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地下室底板大體積砼澆灌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6451
2022-08-11
12頁
124KB
1、第一節 砼的強度等級及工程量海亮大都匯項目11#樓地下室底板面積1300m2,地下室底板砼強度等級C40、S8,底板厚1.4m,包括電梯基坑及集水坑。砼量2100 m3左右,該地下室底板砼采用青海春發攪拌站供應商品砼,攪拌運輸車運送至現場,由砼輸送泵送入模澆筑。14、15軸之間,34、55軸之間設1000寬后澆加強帶。第二節 施工準備工作一、砼輸送泵結合工程的具體情況,該工程地下室底板澆灌,以后澆帶分三段澆灌,每段砼量700 m3,采用2臺砼輸送泵,綜合各種不利因素,一般施工時輸送量平均考慮,每臺砼輸送泵每小時輸送量為25m3,約需要14小時可以澆灌完畢。二、砼攪拌運輸車該工程施工根據其它工程2、搗制的經驗,每臺砼輸送泵均配備5臺攪拌運輸車,才能滿足砼輸送泵不間斷連續澆灌,共計用10臺砼攪拌運輸車。三、施工平面布置為了保證砼泵送順利進行,以確保施工現場道路暢通,便于砼的入模澆灌,現場由東向西澆筑,基坑四周道路暢通;可采用2臺汽車泵澆筑 四、施工勞動力組織為了保證底板連續按計劃施工,除上述提到的具體方法以外,很大程度取決于施工組織合理化,為此特制訂如下勞動組織計劃,從砼澆筑開始到最后完成,每日分兩個班次作業,每班工作時間8小時,其中包括必要的間歇時間。每一作業班次工種及勞動力配備情況如表一、表二,每班共計安排40人。表一:施工作業班工 種人數(人)砼工負責砼振搗14配合用工2抹灰工2車輛3、指揮工及放料3鋼筋工2木工2電工3抽水工2合計30表二:輔助人員及管理人員工種管理人員質檢員試驗機修后勤合計人數3人2人1人2人2人10人第三節 砼的澆灌本底板工程的基本特點是工程量大而集中,屬于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水化熱大、施工技術方案的主要著重點是:高度重視水化熱升溫問題,控制砼結構的內外溫差在規定的允許范圍25以內,安排并掌握好底板砼澆灌的工藝流程和澆灌強度,做到澆灌作業一氣呵成,不出現裂縫,確保混凝土的澆灌質量。一、施工準備做好混凝土施工的料具準備、技術準備和現場布置外,尚應注意做好附屬材料和輔助設備的準備工作,如足夠草袋二層約2500m2、防雨膠布、澆水器具及測溫器材等。二、施工方法為4、了控制好砼澆筑過程中產生的水化熱過高及砼內部與表面的溫差過大,在保證結構整體性的原則下:電梯坑局部加深處采取全面分層澆灌的施工方法,其它部位采取分段分層踏步式推進的澆筑方法,該分層澆灌的施工方法,要特別注意分層的時間間隔,要做到既有得散熱,又考慮到不出現施工冷縫。由商品砼廠家提供資料,砼采用水化熱低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摻粉煤灰,要求砼的初凝時間可達5個小時。總體的澆灌順序為:段、段、段二臺泵從東往西推進。1、底板采用分塊斜薄層分段澆灌,自然流淌,一次到頂的施工方法,每塊以后澆加強帶劃分,分層厚度約450,第一段長度為8m,以后每段長度為5m。2、當砼澆灌距磚側模約2m時,此時砼應靠磚側模下料,以5、使砼與前面澆灌砼之間形成凹槽,由于砼泌水從而在凹槽積水,及時用離心泵把水抽走,注意避免粗砼中的砂漿抽走,如下圖所示: 3、當砼即將初凝時,進行二次振搗,將運轉著的振動棒依靠自身的重量插入砼中,將砼中的多余的水份排出,如果振動棒拔出時留下的孔不能自行閉合,則不能進行二次振搗。 4、當砼初凝后而未有終凝時,在砼表面找平后,利用提漿機對砼表面進行收漿,充分防止砼干縮裂縫出現。三、混凝土生產與運輸混凝土配合比的選料要嚴格控制,水泥用525#礦渣硅酸鹽水泥、自來水、石子選用1030mm碎石,含泥量3%;砂選用中砂,含泥量1%;外加劑為粉煤灰(摻用量為水泥用量的15%)和高效減水劑。混凝土在攪拌機內有效攪6、拌時間不少于3分鐘。根據我公司的工程實踐經驗,上述外加劑的摻入可達到減水5%至10%,緩凝5h以上,同時滿足強度及抗滲等級不變等技術效果。同時,要嚴格控制各種原材料的配合比,其重量誤差限值為:水泥、摻加料2%;粗、細滑料3%;水及外加劑溶液2%;四、混凝土的機械振搗(1) 振搗分三組,每泵一組,一組共四臺振動棒。根據泵送砼自然形成一個坡度的實際情況,在每臺泵澆灌的前后各布置兩道振動器,每道二臺,第一道布置在砼的卸料點,主要完成上部砼的搗實,第二道布置在砼的坡腳處,確保下部砼的密實。隨著砼澆灌工作的向前推進,振動器也相應跟上,以確保整個高度砼的質量。(2) 縱橫交錯處鋼筋很多,很密,在頂部無法下7、棒,振動砼必須從側面入棒逐漸振搗密實。(3) 大體積泵砼,表面水泥漿較厚,在砼澆灌結束后要認真處理,在4-5h左右,初步按標高長括尺括平,在初凝前用鐵滾筒碾壓數遍,再用木蟹打磨壓實,以閉合收水裂縫,約12-14后,覆蓋兩層草包充分澆水潤濕養護。(4)振搗棒的操作,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搗過程中宜讓振搗棒上下略微抽動,使上下振動均勻,每點振搗時間以20至30S為準,確保混凝土表面不再明顯下沉,表面泛出灰漿為準。對于分層部位,振搗棒應插入下層5cm左右以消除兩層之間的接縫。五、混凝土的養護、保溫砼升溫階段,應創造散熱條件,不立即進行保溫,升溫溫階段結束,改散熱為保溫,立即突擊進行保溫養護。升溫階段8、澆水養護,升溫階段結束后立即在砼表面滿鋪袋并蓄水養護,預埋溫度測溫控制點,通過測溫器隨時監測溫度變化。六、防止溫度裂縫的技術措施1、熱工計算混凝土施工擬于2014年6月份進行,室外平均氣溫取20C。混凝土拌和溫度TC。每m3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及溫度、比熱詳見表一、表二。表一:每m3混凝土原材料重量(Kg)名 稱水水 泥粉煤灰砂石外加劑重 量17730580830105813.48表二:原材料溫度、比熱材料名稱重量(W)比熱(C)WC材料溫度TiWC(Kg)KJ/ KgKKJ/CTi(C)(KJ)水1774.2743.41611894.4水 泥3050.84256.2205124砂8300.849、697.21913246.8石子10580.84888.721815996.96砂石含水量324.2134192546合計2719.5248808.16則混凝土拌和溫度TCTC =TiWC/WC =48808.16/2719.52=17.94混凝土出罐溫度TI 因為混凝土攪拌機房為敞開式,所以TI =17.94混凝土澆筑溫度Tj=Ti +(Tq - Ti)( A1+ A2+ A3) Tq為環境溫度,Tq=20 A1,A2,A3為溫度損失系數 裝卸2次:A1=0.032*2=0.064 運輸30分鐘: A2=0.0037*30=0.111 澆搗十分鐘: A3=0.003*10=0.03 A1+A10、2+A3=0.205 Tj=17.94+(20-17.9)*0.205 =18.37混凝土絕熱溫升3d時水化溫度最大,故計算齡期3d的絕熱溫升。混凝土澆筑厚1.9m。每公斤525號礦渣水泥水化熱量Q=461Kj/Kg,單方水泥用量W=305 Kg,混凝土的比熱C=0.97 KJ/KgK,混凝土的密度=2400 Kg/m3 ,澆筑溫度Tj=18.373d時,查表573,m=0.3621-e-m=1-0.3623=0.638T=WQ(1-e-m)/C =305*461*0.638/(0.97*2400) =38.53()當澆筑層厚1.9 m時,查表576,=0.58T3 = T*=38.53*0.11、58=22.85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Tmax Tmax= Tj+T3 =18.37+22.85=41.22混凝土表面溫度Tb(t)保溫措施采用草袋覆蓋結合蓄水(深度10cm),計算中僅取水做保溫材料:保溫層隔熱系數=1/(i/i+1/q)其中i保溫材料厚度,水為0.1m i保溫材料厚度系數, 水為 0.58W/mk q空氣層傳熱系數, q=23W/m2k則=1/(0.1/0.58+1/23) =4.63 W/m2k混凝土的虛鋪厚度h=K/其中為混凝土導熱系數,取2.33(W/mk) K為計算折減系數,取0.666h/=0.666*2.33/4.63=0.335(m)則混凝土計算厚度H=h+2h/12、 h為砼實際厚度,取最大厚度1.9 m則H=1.9+2.335=2.57(m)T()= TmaxTq = 41.22-20=21.22表面溫度Tb()=Tq+4h(H- h)T()/H2 =20+4.335(2.57-.335) 21.22/2.572 =29.62結論: 混凝土中心最高溫度與表面之差Tmax-Tb()=41.22-29.62=11.625 砼表面溫度與大氣溫差(Tb()-Tq)=29.62-20=9.6225,亦符合規范要求。故不需采取其他措施,即可滿足大體積砼澆筑的溫度要求。2、砼測溫工作 測溫點布置測溫管采用25鋼管,下端砸扁加焊,上端用木塞封閉200至500水柱。水柱中13、心距承臺分別為(1/3)h-100,(2/3)h-100,h-100,(h為底板厚度),即一作用于可沿澆筑高度測量底部、中部及表面的溫度,平面布置在邊緣和中部。采用熱電偶溫度計進行測量,測點距邊角和表面應大于50mm。在砼溫升階段4h測一次,溫降階段8h測一次,則時測大氣溫度。在測量過程中發現溫差超過25時,應迅速采取有力措施,以防止砼產生太大溫差應力導致裂縫。在澆筑砼時,將測溫計放置于管內,定時做好記錄,以便掌握砼的溫差及時調整砼的溫度和時間,便于分析問題,并繪制時間溫度線。測溫工作程序為:預埋測溫管砼澆灌放入溫度計測溫度時間記錄預估計砼強度處理方法。3、降低水化熱,降低混凝土溫度的技術措施14、。 砼配料中摻加粉煤灰以減少水泥用量和降低水化熱,通過盡可能摻加粉煤灰爭取減少水泥用量1520%,這是降低水化熱升溫,使底板順利施工最有效的安全保障。 混凝土配料中使用高效減水劑,連同粉煤灰的使用,可使每立米砼的水泥用量控制在350kg以內。 降低砼入模溫度。預拌砼在攪拌前對原材料進行涼處理,進入現場時,用涼水噴淋罐車外皮降溫,要做到砼入模溫度不高出大氣溫度。 嚴格控制好砼的塌落度,砼的塌落度控制在1214CM之間。第四節 加強帶與內墻相連的柱施工1、加強帶施工要求底板砼澆灌后一星期施工,澆搗前整個砼表面的浮漿鑿清形成毛面,清除垃圾及雜物,并隔夜澆水潤濕。2、填筑的砼摻入AEA微膨脹劑,要求填筑砼的強度等級比原結構提高510N/mm2,并保持不少于15d的潮濕養護。 3、留設后澆帶,加強帶宜采用網狀模板,能改善混凝土表面質量,使結構保持整體性,后澆加帶支模用2550鋼筋作骨架,內鋪雙層密目鋼絲網或快易收網。與上下層鋼筋焊接牢固。4、由于地下室部分墻砼強度與柱強度不同,要求柱兩側50cm用25鋼筋與墻筋焊實,加兩層密目鋼絲網作柱模。5、柱砼與墻砼同時澆搗,不同標號柱采用塔吊吊桶澆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