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土石方開挖施工專項方案(1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6773
2022-08-11
15頁
46.89KB
1、安定至普洱(團結)公路第二合同段(k4+800-k13+000 段)路基土石方開挖施工專項方案編制:日期:審核:日期:重慶市黃浦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安普公路第二合同段項目經理部路基土石方開挖專項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安定至普洱(團結)公路工程第二合同段兩階段施工圖設計圖紙及參考資料2、安定至普洱(團結)公路工程招標文件;3、安定至普洱(團結)公路工程資格預審文件;4、交通部頒技術標準、技術規范、施工規范及驗收評定標準等;5、合同文件及相關規章制度;6、施工現場實際情況;7、工程施工環境及環境保護要求;8、本公司擁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管理水平、現有的技術裝備力量和多年積累的同類工程的施工經2、驗。二、編制原則1、滿足指導性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2、嚴格執行合同條款中的各項要求;3、根據工程特點、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流程及銜接;4、技術經濟方案的比選應選最優方案;5、堅持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力求技術先進、科學合理和經濟適用的原則;6、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和物質條件,協調好與地方的關系。7、加強機械化施工能力,加開工程進度,確保工程質量;8、堅持環境保護和文明施工,確保實現安全生產目標。二、工 程 概 況 概 述普洱市安定至普洱(團結)公路第二合同段起點K4+800 起于景東縣中所村川河東岸,終點于k13+000 止于文井鎮,本標段共8.2 公里。全線主要技術指3、標如下:段落名稱公路等級景東至文東高速公路起訖里程K4+800K13+000 路線長度(km)8.2 設計速度(km/h)80 路基寬度(m)24.50 行車道寬度(m)212.25 圓曲線最小半徑(m)750 平曲線占路線總長(m)56.804 最大縱坡%3.98 最短坡長(m)380 豎 曲 線 最 小 半徑凸形11310.32 凹形8000 1、當地氣候、地質等條件普洱市安定至普洱(團結)公路第二合同段位于普洱市景東縣文井鎮境內,其地理位置為東經1005321.26”1005903.95”、北緯 242432.26”240907.74”之間,路線總體由北向南布設。景東縣位于云南省西南部,4、普洱市北端,橫斷山脈南端,地形北窄南闊,由低到高分布著谷地、丘陵、山地,屬深切割中山地貌,嶺高、坡陡、谷深是其基本特點。本合同段的主要河流川河屬紅河水系。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因海拔高差懸殊,具有垂直變化明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集中、干濕分明、雨熱同季、干涼同步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8.3,年平均相對濕度77%,年平均降雨量1086.7 毫米,年均日照2131.6 小時,無霜期 355 天。本合同段處于侵蝕堆積地貌區。路線范圍內主要分布第四系沖洪積層及上第三系上新統巖層。第四系沖洪積層巖性以圓礫、卵石及粉土、粉質粘土為主,多呈稍密狀態,粉質粘土多呈可硬塑狀態,一般厚度6.5 14.2 米,5、局部達25 米,上第三系上新統巖層以粘土巖為主,半成巖。本合同段設計有中橋5 座,小橋22座,通道涵 8 座,灌溉涵 13 座,跨線橋 1 座,抗滑樁 78 棵。其余均已填方路基,路基填筑高度為4m至 10m。本合同段第四系覆蓋層較厚,第三系地層埋藏深度大,地下水位埋藏相對淺,對橋梁施工及路基施工影響大,工程地質條件差,本合同段須注意的問題主要為:地層力學性質較差,注意表層軟弱土的換填和加強排水。2、主要工程數量合同段路主要工程數量:(1)路基土石方工程A、路基挖方:66681m3;B、路基填方:1317049 m3;C、利用填方:59689m3;D、借土填方:1257359 m3;E、軟基換6、填砂礫:84708m3;F、軟基換填片石:134024 m3;G、碎石土墊層:83410 m3;H、碎石墊層:61287m3;I、土工格柵:334242 m2;(2)合同工期合同段合同工期為30 個月。三、路基工程施工方案1、路基工程根據地形條件,由路基施工隊組織施工。根據土方調配方案和施工順序,選擇最佳的挖方作業面,采用“橫向分層、縱向分段、兩端同步、階段掘進”的方式施工。路塹高邊坡土石方施工嚴格遵循從上至下,順序逐級開挖。做到開挖一級,防護加固一級,對于土方邊坡開挖,不得采用爆破施工,山體表層土及全風化巖層采取推土機或配裂土器的大功率推土機直接進行開挖、清運;對于石方邊坡開挖,以小型及松動7、爆破為主,接近路塹邊坡工程部位嚴禁采用大爆破,并且,要求距設計坡面至少不小于1m 范圍內一律采用光面控制爆破。對風化破碎的巖體,采用預裂爆破,再用人工修鑿,開挖后及時進行防護。運土距離較近時采用推土機施工;運距較遠時用挖掘機配合自卸汽車或用推土機、裝載機配合自卸汽車施工。路基填筑采用“劃格上土,掛線施工,推土機配合人工整平”分區段平行作業。采取“四區段、八流程”施工方法流水作業。采用機械挖裝,自卸汽車運輸,推土機整平、振動壓路機壓實。路基填筑采用重型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橋涵結構物臺后回填合格的透水性材料,分層填筑,邊角部位采用高性能手持液壓沖擊夯等小型機具進行夯實,避免橋頭跳車現象。2、路基工8、程施工方法路基施工要求按公路土工試驗規程 的要求進行填方材料的各項標準土工試驗;并根據路基填料不同選取路基做試驗段,以選定合理的壓實工藝參數、填層厚度、壓實機械的組合方式、壓實遍數等數據,以此作為路基填筑施工的依據。路基填筑前,根據總體進度安排,分期、分批、分段進行基底清理工作。當原地面自然橫坡陡于1:5 的斜坡面填筑路堤時,路堤基底挖成臺階形式,臺階寬一般情況下為2.04.0m,臺階做成 4的向內橫坡。保證修整路基邊坡后的路堤邊緣有足夠的壓實度,路基填筑時每側超寬 30cm。不同土質的填料應分層填筑,且應盡量減少層數,每種填料層總厚不得小于500mm。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頂面最后一層的壓實層厚9、度不應小于lOOmm。一般最大松鋪厚度不應超過300mm,最小壓實厚度不應小于100mm。3、路基施工方法石方施工設備的配置挖方運距在 100m 以內采用推土機推運,超過100m 以上采用挖掘機裝車配合自卸汽車運輸施工,填方采用小型推土機配合平地機平整,振動壓路機碾壓成型。路基施工的準備工作組織技術人員認真閱讀設計圖紙和技術資料,熟悉合同文件和技術規范。組織有關人員對路線走向,取土場及棄土場的位置、地形地貌、道路交通、橋梁涵洞位置、地質水文狀況、水準點及控制樁等進行全面的調查、核對。做好現場布置及臨時設施的施工、維護、修建施工便道。恢復路線中、邊線,包括路基坡頂、坡腳、邊溝、紅線、棄土場、借土10、場、涵洞位置、打樁標明后報監理工程師檢查。開挖邊溝和橫溝(每20m 設一道),排除地表水,在放填方段坡腳線時,每側應按橫斷面圖加寬50cm。將用作路基填方的土樣按規范要求送中心試驗室進行標準擊實試驗,計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進行液塑限,塑性指數,有機質含量、CBR值,顆粒分析等試驗,并編寫開工申請報告,報監理工程師審批。在路基占地范圍內和取土場范圍內進行場地清理,清除表土、雜草、樹根、淤泥、拆除障礙物。清場后填土區的地表用壓路機及時碾壓,達到技術規范規定的壓實度,報工程師審批。在棄土場及路基兩側的紅線范圍內沿線開挖臨時排水溝渠,修建臨時排水設施,以保持施工場地處于良好的排水狀態,以防止工11、程或附近農田受沖刷、淤積。試驗路段施工試驗路開工前28 天,將用于試驗路填筑的材料進行所需的各種試驗。包括土的液、塑限、塑性指數、顆粒分析、CBR值、重型擊實試驗、最佳含水量試驗。將試驗室所做的試驗結果以及試驗路堤施工方案,施工位置、設備及人員組織,各種記錄表格的格式報監理工程師審批。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后,在所選定的樁號上進行填石試驗路填筑,填筑長度一般在100m 左右(全幅),做好試驗段各種原始數據記錄,為最后試驗路資料的整理提供數據。現場試驗應進行到能有效地使該種材料達到規定地壓實度為止。試驗時應記錄:壓實設備的類型、合理的機械配備方式;壓實遍數及壓實速度、各工序的組合形式;材料的松鋪厚度、12、施工現場的最佳含水量等,將數據整理成文,報監理工程師批準,作為以后該種填料進行全面施工的依據。用于填方的每種類型的材料都應進行現場壓實試驗。路基清表填方路基路基填筑前,根據總體進度安排,分期、分批、分段進行基底清理工作,應將表層30cm 厚的腐植土清除,挖方路基表層 30cm 腐植土清除或用于填方邊坡或碎落臺種植土。多余清表土棄于指定區域。基底處理路基填筑前基底采用2000KN.m強夯處理施工,施工前對地基土進行相關試驗,根據地形情況每隔50-100m 取一處進行土樣分析。確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以指導地基夯實施工。2000KN.m強夯錘重可采用 1520T,直徑 2m2.5m 的圓柱形鋼13、錘,處理寬度為基地寬度加2m。強夯前先整平碾壓,施工時采用第一、二遍點夯、第三遍滿夯的施工順序,每一遍的間隔時間為 5 天,一、二遍點夯完平均點距為5m(2.5d)。第一遍點夯施工時,采用隔樁錯排夯擊,夯點間距橫向采用10m,豎向 5m,夯擊次數一般為8 次(具體按最后兩擊夯沉量確定),夯擊完成后整平壓實;第二遍夯擊點位于第一遍夯點之間,夯擊次數一般為8 次(具體按最后兩擊夯沉量確定);點夯最后兩擊平均夯沉量不大于 2cm。滿足上述條件后,整平壓實后進行第三遍滿夯,第三遍采用 500KN.m夯能滿夯夯平,每點夯擊3 次,夯痕以 1/2D 搭接。夯擊過程中出現彈簧土情況,則在夯坑內填片石擠淤。填14、石路基 測量放線及清表每層填石上料前,采用全站儀進行測量放樣,準確放出中線、邊線位置。清表:清除地表雜物、草皮和樹根,同時開挖兩側排水溝、截水溝等,完善排水系統。填料要求填石路基的石料強度不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徑不超過層厚的2/3。路床頂面以下80cm 范圍內填筑最大粒徑不得超過10cm 的填料并分層壓實。施工順序填石路基施工順序:石料檢測合格運料堆料攤鋪大粒徑料破碎人工局部找平補充細料碾壓質量檢查對不合格路段進行整改下一層施工。填石路基分層厚度不大于50cm,石塊最大粒徑滿足規范要求,后回填砂礫并壓實。低填及挖方區路基段對于淺挖路段或者土質挖方路段,應在路槽以下超挖50 厘米,再進行回15、填壓實。路堤高度小于等于1.5 米的低填路基,應檢測路面以下 0-80 厘米的天然密實度,如果未能達到96%,應開挖后回填碾壓處理。低填淺挖硬質巖地基路段路床范圍可不處理。半填半挖路基為增強路堤的穩定性及避免差異沉降的產生,土質路段橫向半填半挖路基的挖方半幅應在路槽下超挖80cm 后再回填壓實,以減少路基橫向的不均勻沉降。填土高度小于等于3 米時,鋪設一層土工格柵,鋪設于路面底面以下80cm 處,即路床底部。填土高度大于 3米時,在第一層土工格柵下1米處增設一層土工格柵,土工格柵外端至填方邊坡坡面的距離不小于50cm。對于土質路段縱向填挖交界處的路基,在挖方路槽底部作超挖處理,超挖長度不小于116、0 米,厚度 0.51.5 米,當填方段 10 米范圍內高差不小于等于3 米時,于路面底面以下80cm 處鋪設一層土工格柵,高差大于 3 米時,在第一層土工格柵下1 米處增設一層土工格柵。當填方路段位于陡坡路段不適宜挖臺階填筑時,開挖至路面以下80cm 處鋪設一層土工格柵,伸入挖方段長度不小于 5 米,開挖回填技術要求同上,同時要求對填方路基每3 米高度分層進行重錘夯實。對于石質路段橫向半填半挖路基當填土高度小于等于3 米時,鋪設一層鋼塑復合格柵,設于路面底面以下80cm 處,即路床底部。填土高度大于3 米時,在第一層土工格柵下1 米處增設一層土工格柵,土工格柵外端至填方邊坡坡面的距離不小于517、0cm。土工格柵橫向相接處重疊30cm,鋪設不允許有褶皺,應用人工拉緊,并用 6 鋼筋制成 U 型錨釘將兩邊和搭接處錨固,錨釘間距為 1.5 米。填料的攤鋪與壓實應從路中向兩側進行,只有填料厚度大于 60 厘米時才能用重型壓實機械。當地面橫坡較陡不適宜挖臺階時,可采用每填筑3 米分層重夯一次的措施處理。深挖路塹施工合同段內部分路段為深挖段,為保證斷面尺寸和邊坡穩定,路塹開挖采用“橫向分層、縱向分段,兩端同步、階梯掘進”的方式進行施工。對于石質路塹,應采用小型及松動爆破為主,嚴禁過量爆破;邊坡開挖采用光面爆破,開挖后的邊坡上不得留有松石和危石;風化破碎的巖體,宜采用預裂爆破,人工修鑿,并及時進行18、邊坡防護,避免巖體長期暴露而塌方。深挖方段安排在非雨季節施工,施工前作好防排水工作,避免坡體長時間受雨水浸泡而使坡體軟化,產生失穩。施工時,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坡面防護,路塹開挖采取自上而下的順序逐級開挖,上級邊坡錨固工程全部實施并產生加固作用后方可進行下一級開挖作業,逐級開挖、逐級加固直至全部防護工程結束。嚴格按設計及規范要求進行坡面防護工作。石方邊坡開挖時,接近路塹邊坡部位嚴禁大爆破,距設計坡面35m 范圍一律采用光面控制爆破,盡量減少對巖體德破壞作用。深路塹施工時,設計要求在現場布設動態監控系統,進行坡體變形監測和預報工作。施工時先修好坡頂排水設施,然后從坡頂逐層往下開挖動態監測,監測一般19、采用簡易觀測法和重要工程專業儀器監測法,通過施工變形動態監測展開動態預報工作,用以指導動態防護設計。對于較長的深路塹,采取通道縱挖法施工,即沿縱向分層,先挖一條通道,然后開挖兩旁,通道可作為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通行線路,此方法可增大作業面,加快施工進度。如果路塹很長,則可從路塹兩端同時開挖。橋涵臺背回填橋臺背后填筑橋梁臺后路基處理完成后再進行填筑。填筑范圍按設計要求。對于柱式橋臺,先填筑后再進行蓋梁施工。臺背采用砂礫回填。填筑時在橋臺背面劃出每層填筑水平線,保證每層松鋪厚度不超過 15cm。臺后及錐坡填筑范圍內的壓實度96。填筑時人工配合機械平整,用蛙式打夯機或沖擊夯配合光輪振動壓路機壓實。填筑20、過程中,嚴格控制填筑速率,防止路基失穩。臺后填筑過程中始終保持排水通暢。涵洞兩側缺口填筑填筑范圍按設計要求確定。施工方法:與橋臺背后填筑方法基本相同,但要注意,填筑時涵洞兩側必須分層、對稱、同時進行;涵洞頂填土嚴禁使用振動壓路機;其頂部填土厚度大于1m 后,才可通行重型機械。防排水工程及防護工程施工方案與方法路基排水工程主要有:排水溝、截水溝和急流槽,采用漿砌片石砌筑。防護工程主要有漿砌片石擋土墻、SNS柔性防護網、鋼絲格柵網防護、護腳梁等防護形式。防護工程根據路基成型情況適時施工。路基排水除按設計要求作好急流槽等結構。在路基填筑過程中,注意按規范要求作好臨時排水設施、保證排水通暢、保證路基穩定、防止水土流失。施工方法以人力為主、機械輔助,主要技術要點為:漿砌片石的施工:石料采用石質一致,顏色均勻,不易風化、無裂縫和其它缺陷的硬石,強度不低于設計要求,不得含有妨礙砂漿正常粘接的污泥、油漬和其它有害物資。片石厚度不小于15cm,塊石石料厚度2030cm。水泥砂漿符合規范標準。采用掛線擠漿砌筑,以保證斷面尺寸符合設計要求。在砌筑前每一石塊均用干凈水洗凈并徹底飽和,其墊層也應干凈并濕潤。所有石塊均應座于新拌砂漿上,在砂漿凝固前,所有縫應滿漿,石塊固定就位。所有砌縫應砂漿飽滿。砌體要做到大面平整,砂漿飽滿,不得有通縫,尺寸符合設計要求。