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合金腳手架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6540
2022-08-11
11頁
855.50KB
1、第一章 工程概況2一、工程概況2二. 一般說明2三. 編制依據2四. 材料選用3五. 移動式操作平臺搭、拆一般規定5六移動式操作平臺的構造、搭設及使用要求5七. 施工準備6八. 移動式操作平臺的拆除7第一章 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工程名稱:柔宇國際柔性顯示產業園項目1棟配套綜合樓、11棟門衛室幕墻工程 工程地址:深圳市龍崗區坪地街道 建設單位:深圳柔宇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建筑設計單位: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幕墻施工單位:深圳金粵幕墻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柔宇國際柔性顯示產業園綜合樓總高79.10m,共15層,標準層高4.5m。建筑外立面裝飾內容包括:主外立面橫隱豎明玻璃幕墻10965m2、2,最大高度為+71.9米;曲面鋁板線條10151m2,最大建筑高度為+79.1米;石材530平米,位于A、B棟首層踢腳;拉索玻璃幕墻3100平米,位于A棟裙樓13層,最大高度+16.2米,其余還有玻璃欄桿、雨棚等。本方案用于A棟綜合樓及屋面、B棟、三個小房子、連廊以及雨棚等的施工。二. 一般說明因本項目大部分樓棟首層室內層高為4.5米,主廠房高度6米?,F為了滿足安裝等工種的施工需要,決定采用移動式操作平臺進行施工。在移動式操作平臺搭、拆及安裝施工登高作業過程中,要認真貫徹執行現行安全生產方針、國家技術經濟政策,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確保質量,按照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3、80-2016,特制訂本技術方案。三. 編制依據1、 建筑施工腳手架實用手冊2、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3、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4、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5、 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6、 木結構設計規范GB50005-20037、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8、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20169、 建筑施工臨時支撐結構技術規范JGJ300-201310、 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200987號文)11、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93號12、 本工程設計4、圖紙13、 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四. 材料選用4.1 移動式操作平臺立柱、橫梁、護欄等全部采用全新航空鋁材6061-T6,圓通直徑50mm,壁厚2.0mm。4.2 木腳手板才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范GB50005中a級材質的規定。腳手板厚度不應小于20mm,兩端宜各設置直徑不小于4mm的鍍鋅鋼絲箍兩道。寬度、厚度允許偏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范GB50005-2003的規定;不得使用扭曲變形、劈裂、腐朽的腳手板。4.3可剎腳輪(1)、 腳輪必須有鎖緊裝置;(2)、 腳輪應有生產合格證明文件;(3)、 腳輪的承重必須滿足總荷載的需要。(4)、 主要材料參數/配件表【移動式操作平5、臺(鋁合金腳手架DRP101型號)】4.4 移動式平臺必須符合有關質量要求。五、移動式操作平臺搭設示意圖五.移動式操作平臺搭、拆一般規定5.1 搭設前應檢查所有材料是否符合要求。5.2 搭、拆移動式操作平臺必須由經安全教育持上崗證的架子工承擔,凡有高血壓、心臟病者不得操作。5.3 搭、拆作業人員不得喝酒,在搭、拆過程中不得開玩笑。 5.4 搭、拆作業穿著要靈便,禁止穿硬底鞋、高跟鞋、塑料鞋和帶釘的鞋。5.5 施工前,應逐級進行安全技術交底,落實所有安全技術措施和人身防護用品,未經落實不得進行搭、拆施工。 5.6 搭、拆使用過程中,鋼管不準觸及有電線路。 5.7 施工中發現存在缺陷和隱患時,必須6、及時解決。5.8 搭設移動式操作平臺時,嚴格控制施工荷載。5.9 因作業必需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防護設施時,必須經施工負責人同意,并采取相應的可靠措施,作業后應立即恢復。5.10 移動操作平臺上的操作工人作業時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連接平臺防護欄),穿防滑鞋。5.11 應設專人對腳手架進行時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糾正、避免大的事故的發生。5.12 在搭設腳手架的同時,必須設置登扶梯,嚴禁在腳手架上攀登。5.13 搭拆現場以及使用階段必須設專人看管,嚴禁非施工人員進入作業區域內。5.14 嚴禁將拆卸下來的材料和桿部件向地面拋擲。已吊至地面的架設材料應隨時運出拆卸區域,并堆碼整齊,保持現場文明7、。.六移動式操作平臺的構造、搭設及使用要求6.1 基本要求 【移動式操作平臺】平臺搭設高度H(m)2.223.22平臺縱向跨距la(mm)跨數n13501平臺縱向跨距lb(mm)跨數m2000115002立桿步距h(mm)1350防護欄桿高度h1(mm)10001000腳手板鋪設方式平行于平臺縱向腳手板類型木腳手板木腳手板橫桿材質類型圓通立桿截面類型圓通50*2mm圓通50*2mm材料型號6061-T66.2 工藝流程拉線放底座掃地桿固定腳輪立桿安裝橫桿安裝斜撐安裝照上述步驟,逐層向上安裝鋪腳手板裝設頂部欄桿6.3、搭設要求A 移動式操作平臺的輪子與底座平臺要連接牢固。B 橫架、橫杠、斜杠均要8、扣搭牢固。腳手板鋪設平整。C 移動式操作平臺橫向立面必須設置2M*4斜撐加固。6.4、注意事項(1) 底部移動的輪子在架體投入使用時,應當設置鎖止裝置,限制平面上移動。(2) 架體移動時,上部應沒有作業人員。 (3)如果上部全封閉后影響施工,必須有一部分位置敞開時,作業人員在敞開部位作業時,應當系掛安全帶,按照高掛低用的原則系掛安全帶。 (4) 決不允許攀登桿件上下。6.5 使用過程中的要求:A. 高處作業,發現有缺陷和隱患時,必須及時解決;危及人身安全時,必須停止作業。B. 高處作業中所用的物料,均應堆放平穩,不妨礙通行和裝卸。C. 拖動操作平臺時,應設10m警戒區,并應派專人現場指揮。嚴禁9、在操作平臺上有人時機械拖動。D. 禁止配電線路穿越移動式腳手架操作平臺,或沿平臺拉設。七. 施工準備7.1、操作平臺搭設完畢,應按規定對作平臺工程的質量進行檢查,經檢查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7.2操作平臺搭設好后,應由單位工程負責人組織技術安全人員進行檢查驗收。7.3驗收時應具備下列文件:(1)、 根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要求所形成的施工組織設計文件;(2)、 操作平臺構配件的出廠合格證或質量分類合格標志;(3)、 操作平臺工程的施工記錄及質量檢查記錄;(4)、 操作平臺搭設過程中出現的重要問題及處理記錄,7.4操作平臺工程的驗收,除查驗有關文件外,還應進行現場檢查,檢查應著重以10、下各項,并記入施工驗收報告。(1)、 構配件和加固件是否齊全,質量是否合格,連接和掛扣是否緊固可靠;(2)、 操作平臺在移動中及移動到施工位置后是否按要求恢復到原位;(3)、 平臺是否超載;架上嚴禁堆放或搬運材料物品,雜物要及時清理。(4)、 桿件相交位置符合節點的規定(5)、 垂直度及水平度是否合格八. 移動式操作平臺的拆除8.1 拆除移動式操作平臺時,應由專人負責監護。 8.2 拆除移動式操作平臺前,應將平臺上的留存材料,雜物等清除干凈。 8.3 平臺拆除順序一般為板材欄桿剪刀撐橫桿立桿,按自上而下先裝者后拆,逐步拆除,一步一清。不準上下同時拆除。 10.4 拆下的桿件和配件分類堆放,運至11、室外。并及時按品種、規格放整齊。 九、安全保障措施1、 操作平臺移動時必須距離臨邊一定距離,并派專人看護;2、 移動中禁止突然啟動加速,必須平穩、緩慢前進;3、 定期檢查腳手架操作平臺,發現問題和隱患,在施工作業前及時維修加固,以達到堅固穩定,確保施工安全。4、 操作平臺嚴禁鋼竹、鋼木混搭,禁止盤扣、繩索、鐵絲、竹篾、塑料篾混用。5、 操作平臺搭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正確使用安全帽、安全帶、穿防滑鞋。6、 操作平臺嚴禁存在探頭板,鋪設腳手板及作業時,應盡量使施工荷載內、外傳遞平衡。7、 保證腳手架操作平臺體的獨立性、整體性,不得與塔吊、升降機、外腳手架一并拉結,不得截斷架體。8、 嚴格控制施工12、荷載,腳手板不得集中堆料施荷,且每邊均勻堆放,施工荷載不得大于3kN/m2,確保較大安全儲備。9、 作業層設置可靠的防護柵欄、擋腳板,防止墜落物體傷人。移動操作平臺拆除技術措施1、 拆架前:(1)、 應全面檢查操作平臺的盤扣連接、支撐體系等是否符合構造要求;(2)、 應根據檢查結果補充完善施工組織設計中的拆除順序和措施,經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實施;(3)、 應由單位工程負責人進行拆除安全技術交底;(4)、 應清除操作平臺上雜物及地面障礙物。2、 拆架時應劃分作業區,周圍設繩綁圍欄或豎立警戒標志,地面應設專人指揮,禁止非作業人員進入。3、 拆架的高處作業人員應戴安全帽、系安全帶、扎裹腿、穿軟底防滑13、鞋。4、 拆架程序應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則,即先拆拉桿、腳手板、斜撐,而后拆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立桿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則依次進行。嚴禁上下同時進行拆架作業。5、 拆除時要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當解開與另一人有關的結扣時,應先通知對方,以防墜落。6、 拆架時嚴禁碰撞腳手架附近電源線,以防觸電事故。7、 在拆架時,不得中途換人,如必須換人時,應將拆除情況交代清楚后方可離開。8、 拆下的材料要徐徐下運,嚴禁拋擲。運至地面的材料應按指定地點隨拆隨運,分類堆放,“當天拆當天清”,拆下的構配件應按建筑施工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程JGJ231-2010的規定及時檢查、整修與14、保養,并應按品種、規格分別存放。9、 當天離崗時,應及時加固尚未拆除部分,防止存留隱患造成復崗后的人為事故。安全管理1、 搭設前應檢查所有材料是否符合要求;2、 搭拆移動操作平臺必須由專業架子工擔任,并按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036)考核合格,持證上崗。上崗人員應定期進行體檢,凡不適于高處作業者,不得上移動操作平臺操作;3、 施工前,應逐級進行安全技術交底,落實所有安全技術措施和人身防護用品,未經落實不得進行搭、拆施工。搭拆、使用過程中,鋼管不準觸及有電線路;4、 搭拆移動操作平臺時工人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搭拆作業人員不得喝酒,在搭、拆過程中不得開玩15、笑;5、 操作層上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6、 臨街搭設的移動操作平臺外側應有防護措施,以防墜物傷人;7、 在平臺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8、 沿移動操作平臺外側嚴禁任意攀登;9、 作業層腳手板應鋪滿、鋪穩,不得有空隙和探頭板;10、 作業面下方不得設作業面,進行垂直交叉作業,以免發生物體打擊;11、 嚴格按照規定的構造尺寸進行搭設,控制好立桿的垂直偏差和橫桿的水平偏差,并確保節點連接達到要求;12、 操作平臺工作時將其滾動部分固定住及支撐牢固。移動前,架上的材料、工具以及施工垃圾等應清除干凈,移動時應有防止傾倒的措施;13、 操作平臺上操作人員應盡量減少,作16、業時不得多人集中在一個跨距內,作業平臺上作業人員應使用安全帶,安全帶應掛在牢固的結構上,安裝人員必須配工具袋和工具掛鉤;14、 操作平臺必須設置安全警示牌,表明平臺面積、高度及最大承載量;15、 操作平臺每次拖移時應有專人指揮,專人觀測,先試拖12m后,對架子變形情況進行檢查,確認無變形后方可正式拖移。拖移定位后應對操作平臺的變形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無變形后方可使用;16、 作業平臺應設置扶手或防護欄桿,布置登高爬梯,不得爬架子上下;17、 在作業面上作業時,操作人員不得位于平臺一側,以免平臺承受側向力過大,發生傾翻。嚴禁操作人員在平臺上打鬧嬉戲;18、 操作平臺搭設完畢要經過安全員驗收合格17、后方可使用,移動操作平臺的日常使用管理要有專人負責,定期檢查,移動操作平臺不得超載,多余物件隨時清理,各部件連接節點,由專人按規定時間檢查。移動式操作平臺使用注意事項1、 操作平臺必須在平整的地坪上使用,嚴禁在有坑洼或斜坡上使用;2、 操作平臺嚴禁超荷載使用及單點受力以免造成傾斜;3、 操作平臺移動時嚴禁操作人員站在工作平臺上。架體定位后要把可剎輪剎牢以防移動,同時必須把四角穩定支撐腳固定牢;4、 在操作平臺上施工時,必須系好安全帶,扣好保險鉤;5、 在使用操作平臺時,嚴禁拆除架體上的扶手欄桿及任何桿件;6、 定期查驗架體的連接件、螺絲、焊接點和滑輪是否完好。并及時修復;7、 施工人員上下平臺18、必須從架體內側爬梯上下。嚴禁從架體外側攀登上下;8、 禁止配電線路穿越移動式腳手架操作平臺,或沿平臺拉設;9、 未經許可,外單位不得使用。十、應急預案1、 目的提高整個項目組對事故的整體應急能力,確保意外發生的時候能有序的應急指揮,為有效、及時的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減少經濟損失,保護生態環境和資源,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制定本預案。2、 應急領導小組及其職責(1)、 應急領導小組由組長、副組長、成員等構成。(2)、 領導各單位應急小組的培訓和演習工作,提高應變能力。(3)、 當發生突發事故時,負責救險的人員、器材、車輛、通信和組織指揮協調。(4)、 負責準備所需要的應急物資和應急設備。(19、5)、 及時到達現場進行指揮,控制事故的擴大,并迅速向上級報告。3、 應急反應預案(1)、 事故報告程序事故發生后,作業人員、班組長、現場負責人、項目部安全主管領導應逐級上報,并聯絡報警,組織搶救。(2)、 事故報告事故發生后應逐級上報:一般為現場事故知情人員、作業隊、班組安全員、施工單位專職安全員。發生重大事故時,應立即向上級領導匯報,并在24小時內向上級主管部門作出書面報告。(3)、 現場事故應急處理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事故主要有:機具傷人、火災事故、雷擊觸電事故、高溫中暑、中毒窒息、高空墜落、落物傷人等事故。1)、 火災事故應急處理:及時報警,組織撲救,集中力量控制火勢。消滅飛火疏散物資20、減少損失控制火勢蔓延。注意人身安全,積極搶救被困人員,配合消防人員撲滅大火。2)、 觸電事故處理:立即切斷電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絕緣工具把電線挑開。傷員被救后,觀察其呼吸、心跳情況,必要時,可采取人工呼吸、心臟擠壓術,并且注意其他損傷的處理。局部電擊時,應對傷員進行早期清創處理,創面宜暴露,不宜包扎,發生內部組織壞死時,必須注射破傷風抗菌素。3)、 高溫中暑的應急處理:將中暑人員移至陰涼的地方,解開衣服讓其平臥,頭部不要墊高。用涼水或50%酒精擦其全身,直至皮膚發紅,血管擴張以促進散熱,降溫過程中要密切觀察。及時補充水分和無機鹽,及時處理呼吸、循環衰竭,醫療條件不完善時,及時送醫院治療。4)、 其他人身傷害事故處理:當發生如高空墜落、被高空墜物擊中、中毒窒息和機具傷人等人身傷害時,應立即向項目部報告、排除其他隱患,防止救援人員受到傷害,積極對傷員進行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