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格柵加筋土邊坡施工專業技術方案(1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3206
2022-08-08
13頁
181.71KB
1、永川區中山路儲備地塊道路及配套管網工程E路(K0+480 K0+600)段道路工程加筋土擋護邊坡施工方案編制單位:重慶市宏貴建設有限公司編 制 人:審 核 人:編制日期:2015 年 1 月 15 日目錄第一節編制依據第二節工程簡況第三節術語和定義第四節施工準備第五節工藝流程及施工操作要點第六節質量控制措施第七節其他施工注意事項附件施工進度計劃表第一節編制依據1、交通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柵(JT/T 480-2002);2、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3、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實驗規程(JTG E50-2006);4、單向土工格柵加筋土擋墻施工工法(DJ/GF-SB-272、-2009);5、反包式土工格柵加筋土邊坡施工工藝及檢驗標準(2012 版);6、E路道路工程設計變更通知單(13-S01D-01)。第二節工程簡況永川區中山路儲備地塊道路及配套管網工程E路 K0+480 K0+600段道路左側為楓葉國際學校,學校的圍墻距離E路左側人行道邊線約2m,該段道路設計標高比圍墻底標高高約6m左右,若按原設計1:1.5 進行放坡處理,則會侵占到該學校的用地。經參建各方到現場實際勘察、商議后,決定此段道路左側路基采用加筋土支護邊坡,坡面為1:0.25,最大高度7m。加筋土邊坡采用整體鋼塑土工格柵,反包生態包長度3m,鋪設寬度7M,豎向間距0.4M,擋墻下部地面線以上403、cm處設置一道碎石排水層,具體布置詳典型橫斷面圖。第三節術語和定義土工格柵:是一種主要的土工合成材料,由聚合物材料經過定向拉伸形成的具有開孔網格、較高強度的平面網狀材料。生態土袋:一般由原生(即未摻用廢舊塑料)塑料編織袋裝滿級配均勻的土料或砂石形成,由土工格柵反包,用作土工格柵加筋土邊坡的坡面,土袋內視設計情況還可以播撒草籽等。回填料:主要是指級配均勻、易于壓實的土或砂石類回填材料。第四節施工準備(一)材料準備1、選定土工格柵土工格柵及輔件采用冷拉碳素彈簧鋼絲、聚乙烯等高分子聚合物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抗紫外線、防老化助劑及其它增強改性物質,經擠出、復合的鋼塑復合條帶經向、緯向整體加工成型的4、材料,應有合格證書等質量證明文件,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物理力學性質、指標應符合設計要求。加筋材料采用整體成型工藝,整體鋼塑土工格柵規格及技術參數詳下表:整體鋼塑土工格柵規格及技術參數表極限抗拉強度極限伸長率結點分離力縱 向60KN/m 橫 向30KN/m 3%500N 極限伸長率:加筋材料極限伸長率均小于等于3%。加筋材料的耐久性指標:老化指標:加筋材料在氙燈老化條件下150h,每延 M拉伸力保持 95%以上。耐堿指標:在2.5g/L 氫氧化鈣懸浮液浸泡72h 后,每延 M拉伸力保持 95%以上。耐酸指標:在0.025mol/L 硫酸浸泡 72h 后,每延 M拉伸力保持 95%以上。炭黑含量:5、加筋材料的外裹聚乙烯塑料要求碳黑含量必須不小于2%。2、生態袋一般由土工格柵廠家向施工單位提供生態袋的規格、型號及土袋內填料的技術要求。本工程生態袋體要求采用孔徑豐富,雙面熨燙工藝生產、強度高抗紫外線(UV)的材料,袋體經 500小時照射檢驗保留強度達 70%以上,填充土料后,土袋封口需綁扎牢固。3、選定填料填料應級配均勻,易于壓實。填料采集場選好后,委托有資質、有能力的第三方進行擊實實驗,確定填料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如填料情況與取樣實驗時情況發生變化,應重新進行擊實實驗,即保證施工時的情況與取樣實驗時情況基本一致。填料中的最大粒徑,以不超過碾壓層厚的50%為宜,且相近粒徑的塊體的總含量不6、大于 15%,最大粒徑不得大于 15cm。4、碎石排水層材料鋪設在邊坡內側的反濾排水碎石層材料應滿足以下要求:反濾排水碎石層的粒徑應滿足80mm d20mm;碎石的飽和抗壓強度應大于30Mpa。(二)技術準備1、圖紙會審與人員培訓施工單位應邀請土工格柵產品供應廠家售后服務人員參加有關土工格柵加筋土邊坡施工圖紙的會審;進行施工人員培訓,以使施工人員熟悉掌握設計標準、質量標準和施工規范等。2、施工測量控制中線測量、恢復原有中線樁,測定加筋土工程的墻生態袋基線。直線段 20m設一樁,曲線上 10m設一樁,尚可根據地形適當加樁,并應設置施工用固定樁。水平測量、測量中線樁和加筋土工程基礎標高,并設置施工7、水準點。恢復中樁核對橫斷面,并按需要增補橫斷面測量。清理場地、整平壓實,并應滿足加筋材料鋪設要求。加筋土陡坡施工,除按一般路基施工配備壓實機械外,還應選備夯錘,以及振動板,蛙式打夯機,手扶式振動壓路機等小型壓實機械,以便在生態袋內側 1.0m 范圍內壓實填料。第五節工藝流程及施工操作要點生態袋土工格柵加筋土邊坡施工工藝流程圖注:以上流程循環重復,直至反包式邊坡的設計高度(一)施工操作要點1、原地面清理與地基夯實(1)根據設計圖紙及現場土質情況,平整填筑地基,與原狀坡體結合部位開挖成臺階狀,以增加界面摩擦;為防止基底局部存在的尖銳物或硬物損壞土工格柵,施工前先將格柵攤鋪范圍內的樹根、草皮、腐植土8、全部挖除。(2)地基承載力應經設計單位地質工代確認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施工。(3)要求反包土袋施工定位放線位置必須準確無誤。(4)基底開挖:開挖前應進行詳細測量定位并標出開挖線,基底應按設計文件開挖到設計標高;當縱向高度變化較大時,基底沿縱向可成階梯狀開挖,每臺階長度一般不宜小于3.0m,在橫向的倒坡為3%-5%。(5)基礎的施工質量檢查內容應按施工規范進行。2、鋪設加筋材料(1)加筋材料下料:預留出生態袋反包所需的大于3m作為坡面反包。(2)加筋材料鋪設:加筋材料垂直于坡面鋪設在壓實整平的填料上,不得重疊,不得卷曲或折曲,不得與硬質棱角填料直接接觸。(3)加筋材料尾部的固定:為避免填料攤鋪9、和碾壓時對加筋材料的擾動,可在加筋材料的尾部采用小釘固定加筋材料,也可采用U型鋼筋卡打入填料層進行加筋材料固定。(4)當加筋材料不能與生態袋垂直時,應增設加強加筋材料,加筋材料的數量由參建各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同時對填料用水泥碎石土置換。(5)加筋材料鋪設質量檢查內容應按施工規范進行。3、生態袋填充與安裝(1)陡坡外緣生態袋堆碼安裝。陡坡坡面的外露袋,根據施工季節采用耐風化易于植被生長材質制成的生態袋。(2)生態袋填充及安裝要求:生態袋內裝入種植土并封口,每袋容量為袋容積的 2/3,壓實,然后用鎖邊機封口鎖緊。土袋沿線性水平碼放并作整平處理,胞腔袋截面呈橢圓形。加筋材料回折前順長鋪放一排胞腔10、袋,安裝要求見構造設計圖。(3)生態袋開始安砌前,填充體強度及幾何尺寸應嚴格符合設計要求,基礎平整,放樣準確;加筋坡邊緣處的土工生態袋墊層鋪設時,短軸向上,順長向首尾相接,使加筋材料在邊緣成封閉狀,協調受力,鋪設前基底應平整,不能含尖銳雜物,避免損壞生態袋。生態袋鋪設時,順向交錯鋪拼,袋與袋之間相互咬合在一起,端頭均朝下折回形成一體,以抵抗不均勻沉降,提高坡面穩定性。每層袋之間設置 15cm的小錯臺,以利于草籽及覆土停留。每層填料攤鋪完畢后,及時碾壓,壓實作業從加筋材料中部開始,逐步碾壓至加筋材料尾部。(4)在清潔的地基土頂面上,鋪設加筋材料后調平安砌第一層生態袋。生態袋砌筑要橫平豎直,同層相11、臨生態袋水平誤差不超過10mm;軸線偏差每20 延 M不大于 10mm。施工人員要做到層層檢查,復核路基寬度,加筋材料間距是否正確,坡面平整度、垂直度是否符合規范要求;當不符合上述要求時必須立即返工。(5)生態袋安裝排列順序見設計文件。(6)按要求的垂度、坡度掛線安裝,安裝縫宜小于10mm。單個生態袋內傾 1/100 1/200 作為填料壓實時生態袋外傾的預留度。(7)剛砌完成生態袋,不準用身體靠壓,不準坐在生態袋上休息,防止生態袋產生位移。(8)以后每層生態袋安裝,均應沿生態袋縱向每5m間距設標樁,每層安裝時用垂球或掛線核對,每三層生態袋安裝完畢均應測量標高和軸線,其允許偏移量與第一層相同。12、嚴禁用堅硬石子支墊,以免造成應力集中損壞生態袋。(9)安裝縫應均勻、平順和美觀。(10)不得在未完成填土作業的生態袋上安裝上一層生態袋。(11)加筋土陡坡頂面縱坡,用現澆C20混凝土作調坡層,并應注意與生態袋協調一致和美觀。調坡層的最小厚度要求不小于路面設計總厚度。(12)若生態袋安裝處于平曲線內,要根據不同曲線半徑和緩和曲線長度,合理掌握間隙大小,使安裝出來的生態袋外側邊緣線嚴格符合路線設計標準;同時注意外觀整齊,同層生態袋保持在同一標高上。4、填料的采集、攤鋪和壓實(1)填料的采集:按公路土工實驗規程(JTJ-051)規定的擊實方法,確定填料在施工狀態下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作為填料壓13、實過程中壓實度控制的標準。填料內不得含有樹根、草皮和其它雜物等。(2)填料卸料:卸料機具與生態袋距離不應小于1.5m,機具不得在未覆蓋一定厚度填料的加筋材料上行駛,并不得擾動下層加筋材料。運行方向與加筋材料垂直,不得在未覆蓋填料的加筋材料上行駛或停車。(3)填料的壓實:每層填料攤鋪平整后應及時碾壓。在筋材上規定厚鋪土,鋪設時下層填料應平整密實,不得與硬質尖銳棱角的粒料直接接觸。一般采用振動式壓路機,先輕后重碾壓,作業一般先從加筋材料中部開始,逐步碾壓至加筋材料尾部,再碾壓靠近面板部位。靠近坡面15m范圍內的填料壓實用小型機械由坡面后輕壓,避免對坡面的擾動。最頂層加筋材料應足夠長并埋在填土下面,14、保證填土可提供足夠的約束力以永久的錨固。填料從中心向外側,對稱進行,平面上使其成中凸形,使筋材一直受拉,填鋪厚度按設計要求,不能過高,防止局部下陷。采用輕型施工機械,施工機械形成的車轍不要超過 78cm。(4)壓實的檢查:壓實度的標準依據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 D30-2004),距離坡邊緣 1.0m 范圍內的壓實度一般大于或等于90%即可。檢測頻度為:每層 50延 M不少于 3 個測點。實驗方法按公路土工實驗規程(JTJ 051)有關規定執行。5、檢查回填土壓實度和生態袋(1)在進行下一道土工格柵攤鋪之前,需要對回填填料進行壓實度檢測,壓實度應符合設計要求。(2)檢查生態袋邊坡,對在回填碾15、壓過程中發生變形或破損的土袋及時進行處理。6、排水和其它砌體工程(1)坡面布設間距為2m 2m的 PVC 50 排水管,向外傾斜 5%,做法詳大樣圖。(2)排水溝每隔 20.0m應設伸縮縫一道,縫內添塞瀝青麻絲。(3)陡坡排水溝與平臺排水溝做法一致,做法依據設計詳圖。平臺排水溝水流方向由中間向兩擋墻度1%控制,匯入擋墻排水溝,擋墻排水溝依據地形設置,最終匯入坡底排水溝進行排放,排放點須遠離護腳墻及擋墻坡腳。第六節質量控制措施1、各類原材料均要有出廠合格證,且應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進場使用,嚴禁使用未經檢驗的材料。2、施工中嚴格控制填筑材料的粒徑、材料質量、合理選配性能良好的施工設備、采用最佳的組合16、方式、規范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藝。3、嚴禁在雨天施工,應集中力量,分段完成,以確保施工質量。4、做好施工現場的排水工作,遇到降雨天氣應采取適當措施將水迅速排走或將施工現場進行遮蓋。5、鋪好土工格柵后,鋪設上層填料,及時完成碾壓,避免長期暴曬,暴曬時間不宜超過 48個小時。6、每完成一層碾壓,要對回填場地(或路堤)填筑壓實度及高程、寬度進行檢查,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7、本工序施工完畢,必須達到設計要求的控制指標,對成品及半成品應采取保護措施后,方可轉入下道工序。第七節其他施工注意事項1、邊坡施工前,應將施工影響范圍內各建筑物、地下管道及地下管線位置精確定位,確保各建、構筑物(包括道路)、管線能正常17、建設后方可開工。2、完善施工過程中和施工后坡頂場地和坡面排水系統,防止雨污水等滲透至邊坡,應特別做好坡頂水池防水系統,防止滲漏,危及邊坡安全。3、邊坡位置和高度參數與現場不一致的,以現場為準,差異較大時,應通知地勘及設計人員進行現場處理。4、坡頂人行道欄桿高度不小于1.2M,具體形式由業主確定。5、如今后在邊坡坡頂和坡腳發生其它工程活動,應不對邊坡穩定性產生不利影響。施工進度計劃表(2015 年 4 月 1 日 2015 年 5 月 17 日)工程名稱:永川區中山路儲備地塊道路及配套管網工程施工單位:重慶市宏貴建設有限公司分部分項名稱單位工期2015 年 4 月2015 年 5 月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1 施工準備天8 邊 坡 擋護分部反包式土工格柵加筋土邊坡分項基礎工程天22 人工鋪設土工格柵(各層)天20 放置反包土袋(各層)天20 攤鋪填料(各層)天20 碾壓(各層)天22 檢查回填土壓實度和反包土袋坡面(各層)天22 鋼筋混凝土壓頂天7 清理、驗收天22 說明:本分部工程計劃2015 年 4 月 1 日開工,2015 年 5 月 17 日完工,總工期為47 日歷天;如遇停水、停電、雨季、氣溫等無法克服的外在原因造成無法施工或停工,則工期順延。編制人:審批人:編制日期:年月日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09-04
1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