實后再重測一下原來點的高程,各點在振動前后的沉降差值在5mm以內為合格。同時,根據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F102006)試驗路修筑時采用孔隙率指標進行檢驗,確定孔隙率參數與壓實沉降差9、作為路堤施工時的壓實質量檢測控制指標。所以,本段采用挖大坑進行水袋法得出填料干密度計算孔隙率: =1-dG 在得到滿足壓實沉降差要求得出的壓實遍數過后,實驗人員按照水袋法對此時的壓實面對照孔隙率計算公式得出孔隙率,若孔隙率指標達到24%之內,進行記錄,此時的壓實遍數已滿足沉降差與孔隙率雙重指標控制的要求,合格。若此時孔隙率在24%時,進行再次碾壓。碾壓一層后再次進行孔隙率測定,直到滿足孔隙率要求為止。記錄此時的壓實遍數,作為試驗路段合格壓實遍數,繪出指標曲線。在實際施工中,參照其指標曲線利用沉降差對壓實質量進行標準檢測。五、試驗檢測試驗段施工中及完成后,得到以下指標:1. 確定滿足沉降差標準的10、松鋪厚度;2. 確定壓實機械的組合,壓實的順序、速度與遍數;3. 確定沉降差與孔隙率指標值。六、機械設備及儀器測試設備配備表序號儀器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全站儀TOPCON-GTS701臺2完好2水準儀臺1完好3三米直尺把1完好4儲水桶個2完好5臺秤50kg/10g臺1完好施工機械設備表序號名 稱型號規格單 位進場時間數 量1挖掘機神鋼260臺2012-07-1512挖掘機(破碎)玉柴230臺12振動式壓路機YCT20臺2012-08-0113自卸汽車30t臺2012-08-01104推土機TY165B臺2012-10-3015裝載機ZLM50B臺2012-12-011七填石路堤施工工11、藝流程框圖填石路堤施工工藝流程框圖八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安全施工措施安全施工目標杜絕施工中發生重大人身傷亡事故;年負傷事故頻率1;無等級火警事故;無機械行車和道路交通責任事故;無機械設備事故和管線損壞事故;無等級社會治安案件;創建安全文明工地。安全施工管理體系(1)建立健全安全保證體系,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項目安全環保部為安全管理職能部門,設專職安全工程師,施工隊設專職安全員,班組設兼職安全員跟班作業,形成自上而下的安全保證體系。安全領導小組以施工安全、人員安全、財產安全為工作職責,嚴格遵守有關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定期檢查安全生產情況,召開安全12、會議,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制定安全規劃,搞好安全教育,消除事故隱患,把事故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2)根據本工程實際,查找安全工作重點,有針對性地制定安全作業制度和防護措施,對車輛運輸、機械操作等建立作業規章制度。(3)針對本工程安全防護重點,根據國家頒布的各種安全規程,結合單位實踐經驗,對職工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使施工人員牢記有關的安全作業內容和知識,嚴守操作規程,確保安全。安全施工管理措施(1) 認真執行國家、貴州省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嚴格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將各項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落到實處。(2) 為保證各項安全技術措施落實,建立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度13、,作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3)各級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施工隊設專職安全員一名,工班設兼職安全員一名;層層簽訂安全包保責任狀,形成齊抓共管,群防群治管理局面。(4)針對工程特點,搞好安全教育,提高全員安全意識,嚴格遵守有關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安全教育分為一般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兩部分:一般性安全教育包括:全體職工進入施工現場前的入場教育;定期安全意識教育;新工人上崗教育;各工種結合培訓的安全操作規程教育。安全技術交底有:具體分部分項工程及新工藝、新材料使用的技術安全交底;每次安排生產任務的安全技術交底;每天的上崗安全交底。(5) 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定期檢查14、和召開會議,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消除事故隱患。(6) 對從事機械運輸作業人員,制定相應的制度和措施,重點防范,把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以確保安全目標實現。(7)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健全安全保證體系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制訂行之有效的安全技術措施,完善安全生產內業資料管理,開展安全標準工地建設和安全生產檢查活動。(8)加強安全教育工作,開工前組織干部職工認真學習安全規則,特殊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所有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配戴安全帽,否則不準進入現場。(9)實行工前安全技術交底,工中安全生產檢查,工后安全生產評比制度。2.文明施工措施文明施工是進行“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15、提高工程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重要保證。樹立“文明施工為人民”的便民利民思想,確實保證工程建設的按期完成。我們將嚴格遵守貴州省有關文明施工管理的規定,并接受業主和有關部門的監督和檢查。 幾項具體的文明施工措施臨時建筑物穩固、安全、清潔,并滿足消防要求,用電線路按設計架設。按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平面布置圖修建生產設施和生活設施,合理布局,五牌一圖到位,形象宣傳上墻,施工現場及時完成“三通一平”創造良好的施工環境,建設文明工地。施工現場設置工程標識牌,標明建設項目名稱、項目法人、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施工單位名稱和責任人。施工進出口位置設立醒目標示牌,以提醒過往路人和行駛車輛注意安全。按照施工組織設計平16、面布置圖劃定的位置堆放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所有材料堆放整齊,并應懸掛標識牌。鋼筋工棚地面全部硬化,防止建材受污染。裝運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車輛,應采取有效措施,保證行駛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環境。機械設備停放有序、清潔,施工機運車輛在道路上行駛要遵章守紀,文明駕駛,禮讓三先,保證交通安全和施工安全。臨時道路等易產生粉塵部位定期灑水,減少灰塵對周圍環境的污染。禁止在施工現場焚燒有毒、有害及有惡臭氣味的物質。各隊在駐地附近修造廁所,嚴禁隨地大小便,保持生活區和工地整潔衛生。每半月組織一次衛生檢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列入考核施工隊綜合評分內容。建立安全保衛制度,落實治安防火管理責任人,配置符合消防安全規定的滅火器材。現場安全施工組織機構框圖項目經理:王青松項目常務副經理:湯建元項目總工:何中林財務部部長:肖煌部員:龔科 譚菲工程質檢部部長:涂家海部員:陳相璋物設部部長:郝優部員:唐濱計合部部長:趙愛珍部員:姚杰 楊超安全環保部部長:楊云部員:王欣欣 測量組組長:潘慧斌李宵羅俊試驗室主任:陳忠副主任:田洪宇一工區總 負 責:王瑜現場施工負責:吳彬技 術 負 責:曹均均現場設備負責:唐濱技 術 員:王鑫安 全 員:王欣欣質 檢 員:陳相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