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表層施工方案(11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6595
2022-08-11
10頁
39.43KB
1、1 .編制目的為確保高質量高標準的完成成綿樂第五標段的路基表層填筑施工任務。明確基床表層級配碎石施工作業的工藝流程、操作要點和相應的工藝標準,指導、規范路基床表層級配碎石施工。特編制此方案2 .編制依據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鐵路路基設計規范(TB10001-2005)DK171+535DK172+760區間路基設計圖成綿樂路基工程設計專用圖3適用范圍適用于成綿樂鐵路客運專線第五標段路基(DK171+550DK172+760)廠拌級配碎石施工。4.工程數量本段路基表層填筑級配碎石(含過渡段)8525.7m3。全部采用廠制生產。5.工程機械及人員配置攤鋪機12、臺,壓路機2臺,灑水車1臺,裝載機1 臺,自卸汽車6臺。技術負責:李元勇,質監員:杜孝偉,試驗員:嚴一秀 ,安全保通員:吳紹林,施工員:陳志偉。普工、技工1030人。6作業準備應在開工前組織技術人員認真學習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閱讀、審核施工圖紙,澄清有關技術問題,熟悉規范和技術標準。制定施工安全保證措施,提出應急預案。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對參加施工人員進行上崗前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7技術要求7.1水泥級配碎石的拌和全部在拌和廠集中廠拌。7.2施工前按設計提供的配比進行室內試驗,確定施工配合比。 混合料的配合比應保證混合料的無側限抗壓強度能達到設計要求。7.3 在大面積填筑前,根據3、初選的攤鋪、拌和、碾壓機械及試生產出的填料,在選取長度不小于100m的地段進行填筑壓實工藝試驗,確定工藝參數,并報監理單位確認。8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8.1施工程序每個施工單元為一個完整的作業區,包含四個區段:填土區段、平整區段、碾壓區段、檢測區段。施工程序為:施工準備填筑試驗段確定工藝驗收下承層測量放樣集中拌和運輸填土攤鋪平整碾壓養生檢驗驗收8.2 工藝流程驗收基床底層區段攪拌運輸區段攤鋪碾壓區段檢測修整階段測量放樣檢驗修整基床底層拌合運輸碾壓修整養護攤鋪檢測試驗試驗9施工要求9.1施工準備施工前應做好級配碎石備料工作,拌合場內不同粒徑的碎石、砂礫等集料應分別堆放。基床表層級配碎石必須采用廠拌4、法施工。拌和設備應計量準確,混合料必須進行材質及級配試驗,材質及級配均要符合設計和規范的要求。正式拌合前,調試廠拌設備。基床表層填筑前應檢查基床底層幾何尺寸,核對壓實標準,不符合標準的基床底層應進行修整,達到基床底層驗收標準。在大面積填筑前,應根據初選的攤鋪、碾壓機械及試生產出的填料,進行現場填筑壓實工藝試驗,確定填料級配、施工含水率、混合料顆粒密度、松鋪厚度和碾壓遍數、機械配套方案、施工組織等工藝參數。 9.2施工工藝填筑前對所需的材料作全面的檢查,并提前作好儲料的一切準備工作,并有足夠的儲料場和儲料設備,保證基床表層的正常鋪筑。驗收基床底層:基床表層填筑前應檢查基床底層幾何尺寸,核對壓實標5、準,不符合標準的基床底層應進行修整,達到基床底層驗收標準。測量放樣:在施工現場附近引臨時水準點,報監理審批,嚴格控制標高;按10m一樁,放中線和邊線,設置鋼絲繩基準線。拌和:級配碎石混合料用級配碎石拌和設備在拌和廠集中進行拌和,混合料需拌和均勻,采用不同粒徑的碎石和石屑,按預定配合比在拌和設備內拌制級配碎石混合料。在正式拌制級配碎石混合料之前,必須先調試所用的廠拌設備,使混合料的顆粒組成、級配和含水量都能達到規定的要求,并通過試驗段的試拌、試鋪總結的各種施工參數進一步合理的調整和確定拌和需要各種級配的碎石數量,以使基床表層的級配碎石填層具有更好的強度和剛度。運輸:裝料時,車要有規律的移動,使混6、合料在裝車時不致產生離析。采用大噸位自卸車運輸。并保證足夠的運輸車輛,確保攤鋪機能夠不間斷的連續攤鋪。車輛運輸過程中用防水蓬布覆蓋。運料汽車在攤鋪機前10-30cm處停住,不得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汽車掛空擋,靠攤鋪機推動前進,以確保攤鋪層的平整度。 攤鋪:攤鋪時以日進度需要量和拌和設備的產量為度,合理計算卸料需要量。根據水泥終凝時間的要求,一般攤鋪長度不超過100米。根據本段路基的施工特點,分兩層攤鋪作業,每層分別壓實后為20cm(以路基中線為準)。每段攤鋪長度為100米,左右交錯進行攤鋪(見附圖)。基床表層下層的級配碎石的攤鋪可采用攤鋪機或平地機進行,頂層必須用攤鋪機攤鋪。每層的攤鋪厚度應7、按工藝試驗確定的參數嚴格控制。用平地機攤鋪時,必須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網控制填料量,方格網縱向樁距不宜大于10m,橫向應分別在路基兩側及路基中心設方格網樁。用攤鋪機攤鋪時,應根據攤鋪機的攤鋪能力及拌和廠的拌和能力配置運輸車輛,使攤鋪機的攤鋪作業能夠不間斷的連續進行。碾壓:采用重型光輪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按實驗段確定的碾壓遍數和程序進行壓實,使其達到規定壓實度,且表面須平整,各項指標符合設計要求。直線地段,應由兩側路肩開始向路中心碾壓;曲線地段,應由內側路肩向外側路肩進行碾壓。碾壓遵循先輕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則。各區段交接處應相互重疊壓實,縱向搭接壓實長度不小于2.0m,縱向行與行之間的輪跡重疊不小于8、40cm,上下兩層填筑接頭應錯開不小于3.0m。檢測:每層施工完成后進行自檢,合格后報驗監理工程師抽檢的質量檢測系統,嚴格按照規范要求的試驗方法、試驗點數、檢驗頻次,逐層分段、分部進行試驗檢測。拌和、運輸、攤鋪、碾壓、檢測這一系列作業,需要在工藝性試驗中確定工藝流程,這之中要根據混合料的初凝時間,組織好一個作業段的施工,并制定相關標準,如碾壓遍數,作到達到要求的遍數,經一次檢驗能夠合格。各類填料及壓實標準應符合規定,凡檢驗不合格者,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10材料要求基層表層級配碎石采用的碎石粒徑、級配及材料性能應符合鐵道部現行客運專線基層表層級配碎石暫行技術條件的規定。級配碎石和級配砂礫石必9、須嚴格控制0.5mm以下細集料的含量及其液限和塑性指數。選用品質優良的原材料是確保級配碎石質量的基礎。要確保篩選并按比例混合組成的級配碎石混合料的粒徑、級配及品質指標符合規定的要求。基床表層填料采用級配碎石,其規格應符合下列要求:(1)粒徑大于1.7mm的集料的洛杉磯磨損率不大于30%。(2)粒徑大于1.7mm的集料的硫酸鈉溶液浸泡損失率不大于6%。(3)粒徑小于0.5mm的細集料的液限不大于25%,其塑性指數小于6。(4)不得含有粘土及其它雜質。級配碎石的粒徑級配應符合下表中規定基床表層級配碎石粒徑級配范圍表方孔篩孔邊長(mm)0.10.51.77.122.431.545過篩質量百分率(%)10、0573213464175679182100100基床表層填料材質、級配必須經室內試驗及現場填筑壓實工藝試驗,保證其孔隙率、地基系數、變形模量及動態變形模量符合設計要求并確定填筑工藝參數,方可正式填筑。11質量控制及檢驗11.1質量控制11.1.1級配碎石施工工程質量控制要點主要為五個方面:原材料(級配碎石、水泥);配合比;含水量控制;施工過程控制;壓實度(通過試驗段確定適宜的施工參數)。11.1.2級配碎石的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11.1.3填筑前按設計提供的配比進行室內試驗,確定施工配合比。級配碎石的配合比應保證混合料的無側限抗壓強度及壓實質量能達到設計要求。11.1.4路堤填筑級配碎石施工11、中,拌合料的均勻性是關鍵因素,應嚴格控制拌合過程中的施工質量,確保拌合料的均勻性。11.1.5對初步確定使用的混合料,應進行重型擊實試驗,計算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并進行7d無側限抗壓強度的試驗,無側限抗壓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11.2 質量檢驗按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TB10102)、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和成綿樂客運鐵路專線工程有關規定的試驗方法檢驗。各種集料進場過程中,每2000m3進行一次顆粒級配檢驗,并進行試配混合料的顆粒級配、顆粒密度、重型擊實的最大干密度、最優含水率試驗,基床表層級配碎石同時進行黏土團和其他雜質含量的檢驗(其他項目每料場抽12、樣檢驗不少于3次),過渡段級配碎石同時進行針狀和片狀顆粒含量、質軟易碎顆粒含量、黏土團及其他雜質含量檢驗,其檢測指標符合設計要求。每工班生產混合料前測定粗細集料的含水率,換算施工配合比。級配碎石混合料拌和生產過程中,隨時觀察目測混合料級配和含水率變化情況,正常情況下,每一工作班抽檢三次(每次不大于2000m3),第一次必須在拌和開始時檢驗,如發現生產過程有異常,增加抽查試驗次數,根據顆粒級配、含水量、水泥含量檢測信息及時調整配料比例,使混合料符合要求。檢驗方法:在料場抽樣進行室內試驗,并在每層的填料過程中目測檢查級配有無明顯變化。Evd測試Evd動態變形模量測試基本原理:利用落錘從一定高度自由13、下落在阻尼裝置上,產生的瞬間沖擊荷載,通過阻尼裝置及傳力系統傳遞給直徑300mm的承載板,在承載板下面(即測試面)產生的動應力,使承載板發生沉陷s即承載板振動的振幅,由沉陷測定儀采集記錄下來。沉陷值s越大,則被測點的承載力越小;反之,越大。Evd動態變形模量測試儀的標定:出廠前標定,每年標定一次,修理后標定,使用者每三個月校驗標定記錄中的落錘落距。基床表層填筑壓實質量控制標準、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壓實標準級配碎石檢測頻次和取樣部位地基系數K30(MPa/m)190在表層頂面每100m檢測4點,距路基邊2m處左右各1點,中間2點。孔隙率n18%每層沿縱向每100m檢測6點,距路肩邊線1.5m處左右14、各2點,路基中部2點。動態變形模量Evd(MPa)55每層沿縱向每100m檢測6點,距路肩邊線1.5m處左右各2點,路基中部2點。摻加水泥的級配碎石存在凝固的問題,采用灌砂或灌水法檢驗孔隙率,要考慮檢驗不合格時有繼續進行碾壓的時間。要求針對級配碎石生產能力、初凝時間、攤鋪碾壓設備等條件,計劃好一個循環工作段。在該段從級配碎石的拌合、運輸、攤鋪碾壓、孔隙率檢查要在初凝要求的時間內完成,并留有補壓的余地。基床表層外形尺寸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序號項 目允 許 偏 差施工單位檢驗數量檢驗方法1中線高程10mm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5點水準儀測2路肩高程10mm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15、5點水準儀測3中線至路肩邊緣距離0,20mm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5處尺量4寬度不小于設計值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5處尺量5橫坡0.5%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5個斷面坡度尺量6平整度不大于10mm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10點2.5m長直尺量7厚度-20mm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3點水準儀測量12安全及環保要求12.1安全要求12.1.1施工區域應設警示標志,嚴禁非工作人員出入。12.1.2施工中應對機械設備進行定期檢查、養護、維修。12.1.3為保證施工安全,現場應有專人統一指揮,并設一名專職安全員負責現場的安全工作,堅持班前進行安全教育制度。12.1.4級配碎石施工中,制訂合理的作業程序和機械車輛走行路線,現場設專人指揮、調度,并設立明顯標志,防止相互干擾碰撞,機械作業要留有安全距離,確保協調、安全施工。12.2環保要求12.2.1施工中,減少甚至避免揚塵,對施工運輸便道、場地經常灑水防塵。12.2.2行駛車輛只能在便道和施工場地內行駛。 12.2.3生產中的廢棄物及時處理,運到當地環保部門指定的地點棄置。12.2.4按環保部門要求集中處理試驗及生活中產生的污水及廢水。中鐵二局成綿樂工程指揮部第一項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